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热点作文

假文盲(收集8篇)

来源: 时间:2025-07-15 手机浏览

假文盲篇1

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画的《假文盲》,使我看后思绪万千、百思不得其解。

《假文盲》这幅漫画中画着四个五大三粗的男人站在“母子上车处”等候上车,而有一位瘦小抱着婴儿的妇女却被挤在“普通上车处”等候上车。四个大男人中站在第一位的是一位肥胖的大老板,他穿着棉大衣,双手伸进衣兜里,眼睛注视着前方,对妇女是视而不见。第二位看上去是一位退伍的军人,他身穿草绿色的军装,脚上穿着解放鞋,头上戴着一顶军帽,他眼睛微微闭着,心安理得,假装没看见那几个字,显明是“做贼心虚”。第三个人戴着一副眼镜,像个退休老干部,一副旁若无人地站在那里。他后面的是一位白衣天使——医生,身穿一件白色大褂,戴着口罩,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位妇女有些疑惑:他们是真文盲还是假文盲呢?看他们个个都是一副有文化的样子,怎会不识字呢?不会是假文盲吧!现在的人怎么这样啊,为了自己的方便,不顾别人的利益!唉!想着便叹了一口气。脸上一丝表情也没有,无可奈何地站在一旁。

这四个大男人实在太可恶了,对这位抱着婴儿的妇女不仅不给予帮助,而且是漠不关心,视而不见,冷酷无情,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他们自私自利的卑劣品质。

难道那四个大男人是文盲吗?难道他们真的连“母子上车处”这五个连一年级的学生都会的字都看不懂吗?不!绝不!他们并不是不认识字,不是没文化,而是缺少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心。这是一幅带有强烈讽刺性的漫画,它嘲笑了那些没有公德心、没有爱心的人。他们为了自己能够得到小小的利益,装扮得像一个不识字的'文盲,而忽略了在我们身边应该受到照顾的人。其实,像这样的“假文盲”还真不少。在我们生活中观察,类似的事情会常常看到。我们平时总能够看见有些人对标语牌上的标语视而不见,好像一个不识字的人。比如,在“请勿大声喧闹”的标语下,他大声地叫着嚷着;在“请勿吸烟”的标语下,他把空气变成了云雾,大肆地乱弹烟灰。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我家的隔壁是一间大房子,那间房子住着五个大男人,别看他们仪表堂堂,却是自私自利、不文明的人。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都进入了梦乡,他们却在那高谈阔论,吵得大家都不能够睡。居委会都说了:“请不要影响他人休息”。可他们却毫不在乎,难道他们也是文盲吗?

因此,人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真希望“假文盲”的现象越来越少,文明能够开遍大地,我们也要争做一名文明社会的文明人。

假文盲篇2

今天我看了一副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创作的漫画作品《假文盲》,看后让我难以忘怀,也让我深思。

画中描绘寒风中四个男子和一个怀抱婴儿的母亲等候上车的场景。那四个大男人站在立着“母子上车处”的标牌下排队上车,全然的不顾栅栏外怀抱婴儿、一脸惊诧和无奈的母亲。他们有的目中无人,有的目不斜视,有的闭目养神,都装着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的样子,无视旁边赫然矗立着的标示牌,漠视那寒风中茫然无助的母子。

难道他们真的是文盲吗?显然不是。从他们的模样看,有的像一个干部,有的还像一个知识分子,有的看上去就很“精明”,有的是为掩饰其心虚干脆就戴上了大大的口罩。我想如果是盲人不会表现得如此“精明”的,也不会是一副漠然无视的神情,更不会这样泰然自若。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无需排很长的队伍,无需花费更多的时间,方便自己而不去方便别人,纯粹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他们缺少的不是文化,而是起码的做人道德;他们丢掉的不仅仅是社会的公德,还有他们个人的.廉耻。

现实生活中这种“假文盲”现象不仅仅是在车站或者码头上演,还常常在公交车上、在公园里、在电影院内等场合上演。比如在公交车上,一些身体健康的青年无视车内温馨告示而抢占“老弱病残孕”的位子;在电影院里,一些人无视院内温馨提示而公然吞云吐雾甚至大声喧哗、来回走动;在美丽幽静的公园里,一些人无视园内温馨提醒而恣意践踏草坪或攀摘花朵;在风景名胜处,一些人无视美丽的景色和珍贵的文化遗产而随意刻画妄想流芳百世……

这些“假文盲”虽然还够不上违法算不上犯罪,也没有给社会造成多么严重的破坏,但是,他们却直接挑战着社会的公德和文明,破坏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好形象和社会的和谐。如果这种假文盲多了,那么我们的社会就缺少关爱缺少爱心缺少温暖缺少快乐,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变成一个冷漠的世界,那将是多么的可怕呀!

我真的但愿这种“假文盲”现象越来越少,直至销声匿迹,让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充满爱的阳光的温馨家园!

假文盲篇3

今天我翻开语文书,就看了一幅著名漫画家华君武话的漫画——《假文盲》。

在一个寒风呼啸、风雪交加的冬天,风雪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马路上的一切。在一个公交车的站点上,四个大汉正在母子上车处静静地等待着,而真正的母子却在旁边瑟瑟发抖地站着,衣着单薄的母亲怀里抱着一个天真的孩子。

站在母子上车处最前面的一个壮汉穿着大厚棉袄;第二个壮汉戴着一顶厚帽子,不敢看那对母子;第三个人尽量把脖子缩在衣服里;第四个人戴着一个口罩,把脸遮住了,自认为少了一些尴尬。那位母亲一直在用乞求的目光看着那四个壮汉,而那个四个壮年男子就像没有看到那对被挤在一边的母子和旁边站牌上最显眼的五个大字—"母子上车处"似的。这难道不正是社会上的"假文盲"吗?

其实生活中"假文盲"随处可见:在标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网吧,常常能看到小学生在里面专心致志地打电脑游戏;公共场所内,明明看到了墙上标示的"请勿吸烟"的警示语,但仍有人在"吞云吐雾",并将烟头随地乱扔;小区里写着"一户只能养一犬",但有的人还是养了好几只犬,并让养犬随地大小便;有些马路上写着"骑车者过马路时请下车推行"的大字,但是有很多骑车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仍然横冲直撞……这些人难道不是"假文盲"吗?

社会上的`这些"假文盲"比比皆是,他们都是爱心的文盲,是精神的文盲,是品德的文盲。他们缺乏奉献和公德意识,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品德,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利益,只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不顾别人的利益,为自己的快捷而造成别人的不便。这种人在社会上一定使让别人憎恨的。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到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我希望在今后的社会里,这种"假文盲"会越来越少,让温暖的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假文盲篇4

华君武是著名的漫画家,他的力作《假文盲》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文盲,无非就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可“假文盲”又怎么理解呢?这漫画为什么又要叫假文盲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幅画:

一个冬天的早晨,寒风凛冽,公交车站有6个人在等车:4位男士?一对母子.车站为了照顾母亲孩子,特设了”母子上车处”.但4个男人却对母子上车处”几个字不认识似的,捷足先登站在”母子上车处”.而抱着孩子应该被照顾的母亲,却被挤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这些霸道的男人,一脸的无可奈何.

看完这幅漫画,我感到十分气愤.显而易见,这四个人并不是文盲,他们只是为了为了早点上车抢到好位子,把无助的母子挤到一边。这些人看似很有学问,但言行举止中看不到文明和爱心。

在日常生活中,“假文盲”的不文明事件随处可见。

公园的告示牌明明写着:”小草也有生命,请勿践踏”,可为什么上面总会留下一个又一个的脚印呢?

风景区景点明明提醒大家:”不要乱涂乱刻”,可有的人还是看不见,常常刻上“***到此一游”,字写得好也罢了,偏偏字又写得歪七歪八的,像毛毛虫一般。

马路边到处都有:”创建卫生城市,不要乱丢垃圾”,然而马路上随处可见废塑料袋、果皮纸屑。

某些中国人不讲文明,地球人都知道:

曾有报道说,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但是里面却惟独用中文写了一行字:“请勿大声喧哗!”

因为极少数中国人的.不文明,甚至有些西方国家拒绝接待中国游客……

如果我们随时都能替别人着想、随时愿意伸出热情的手,献出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处处都有欢笑!

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

有时,多一份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有时候,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候,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温暖。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

所以我发现,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一个人手中传递,也能够汇聚所有人的热情,我相信你,更多的来发现、来释放自己文明的热情。

让“假文盲”走开!

……

假文盲篇5

“呼呼——呼呼——”,刺骨的北风像一把利刃,恨恨地扎在每个人脸上,让过路的人不禁裹紧了大衣。不远处,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妇女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正快步朝公交车站走去。“太好了,有了‘母子上车处’就不用到车站去排队了,真是太人性化了。”妇女一边走一边嘀咕道。

就在她准备排进去时,四个人高马大的男人一把挤开了她。“真奇怪,难道他们是文盲,不识字?”可她定睛一看:第一个人挺着个“啤酒肚”,穿着一件毛绒大衣,一看就是个“富态的企业家”;第二个人高高瘦瘦,戴着大毡帽,一看就是个军人,可眼睛里却没有丝毫羞愧,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第三个先生戴着一副圆边眼镜,俨然是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第四个是个“白衣天使”,在医院里救死扶伤,可出了医院却连常人都不如,还拿口罩去遮住自己丑陋的面孔。这四个男人看到妇女后不但没有理让,还毫不客气地把她挤了出去。

风“呼呼”地吹着,把孩子的`脸吹得通红,母亲又轻轻地把孩子往怀里搂,为孩子挡风。母亲的行为与四个男人的龌龊行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嘀——”车来了,四个人抢先一步上了车。妇女刚想上车,就被拦住了:“对不起,车满了,等下一辆吧。”说完就关上了门,扬长而去。一阵风吹过,妇女的脸干了,只留下了两道深深的泪痕……

在生活中,这样的“假文盲”随处可见:毒奶粉、僵尸肉……是他们没有文化吗?不是的,他们是被眼前利益蒙蔽了双眼,为了一已私欲而置大众利益不顾。在医院里,一些人明知写着“禁止抽烟”的告示牌,却装作是文盲,依然我行我素,为了一时快感,而残害他人身体健康。在草地上,明明写着“禁止践踏草坪”。可总有人视而不见,为图方便,踩出一条“羊肠小道”。在景区、在学校、在公园……随处可见这样的“文盲”。他们是文盲吗?不,他们是“德盲”!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也应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拒绝假文盲,从身边小事做起。”只有当“假文盲”彻底消失的那一天,国家才有新希望,民族才有真进步!

假文盲篇6

繁荣昌盛的中国还有文盲?当然,文盲是还有的,但假文盲呢?虽然我不怎么喜欢看漫画,但那一天在书上看到的著名画家华君武画的《假文盲》,我感到非常气愤!

你看,在这幅画里,牌子上写着“母子上车处”的候车拦里却站着四个身强力壮的男人。北风呼啸地刮着,一个穿得很单薄,抱着小孩的妇女被挤到牌子旁边。她的眼伸是那样的无奈,那样的胆怯。为什么她不敢站出来叫那四个男人走开呢?男人走开呢?为什么那样的软弱呢?那四个男人真的是文盲吗?不,他们并不目不识丁,他们难道连“母子上车处这几个简单的字特不认识吗?在这几个男人中,还有一个戴着眼镜,像是学者似的男人,难道他会不识字?他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公德心吗?他真的这么没有廉耻,他还算是学者吗?在知识面前竟然不懂得什么是公德新。如果我是那个妇女,我一定叫他们让让的!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种不良的现象。什么所谓“假文盲”他们不是不识字,他们是可恶的自私人!例如:图书馆里明明写着:“不能带东西来吃,不能高声喧哗。”但他们还是硬着头皮地吃东西,有时甚至大吵大闹。别人本来想着图书馆比较安静,可以认真地看书,做作业,想东西。但这么吵闹,不但会影响别人的情绪,也会影响大家之间的关系。别人不得不投诉,别人不得不生气。难道这样做没有错吗?那些爱带零食的人醒醒啊!难道在学校也可以带零食吗?虽然有时你实在抵挡不住零食的诱惑,但能够吃完才回学校吗?本来那清洁美丽的校园还像校园吗?周围瓜子壳,零食袋等,扫也扫不完。别以为你有东西吃很好,这些东西很不卫生的,最后受害的是你自己。如果你把吃完的东西周围丢,日积月累,垃圾越来越多,会有许多细菌向你靠拢,你就会生病了。校园是我们的学习好地方,校园是我们快乐的地方,难道你想把学校搞得乌烟瘴气吗?别再带零食回学校了,好好保护校园吧!

从漫画上看,这四个男人的表情多么冷漠啊!他们真的是不知廉耻!因此,我能不气愤吗?

我们应该有公德心,遵守公共秩序,处处为别人照相,不能自私。我想看到那时候的漫画不再是有不好现象的漫画,而是幅幅都助人为乐的!我们一起向美好的未来、社会展翅飞翔吧!

假文盲篇7

一幅漫画就是一个故事,一幅漫画就是一个启示。在今天,我就看到了一幅既令人心寒又令人气愤的漫画。

漫画中有三个中年男子在“母子上车处”理所当然地在栏杆内排队,然而,本应站在那里的母子俩却被他们三“挤”了出去。那穿着单薄风衣、怀抱婴儿的母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是因为寒风的冷,还是什么?

你瞧!为首的那个男人穿着一身时髦的衣服,又高又瘦的身材,看上去像是某个公司的高管。他的眼睛看向母子所站的另一侧,那对母子在他面前成了隐形人,而对于他正前方的“母子上车处”他更是视而不见,那眼神尽显冷漠,似乎在呢喃着:我是文盲,我怕谁。看到这里,我真为他羞耻。而第二个男人穿着厚厚的棉袄,腆着一个将军肚,蓄着胡须,看着就像某个工厂的'老板。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前面那个人的后脑勺,似乎在向旁人证明他没看到“母子上车处”这五个字,也并不认识这五个字。最后面的那个男人,高个子,穿着棉袄,围着围巾,戴着个鸭嘴帽,像一个知识分子,可他却故意弯着腰,眼神使劲儿往下瞅。应该是没有脸面去面对那鲜艳夺目的五个字“母子上车处”了吧。看到这里我就想问一下他们:你们这么做良心不痛吗?如果说你们是文盲的话,根本就行不通,看这一个个都是衣冠楚楚,不可能不识字。因此,你们这样做只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装作没看见,故意违反规则。

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自欺欺人的文盲,譬如在自助餐厅里有许多纸上贴着浪费可耻,可还有人和没看见一样。一股脑往自己餐盘里放食物,结果没吃多少就走了。图书馆里,对“保持安静”的宣传语视若无睹,仍旧大声喧哗。公园里“践踏草坪”,公交车“抢占座位”……这些行为都如漫画中那三个中年人的行为一样让人不耻。

又有谁会相信他们是真的文盲?他们只不过是为了自己方便而损害他人利益,没有公德心的人。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真希望每一个人都遵守社会规则,做文明人,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吹起文明之风。

假文盲篇8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位母亲穿着单薄的衣服,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手里还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在露天的车站上等车。

过了一会儿,几位男子排在了她的身后,把母子俩挤在了一边,男子还一本正经地站着,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天气如此寒冷。第一位男子胖胖的,身上穿着一件厚厚的棉大衣,手插在口袋中,脖子紧紧地缩在衣服里,脸冻得发紫,他不时用着纸巾擦着鼻涕。偶尔看看边上竖着的一块提示牌“母子上车处”,他好像不认识字,又若无其事地看了看一边的母子俩。过了一会时间,他叹了一声:“怎么车子还没来”。边讲边从衣服里掏出一张报纸,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那位母亲看看他,心想:“这人真是的`,怎么不让我呢,这明明写着‘母子上车处’?”于是她鼓起勇气走过去,指了指那块牌子,那位男子生气地说:“去去去,排到后面去,别站在这。”后面的又一位较高的男子,也穿了一件棉大衣,戴了一顶帽子,大声说:“老站这干吗,你看风这么大,还是到后面去排队吧!”另一位穿着像充了气的羽绒服,悠闲地哼着小调,鼻尖冻得发紫,轻轻地合着眼,不时瞥一下可怜的母子俩。后面的有些人津津有味地交谈着天气情况,有些人缩着脖子,谁也不让那位排在队伍外的母子。母亲心里“在如此和谐的社会中,难道会存在假文盲吗?”

凛冽的寒风“吼叫”着,树上枯黄的叶子慢慢地飘落下来,在空中打转,路边的树木东倒西歪。风儿把母亲的头巾都吹了起来,孩子一刻不停地哭着。一位男子不禁说了一声:“太吵了,还让人看报纸吗?”母亲不好意思地说了声对不起。只要孩子一哭,母亲就得不停地安慰他。一会儿哄着孩子,一会儿又摇一摇孩子,可是都不管用。孩子的脚上只有一双布鞋,身上也只穿了一件薄外套,也许他冷了,母亲也没有办法,自己也穿得极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半小时过去了,母亲显得有些疲惫,孩子也睡着了。当她又对几位男子说时,男子仍理直气壮地指了指后面,母亲只好蜷缩着身子蹲在地上,在风中焦急地等待着……

风不停地吼着,几位男子仍然站在那,天气虽然很冷,但是更冷的还是母亲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