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中秋小学作文(收集6篇)
难忘的中秋小学作文篇1
我们家是个特殊的家庭,家里的成员分散在各地:爷爷奶奶在漳州,爸爸在上海,姑姑在广州,妈妈和我在福州。我和爷爷奶奶很少见面,一年只能见一两次面,一般是爷爷奶奶想我时就给我打电话,我想他们时就给他们打电话。
今年国庆放假8天,我终于可以去漳州见爷爷奶奶了。而且,10月3日又是中秋节,那天也正好是我的生日。看来,我们一家可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好好团圆团圆了。
中秋节这天一早,爷爷奶奶就不见了踪影。等了好久他们才回来,原来他们听说我爱吃安德鲁森的蛋糕,怕过节买不到,一大早就跑去等了。我问奶奶:“你们给我买的蛋糕是什么样的呢?”奶奶神秘地说:“这个嘛——到晚上才能说。”
好不容易等到晚上,月亮圆圆地挂在天上,我的圆圆的蛋糕也终于出现了,蛋糕上面裹着一层半白半黄的奶油,酷似月亮,蛋糕中间还用水果拼了一个小兔子。真让人垂涎欲滴!
奶奶帮着我往蛋糕上插蜡烛,因身体不好而动作缓慢的爷爷笑眯眯地坐在一边看着,爸爸一会儿拍照一会儿摄像,妈妈忙着接外婆、华姨们打来的“贺电”。爸爸说:“许个愿吧!”我双手合十,双眼微闭,可还没许到一半就被妈妈的叫声打断了:“忘了点蜡烛了!”奶奶指着爸爸说:“糊涂!”大家都笑起来,连忙把蜡烛点上。我许完愿,大家又七嘴八舌地喊:“吹蜡烛,快吹蜡烛!”只有爷爷默不作声,等我吹完蜡烛足足过了一分钟,爷爷才慢吞吞地说:“你们忘了唱生日歌……”“啊?什么?”大家又都笑作一团,最后在爸爸的指挥下大家合唱了一首生日歌。
虽然这中秋节、这生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能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开开心心的度过,就给我留下极美好的回忆。真可谓:月儿圆、蛋糕圆、人团圆。
难忘的中秋小学作文篇2
又到了一年中秋团圆夜,又到了一年花好月圆时。
每到中秋节,我都特别兴奋,不是因为放假,而是因为许久未见的哥哥终于要回来了。哥哥这两年去武汉上大学去了,只有过年或者中秋和国庆才能回来,而且今年的中秋和国庆只相隔了几天,他们学校把这两个节日的假期都连在一起放了,所以哥哥可以在家待十几天,真是够痛快!
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买鸡、买菜、买水果来祭拜家仙,保佑每个人都平平安安,在外工作的财源广进;学习的步步高升,也让那些死去的祖先在天堂与我们一起欢度中秋。到了晚餐时间,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聊聊家常事,其乐融融,晚上人们都喜欢把椅子放出小院或楼顶,叫上亲朋好友一起烧烤、吃月饼、赏月。俗话说得好“十五的月亮似圆盘”一点没错,月亮在天上明朗朗地挂着,圆圆的,大大的,仔细一瞧,仿佛真的看得见嫦娥和玉兔在月宫里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看着地上的人们。。。。。。小孩子们都点着灯笼满街串,真是一派美好景象!
当然,要是你问我家怎么过中秋,我现在就与你说说。一大早,爸爸就买来了鸡、菜,还有一大堆水果,和妈妈在家“咚咚锵锵”地准备起祭家仙的事情来,终于搞好后,我们一家五口就美美地睡了个午觉。下午,爸爸妈妈就带着哥哥、妹妹、我三个“调皮鬼”去逛商场。晚上,我们架起了烧烤架,弄起了香喷喷的夜宵。起火时,我因为自告奋勇,结果落得了一个“烟熏婷”的称号,唉,真是天不助我也!到了十一点,我们家就早早结束了活动,因为第二天我和妹妹还要上学,不能太晚休息。
洗漱完毕准备睡觉时,突然瞥到窗外的那轮圆月,心想:不知嫦娥阿姨今晚是否也开心呢?
难忘的中秋小学作文篇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到了一年一次的中秋节。所谓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过中秋节的习俗则是“赏月”、“祭月”、“吃月饼”等。在古代的时候,是经过天象家勘测与探索,从而得出结论,农历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石最圆、最亮的。
在这一天里,我来到了朋友的家中,和朋友们准备庆祝中秋的计划。天渐渐地暗了下来,朋友们将自己精心制作的花图灯笼拿了出来,试试效果如何。说起来还真是好笑,有的灯笼一点,在黑暗中犹如万众瞩目的明珠般闪闪发亮,而有的却是一点整个灯笼都着了。忽然,在黑暗中天出一个“发光的哪吒”,我们都对他投以好奇的目光,经过一番“勘察”,我们知道了他是利用荧光棒卷成圈形戴在身上达成的效果,聪明极了!
正当我们谈的静静乐道的时候,一股香气十足,令人沉醉的想起一面扑鼻,只闻其味,不知其因,我们满怀好奇地跟着它跑了过去。“怎么样?不错吧!”阿姨自豪地说。满满一桌的月饼,而且还是不同口味的,看得人口水直下三千尺啊。但阿姨又笑笑说:“把你们的口水收起来,按照习俗,月饼必须在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才能吃,这是对月亮的尊敬,在此之前,还是别打它的主意了。”我们一听,有点沮丧,并在心里想:月亮啊,快变圆变亮吧!我已经饥渴难耐了啊。又过了半个小时,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我边吃边赏月,看着天空这轮明月,我仿佛看见了广寒宫中的嫦娥、玉兔…
在此,我向全国人民祝愿,祝愿中国人民能团团圆圆,合家快乐,不因一点小事而相互指责。我希望下一次的中秋节也如此快乐!
难忘的中秋小学作文篇4
今天是中秋节。上午起床后发现外面秋高气爽。我心想,真是一个适合赏月的好天气。
中午时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月饼、水果和零食,晚上我们要和爷爷奶奶一起过一个愉快的中秋佳节。我想:有了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今晚的月色肯定会更加迷人的。
夜幕降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爷爷奶奶家。到了奶奶家发现伯父、婶婶和妹妹都已经到了奶奶家了,我心里可高兴了。爸爸特意下厨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晚餐。鸡,鸭,鱼,肉,应有尽有。贪吃的我和妹妹一看见菜上了桌,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说是想试试味道,周围的长辈们看着我们俩那急切的模样,都开心地笑了。
我一边喝着杯中的饮料一边听爷爷讲那传说中的故事。最熟悉的就是嫦娥奔月了:嫦娥为了不让坏人逢蒙偷吃不老仙丹,毅然吃下了仙丹,飞奔到了月宫,从此开始了她寂寞的生活。整天和一只玉兔、一棵桂树相依为命。多可怜啊!我多么想到月宫里陪嫦娥聊聊天、逗逗小玉兔、安慰安慰伐桂的吴刚……
月亮升起来了。几颗星星眨着懒散的眼睛拥抱着明月。明月似乎想让自己更美,在这美好的日子里精心打扮了一番。咦?月亮上怎有依稀的背影?仔细一看,原来是吴刚叔叔在奋力地砍桂树,桂花撒落一地,一定很香哦!玉兔在那蹦来蹦去,可它的主人呢?哦,也许就像爷爷说的那样,嫦娥在今天和后羿难得一聚,正互诉衷肠呢!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夜已深了,我们只好在皎洁的月光下恋恋不舍地回家了。
今年的中秋节真令我难忘!
难忘的中秋小学作文篇5
今天,爸爸告诉我:“今晚安师大老校区有个留学生举办的中秋晚会,你想不想去看?”我问:“外国人也过中秋节吗?”爸爸说:“这些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来了,当然也和中国人一样过中秋节,和我们中国人一起体验节日的快乐!”我从来没有看过外国人举办的中秋节,今年是因为爸爸给留学生上课,所以才得知有这样的中秋晚会,我一定要去看看。
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便出发了。到了现场,我们发现晚会已经开始了,那里早就是人头攒动、灯火通明。晚会在室外的一个露天篮球场举行,我猜测是为了在晚会举行过程中让大家随时可以看到天上的圆月。好在天公作美,今晚的月亮很美。
晚会的主持人是一男一女,男的来自巴基斯坦,女的来自非洲。演员也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包括巴基斯坦、印度、泰国、韩国、哥斯达黎加、西班牙、捷克等。他们上台表演的时候,或者用本国的语言、或者用汉语来唱歌,但不管用的是什么语言,他们都表现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至于那么舞蹈,更是富有民族特色:有的优雅飘逸,好似浮在云中一般;有的奔放自如,让人想起西班牙的斗牛士;有的动作风趣,好似外国的小丑。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巴基斯坦群舞。五六个人围成一圈,边走边做不同的动作,时而鼓鼓掌,时而伸出小拇指转转,时而双手合十在胸前,再配上他们的民族音乐,我还以为自己又到了前年去过的新疆呢!还有一首西班牙歌曲——《I’mTico》,也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演唱者是一个漂亮的西班牙女学生,只见她穿着红色的长裙,边唱边舞,裙子随之起伏,就好像是一朵漂亮的红花绽放在舞台上。虽然我们听不懂她唱的是什么内容,但歌声宛转动听,台下不时传来叫好声,歌声结束的时候更是掌声不断。
今晚观看了这场具有异域风情的中秋晚会,我的心情很快乐,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明亮。
难忘的中秋小学作文篇6
一年不知有好多好多的节日。有那热闹的春节,有那肃穆的清明节,有那欢快的儿童节,也有那欢庆鼓舞的国庆节。而我最爱那象征全家团圆的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因处于秋天的中间,故此名。在这一天天上的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形如玉盘一样非常圆,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圆”之美称。我国民间把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中秋节作为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农历八月,天高气爽,许多的庄稼都已经收获了,中秋节也是人们庆贺丰收的节日。每当中秋之夜,人们一边欣赏玉盘般皎洁的明月,一边吃月饼、水果,家家户户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据说这月饼还有一段非凡的来历了:
月饼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在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的习惯,还有赏月背诗的习俗。当人们吃过晚饭,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阳台上,热热闹闹的享受天伦,欣赏着皎洁的明月,随后背诵带月的诗歌,一派人间圣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杜甫的“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绝唱。
难忘中秋!中秋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