学习培训心得体会(整理3篇)
有关学习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所在的武隆社会主义学校第二期党外干部培训班全体学习任务完成,在党校学习的的二十一天里,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我受益匪浅,感触良深。学习期间,我积极适应由工作人员向学生的角色转变,以及由乡镇工作向校园与课堂学习的重心转移。通过二十多天的学习,我在理论知识上得到了极大丰富,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提高,现将些许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理论素养在高水平的课程讲解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此次学习,党校上下作出了充分准备,特别是在学习安排上。党校通过深入分析了解当前党外干部的学习要求,科学设置课程,大力气邀请了市、县两级专家亲自授课,还以多种学习形式来提高学员们的理论水平。通过深入学习,使得我们不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战理论知识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以及当前干部选拔任用与监督制度等知识加深了理解,还进一步熟悉我县在十二届八次全委会精神和民生以及万元增收等工作的具体情况。种种学习内容让我们在知识储备上得到了丰富,在理论素养上得到了提高。
团队精神在丰富多彩的班组活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期间,我班在党校的安排下组织了众多的集体活动。通过集体唱红歌增强大家的爱国意识,弘扬了民族精神,激发了党外干部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学习考察新区建设增进了对我县飞速发展状况的了解;通过篮球比赛和组织文艺晚会更是进一步增强了党外干部的凝聚力和荣誉感。这些活动地开展,极大地锻炼了作为党外干部这个团体的团队精神。
社交能力在学员间的密切交往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也就是社交能力的锻炼过程。通过学习,结识了更多新朋友,从红歌比赛中的声声传唱,从篮球比赛中的互相信任,从晚会节目中的群策群力,从集体出游时的相互关心,大家通过以心换心的交往,在二十一天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社交能力,建立起受益终生的朋友关系。
总而言之,在这三周的学习生活里,我收获了许多。此次学习,不但丰富了我的知识,锻炼了我的能力,拓展了我的人脉,还让我对以后的工作、生活更具信心,让我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迎向灿烂的明天。
有关学习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2
10月13日,公司组织我们参加了由方永飞老师主讲的赢在中层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接受了系统全方位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辅导,受益良多,我深刻领会到,作为一名企业合格的管理者要是个“有心”人(爱心、信心、耐心、事业心)。懂得如何帮助下属成长,鼓励下属,激励下属,动员下属,并领悟到,进行格式化的管理应遵循的重点,复杂的事情要把它简单化,简单的事情要把它有序化、标准化专业化等细节管理的核心。本次培训讲到了管理者高效执行的核心关键问题,方老师用一个个风趣、幽默的例子对每个核心关键做了一一介绍,使我认识到执行决定成败,责任高于一切,有效的沟通,沟通的效果是决定组织效率的关键,以及恰当的激励、表扬、赞美下属是高效执行力的润滑剂。
提高执行力,我们必须保证上下一条心,上下两条线的畅通无阻,工作安排从上到下不断链,结果反馈从上到下保畅通,尽可能跟踪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走动管理是实现执行管理的重要形式。
其次改造员工的思想,打造员工理念与行为组织忠诚,培训员工自动、自发的工作,培养企业文化,提升员工文化信仰。员工执行不好,是因为自己平时教育不够,方法不当,措施不力,没有带出一个好的团队。
再次及时评估下属,分配与跟踪合理的.任务,对员工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表扬与惩戒,欣赏,赞美下属,这样能激发、鼓舞员工的积极性,遵循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使尔也的古训。
综合上述,就是管理培训带给我的心得体会,我也将会应用于今后的实践中,取得更多的收获。
有关学习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7月14日----7月15日我参加了开发区暑期教师培训学习。这次为期2天的学习,我们听到了市教研室的专家及许昌学院的教授所作的专题讲座,使我大开眼界。聆听专家们的讲座,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面对不同风格的专家,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个专题学习后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知识,更新了我的一些教育观念。下面我就XX市教研室杨主任所作的有关教师如何打造有效、乃至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这一方面,结合我个人在平时教学时的实践经验,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不当之处敬请指导。
一、转换教师角色,构建“师生共学”的有效教学理念
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不少教师固守传统教学理念,没有把学生当做是学习的主体,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解,课下采用重复训练的教学方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只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偏差,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的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还有不少教师缺乏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透彻理解,盲目追求形式,忽视了课堂教学实质,看似课堂非常精彩,其实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为此,要实现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进一步转换角色,大胆创新,超越传统,构建“师生共学”的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材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主宰的阵地,教师与学生应真正建立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合作探究新知的课堂环境,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做一名“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师。
二、注重挖掘课程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一堂课是否高效,要看这节课学生的表现。如果一节课中学生能被教师所创设的精彩的教学情景所吸引,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积极性高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现,那就是一节精彩、高效的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没有兴趣的课堂绝对不会高效,为此,教师要注重挖掘课程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尽可能多地创设有效情境,有效刺激学生的思维和欲望,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学生高效学习创造条件。
1、利用教材生活因素创设情境。学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新闻,比较感兴趣,容易产生共鸣,所以创设真实有效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地情感反应。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再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2、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使用电脑播放音乐、视频,创设与课程相关的教学情境,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利用学生争胜心理需求,适时引入竞争机制刺激学生兴趣。在前段时间的高效课堂听课活动中,我们组沈老师的一节课,以小组参加数学活动,以参与探究的最终效果及时给各小组积分,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时沈老师的课安排在当天下午,我们级段也安排我们参与到九年级学生体育模拟考试的监考工作,没有听成,但是在之后的教研组研讨会议上,我们组教师积极发言,把这一成功亮点给总结出来,学生乐于表现、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果不错。
三、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引领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的、技巧性的提出好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钥匙,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会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新课程改革提倡知“识问题化”及“问题能力化”的基本理念,提倡学生先学教师后导的教学观。根据课堂中问题的来源可将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预设的问题,一类是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在备课中,教师要把自己当学生,发现和生成基本问题,提前预设出好的、高质量的问题情境,使问题既能体现教学目标,又能符合教材内容,还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呈现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场所。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机生成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肯定,并通过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解决。教师把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突破重点难点,会使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更加高效。
四、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实现课堂高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中只有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的否定,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流。但盲目追求合作学习的形式,忽视了课堂教学实质的合作学习,看似课堂非常精彩,其实是有形无质,课堂教学低效。为此,教师要根据当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探究本节知识的难易程度来确定本节课是不是需要让学生合作探究。需要合作时合理安排合作小组,不需要合作探究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能追求形式上的合作学习。
正如杨主任所说:“一节有效、或者高效的课,不在教师讲了多少,讲的精彩不精彩,而更重要的在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了课堂探究中去,要看学生学会了多少。”我认为,无论从十多年前倡导的素质教育,还是当今正在开展新课程改革,杨主任的这句话切中要害,通俗易懂,使我感受颇深。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尊重和体现,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努力构建一种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课堂教学才能有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