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初中作文(收集2篇)
迷路初中作文篇1
我想大家都比较害怕迷路,而我却不同,和别人比起来我更喜欢迷路的感觉,感觉十分奇妙有探险的感觉,不必问人,也不必看路牌,只需一直往前走就对了。
每当周五,我便和我的好伙伴去玩迷路,骑着自行车就足够了,东跑跑,西跑跑,一旦走错就掉头回去,管他呢,走就对了。
当我们走到陌生的地方便停下来分析好几分钟再走,一般来说我们是靠方向和现在的位置作比较,选出合适的路再接着走。
走,快走,糟糕!又走错了!没关系大不了在走过,我有的是时间。调头,出发,在走的过程当中最有用的就是自己的小脑瓜啦!俗话说的好,吃一寸长一智。
迷路时,自己眼前的景物也不过如此而已,哈哈哈哈!我们来到了熟悉的'地方。哎,我摸了摸我的头,这不是刚才的地方吗?
我的妈呀!我又回来了,看来我兜了一个大圈子,骑了半天又回来了,只好走另一条路了。
走,在这一次中,我觉得我走的十分之胜利,也许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但毕竟还会出错,天渐渐黑了,看来只好加快自行车的速度。
在最后一次的选择中,我终于选择对了回家的路,天黑了,母亲已经焦急的在外头等待,我的身影出现了母亲的眼前,你这孩子去哪玩啦,急死我了。
我笑了笑,在下一次,我相信我还会选择迷路。迷路,说不定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迷路初中作文篇2
中国古代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这一概念的形成始于孔孟等先哲的实践,后来它已成为一种思想并上升到了真理这一个层次。我国有李杜诗篇、韩苏文章,皆因游走所至,不论这种游走是对是错。在西方也有这样的例子,席勒曾经流浪各地、波特莱尔曾在印度洋上游历、凡尔纳环游旅行后出书、海明威前线归来才开始写作。游走之间,增广见闻、开阔思路、陶冶情操、武装头脑、激发灵感、这些可都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不过在他们之中也有例外的,国外有康德足迹未出故乡小镇,思想已传遍世界;勃朗特三姐妹生活在偏僻的约克哈沃斯谷地,却每每有经典之作出现;卡夫卡是个保险公司的小职员,却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家的.开山始祖;博尔赫斯是个图书管理员,却是个擅长短篇小说之人。在我们中国更有类似的例子,杨绛,散文的精髓任由其写;朱淑不出闺房,诗名已成;鲁迅在那战火连年、政局不稳定的情况下,不也成为了中国的文坛领袖人物。
而如今,我们学生写作文都是模仿、抄袭、自创。写不出
好的作文,那就得归究于阅历太少、知识太少。
老师请告诉我在当今此时,我该如何写作。如要写得好是不是一定要饱读诗书,几经游走,使自己有丰富的底蕴;还是放任自由,全凭个人的写作天赋,写得好就好,写得不好就不好,甚至是抄袭。
我现在是迷路的时候,有谁能在茫茫黑暗中给我一丝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