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整理2篇)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范文篇1
一、加强了科技进步工作的管理体制。今年上半年我公司为了加大了科技进步工作力度,及时调整了公司科科学与技术进步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成立了以公司经理为组长,公司党委书记、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等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一届科学与技术进步工作领导机构,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重视。明确了在生产副经理直接领导下由总工程师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强化了生技科作为全公司科技进步职能管理部门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管等管理职能。信息中心作为全公司电脑、网络及95598管理部门,代表了未来供电企业科技发展的方向。
二、技改工作按计划顺利结束。今年列入技改计划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一个是“调度自动化系统改造工程”,x月份开工,x月xx日成;另一个是“xx、xx变电站远方信号复位遥控技术改造”,x月x日开始改造,x月xx日改造结束。
三、科技创新工程已全部完成。科技创新类工程一共有三个,“呼叫中心建设工程”、“变电站主设备状态检测及诊断技术”和“光纤通讯工程”。“呼叫中心建设工程”、“变电站主设备状态检测及诊断技术”于上半年已经完成;“光纤通讯工程”也于x月xx日完成。
四、加大了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工作力度。今年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xx、xx及xx变电站遥视技术进展顺利,于x月底就已经完工。本项目由生技科负责实施,责任人是xxx科长,引进的是xx有限公司的产品。该装置可以远程巡视现场各类设备,在各种恶劣、危险的环境中,再也无须人们涉险进行现场巡检;还能实时获得来自现场的报警信息——火警、非法入侵等,并将事故现场实况记录下来,为分析事故提供第一手资料。
nt系列远程图象监控系统,集音视频监控、远红外激光测温及防火防盗于一体,远程监控及会议电视功能于一身,监控前段采用专用的压缩编码设备,最大程度消除由于普通计算机及操作系统本身存在问题而给系统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能力,能与其他监控系统相互兼容。另外由服务公司负责的“低压电源切换开关的应用”项目,在x月份连开工带投入使用已经全部完成。该项目在吸取了以往“备自投”技术的基础上,又加以改进,由电源转换执行断路器、自动控制器、电动操作机构、执行断路器间机械连锁及手动专用手柄组成。执行断路器qn、qr均保持原有过流保护和断路保护功能。五、变电站无人值班已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所有变电站已经达到无人值班,现在,变电站留守人员除单项操作、事故处理外,其他操作均由操作队操作。这就大大减少误操作的几率。从而,降低了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范文篇2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已经无处不在,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科技路线,进行科技创新。不断的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保持行业竞争力的必要工具。不同类型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方法是不同的,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高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方法。本文以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输电施工分公司为例,介绍了科技创新工作的方法和成果。
目前,天津电力基建市场的输电线路工程已经接近饱和状态,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输电专业要发展,就必须走出去,到外阜去抢市场。面对现状,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输电施工分公司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加强管理,通过两年的实践证明,输电施工分公司通过完善人员结构搭配,建立分级创新体系,制定创新管理制度,采取适当的奖励机制,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创新工作问题诊断
近几年来,输电施工分公司在科技管理工作上一直没有成效。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及党团员创新创效项目也没有取得成果,更没有获得专利。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缺少管理制度的约束和激励。工作中缺少统筹管理,分工不明确,责任没有落实到人。科技创新工作工作计划不细致,过程管理不严格,忽略了最后且最重要的验收和总结。
2、创新工作缺少完整的组织结构,科技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人员搭配不合理,导致老职工往往有了好的创新思路,却无法利用理论知识准确地列举出创新前后的差异和具体数据的比较。青年职工自身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创新热情,但缺少实际操作经验,对施工流程及工艺要求没有系统的掌握,无法立即付诸实践。体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没有结合。
3、日常生产工作中不注重提升和总结。工作中的实际状况,我分公司的老职工的学历偏低,老职工根据实践经验提出的创新方法,只在自己所在的岗位使用,由于缺少理论文化知识,不能论证创新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也没有及时的总结提升,无法转换成创新成果加以推广。
二、创新工作管理方法
根据问题原因的分析,分公司召开研讨会,结合分公司的实际状况,决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成立创新工作组织
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团队的力量。分公司首先成立了创新工作组,由主管技术的副经理担任创新工作组组长,组员由分公司的班组长、技术员、质量员和生产骨干构成,保证创新工作组班组覆各个班组。
在创新工作组的基础上,下设创新项目小组。小组长由项目的提出人担任,组员根据创新项目的实际需要从创新工作组中选拔,满足项目策划、实施及总结的需要,新老职工的比例要适当。创新项目小组是在项目立项时组建,结项后取消小组机构,以便后续项目的开展实施。
2、制定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没有制度是干不好事情的。为此,创新工作组制定了《创新工作组章程》、《创新工作规划》、《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创新工作会议制度》、《创新项目验收制度》等相关制度。所有创新项目要有计划、有方案、有检查、有验收,达到“用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目的,促进创新工作的开展。
3、广泛征求创新意见(多维度寻求创新点)
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为施工型企业,创新点主要来源于生产一线。一线职工对施工方法、施工工器具及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效果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了解什么工序费时,什么工器具费力,有无创新改进的必要。因此,创新项目组以班组为基本单位,以一线职工为基本点,广泛征求一线职工的意见。每次例会前,班组长负责总结所在班组职工提出的创新需求、建议及创新成果应用效果反馈。在例会上将各班组收集的需求、建议进行归纳和筛选,针对有价值的需求和建议进行研讨,最终确定创新项目。
4、以重难点工程为依托,开展创新
针对重点、难点工程,要本着“提前介入、超前谋划”的原则开展创新工作。在工程投标阶段认真挖掘施工阶段将出现的难点、重点问题,创新工作组针对问题拟制定解决方案,该方案即有利于技术标的编制,也为中标后创新工作的开展和工程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重点、难点工程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成立创新项目小组开展工作,制定可行性实施方案,并在重、难点工序实施前拿出成果。这样即验证了成果,又提升了工作效率,为后续成果改进提供了实践依据。
5、合理搭配人员,充分调动积极性
创新项目小组人员的结构是项目成败的关键。结合分公司创新工作组人员的结构和项目的实际人员需求,合理搭配每个创新项目小组的人员。近几年输电施工分公司补充了许多新鲜血液,都是具有高学历的大学生,经过锻炼都已经成为了骨干力量,这些大学生都加入到了创新工作组。在组建创新项目小组时,保证每个小组至少有2名大学生和2名老职工,以经验丰富的老职工为领头羊,以积极热情的大学生为主力,共同完成项目创新。这使大学生在工作中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的结合,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也为老职工提供一个新的舞台。
分公司为充分调动职工创新积极性,制定了激励措施。根据项目成果等级、产生效益的大小及个人贡献的大小在绩效考核时给予适当的加分,同时作为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
三、创新工作成效
分公司采取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后,2012年有效解决了两项工程技术难题,并申请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钢管杆连接式抱箍和碳纤维导线架设专用工具)。在新疆750kV二通道工程建设中,省报了一项QC成果“提高输电线路斜柱板式基础施工质量”,获得天津市电力行业协会二等奖;另有两项QC成果获得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二、三等奖。在《电世界》、《天津电力技术》等期刊8篇。
2013年创新工作组提出的“输电线路基础冬施养护装置的研制”项目被评为天津市电力公司党团员“创新创效重点项目”,并申请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输电线路工程水域施工栈桥的研制”列为市公司基建创新项目,在陈塘庄电厂煤改气迁移220kV并网工程陈迎线#33塔位施工应用,节省施工成本83万元。“钢管杆用多功能万向滑车的研制”也列为市公司基建创新项目,投入使用后达到了成品保护的效果,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准备撰写成典型经验。输电线路多回路钢管杆组立及架线施工难度大、工艺标准较高,创效工作组编写了“输电线路多回路钢管杆组立”典型施工方法,向国网公司进行了申报。同时,配合市公司基建部开展“绝缘折臂桥式对接跨越车”和“沿海地区输电线路建设方案优化研究”科技项目。
2013年输电施工分公司独立开展科技项目5项,与其他单位联合开展科技项目4项。已经通过受理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预计2013年底获得6项专利授权。
两年来,输电施工分公司的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公司内部起到了带动作用,为公司的创新管理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为公司培养了部分科技人才和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