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发财树嫁接方法(整理2篇)

来源: 时间:2024-12-05 手机浏览

发财树嫁接方法范文篇1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实施过程和验收程序,建立健全验收制度,保质保量地完成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任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施范围及申报主体

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实施,且符合《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规定的产业发展类扶持项目。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扶持项目的申报主体为村民委员会。

第三条验收原则及要求

1、实事求是,科学严密,数字准确,资料齐全。2、公开、公平、公正。3、分步实施,逐步验收,过程监督。4、实行乡镇初验、县级复验,分级负责的检查验收制度。

第二章实施程序

第四条立项

申请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立项的,应在每年6月底前提出立项申请,明确秋季和次年春季栽种计划。申请立项的栽种小班连片面积应达到50亩以上(核桃高接换头的除外)。申报主体提出的立项申请,经乡镇审查汇总后上报县级主管部门。县级主管部门对涉及的立项申请进行审核汇总并签署意见后报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县情况进行复核汇总后报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批。

第五条组织实施

县政府与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乡镇与涉及村签订目标责任书。乡镇按照立项批复,组织收取项目区农户的保证金,指导农户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栽种,加强“树木补植、病虫害防治、松土除草、施肥浇水、整形修剪”等后续管护,严禁套种高秆作物。

第六条初验

一、乡镇组织辖区内项目的初验收。

(一)乡镇绘制详细小班平面示意图。原则上以50亩为一个小班图,小班图绘制成地块示意图,包含相对固定的道路、建筑物等,地块应标注编号。地块编号、户主姓名、地块面积、栽种品种、株数、小地名等详细信息以表格形式列在地块示意图后。

(二)乡镇成立专班,会同村、组负责人、户主组成初验收小组,按照技术标准,依据小班图对产业发展内容进行100%初验收,栽种品种、栽种质量、栽种面积、成活率、合格率、地块位置示意图由四方责任主体现场签字、按手印予以确认;因其它原因户主拒绝签名的,须注明拒签原因并上报说明。初验收不合格的,应责令农户进行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不纳入复验范围。

二、公示

乡镇初验收结果(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初验花名册)在村、组公示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接受实名监督、举报。如对公示存在异议,应由乡镇进行复核。

第七条复验

一、申报

完成初验收的乡镇可从每年5月开始向县产业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申请复验。

二、栽种质量复验

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组成验收组,对各乡镇小班、地块进行逐级随机抽样复验。抽样比例不低于30%。复验表册须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验收组、乡镇、村三方签字方可生效。复验中,如发现不合格的,则暂停对该乡镇验收。给乡镇一次整改机会,待整改完成后再向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申请验收,如验收再不合格,则取消该乡镇项目扶持。

三、公示

复核结果(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复验花名册)在乡镇公示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接受实名监督、举报。如对公示存在异议,该乡镇验收、资金拨付工作暂停进行,待核实清楚后重新启动。

第八条资金申报

乡镇向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申请资金拨付,申请须附初验表册、复验表册和公示的相关图片资料(如公示后有变动的,须同时上报变动前后的图片资料)。

第九条资金拨付

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审核确认,报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县财经领导小组同意后,由县财政拨付资金至乡镇专项资金专户,再由乡镇采用“一卡通”或支票形式兑付。林业产业新发展的花椒和核桃抚育管护兑现采取以物代补方式,由政府统一采购农药、肥料等物资,交由乡镇发放。

第三章检查验收的技术、质量标准

第十条林业产业

一、整地方式、栽培技术是否达到技术标准。核桃窝子的规格为80×80×80厘米,花椒窝子的规格为40×40×40厘米。

二、栽植密度为核桃22株/亩,株行距为5米×6米;花椒110株/亩,株行距为2米×3米。

(一)核桃高接换种抚育管护按面积计算,面积以农户实际嫁接株数、除以每亩22株的密度计算。

(二)核桃高接换种嫁接芽数以验收合格嫁接芽数为准,10年生以下的核桃每株3—5芽;10年生以上的核桃每株10—20芽,超过标准的一律不予验收。

三、质量标准

(一)苗木标准:苗木健壮,无检疫性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完好;花椒要求苗高25厘米以上,地径0.3厘米以上;核桃以嫁接口计算要求苗高20厘米以上,地径0.8厘米以上,嫁接口愈合良好。

(二)栽植要求:要求集中成片(零星面积不纳入验收范围),放线栽植。按技术标准定植穴要回填表土20厘米—30厘米,施入基肥;栽植时分层踩紧,浇透定根水,覆盖一层疏松土壤;栽植后掏出树盘并覆盖。

(三)造林标准新建园:当年造林成活率≥85%为合格面积,65%—84%为补植面积,≤64%为失败面积,项目完成后幼林保存率达到80%以上。低产园改造:成活率分枝(芽)成活率和株成活率两种。枝(芽)成活率≥70%为合格面积,40-69%为补植面积,≤39%为失败面积;株成活率≥85%为合格面积,60-84%为补植面积,≤59%为失败面积。改造合格面积良种率(按株)必须达到90%以上。(四)凡间套种高杆农作物的一律为不合格面积。

四、管护要求

抚育管护时间从苗木栽植开始计算,连续管护3周年。管护内容为:

(一)树木补植。经补植后,花椒密度应达到110株/亩,核桃密度应达到22株/亩。

(二)病虫害防治。冬季石硫合剂刷白花椒、核桃主干,春、夏季开展食叶害虫及其它病虫害防治。

(三)松土除草。及时清理树盘周围妨碍生长的杂草并疏松土壤。

(四)施肥浇水。每年施肥1—2次,春季、夏季生长期施速效氮、磷肥,秋季施有机肥或磷、钾肥。遇到天气干旱时,要增加浇水次数,确保树木正常生长。

(五)整形修剪。根据树木长势,每年春季或冬季进行一次整形修剪。

(六)间套种。花椒、核桃产业基地禁止间套种高秆作物。

第十一条农业产业

一、栽植要求

枇杷、红富士苹果定植密度为株距3米、行距4米,每亩株数在56—70株之间,定植穴长宽深均为1米;要求每穴施腐熟有机肥或秸秆等30—50公斤,或烘干鸡屎粪5公斤,磷肥2.5公斤,与表土混合均匀施入定植穴的下层,或一层肥料一层土壤,至离土面约30厘米处时不再施入肥料;土壤回填时,穴土要全部填入,填完穴土后,土面呈高出地面的馒头形;苹果栽植前定干,定干高度40—60厘米,要求定干口以下有3—5个饱满芽,用油漆或薄膜封头。枇杷减去主干幼嫩部分,用油漆或地膜封头,减去苗木上每片叶的1/2—2/3。栽植成活后,在40—50厘米处定干;苗木栽植时要理顺苗木根系,覆土高度在嫁接口以下至少2厘米处,将树干周围土壤踩紧,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树盘覆膜:地膜大小以能覆盖住树盘为宜,面积约为见方1米。

二、栽植规模

要求连片规模在50亩以上(零星面积不纳入验收范围)。

三、苗木标准

苗木健壮,无检疫性病虫害,嫁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完好,须根3根以上,红富士苹果要求苗高60厘米以上,直径0.5厘米以上;枇杷要求苗高45厘米以上,直径0.6厘米以上;黄果柑要求苗高50厘米以上,直径0.5厘米以上。苗木符合质量规格,剔除弱、病苗,解除嫁接口处薄膜。四、成活率要求长势良好,成活率达到90%以上。五、果树间作:在果树行间可间作矮秆作物或绿肥植物(大豆、豌豆、花生、生姜、三叶草、黑麦草等),严禁种植玉米、高粱、有架四季豆、有架豇豆等高秆作物,凡间套种高秆农作物的一律视为不合格面积。

第四章检查验收方法

第十二条验收比例及样本抽取方法

所有项目,由各项目乡镇组织力量以户为单位全面初验,县级复验采用对各乡镇小班、地块进行逐级随机抽样复验。抽样比例不低于30%。

第十三条成效检查

一、面积检查

(一)乡镇初验要以户为单位深入地块详细检查验收,并绘制小班平面示意图。

二、成活率检查

(一)统计小班地块内的死亡株数、成活株数计算成活率。

(二)濒临或生长衰弱无成活希望的幼苗,按死株记载;检查工作开始后新补植幼苗,不计成活率。

第十四条统计汇总

一、成活率计算

(一)初植密度达到设计造林密度的:成活率=(成活株数÷初植株数)×100%(保留1位小数)

(二)初植密度达不到设计造林密度的;成活率=(成活株数÷设计造林密度)×100%

二、小数的取舍

(一)面积以亩为单位,取整数;株数均取整数。

(二)成活率百分数保留1位小数。

第十五条验收结果确认

乡镇、县级检查验收合格的,经验收小组成员签字认可后,应填写验收表及汇总表,分别存放乡镇、业务主管部门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作为项目资金申请的依据。第五章乡镇和部门职责

第十六条乡镇职责

1、负责本辖区内种植业发展年度计划的制定和申报。2、负责本辖区内农户种苗保证金的收取、保管和退还,组织指导特色产业发展。3、负责本辖区内特色产业栽种、管护的初验收,绘制小班图,填写初验表册,上报相关材料,申请县级复验。4、负责配合县级复核,提供购买苗木的收据或发票,编制初验结果公示表并进行公示。5、负责填报资金申报表。6、负责发放农户扶持资金。7、负责撰写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总结。8、负责对其它申请项目进行初审。9、收集整理涉及资料并存档。

第十七条县农业局、林业局职责

1、负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包片对乡镇栽种技术把关指导。2、负责接受乡镇复验申请并参与县级复验收,填写复核相关表册。3、负责指导复验结果不合格的乡镇进行整改。4、负责对全县栽种数据、补助资金进行汇总并报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5、负责接受乡镇上报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申请表并进行审核。6、负责对涉及的其它申请项目进行初审并进行审核。7、撰写工作总结,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存档。

第十八条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牵头组织复验验收,对申请复验乡镇进行复验。2、接受县农业局、县林业局转报相关乡镇资金申请表,进行审核后报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批。3、接受其它扶持项目资金申请,审核后报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批。4、向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汇总上报栽种数据、补助资金。5、牵头对乡镇、部门栽种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提出考核评估意见,报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兑现工作奖励。

第十九条县财政、审计、纪检监察职责

1、县财政局负责按程序拨付资金并对资金进行财政监督。2、县审计局按照法定程序对项目资金进行审计监督。3、县纪检监察部门对相关乡镇和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第六章相关责任

第二十条复验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扶持资金不予兑付,保证金不予退还。

第二十一条乡镇收取的保证金在县级复查验收合格后退还农户。

发财树嫁接方法范文篇2

发财树是瓜栗(Pachiramacrocarpa)的别名,也叫马拉巴粟、中美木棉,为木棉科瓜栗属观叶植物。发财树树干挺拔,树皮青翠,上细下粗,基部肥大,好像是胖子的上腹部,故有发财树的名称。其树姿优雅,枝叶潇洒婆娑,叶色长年翠绿,观赏价值相当高,曾被联合国环保组织评为“世界十大室内观赏花木”之一。

发财树为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0m。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7枚,枝条多轮生。花单生于子叶腋,花朵淡黄色,有小苞片2~3枚,花萼杯状,花k5枚,狭披针形至线形,上部反卷。雌蕊花柱深红色,雄蕊花丝多数,白色细长。5~6月开花,10~11月果熟,果大近梨形,长8cm~10\cm,径4cm~6cm,果皮厚,木质化,未熟时青绿色,熟时浅黄色,每果10~30粒种子,种子似栗,种子千粒重1900g左右。

发财树喜温暖、湿润,向阳或稍有疏阴的环境,生长适温20℃~30℃,耐寒力差,幼苗不耐寒,当气温低于5℃时,叶片即受凉害,成年树可耐轻霜,华南地区可露地越冬,北方冬季须移入温室内防寒。喜肥沃疏松、透气保水的沙壤上,喜酸,忌碱性土或粘重土壤,较耐水湿,也稍耐旱。

日常栽培管理

这里只对摆设在庭园、室内的盆栽发财树的栽培管理进行探讨。

发财树要求中度肥沃、有良好排水性能、pH值6.5左右的沙质壤土,一般用园土6份、腐熟有机肥2份、粗沙2份,因为发财树植株高度较高,且茎干粗壮,盆或缸至少深30cm,方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

发财树对光线的适应力较强,无论在光线较强或较差的室内均能生长。但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茎节较短,叶色浓绿,株型紧凑、丰满,主要的观赏部位――膨大的茎基增粗较明显。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枝条细,叶柄下垂,叶淡绿,树体增长较慢。无论在什么环境下莳养,放置的地方都不要突然改变,改变位置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如突然将植株从阴处转移到强光下,会使叶面灼伤、焦边,影响美观。

发财树生长适温相当广阔,15℃~30℃之间生长良好,低于15℃时生长较为迟缓。夏季的高温高湿季节,对发财树的生长十分有利,是其生长的最快时期,所以在这一阶段应加强肥水管理,使其生长健壮。冬季不可低于5℃,最好保持18℃至20℃。忌冷湿,在潮湿的环境下叶片很容易出现溃状冻斑,有碍观赏。

发财树不宜过多浇水,应以盆土“见于见湿”为原则,浇水要浇透,最忌讳只喷洒表面土层。平时应每天向叶片喷水,确保叶色翠绿。发财树对干旱的忍耐度较强,若不慎数日忘记浇水亦不至于枯死;但水分过湿会产生渍涝,植株出现黄叶、根系腐烂并伴有脱落现象,导致植株死亡。

一般20天左右追施一次薄肥,以腐熟有机肥料或缓效型肥料为基本肥料混合于栽培介质中即可。适量追施磷、钾肥,以促进茎基部肥大,呈现苍劲古朴之美,以提高观赏价值。

发财树对通风条件要求较高,在通风较差的室内,树体长势缓慢,枝叶下垂,易滋生介壳虫。特别在夏季,摆放在办公室内的发财树几乎天天处在不通风的环境中,白天开放空调要关门窗,晚上为了防盗也关闭门窗,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的出现死亡。为了给发财树有较好的通风条件,一个星期最少两次在下班后将发财树移到室外,到第二天再移回原位。

发财树抗性强,病害较少。常见病害有黄化病、叶斑病。栽培中如发生黄化病,可用0.2%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叶面喷施,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10天:如发生叶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15天。常见的虫害是在夏季潮热期介壳虫和红蜘蛛的危害,可用800倍35%的蚧杀特乳防治介壳虫,亦可人工用刷子蘸酒精刷除之。用1000倍20%的三氯杀螨醇防治红蜘蛛。

应每1年至2年进行换盆一次,并逐年换稍大点的盆,同时要增添基肥,更换新的营养土,使其茁壮生长。营养土可用园土5份加锯屑3份河沙2份及花生饼粉少许,通常于春季进行换盆较佳。

繁殖方法

可用播种、扦插和嫁接繁殖。播种苗具有出苗齐、根直苗顺、便于编辫和能长出浑圆可爱的“萝卜头”等特点,是园艺生产中普遍采用的繁殖方法。家庭繁殖主要以扦插和嫁接为主。

播种繁殖种子在秋季成熟,种子不宜日晒,宜随采随播,采后立即播在沙中,条播、撒播均可,覆沙2cm~3cm,3~5天出芽,15~20天可移至圃地培育,培育一年,苗高40cm~60cm,一般苗整齐,根直苗顺,能出现下部粗大的”萝卜头”形状,可进行嫁接。若进行编辫加工,再培育1~2年,苗高1m~1.5m时,挖取裸根苗(剪去上部枝叶,并浸水中数天,使树干变柔软,易于弯曲),选粗细基本相近的2~5株作一组编绕成辫子状,可编绕成双龙互绕、三龙、五龙互绕等不同造型,风格独特,编后再种于圃地培育壮苗,达标后上盆或修去部分根、叶,裸根出苗。也可以将茎干粗大的植株独株种植,将其茎干截短,让其由基部顶重新发出许多细枝,成为一盆如大树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