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医学观察(收集5篇)

来源: 时间:2024-12-31 手机浏览

医学观察篇1

关键词:区县医院;教学管理;效果观察

区县医院科教条件和水平有限,既往普遍存在“重临床,轻科教”现象,科教管理者对临床实习带教要求和教学基地标准不熟悉。如何突破医院教学工作发展的瓶颈,总结出适合区县医院的教学管理措施,是科教管理者的现实问题,医院于2011年成为重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以来,积极探索了一系列促进教学发展的措施。

一、医院概况

梁平区人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平医院,开放床位1200张。在岗职工1172人,高级职称93人,中级职称161人,全区学科带头人12名,硕士研究生34名。年门诊量60万余人次,出院病人4万余人次。

二、教学管理的有力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教学管理机构健全。院领导将教学工作列入医院的日常工作。每年至少召开3-5次由院长或分管院长亲自主持的全院性教学工作会议。院长、分管院长每季度至少参加1次临床教学查房及技能操作水平抽考。教学管理机构健全,设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的临床教学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了内、外、妇、儿、护理、医技6个主要教研室,人员架构及职责分工明确。教学工作开展有序,严格根据P-D-C-A循环模式进行持续整改完善,做到有检查、有反馈、有整改落实、有改进效果。2.加强教学场地规范化建设。为满足临床实习生技能操作练习,根据《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地评估标准》医院新建立了7间多媒体教室,完成了预览室及数据图书管建设,建立了500平米左右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修建了容纳200人左右的学生公寓。3.明确教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医院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医疗、教学、科研是医院的三大功能与任务。为贯彻落实好我院五年发展目标,加大教学科研发展速度。医院还专门制定了《梁平区人民医院十三五教学发展规划》,明确了医院的教学发展指导思想为“以教学为支撑,促进医疗、科研共同发展,将医疗科研成果服务于教学”,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院的教学工作总体建设目标。每学年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严格落实各项教学任务。不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每学年至少召开4次全院性的教学工作会,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及安排。日常教学重要事项由行政办公会讨论确定。4.整章建制,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医院教学管理制度健全,2016年医院对各项制度进行了清理和修订,完善了《新任教师准入制度》、《临床教学查房制度》、《学生书写病例修改制度》、《实习生基本技能教学培训管理制度》等15项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定,加强教学管理,一是学生入院签订实习生管理协议,开展全院性岗前培训;二是举行全院性的教学讲座、演讲比赛等;三是强化质量督查,每月抽查科室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每季度开展全面教学检查,开展评教评学、实习生满意度调查、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调查等。5.加强教学质量督查,落实教学奖惩机制。教学督导小组采用定期与不定期、集中与分散、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督导工作,督导组成员参与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制定了《医院教学工作考核奖惩制度》,明确了带教老师、教研室主任、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教学讲座、见习带教、示教考核标准及奖惩金额。对不能按规定完成教学任务者,无故缺席教学工作会议者,临床教学工作质量检查不合格者,学生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低下,有损为人师表者等进行了处罚规定。

三、教学管理措施的成效

1.2016—2017学年,有7名青年医师在全国及全市专业论坛及讲座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其中教学经验交流发言2次。2016年参加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举办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荣获二等奖1名、优秀奖1名。发表教学相关管理论文2篇,申报市级继续教育教学相关学术讲座课题1个。2.对198名实习生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学生对医院的教学管理、人文服务等综合评价满意率达到86.9%。2016—2017学年我院4名带教老师被实习学校评为优秀教学老师。3.抽考临床医疗专业实习生基本技能(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换药、拆线等),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护理评估、各种注射技术、无菌技术、心肺复苏术等),学生考核成绩平均分90.4分。4.2017年3月份,科教科、医务科抽考了全院55名临床医疗组带教老师三基技能操作,考试平均成绩91.64分。对全院308名护理人员,进行了基本技能操作抽考,平均成绩88.81分。

四、探索与发展

尽管医院在教学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同级的兄弟医院近几年发展更快,更好。由于我院的教学基地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在管理经验、师资水平、教学改革、教学论文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发展。

作者:张平单位:重医一院梁平医院/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医学观察篇2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血管生成;CT;MRI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存、进展和转移一系列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医学影像(CT、MRI)动态增强技术观察肺肿瘤血管生成,了解肺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可为评价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本研究通过对39例肺肿瘤患者行动态增强CT、MRI扫描,用CT、MRI功能成像的方法观察肺肿瘤血供情况,探讨其对肺肿瘤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5月~2013年12月因胸片、常规CT检查发现胸部占位性病灶39例,病例入选标准:①临床怀疑肺肿瘤;②无对比剂使用禁忌证;③患者同意并能配合检查。其中在检查后8w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肺肿瘤,39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7例,女12例。24例作动态增强CT检查,15例作动态增强MR检查。39例病灶直径1.4~6.1cm,平均3.02cm,其中鳞癌19例,腺癌(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9例,转移性肺癌11例;原发性肺癌中,17例有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CT、MRI扫描前及手术前均未做任何抗肿瘤治疗。

1.2CT、MR动态增强检查:检查前详细解释检查程序,辅导病患训练呼吸,嘱患者在扫描序列中重复屏气的呼吸深度尽可能一致。扫描时患者平静呼吸,使用心电门控。

CT:常规全肺横断面扫描,确定肿块部位,然后以肿块最大层面为中心行平扫1次。用高压注射器自前臂静脉以6ml/s的流率[1]注射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1)40ml,延迟10s后嘱患者屏气,做第1期动态扫描:扫描时间0.75s,间隔1.5s,,持续30s。第1期扫描结束后嘱患者平静呼吸20s,然后开始做第2期扫描,共需60s。平扫及2期动态扫描均采用轴扫,层厚2.5mm,电压为120kV,电流为250mAs。

MR:常规全肺横断面和冠状面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用自旋回波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T2WI,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肾上腺平面,包含整个肾上腺,再以肿块最大径平面为中心,行快速动态增强扫描(TR600~800ms,TE9ms),扫描层厚5mm,时间15~18s。首先平扫1次,然后经肘静脉快速团注Gd-DTPA,剂量0.15mmol/kg体重,注射流率2ml/s,延迟10s后,做无间隔连续图像采集,持续4min,取得连续动态增强图像。检查设备使用GESingnaHDX3.0TMRI和1.5TMRI机,相控阵表面线圈。

1.3图像处理及数据分析将扫描图像传送至工作站,利用随机软件Functional作彩色编码的肿块血流灌注图,分析肿块血流灌注的特点[1-2]。分别在肿块和主动脉上划感兴趣区,记CT值并作肿块的时间-密度曲线[3]。参数如下:强化峰值(PH)、肿块强化达到峰值时间、)肿块与主动脉强化峰值之比(M/A)、灌注值、相对血管容积和毛细血管通透值。

在工作站进行MR图像重建,应用Functool软件,以最大斜率和增强峰值为参数,对获取的动态图像作色彩编码,在病灶强化最明显区域设定ROI,作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参数: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S)、增强峰值、记录各时间点和增强后第1、2、4min时信号强度改变率。

1.4病理标本处理病理标本肿块取材部位尽可能与CT、MR扫描层面一致。使用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微血管密度(MVD)计数采用常用的Weidner改进式方法记录5个视野内的微血管数,取其平均数作为该病例的MVD。

1.5统计学分析将39例肺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别与动态CT、MRI各参数做相关性分析。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39例患者MVD、动态CT、MRI各功能成像参数均数间的差别,统计学意义设为P

2结果

动态增强CT成像灌注值、PH、M/A、rBV均与MVD呈正相关,其中灌注值与MVD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为0.77(P0.05)。动态增强MRI参数值SS、PH、E1、E2、E4与MVD间均呈正相关,T与MVD间呈负相关,其中以参数SS与MVD间相关性最为显著(r=0.869,P0.05)。

肺肿瘤的CT、MRI动态增强表现:两者都可见两种类型。I为不均匀强化,以肿瘤周围强化为主;II不同程度的均匀强化,CT和MRI彩色灌注图可以较直观地显示肿块不同部位血流灌注的差异。在部分肺癌病灶中可以发现,在肿块边缘部位以及中央坏死区周围的血流灌注明显增高。

相应地,在免疫组化病理分析中发现,免疫组化切片中,肿瘤的微血管分布可分为两种类型:I为以肿瘤较为密集,肿瘤中心区及坏死区血管稀疏;II微血管较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标本。肿瘤组织边缘部位和坏死区域周围的MVD高于中央部位的MVD。

3讨论

血管生成是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创伤修复必须的生理过程,文献报道[4]在血管生成前,实体瘤的生长多限制在直径2~3mm。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很快,目前已经发展为一个非常独特的新领域,如20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鉴定、测序和克隆;受体及其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发现;人类恶性肿瘤血管生成表现型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选择合适的成像技术来反映肿瘤血管的变化,CT、MRI动态增强成像方法适合于观察肿瘤血管特征。动态增强CT、MRI可为肺肿瘤提供更多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本研究将CT、MRI功能成像参数分别与MVD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除Pm外,各参数均与MVD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以灌注值相关性最高。

CT增强扫描的原理在于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小分子碘对比剂在血管内、外之间扩散,随着时间变化,可观测组织和血管增强的程度。定量性CT显示肿瘤血管生成主要表现为:①区分良恶性肿瘤的能力,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可表现为较明显的强化和较丰富的灌注;②显示隐匿恶性病变的能力,在发现形态学变化之前,CT就可观测到因血管生成而引起的灌注改变;③提供预后信息的能力,主要是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相关的信息。肿瘤新生血管的出现改变了增强扫描时肿瘤的强化程度,CT值能够轻易地定量地反映这个强化程度。

动态增强MRI用于评价肿瘤的血管生成状态,其观测的参数包括:组织的血容量、血管内皮对水或溶质的通透性、组织的灌注或血流、以及特异性血管生成因子的相对浓度。DCE-MRI能评估肿瘤微血管的生理状态,包括灌注、血容量、内皮细胞对SMCM的通透性。半定量分析对比剂增强影像所用的参数有开始强化时间、初始上升速率和平均上升速率、最大信号强度和廓清速率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管受体对比剂能在活体水平定量观测肿瘤血管生成。

对肿瘤血管生成认识的深入使我们对癌症的生物学了解更深入,给临床治疗和成像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和思路[5]。抗血管生成制剂的使用代表着肿瘤治疗的新思路,肿瘤血管成像是优化抗血管治疗方法的关键。动态增强CT、MRI技术可适合于检测肿瘤血管参数,如血流、血容量、血管通透性、微血管密度和肿瘤代谢。观察血管生成的成像技术可能将从本质上探查新生血管生长的分子特征。

参考文献:

[1]HaranEF,DadianiM,DeganiH.TheapplicationofNMRintumorangiogenesisresearch[J].ProgNuclMagnResonSpectrose,2009,29:29-34.

[2]MilesKA.Functionalcomputedtomographyinoncology(Review)[J].EurJCancer,2009,36:2070-2079.

[3]UchidaT,PlanesC,etal.HypoxiaupregulatesVEGFexpressioninalveolarepithelialcellsinvitroandinvivo[J].AmJPhysiolLungCellMolPhysiol,2007,83:1129-1140.

医学观察篇3

是指能否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周围人群采取医学保护措施。

医疗观察是一项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周围人群的医学保护措施。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生命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一种学科,促进病患恢复健康的一种专业。它是生物学的应用学科,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来源:文章屋网)

医学观察篇4

(一)中医院情况与党建特色

1、基本情况:中医院是一所以中医内科为基础,骨伤、康复为重点的综合性中医院,是福建省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中心之一。1995年3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示范中医医院”、“三级乙等中医医院”等称号。全院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开放床位510张,现有在职人员600多人,共产党员222人,设置20多个临床科室。医院坚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保持中医药特色,与时俱进,以优美的医疗环境、优良的服务态度、独特的治疗方法、精湛的医疗技术为广大患者服务,使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医疗工作获得同步发展。

2、医院与党建特色:一是注重思考党员与团员队伍如何发挥作用;二是注重党建管理与业务管理结合与融合,提出围绕医院抓党建,以党建带动团建,完善大党建与大政工体系的工作思路;三是环境清洁卫生,制度管理规范;四是党政领导互动,建立党政集体研究决策机制;五是对中层干部进行管理培训,并建立谈话制度;六是有设置职代会并让它发挥作用。七是开展患者就医满意度调查。八是鉴于派人士较多的缘故,想方设法与派竞争争取“党员源”,确保党员队伍新生力量的培育。

(二)中山医院情况与党建特色

1、基本情况:中山医院创建于1928年,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国家重点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占地100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现有床位1600余张,教职员工2300余名,党员760多人。年门、急诊量220万余人次,收住病人约4万人次。设有33个临床学科、10个医技科室、2个分院,2个分部、4个社区医疗中心。医院秉持“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和“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在医院改革和管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可喜成果,连续多次被评为盛市文明单位。年度被评为福建省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和福建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2011年获福建省第十届文明单位殊荣。

2、医院与党建特色:一是注重党员队伍教育与管理;二是注重党建管理与业务管理结合与融合问题;三是环境清洁卫生,制度管理规范;四是完善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服务医院这个中心的发展,党委办公室改变为党群工作部;五是注重医院品牌形象的建立与发挥作用。六是注重改善党务工作环境,关心培育党务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三)中医院情况与党建特色

1、基本情况:中医院是全国首批示范性中医医院,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现在员工上千人,设置病床900张,科室配置48个,医院占地150亩,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年门诊量百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6万人次。

2、医院与党建特色:一是在中医院服务厅门口便闻到中药味道,去年中医药业务收入占40%,平均每天开出中药饮片1吨,这是典型中医特色;二是根据病人需要提供煎药并快递服务;三是懂得因地制宜做好急救服务;四是立足对台优势开展两岸中医交流活动而成为中医药对台交流基地;五是注重每季度评选最满意科室及最满意员工并公示一次;六是环境清洁卫生,制度管理规范;七是领导互动得力,管理成效显著。

(四)长庚医院情况与党建特色

1、基本情况:长庚医院是台塑集团在大陆第一家医院,属于民营医疗机构,系与海沧公用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医院于2005年5月获准设立,总投资约13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医院规划床位2000张,首期500张病床已于2008年1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作为一所集医疗、保舰颐养、科研于一体的高等级医院,除了服务辖区外,还将辐射福州、莆田、泉州、、龙岩以及广东的潮州等地。

2、医院特色:一是注重人性化服务设施的投入;二是注重员工培训与教育管理;三是注重人性化服务;四是环境清洁卫生,制度管理规范;五是管理实行业务与管理分开。

二、学习体会与借鉴

一是党政领导互动,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三家公立医院领导互动有力,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事项、重大投入项目安排、职称评定、大额资金使用时进行党政领导集体研究与决策,并进行院务公示,此举既体现党内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又能充分落实院务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有利于领导班子沟通协调与增进团结,有利于提高医院干部群众参与单位事务的知情权、主动参与权与决策建议权的能力发挥,有利于党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结果才会让医院业务能力持续增强,推动党建工作扎实推进,才能确保三个文明建设卓有成效。一是实行党政分开,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党委以党建为主,主要负责党内具体事务的管理、如精神文明建设、卫生行风建设、医风医德教育、投诉调查与处理等,院长负责医疗业务管理为主,重大事务经党政领导集体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二是注重调查研究,着重对社会关注的就医环境与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提出解决对策与措施,及时加以解决。三是注重党政务公开与公示,以提高员工的知情权,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

医学观察篇5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的医学模式已经从原来的治病为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治人为主的生物-心理-环境医学模式[1]。疾病往往由多种因素引起,越来越重视综合性治疗[2]。中医学作为中国的国粹,历史悠久,其优秀的医学观点对于慢性疾病、身体康复以及养生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有着独特的魅力[3]。但是由于中医内科学内容抽象,大多数学生中医的知识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学生感到晦涩难懂,教学质量较差,不利于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需要。本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观察对学生教学的影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入学的五年本科中医专业学生共200人,所有学生符合:①应届高中毕业。②家中未有从事中医相关行业的亲属。排除: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②未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人,应用改革后的教学方法:男生50人,女生50人;年龄20-22(21±0.53)岁。对照组100人,采用现有的教学方法:男生49人,女生51人;年龄19-21(20±0.51)岁。两组学生一般情况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现有的中医教学模式:①中医内科学课时较少,内容多,教师无法做到教授所有重点内容。②内容枯燥,晦涩难懂,学生愿意学,但是无法深入理解。③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沉闷,学生学习在积极性较差。观察组采用改革后的教学模式:①告知学习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于中医内科学的重视程度。②告知学生中医内科学是以后临床工作、科研工作的基础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中医内科学,可以为临床工作提供多种的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运用中医内科学的知识,研究疾病的本质,更深入的了解疾病的原理,促进自身的进步;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④增加中医内科学的学时,给学生学习中医内科学提供足够的时间;将中医学的学习提前到第二学年,有利于学生中医思维的养成。⑤改进教学技巧,将难懂的中医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顺口溜等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中医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方式,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更深的掌握内容。⑦将病例引入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自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专家组根据教授的内容进行出题,两组学生统一时间答题,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能力越强。②观察两组学生对两组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优:非常满意,课堂活跃,积极回答问题。良:一般,积极完成相关的作业。差:学习不积极,课堂沉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评分采用t检验,满意程度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分

观察组理论知识得分和实践操作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西医讲究实验数据,客观证据,思维模式属于逻辑思维。中医是从我国传统哲学、天文等自然科学发展而来,讲究辩证思维。两种医学有着不同的理论体系,因此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实际进行。我国的目前教育体系逻辑思维已经深入人心,学生们对于西医普遍的接受和理解,思维模式已经稳定,因此在学习中医时,相对困难。目前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课时较少,但是内容较多,学生普遍感到压力较大。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和治疗已经较为普遍,学生普遍感到中医知识的缺乏[5]。对于现有的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①在实际的工作中,中药、中成药的使用量并不低于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在临床上较为普遍,因此,中医内科学已经成为了临床工作中的必备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告知学生学习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于中医内科学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学生更认真的学习中医,储备知识。②由于中西医的理论基础的不同,将中医内科学的学习提前到大学二年级进行,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中医辩证思维。③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复杂难懂的中医内科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动画形式,有利于学生的感官思维,便于中医内科学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④将病例运用到教学中,学生实际参与病例的讨论,综合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中医辩证思维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6]。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教学改革,观察组学生的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的学生。同时,观察组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更高,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养成。综上所述,对现有的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成果的显现,建议应用。

参考文献:

[1]金红.中医教学结合创新思维培养的实施及思考[J].中医教育,2003,22(1):35-36.

[2]钟广伟,李炜,陈泽奇.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现状及方法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6):1243-1245.

[3]蔡林,陈红,张蜀.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46-47.

[4]董克礼,罗柳阳.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1):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