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畜牧业前景(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4-12-07 手机浏览

畜牧业前景范文篇1

[关键词]一带一路;西部地区;畜牧产品;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43(2017)02-0087-02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使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畜牧业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产业,其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当前,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营销工作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其市场占有率较低,而一带一路为其提供了贸易的便捷通道。在此背景下实施完善的营销策略能够有效促进西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还能够为我国畜牧产品的市场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畜牧产品营销策略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对一带一路的贸易契机把握不准,缺乏营销创新意识和能力,缺乏专业化人才的推动作用,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和引导政策不足等都限制了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市场拓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必须要对其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全面有效的完善其营销策略,促进我国西部畜牧业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畜牧产品完善营销策略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全面促进西部地区畜牧行业的发展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对畜牧产品的开发力度不断增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的发展更加备受重视,畜牧产品的营销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西部地区的畜牧业而言,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其市场占有率,借助一带一路的发展优势,开展有效的对内对外贸易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出路。因此,完善的营销策略能够促使西部地区的畜牧业取得更为长期的发展,使其能够突破现有的产品销售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不断进行市场开发,以此提升其市场占有率和整体的销售率,进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能够为我国畜牧产品的市场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畜牧业发展一直处于较为低端的环节,产品在市场中受欢迎程度不高,甚至很多地区出现抵触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现象,增加对外来畜牧产品的购买。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畜牧产品营销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带动其畜牧业的发展,进而可以为我国畜牧产品的市场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附加价值,强化品牌建设,以完善的、多样化的营销策略迎接市场竞争,转变我国畜牧产品传统的市场拓展模式,不断提升我国畜牧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畜牧产品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一)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贸易契机把握不足

当前西部畜牧产品在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效把握一带一路背景下带来的贸易契机,其现有的营销策略相对单一,主要针对于我国中东部市场,而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家和地区的畜牧产品市场需求没有准确的定位和分析,在整个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还处于被动地位。同时,一带一路背景下所带来的贸易契机包含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和市场竞争压力,这同样是目前我国西部畜牧产品在营销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和准备的。对贸易契机把握不足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品营销策略存在的首要问题,对其进一步的市场战略将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二)缺乏营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西部畜牧产品在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的过程中还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是畜牧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较少,其在市场中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很多小型的畜牧产品生产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因此大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以传统的营销理念和模式为主,不注重对市场营销理念和方法的创新,缺乏创新的基本意识。二是在实际的市场营销策略执行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营销计划与反馈机制,实际的执行能力不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不足,缺乏基本的营销品牌创新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使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营销策略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难以取得有效的进步。

(三)缺乏专业化人才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品在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的过程中还缺乏专业化人才的推动作用。一是目前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生产企业的现有营销人员在学历水平、整体素养、专业素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欠缺,而对其培训力度不足,使其难以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有效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缺乏关键人才的推动。二是由于目前一带一路的建设还没有彻底打开周边市场,使西部地区的畜牧产品生产企业还没有真正重视到人才的作用,因此其没有从外部引进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外部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难以顺利流入企业中,因此对其营销的推动作用相对有限。

(四)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和引导政策不足

西部地区畜牧产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指导,而目前其在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的过程中还缺乏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和引导。一是我国政府对于西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关注度不足,相关的补贴力度不足,使很多畜牧业企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既定的利润,各项政策得不到有效的落实。二是政府部门对畜牧产品生产企业的营销策略指导不足,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政府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政策来支持和鼓励畜牧产品生产企业的营销策略,很多小型的畜牧产品生产企业得不到政府部门的有效支持,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得到政策和制度方面的保障,限制了其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完善西部地区畜牧产品营销策略的对策建议

(一)有效把握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贸易契机

一方面,要把握国内市场的需求,借助于一带一路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和实施完善的营销策略,继续扩大西部地区畜牧产品在国内市场中的占有率,为其市场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依托,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其对国际市场的开发能力,并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营销策略,充分提升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市场规模,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长期发展。

(二)提升企业的营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是要对畜牧产品生产企业管理者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先进的营销方法和营销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营销方式,提升其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畜牧产品市场发展的认识度,充分意识到营销策略对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并做好创新营销的思想准备。二是要摒弃传统的营销模式和营销理念,通过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大型企业的营销策略和模式,并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创新营销策略,使其能够充分有效的服务于当前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需要。

(三)强化专业化人才对营销策略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西部畜牧产品生产企业要对其现有的营销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教育,使其充分掌握现代营销的方法和理念,并对其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的考核,通过内部专业化人才的推动实现西部地区畜牧产品能够顺应一带一路的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其市场占有率,并不断促进整个畜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现有企业的用人机制等措施,从外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引进一批专业化的营销人才,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在畜牧产品营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西部畜牧产品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营销策略奠定充分的人才保障。

(四)完善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和引导政策

强化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是促进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生产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要主动承担起扶持企业发展的责任,并充分借助于一带一路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其畜牧产品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同时,要对企业在贸易过程中的营销策略进行必要的指导,及时发现和处理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生产企业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通过政府的必要行政职能,对西部畜牧产品生产企业的营销策略提供一定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五、总结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要想提升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必须要充分重视其营销策略。当前,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要正视畜牧产品营销存在的各项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应该从有效把握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贸易契机、提升企业的营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化专业化人才对营销策略的推动作用、完善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和引导政策等方面出发,全面完善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营销策略,因此促进我国西部畜牧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吾热亚提・马合木提.畜牧企业的营销策略和促销管理模式[J].赤子(上中旬),2015(21)

畜牧业前景范文篇2

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快速的进行中,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无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当前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我国经济发展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了国际上关注的焦点。环境问题成为世界上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通病,尤其是在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国际上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经常将我国的环境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制定环境保护法、环境公约等,保护环境是国际合作的共同任务和共同目标。发展绿色畜牧养殖,进行绿色生产,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安全、营养、高质量的绿色产品,是当前我国畜牧养殖中提倡的内容,发展绿色生产、绿色养殖、绿色产品是对人们的饮食的一种变革。绿色食品现已成为人们的一种饮食观念、消费理念以及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和环境问题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发展绿色养殖、绿色生产,是世界文明进步的体现,因此发展绿色生产、绿色养殖,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是当前我国畜牧养殖业首要的任务。发展绿色畜牧养殖不仅可以提升我国人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所以我国需要大力的发展绿色畜牧养殖,将我国畜牧养殖产品的质量提高,提高我国畜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绿色畜牧养殖离不开动物医学,所以在绿色畜牧养殖中,也需要保证动物医学的绿色发展,在畜牧养殖中将保证动物健康、合理使用兽药等,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中的动物医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仅是动物健康的保证,也是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实行的保证。在绿色畜牧养殖中动物的健康是第一要务,一切活动的进行都是为了保证动物的健康,只有保证动物的健康,在绿色畜牧养殖中才可以提升畜牧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促进绿色养殖的进行,所以动物医学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是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有效实行的保障。

2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做法及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发展中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已经在大力的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推行,绿色食品和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在农业种植、生产、畜牧养殖、生产中需要将环境问题进行体现,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绿色生产和种植、养殖。在畜牧养殖中,想要实现绿色养殖,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畜牧养殖场所必须没有污染,符合绿色畜牧养殖的要求,将绿色畜牧养殖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第二,大力的推行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并有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意识。第三,实行制度化管理,保证绿色畜牧养殖的标准化发展。第四,合理使用兽药等。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中不仅要合理的使用兽药,还要对饲料的进行绿色推广。在畜牧养殖中同样也离不开饲料,进行绿色畜牧养殖需要使用优质饲料,将农作物的秸秆、青草等进行发酵,然后进行畜牧养殖中的饲养,不仅可以将农业生产中影响环境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和改善,还可以提高秸秆再利用。在绿色畜牧养殖中需要将青草和高质饲料进行合理的搭配,降低饲料的成本,同时降低饲料的使用量,对畜牧生物进行合理的喂养,对于食草动物来讲,可以提升其生产力。在饲料的使用中,可以推广使用应用价值高、绿色的饲料,促进绿色畜牧养殖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畜牧养殖管理,为畜牧动物提供一个适宜生长、舒适的环境,保证畜禽可以健康的成长。例如畜牧养殖需要为畜禽提供合理的光照、空气、生长温度等,提升畜禽的生产力,为畜牧养殖户提供更高的经济收益。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还有很多,在绿色畜牧养殖中,只有大力的推行绿色畜牧养殖,树立绿色养殖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畜牧养殖质量,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养殖。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还有很多种,例如推广使用浓缩饲料,动物饲料喂养技术、动物养殖方法等等。当前食品质量安全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发展,需要看清当前的发展形势,从绿色食品市场的角度出发,立足长远的发展目标,发展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绿色畜牧养殖的发展有非常好的前景,想要提高绿色畜牧养殖质量,需要有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保证畜牧养殖中各项工作都安全、无污染、高质量,加强畜牧养殖管理,改善动物生长环境,合理的所用兽药,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和保健,提高动物的生存几率,在对畜牧养殖动物进行防疫时,需要按照国家动物医学标准、国家动物用药标准等规范用药,并进行防疫记录,严谨在绿色畜牧养殖中使用禁药。对有疾病的动物进行隔离治疗,并严格的管理,做好畜牧养殖场所的消毒工作等,这些可以保证绿色畜牧养殖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是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发展的一个推动力,综合分析得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需要大力的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促进绿色食品发展,保证食品安全。

3小结

畜牧业前景范文篇3

一、基本情况

**位于木北部,毗邻达来诺日湖,303国道从境边通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全共辖7个独贵龙,共有235户,人口1*0人,劳动力460人。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31名,其中流动党员3名。共有草牧场41万亩,已围封的28万亩,20*年6月末家畜存栏2万头(只)。几年来,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达里湖旅游景区发展生态经济,保护草原植被,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实现资源转化增值,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实现了牧民增收,20*年人均收入1.1万元。

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草畜矛盾。**是以外延数量型增长方式为主的头数畜牧业,加之多年的干旱,过渡的放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牲畜数量逐年递增,对草牧场实行掠夺式经营,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但仍然补不足日益严重的草场退化速度,草畜矛盾日趋突出,继续走头数畜牧业的路子难以为继。

2、经营管理粗放。表现为饲草品种单一,饲草料消耗高,报酬低,牛、羊育肥数量少,品质低,牲畜出栏集中,且多年喂养后才出栏,这就加大了投入成本,育肥出栏的极少,和每天需要鲜肉的市场很不协调。

3、牧户居住分散,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住宅建筑布局零乱,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难度大,居住环境与小康水平有一定差距。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很突出,养老问题主要以子女赡养为主,导致个体化差异严重,缺乏稳定、长效的社会化保障体系。

4、人畜饮水不能满足牧民和畜牧业的需求,引水管道等设备已经老化,人畜饮水供应不足,影响了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不能适应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需求。

5、畜群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集群优势。牧民养畜多而杂,不专一,基础母畜、育成畜、后备母畜及良种畜的比例不尽合理。

三、解决矛盾的办法和发展方向

1、立足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世界地质公园园区之一的达里湖景区位于该,达里湖景区假日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旅游日益兴起,受旅游业拉动使当地成了极为宝贵的旅游圣地,依托丰富的旅游和牛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奶制品、旅游纪念品等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力度,把草原旅游资源与草原文化相结合,给当地牧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快速发展。

2、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实现草原永续利用。通过建设饲草料基地、季节性休牧、湿地保护、草场改良等措施,对退化草原进行治理与合理利用,提高草地生产能力,促进牧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