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宣传思想工作发言材料(收集2篇)

来源: 时间:2024-06-11 手机浏览

宣传思想工作发言材料范文篇1

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市(中、省)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党委办公室(宣传部),各园(景)区党工委办公室(宣传部):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方针,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努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为朝阳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宣传思想战线涌现出了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先进个人。为大力表彰先进典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励全市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中共朝阳市委宣传部决定组织开展朝阳市2017年度“十佳”和优秀宣传思想工作者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对象

县(市)区机关及乡镇宣传文化干部,市直各部门及宣传系统专兼职宣传干部,市(中、省)直企事业单位专兼职宣传干部。

二、评选条件

1.忠诚于党的宣传事业,致力于传播先进文化,高举旗帜、围绕大局,讲政治、守纪律、重操守。

2.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具有较强的宣传思想工作业务能力,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工作业绩突出,宣传效果显著。

3.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牢固树立服务人民理念,密切联系群众,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服务,干部群众评价较高。

4.积极投身“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5.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扎扎实实工作、默默无闻奉献,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先进文化、提高文明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6.参选者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时间不限,以实绩为准。

三、评选表彰

1.组织报名。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推荐2-3人,市直各部门和单位推荐1-2人,上报到市委宣传部。

2.评选程序。市委宣传部成立“十佳”和优秀宣传思想工作者评选工作领导小组。有关科室对上报的典型进行集中汇总,按要求筛选上报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由评选工作领导小组最终评审确定朝阳市“十佳”宣传思想工作者10名、优秀宣传思想工作者若干名。

3.命名表彰。授予当选者朝阳市“十佳”宣传思想工作者、优秀宣传思想工作者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

四、具体要求

1.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各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切实做好典型的挖掘和推荐工作,积极上报先进典型。

宣传思想工作发言材料范文篇2

【关键词】陶瓷综合材料宣纸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材料的运用已非常广泛。本文所提到的材料是以其“中国特色”内涵民族精神的传统媒材的运用,是作为独立艺术语言层面的语言。运用传统媒材的作品呈现一种当代语境中的艺术语言样式而成立。

一、陶瓷的历史、发展、功能和用途

中国是传统的陶瓷王国,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是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结晶,在中国文化和经济史上都曾写下灿烂的篇章。中国陶瓷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年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其是我国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我国的陶瓷发展史比欧洲国家要早1000多年。在我国,人们一般将陶瓷划分为陶和瓷两大类。陶器指的是胎体没有烧结的,有色或者白色的制品;而瓷器指的是由高温生成,胎体烧结为细密釉色的制品。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陶瓷的发展源远流长,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创造力、凝聚力,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乃至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陶瓷发展开始逐渐衰落,到1949年,陶瓷业甚至到了“人亡艺绝”的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出台了“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政策,中国陶瓷事业发展逐渐恢复。1957年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人民代表大会,更加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陶瓷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国家还积极开展陶瓷美术教育,努力提高陶瓷技艺和质量。各大艺术学院相继开展陶瓷专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也推动着陶瓷艺术由手工艺走向纯艺术的大舞台。

二、宣纸的历史发展及其功能和用途

宣纸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点缀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殿堂,使国人无比骄傲和自豪,难怪中国人一提到宣纸就如同意大利人提到歌剧、阿根廷人提到探戈一样。早在东晋产生了藤纸,隋代出现了精皮纸,唐代出现了宣纸,宣纸出于何人之手已难以考证,但其是根据造纸术鼻祖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纸演变而来的。扬大金所著《中国实业志》云:“宣纸产生于安徽泾县,泾县晋时属宣州郡,唐时属宣州,皆为贡品,世称‘宣纸’。”泾县是宣纸的发祥地,也是其唯一的正宗产地。泾县宣纸产生后,经历了由少到多、由衰而盛,盛衰交替的过程。到了宋代,由于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宣纸需求量大,各地方的宣纸供应已满足不了需求。

元代以后,南北地区统一,山水画的发展更加繁荣,而宣纸又为山水画的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宣纸的制作工艺也逐渐走向成熟。其对中国画和传统书法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书画的必备用品(物质载体)。宣纸用于书画中能够表现出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无穷,其吸墨均匀能使画面别开生趣。郭沫若对宣纸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中国书法和绘画离开它则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宣纸用这些优点成就了范宽、石涛、龚贤,以及近代的齐白石和黄宾虹。

三、陶瓷和宣纸的特点

(一)实用性:强调生活中的实际用途。民间的绝大多数陶瓷作品都是具有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用品,实用性决定着陶瓷造型的基本形态;而宣纸除了多用于题诗作画外,因其易保存,不退色,还是保存高级史料的最佳用纸。

(二)从属性:为某一特定物体存在。例如餐饮器、祭祀礼器、书法绘画作品。

(三)承载性:物质载体。民间的陶瓷艺术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但其制作是在符合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宣纸是书画装裱的重要用纸。

四、传统媒介(陶瓷、宣纸)介入到当代艺术作品

陶瓷、宣纸作为一种物质媒材介入当代艺术作品后有以下特点:1.抛弃了原有的功能与用途(功能性),挖掘材质的自身魅力。2.强化提升到艺术语言的主体地位——不满足作为一种材质的从属地位。3.承载性:(1)以其“中国特色”内涵民族精神。(2)承载艺术家的创作思想(观念)。

(一)传统媒材宣纸(水、墨等)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这可称之为实验水墨倾向的出现。“现代水墨”,顾名思义,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是在追求水墨艺术的“现代”形态,或称水墨艺术的“现代”转型。的确,我国的水墨艺术本来就是

一种从中唐王维、王墨、张?算起有1000余年历史的艺术,加之从董其昌算起的对笔墨的强调开始的文人画“笔墨中心”论,也有500—600年的历史。这些古代绘画的规范至今仍被“中国画”界权威、耆宿所尊崇,并且以此规范和引导今天的“中国画”展览。但是,这种产生于古代的笔墨程式与今天现代的社会生活并无直接关系。这便是张羽所说的:“由于传统笔墨法则的规范化和程式化,使笔墨在长期的发展中,更多的是表达的重复与趋同,从而缺乏深度,更失去了水墨本该具有的文化本质和开合气度。重要的是与现实生活无关。”因此,打破古典文人“笔墨中心”的迷信,创立现代形态是必要的。

(二)“八五美术思潮”的影响

“八五美术思潮”是指1980年代中期,中国内地出现的一种美术思潮。这股新思潮的形成,已经改变了当代美术在观念和风格方面的整体格局。一批意气风发的年轻艺术家带着革命精神进行新的艺术探索。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年轻的现代水墨艺术家,他们不满传统笔墨的规范化和程式化,选择尝试与当下有关的、最能表现时代精神和个人体验的具有实验意义的现代水墨,他们认为这是区别于传统水墨画最有效的途径。在“中国现代艺术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上,一些与“现代水墨”直接相关的理论家,如刘骁纯、贾方舟、邓平祥、陈孝信等参加了会议,会上也涉及“现代水墨”问题。理论家一致认为,把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艺术相结合,是使中国画现代转型的关键。邓平祥认为,把水墨形式从国画中剥离,剥去其文化因素,转变为纯形式和纯材料因素,转变起来就更容易,即用中国媒材画西方图式。对此观点,贾方舟也持相似看法,并更坚定地强调水墨的材料特点而非文化性质,指出仅仅是在材料上保持与传统的某种联系。

为了强调个性风格和身份特征,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是当代艺术的必然选择。传统媒介内涵民族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才能跨入世界文化领域的对流中,坚定自我的文化身份并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皮道坚.艺术新世界[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