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护理专业的风险(收集2篇)

来源: 时间:2024-06-23 手机浏览

护理专业的风险范文篇1

关键词中职护生职业风险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A

CultivationofVocationalNursingStudents'OccupationalRiskAwareness

SUNYuelian

(SchoolofHealthCare,ZhenjiangCollege,Zhenjiang,Jiangsu212004)

AbstractHealthcareoccupationalrisksaremajorissuestodevelopnursingstudents,educationandemployment.Inthevocationalschoolnursingstudents'occupationalriskstrainingneedstocreateoccupationalriskawarenessnursingeducationprograms;financialriskawarenesseducationandcoursesteaching;improvecommunicationskills,improvenurse-patientrelationship;raiselegalawarenessandawarenessofoccupationalprotection,willhelptoensuremedicalcaresafety,maintenancepatientsandtheirlegalrights.

Keywordssecondaryvocationalnursingstudents;occupationalriskawareness;education

随着护理模式转变,全民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服务行业的高风险性备受关注。护理职业风险是指存在于医疗机构内部可能导致护理人员和患者造成各种损伤和伤害的不确定性因素。①而在校中职护生职业风险意识的教育尚存不足,导致护生在护理实践中,对护理职业风险无正确的心理评估和应对措施,引发医患纠纷。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从产生护理职业风险的几个因素着手,加强在校护生职业风险意识的培养,规范护理行为,切实保护自身和患者的利益。

1概念

医疗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就是指从事医疗护理服务的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担的风险。②在护理执业过程中不仅会涉及到医疗纠纷、护理意外等医疗风险,同时还面临着针刺、病原体感染等职业损伤。护理职业风险意识是护理人员在进行各种护理行为过程中,对自身或他人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原则认识程度。③

2护理职业风险的潜在因素

(1)护理职业风险教育观念滞后。学校对职业风险意识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未开设职业风险意识教育课程。护理教师长期脱离临床实践或与临床接触甚少,对职业风险教育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只专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职业风险意识的教育。

(2)护生缺乏职业素养。目前在校的中职护生均为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对护理职业的理解就是简单地执行医嘱、给病人打针、发药,不能充分认识护理工作所承担的责任与风险。护生的这种观念影响其对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掌握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给未来的实践和护理工作埋下了职业风险的隐患。

(3)护生法律意识和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在校的90后护生比较自我,法律意识淡薄,遇事不冷静、说话欠思考、沟通能力差,冲动好斗,易激化矛盾。在学校生活中不能够遵守课堂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在操作实训中,不遵守操作规程,不尊重、不爱护示教模特、不注意职业防护。护生的法律知识缺乏、常会出现不能自律自控,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随意行为,必将引发今后医疗纠纷,护理差错、职业损伤等风险。

3培养在职护生职业风险意识的措施

3.1开设护理职业风险意识教育课程,增加师生职业风险意识

中职护理学校将护理风险意识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保证足够的课时来落实该课程的实施;有计划安排护理教师参加职业风险意识的培训;护理教师每年利用假期到临床顶岗实践至少2~3个月,在学习临床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的同时强化职业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学校和实习单位联合组织风险教育和医疗安全文化教育宣传,请医学会和三甲医院的医学护理专家定期授课,从临床典型、真实医疗护理纠纷案例入手,分析纠纷的原因、过失、处理方法、吸收经验教训,促进师生注重职业风险意识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

3.2融风险意识教育与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1)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护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实践性很强,具有科学性、技术性。护士业务不熟悉、专业知识缺乏、操作不熟练或操作规程不明确会对患者和自身都构成威胁。④使在校护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在顶岗实习期间,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职业素养。

(2)专业课程中增加风险意识内容。在临床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强化护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教育。如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强调执行医嘱时查对制度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护理失误可能引起的护理风险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在进行护理操作演示和练习时,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和操作规程,及时、客观、准确地做好护理记录,为防范护理风险提供法律依据。

(3)提高沟通技能,改善护患关系。据报道有70%~80%的医疗纠纷并不属于医疗事故,而是由于服务引起的。⑤开展护士职业礼仪培训、利用多媒体展示护理过程和沟通技巧,组织学生讨论。当学生患病时,让学生与患病学生进行真实的护患沟通,要求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语言、行为、着装符合职业规范,尊重患者、关爱患者,耐心、细心、温馨地护理患者,并对学生沟通中的优缺点加以点评,提出改进措施。

3.3加强岗前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职业防护意识

在护理伦理学、护理与法、护士条例的教学中,重点讲授护理行为与道德法律的关系,明确护理行为中病人的权利与义务、护士的权利与义务。在实习前和实习期间,组织护生学习《侵权责任法》、《疗事故处理条列》、护理核心制度,提高法律意识,培养慎独精神和职业防护意识,合法地安全执业,维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提高护理职业风险意是护理职业教育者、护理职业从业者、护理职业管理者共同努力的目标。⑥在校护生职业风险意识的培养,是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注释

①连斌,孙亚林.医院医疗风险认知管理初探[J].医院管理杂志,2002.9(6):587-588.

②恽怀英,孙亚琴.医疗风险意识教育是高等职业护理教育的责任[J].护理杂志,2006.23(2):81-82.

③陶岩.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6):116-118.

④张岫秀.强化护士的职业风险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J].全科护理,2008.6(11):3079.

护理专业的风险范文篇2

1研究背景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职业教育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彻底打破按照知识本身的相关性组织课程的传统模式。

职业教育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彻底打破按照知识本身的相关性组织课程的传统模式。组织课程应打破任务之间的界线,突出任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职业教育要成为一种对学生有意义的教育,内在地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必须使教学变成能产生显性工作成果的活动,所以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要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

在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项目课程已被职教界的广大同仁所接受。并在不少高职院校中付诸实践。项目课程的出现源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项目课程作为突破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建构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具有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课程改革中被看好,并已形成本土化,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基于上述分析,结合项目课程的理论内涵和特征,可以认为项目课程应当是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模式。

2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2.1营养风险的筛查和评估现状

研究证明,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并发症,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等)的发生,同时也发现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更易受益于营养支持。由于临床营养师的缺乏,医生对营养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在营养筛查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护士每天的工作中和病人频繁的接触,测量身高、体重、了解病人的进食情况等基础的收集资料都是营养筛查非常重要的一步,这对于筛选出有营养风险的病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和欧洲肠外?c内营养学会(ESPEN)均建议应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对护理对象进行必要的营养筛查。发现病人存在的营养风险,以便提供恰当的营养支持与护理。

2.2护理人员对营养风险筛查的态度及认识现状

有关营养风险筛查实施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临床实施营养筛查的实际情况尚不令人满意。Foltz等研究显示,90.2%的医院或机构有营养筛查指南,但不同医院或机构实施的现状不同,其中45.9%使用标准的评估表格,10.6%的医院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Rasmussen等对丹麦857名医务人员的调查发现,77%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者在入院时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但真正实施的只有24%,52%的调查对象认为临床需要有效的筛查工具。

大多数护士面对营养问题有无能为力之感,作为营养支持的实施者在工作中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对营养问题没有主观能动性。目前,我国台湾等地明确了护士职责中评估环节包含对患者营养风险的评估;内地南京军区总院也开始了对护士营养管理知识的相关培训。

2.3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开发情况

护士现有的营养知识主要来自于工作中的摸索、查阅书籍,多数是以自学为主,缺乏专业的、系统的、正规的培训和学习,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没有设置营养护理学课程,对营养风险项目管理过程更无从涉及,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

3研究目标

①开发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作为选修课教材,用于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②通过项目课程开发及实施,可有效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和项目课程开发能力,从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以达成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培养目标。

4研究内容

①课程标准的研究。制定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标准。②项目课程内容的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确定项目课程内容,重点是护士营养风险管理的方法、途径和评价。制作PPT,撰写教案,编写学生任务单、评价表,拍摄教学微视频,完成教学资源库的构建。③项目课程实施的研究。实施项目课程,作为选修课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授课。④评估及反馈的研究。重点是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教学效果,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来评价教学效果,通过评估反馈修订完善项目课程。

5研究价值

通过学习护士营养风险管理知识,提高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其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产生积极的影响。编写供学生使用的护士营养风险管理的教材,推广临床营养风险管理的知识,与临床需要一定程度的接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营养方面优质的服务。通过本项目课程开发,为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6研究思路

在查阅资料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调查与分析,从而确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收集临床案例和其他资源编写教材,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实施,评估反馈后完善修订项目课程并进行成果推广。

7研究方法

7.1文献研究法

尽可能收集、掌握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和相关的政策文件,并对文献全面梳理,为现状的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及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的构思奠定基础。

7.2调查研究法

结合呼吸科、胃肠外科、ICU等科室的工作现状,对护士、实习护生等进行座谈、问卷等调研。听取行业专家对学校教育相关建议,设计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

7.3行动研究法

应用开发的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作为选修课在我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中开展教学,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评估反馈不断完善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以便更好地在同类学校中进行成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