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糖作文(收集8篇)
麦芽糖作文篇1
再踏上那条熟悉的石板路。深呼吸,一抹淡淡的麦芽香气溢入鼻腔,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香味,钩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那时,我约莫五六岁吧,过年时母亲便会带着我去外婆家。这便是我一直乐衷于过年的原因了。从外婆家回来,多多少少可以顺到些黄坦糖。那甜到口水蔓延的滋味啊,多么令人怀念,令人回味无穷!
那时,我与小伙伴们都围在卖糖郎的身边买糖解馋。每次买来糖,都要和周遭的伙伴们攀比,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比一比谁的粗,谁的细。尔后,才恋恋不舍地将麦芽糖放入口中,一小口一口细细地品尝。
这麦芽糖可不是一般的黏!当这黄白黄白的麦芽糖黏住牙齿时,别无他路,须用舌尖一点一点地撬下。
卖糖郎的糖很快便卖光了。可是,我和小伙伴们还没吃够呢!这该如何是好?便只好回家缠着家中长辈做麦芽糖吃。外婆无法,便就只好开始做麦芽糖。外婆将优质大麦用泉水早晚各浸泡一次,约摸一周后,麦芽长至一寸长,将麦芽采下。做糖可用鲜芽,亦可晒干。将芽放入石臼中捣成粉,我在一旁看着,感觉那一锤锤好似锤在我的心上,将心中的.恐惧锤小,激动、兴奋之情溢满了整个心,那一下一下机械般的敲击,看得我有些倦了,便不再看。召上小伙伴,一起玩儿去了。
玩累了,回到家中,啊哈哈哈!麦芽糖制作完成。赶忙抢了许多躲入房中慢慢地品尝去了。
如今,我又站在村口,陶醉在村中传来的阵阵麦芽香气。
走进村中,终于寻着了卖糖O。买了袋糖后匆匆赶至小溪下游,坐在大石之上,将麦芽糖塞入口中,细细品尝。不变的味道,不变的麦芽香气,我似乎在冥冥之中又回到了那个纯真年代。
麦芽糖作文篇2
刚长出乳牙的小孩子,拥有又白又亮的牙齿的成年人,或是牙齿就像掉了齿的木梳似的老年人,提到麦芽糖,谁不是垂涎欲滴,想要立马去学校排队呢。
制作麦芽糖,首先得将小麦浸泡到发芽,三四厘米长为止,然后把牙切碎与熟的糯米混合,挤出白白的汤汁,再倒入锅中,熬制糖浆等待冷却在开始拉糖,拉到琥珀色渐渐变成白色,不再那么粘稠,切块就可以了。看一看就能想象到咬一口甜蜜的糖块和拉丝的感觉在舌尖绽放的样子。
一看到麦芽糖,我爷爷就想到了小时候的童年趣事,每天放学校门口的麦芽糖铺边,总是围着许许多多的人,有时候放学老师拖堂,要不是卖光了,就是卖麦芽糖的`老师傅走了。吃麦芽糖还得用抢的,抢不到的时候还会偷偷哭鼻子呢!
那个年代,总是很苦,去上学得爬一两座山,放牛,捡柴,耕地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怎么干也干不完,还总是被父母训斥。早午饭往往就是稀的如汤般的粥,哪里像现在这么稠。晚上睡觉通常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公鸡一打鸣,噗的一下就起身了。每天超负荷一样运转。
爷爷总是借着卖柴的钱和少之又少的零花钱积攒起来,在生活充满苦的时候,去老师傅那里买一块麦芽糖,慢慢看着老师傅从一大块麦田里接下一小块给他,他轻轻地接过糖,他把糖捧在手心里,在心里发誓,等自己长大以后,有钱后一定要买一大块送给老师们,同学们和父母说完,他就美滋滋的吃了起来,生活很苦,麦芽糖却很甜甜的,能把苦一笑而散。
我拿起一块麦芽糖放进口中,确实很甜很甜,但好但是好像也不能把苦消散吧,我发现这一块麦芽糖只不过是那个时代纯粹的人唯一的支柱吧,我好像永远体会不了,体会不了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要分担这么多家务,这么多事,一颗麦芽糖在他心里的位置。
麦芽糖作文篇3
听姥姥奶奶说,她们那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是吃糖了!只要提起那件事,奶奶就有诉不完的哭!
听妈妈讲过:妈妈小时候只有麦芽糖吃。秋后麦收时节,总有卖麦芽糖的。卖麦芽糖的多半都是中年妇女,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一路上,用一面小锣叮叮当当的敲打着,却不吆喝。小锣的声音在幽深的巷道里悠悠的回荡着,每天听到这声音,小孩子们的心里边像猫抓似的一样蠢蠢欲动。
这时候妈妈往往回去缠着姥姥搜遍家里面的每一个角落,找出牙膏壳、破旧的拖鞋……交给卖糖的人,便怀着激动的心情默不作声的站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她揭开担子里面那圆圆的铁皮盒子的盖子。
里面仿佛盛着一盒宝藏,金黄金黄的,沾上了厚厚的白色的粉。她一手拿着小棍,一手拿着铁皮,小心翼翼地敲下一块,小馋猫们便如获至宝一般迫不及待地咬下一点点来。这糖及黏,这么一咬,会牵出很细很细,很长很长的糖丝,丝丝缕缕,再随风飘荡的细丝开始,让甜蜜香滑的糖丝由上而下,由少到多地送进嘴里面。那个才叫香!吃完了,沾上一手甜味儿,再躲在一旁细细地将手指舔来舔去。
现在的我,尝过硬的、软的、便宜的、昂贵的`、包装精美的各式各样的糖。
有一次,和妈妈逛街,发现超市里也有麦芽糖,像蛋糕一样摆在透明的玻璃柜里面出售。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花了一张小小的钞票,去敲了一块一个星期也啃不完的麦芽糖,尽管很甜,但似乎没有妈妈以前的麦芽糖芳香。
麦芽糖是一种甜美的食物,在这个麦芽糖的后面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我相信在每一样东西后面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麦芽糖作文篇4
冬日,暖阳,走街串巷间,一准儿能听到麦芽糖的吆喝叫卖声。我便会立不住了,因为那麦芽香的甜味儿,似乎能穿过整条街巷,钻进我的鼻孔里来,馋得我心痒难耐。
闻声而去,就能寻见一位挑着竹箩筐的老爷爷。一大块的麦芽糖,老爷爷是敲着卖的。用一把小铁榔头轻轻地敲打一把锋利的铁刀,铁刀对准糖饼,发出叮当叮当声,麦芽糖就裂开成三五块了。老爷爷利索地抽出一个小塑料袋,对着散开的糖块轻轻一兜,再散上一些糖分,便递给我。
拎着一小袋的麦芽糖,陪妈妈逛街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了。往嘴里丢一颗麦芽糖,黏黏糊糊的,牙齿一咬啊,嘴巴就张不开啦。于是,一路甜蜜,一路开心。
这样的'小幸福似乎感染到了妈妈。
走着走着,妈妈突然说:“宝贝,你知道吗?我小时候最爱吃的,也是这穿梭在弄堂里的小食呢。”
“不过,我们小时候麦芽糖可是兑过来吃的。”妈妈接着说道,“那时候,牙膏壳、鸡肾皮、墨鱼板都是宝,每当听到街巷里传来叮叮当的声音,弄堂里的娒娒儿就都从家里蜂拥而出,带着攒下来的这些个东西去兑糖吃。”说到这里,她突然偷笑了一下,“这些宝贝中,最方便的就属牙膏壳了。有好几回,为了兑糖吃,我把家里好好的牙膏硬是给挤没了。”
噗嗤,我差点笑出声来:妈妈居然也是个贪吃鬼!
虽然,我有些不太明白故事里的那些个宝贝为什么能用来换糖吃,可是,我看到妈妈笑了,那笑容的甜蜜如同拉不开扯不断的麦芽糖,黏糊糊的融化在我的心田。
我不由自主地从袋子里拿出一颗麦芽糖,塞进了妈妈的嘴里。
“来,教你唱一首童谣。”妈妈嘴里一边嚼着糖,一边顾自念叨起来:
兑糖吃,兑糖吃,人客该是麦芽糖。三年陈麦芽,四年陈冰糖,吃口香,转口凉……
这个有麦芽糖的地方,便是我的家乡,小城温州。
麦芽糖作文篇5
星期天,爸妈带我来到美丽的大屏障森林公园。公园门楼前的月牙湖碧波如镜,湖上的拱桥横卧碧水之上,能深刻感觉到门楼的雄伟,湖水的平静,静得让你不知道它在流动,湖水跟门楼互相映辉,景色十分迷人。
拱桥头,几位爷爷、奶奶在卖麦芽糖,爸爸说:“咦!这不是我们小时候吃的糖吗?走,我带你去看看。”我们走近一位爷爷。爷爷热情地拿着麦芽糖给我们试吃,我们吃了一小块,爷爷叫我们继续试吃,还用四川口音说:“买不买无所谓,有啥子关系嘛。吃嘛!”好大方的爷爷呀!我们都有点不好意思啦!便问,糖怎么卖呀?“六元一两。”爷爷说。我们用手指了指,要这一块,爷爷用锤子和铲刀在一大块圆饼糖上面敲散我们要的那一块,并细心地把它敲成小块,撒上白色的的粉沫,我很好奇,便问:“爷爷,您撒的.是什么东西?”爷爷解释道:“这是米粉,可食用,防止糖片结成团。”爷爷熟练地用手工称称了一下:“共56元。”爸爸付了钱,我悄悄地问爸那个手工称真的准吗?爸爸说:“老爷爷不会骗人的。我们要相信老爷爷。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就算他多算了钱,也没关系!”我心想,是啊!老爷爷是不会骗人的,我应该相信他。
我们一边吃着麦芽糖,一边欣赏着公园的美景,一边听着爸妈讲他们小时候吃麦芽糖的故事。他们说小时候麦芽糖不是用钱买的,每当村里面听见“叮叮当,叮叮当”挑着担子卖麦芽糖的,小伙伴们便会迅速从家里翻出一些废铜烂铁,或烂鞋底、烂脸盆用来换麦芽糖吃。原来,麦芽糖给爸妈留下这么美好的回忆。
这是我第一次吃麦芽糖,卖麦芽糖的爷爷好纯朴,爸妈的童年也很美好!麦芽糖好好吃,嘴里甜,心里更甜!
麦芽糖作文篇6
我的家乡有一座美丽的舜耕山,每逢节假日,山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而对我来说,爬山=麦芽糖。
山脚下,到处是卖东西的小摊小贩,其中有一对中年夫妻,一年四季,轮流在那儿支个小摊儿:一根扁担,连着木制的小柜和一块油光发亮的铁制大板。就是这简易的小摊,却能让无数孩子停留在摊前,不肯挪步。
木柜上竖着用木棍制成的展示架,几只褐色的小猴,一只半透明的蝴蝶展翅欲飞,每回都会让我垂涎三尺。瞧,那人拉开木柜上的小抽屉,用半截木棍搅和一团糖稀放在铁板上一滚,再用手在糖稀顶端捏出长长的细条,三下两下捏出了小猴的大概形状,然后用一把小剪七挑八挑,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猴就出现了:尖尖的耳朵,圆圆的眼睛,塌鼻梁,油瓶嘴,昂着头翘着尾巴,似乎在调皮地望着我们。小猴的怀里还抱着一只口哨,那模样惟妙惟肖,真是让人不得不称赞手艺“真棒”!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手艺早已不多见,但它深深地吸引了我,也吸引着妈妈。
听妈妈说,她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偶尔花上几分钱,买上这粘糊糊的麦芽糖做的小猴,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买了小猴根本舍不得吃,只用舌尖轻轻地舔一下,就那么一丁点麦芽糖的味道在嘴巴里蔓延开来,妈妈还细细地品味它的香甜。一路上,妈妈还故意把手抬得高高的,引来路边孩子的羡慕和嫉妒。回到家,妈妈仍然舍不得吃,插在窗台上,天天看。一觉醒来的时候,糖猴竟然和木棍融为一体,化成了汁水。妈妈放声大哭,一边哭还一边将带有麦芽糖的'木棍塞进嘴里,恨不能把带有甜味的木棍也吞进肚子里……
每次我看见麦芽糖做的小猴,就仿佛能看见妈妈回忆那段往事时的样子。如今,我舔着美味的糖猴,虽然不能体会妈妈当年的感受,却能从妈妈的眼神中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生活在变,时代在变,麦芽糖的甜味却没有改变!它就像一股暖流,温暖着我的心田,也时刻提醒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麦芽糖作文篇7
“叮叮叮叮”放学时,学校的拐角处总发出了清脆响亮的敲击声,伴着放学铃声,回荡着学生们耳中。
随着第一波学生离校,那个卖麦芽糖的老头也背着沉甸甸的扁担走到校门口。他穿着打满补丁的灰色汗衫,皮肤幽黑,颧骨高,脖子长,脸上的皱纹深深浅浅,那双长满了茧子的手不停地用两把小铁铲“叮叮”地敲。大门一开,小孩子们像离群的鸟儿冲向父母,一下子人行道上就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
有的小孩注意到了角落卖糖的老头,路过时偷偷地从扁担上带走一小块糖碎,然后飞快地跑开,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果。老人眯着眼,微笑着看他们,用和蔼的声音喊道:“下次带爸爸妈妈过来买啊!”然后,把糖块理了理,等着下一位调皮的“顾客”。
我与同学们有说有笑地走出校门,转身遇见了卖麦芽糖的老人,便从包里掏出零钱,向老人买糖。老人接过钱,慈祥地拍拍我的肩:“又来买糖啦,再吃蛀牙了我可不管哦。”然后,弯下腰,用粗糙的大手那把擦得光亮的铁铲敲了一下大块糖,又熟练地切成一小块。
“爷爷,最近买的'人多吗?”唉!这年头生意可不好做啊,那些小朋友瞅都不瞅我一眼,就直奔超市去买泡泡糖。那糖可不好,谁知道加了什么东西呢,不然怎么会那么香、那么艳?我这糖虽说卖了几十年了,但我从来不往里头加那些稀奇的化学玩意儿。可是可是没几个小朋友知道我的苦心啊,我老了,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想法了。唉!爷爷把麦芽糖装好递给我,他的眼睛湿润了。“好了,时间不早了,赶紧回家吧,等一下妈妈要着急了。”老人又背起那扁担,颠簸着走在路上。
夕阳落下,红霞照耀着大地。望着老人离去的背影越来越长,直到消失,只留下那古老的“叮叮”。
麦芽糖作文篇8
“麦芽糖!新鲜的麦芽糖卖喽……”悠长的吆喝声从街口飘来,把我的思绪拽入记忆深处……
小时候,常和大人要些零钱,去买街口那位老婆婆的麦芽糖。
那糖呀,光是卖相就讨人喜欢!琥珀般清明透彻,蜂蜜般润滑粘稠。那清明澄澈的颜色,使我的心似乎也通透起来,光是看着便让我垂涎欲滴。麦芽独有的'清香钻入鼻间,仿佛看见田野上随着微风晃动的麦苗。用筷子轻轻挑起一缕,感受着它的丝滑,入口即化的美妙口感如同琼浆玉露。糖静静地在口中融化,丝丝甘甜随味蕾蔓延,顺着喉咙一直流入心底,软软的,滑滑的,糯糯的。
街口的老婆婆虽是流动摊贩,但是每次见到她,她身边总是挤满了爱吃甜食的顽童,争先恐后地买麦芽糖。老婆婆身边总回荡着孩子们银铃般清脆的笑声。老婆婆总是带着浅浅的笑意,温暖慈祥顺着脸颊上的沟壑蔓延,如麦芽糖般,浸入心里。她用那双如枯树皮一般粗糙、布满老茧却又意外灵巧的手,递给孩子麦芽糖。
夕阳西下,璀璨的余晖如断金碎玉一般,倾洒在老婆婆的小摊上,为婆婆干枯瘦弱的手、为金黄的麦芽糖悄然镀上一层金边,熠熠生辉。瞬间,热闹的街口似乎沉默了,只剩下老婆婆在中央,连耀目的夕阳也成了背景。那双沟壑纵横的手,一碰见麦芽糖,便如鱼得水,附上了神奇的魔力。翻转,搅拌,手腕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令人目不暇接,宛如蝴蝶在花丛中流连,翩翩起舞,又似潜在水中的鱼儿,灵活自如。
后来我渐渐长大,告别了稚嫩单纯的童年。时光荏苒,我也再没有见过那位老婆婆,不知她是富裕了回家安享晚年,还是年老了干不动了,抑或是已不在人世……不知道她的后代中,是否有人传承她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