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的作文(4篇)
关于人物的作文篇1
我有一个上初三的堂姐叫孙嫣弘。她长着鹅蛋脸,小嘴巴,大眼睛。黑亮的长发披到肩头,可爱极了!她有一个特点,十分爱种花草。她常常把爷爷、奶奶给的零用钱拿去买些花草回来种。她种的每一盆花草都十分好看。
堂姐的盆栽技术十分了得,她能让一棵植物开出几种颜色的花朵。每到堂姐家,我总能看见堂姐在阳台上侍弄她的花草呢。我不懂,就请教她,堂姐便会笑嘻嘻地告诉我:“这是广桔,那是五针松,这盆万年青上次不是已告诉你了吗?怎么就忘了?”说罢,堂姐亲妮地刮了下我的鼻子。堂姐有时也叫我帮她干一些活,这让我十分开心。虽然也就是摘草浇水的小事,她都会不放心地叮嘱这,叮嘱那的。…我最佩服堂姐的是她那渊博的园艺知识。每次随她到花草市场,老板们都会拿出新品种来考考她,而她总是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当老板们竖起大拇指夸赞她时,她会摆摆手,红着脸说:“我不懂的还多着呢!”说完就拉着我的手,一头扎进花木丛里,一看就是大半天。
堂姐还给我讲许多有关花的故事,古代的,神话的。她还喜欢读古人咏花的诗词,堂姐告诉我,唐代诗人对花的理解最精辟,她最喜欢的诗句是“闻道梅花坼晓风,…一树梅花一放翁。”我总觉得她就是这些美丽故事中的一员,她就是花的化身。堂姐为人十分大方,我从她那里要走了许多盆花草,总是养死了拿,再死了再拿,她从不计较。只是有一次,我偷偷地拿走了她花费了许多心血栽培的兰花草,养死了!这让她十分伤心,发誓再也不理我了。后来还是老爸出面赔不是,才和我重归于好。
这就是我的堂姐,一个爱花、爱美的少女,一个在我心目中的“花仙子”。
人物的作文篇2
天下间最真挚的爱是母爱,最无私的爱是母爱,最伟大的爱是母爱,最永恒的爱是母爱……而经过那次以后,我对母爱的感悟更深了。
今年秋天有一次连续几天都是下雨天,那一天早晨上学的时候我带了伞,可下课和小同学时不小心把雨伞弄坏了。放学的时候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的伞坏了,用不成了;我没找到爸爸妈妈,便和小同学一起脱下衣服当帽子,顶着大雨跑回家,结果衣服都湿了,我换件衣服就开始写作业了。
妈妈到我们学校去接我没找到我,她又跑到教室里去了找了一圈。焦急的妈妈打电话回家知道我已到家后忽忙的赶回家,她看见我放在一边的湿衣服便摸摸我的头心痛的问:“小宝,衣服淋湿了,你冷不冷?不能够冻感冒了!”我说:“不冷,我已经换了衣服了。”妈妈把我的湿衣服拿到楼上去洗了。
我写完一项作业后,轻手轻脚地走上楼想看看妈妈在干什么。我看见妈妈不停地把我的衣服换边烘并且不时地用手摸关节,有时候动动脖子;我想起来这几天下雨我几乎每天都会弄湿衣服,妈妈肯定是怕我没衣服换了;妈妈用动脖子是因为妈妈这几天颈椎病发了。我抑制着本来要流出的眼泪看着妈妈,妈妈把衣服烘干了,腿却发麻了,我跑过去把妈妈扶到椅子上,妈妈让我把衣服放在衣柜里,放的时候我想起妈妈为什么摸关节了,那是因为前天妈妈摔跤时摔到关节了,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母爱无私、母爱伟大,母爱似一盏明灯,永远照亮我的心!
人物作文篇3
我的妈妈今年36岁,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她中等身材,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和善而慈祥的丹凤眼。她虽然长得不那么漂亮,但却有一颗善良正直、无私奉献的心。妈妈全身心地扑在教育事业上。
去年9月,因工作需要,妈妈被调到距县城很远的七井子乡富强村小学任教。当时妈妈接的是四年级一个班。一个星期后,妈妈把学生的作文背回家批改。一些学生作文中的错字和读不懂的句子惹得我和爸爸捧腹大笑。当我回过头去看妈妈的时候,只见她的眼泪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我和爸爸立即停止了笑声,忙问妈妈为什么哭,妈妈伤心地对我说:孩子,这些学生和你都是同龄人,也是四年级的学生,写出了这么多的错字和那么多让人读不懂的句子,你不觉得难过吗?说到这里,妈妈哽咽起来。爸爸走过来,不解地问:不会就不会呗,你哭的是啥?妈妈却说:你说得倒轻松,不是你的学生,当然你不会有这种感受。
爸爸不再说什么,默默地走开了。妈妈语重心长地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知道农村孩子成材不容易,他们的父母整天忙着农活,没有时间管孩子,更没有时间辅导孩子。我是他们的老师,如果我不认真管他们,不就耽误这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吗?妈妈的一番话,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心里不禁涌起一股崇敬之情。
从那以后,我看见妈妈每天都把作业背回家来批改,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年终,妈妈还被评为模范教师呢!妈妈关心学生,胜过对我的关心。有一天,我突然得了重感冒,恰巧妈妈也在发烧,可她仍然带着病,顶着雨继续上班。爸爸只好把我送到奶奶家。我躺在炕上,盼着妈妈早点回来接我,下班了,见到妈妈,我那委屈的泪花扑簌簌地流了下来。我哭着对妈妈说:妈妈,人家的孩子总有妈妈在身边,我为什么不能?还没等我的话说完,只见妈妈的泪水已经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落了下来。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下子扑到妈妈的怀里。妈妈紧紧地搂着我啥也没说。无意中我一下子碰到了妈妈的脸,我蓦地止住了哭声,难过地问妈妈:妈妈,您还在发烧吗?妈妈点了点头。此时,我意识到了妈妈的艰辛。猛然间我想起妈妈曾经说的话:做人不能总是想着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首先替别人着想妈妈正是这样做的。
人物的作文篇4
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常常看到外婆的脑袋上包着一顶深蓝色的帽子,母亲说那是外公去世之前送给她的,她戴了二十多年了,很少舍得摘。
有年夏天我和她在田里收油菜,外婆站在我十步远的地方,平时说眼睛不好的她此刻一个眼尖,看到了我脚下的蛇。“嫚,你站住不要动,有蛇!”外婆的声音也有些颤抖了,她被蛇咬过,心里的阴影现在还没有消散的。我知道她的难处,懂事地给她说“没事,这蛇不咬人!”那蛇好像听到我们的话,开始盘在我脚下面。我嘴上说着不怕,眼睛都已经红了。外婆抄起一根干木棍跑上来,用比我还瘦小的身躯挡住我。她的身躯好像一块干瘦的枯柴,但燃烧得很旺。外婆把她的帽子取下来戴在我头上,我们两个一步一步地移出菜田,外婆的头发已经烤得很烫了。我因着蓝帽子的缘故,神奇地觉得头顶上有一股清凉。但抬头一看,太阳已经晒得很厉害。终于离开蛇了。
第二次和蓝帽子的缘分是在我去县里面上高中的时候。
母亲来接我,外婆背了一箩筐的小吃,生怕我在这一个小时的路上饿死了一样。她把背篓递给我,又从围裙的口袋里掏出瓜子。临行前我看到她蹒跚但努力地跑到车窗前,我急忙打开车窗,她把帽子递给我,里面装着西红柿和苹果,她一句话也没说,转过身就走了。我在车里看着外婆远去的背影,孤零零地。因为不戴帽子的原因,我清楚地瞧见了她稀疏的白发。
外婆现在记性不大好了,人越来越像个小孩子。但是每次我去看望她,她都调皮地用蓝帽子装一些东西给我。有时候包着几颗土豆,有时候装着一把地瓜干。我因为这个帽子而爱上了深蓝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