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画的作文(收集8篇)
糖画的作文篇1
一天放学后,妈妈开车接我回家。我们正好路过董家弄步行街,我的小眼睛可亮了,一眼就看到大街上卖糖画的。我对妈妈说:“我好想买个糖画。”说的时候,我的口水都快留流出来了。
妈妈就把车停下,带着我来到浇糖画人的摊前。做好的糖画插在一根木头上,有飞翔的小鸟,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可爱的小鱼,神气的'大公鸡,红红的桃子,一个个都栩栩如生。我被一只大大的凤凰吸引住了,于是对妈妈说:“我想买个凤凰。”妈妈就请浇糖人的师傅为我现做了一个。
我也亲眼目睹了制作的整个过程。只见他先用勺子舀起半勺糖水,把勺子底部放在又平整又干净的石板上,画出三条又粗又薄的线,然后勺子微微倾斜,拉出细细的糖丝画出凤凰美丽的头。他又在勺子里挤了一点儿红色,画出凤凰红艳艳的翅膀,再一圈一圈地画出凤凰又密又长的尾羽。最后,他拿了一根又细又长的小竹棒粘在凤凰上,再小心翼翼地用刀剔下,一只凤凰就做好了。它仿佛真的一样,我拿在手里甭提有多开心了。
糖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我在一些老电影里看到过,没想到今天我竟然亲眼看到了它,我真高兴。
糖画的作文篇2
在我家旁边的公园,总会看见一位卖糖画的老爷爷,他总是专心致志地制作着糖画,不受其他人的影响。
这天,阳光明媚,我走出家门,想亲自去看一看老爷爷那手“绝活”。我远远地望见老爷爷的摊前人山人海,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老爷爷面前。只见老爷爷满脸风霜,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里镶嵌着两颗黑葡萄,眼睛下面是一个工工整整的塌鼻梁。老爷爷做糖画的桌面十分整洁,勺子、铜锅等道具样样俱全。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老爷爷操纵自如,让人感觉他不是在做糖画,而是在为大家表演。我看着锅里的糖,情不自禁地对老爷爷说:“爷爷,我要一幅肥猪画。”只见老爷爷拿起勺子,抖动锅里的糖,锅里的'糖像无数顽皮的小孩子一样蹦来蹦去,随后再放入清澈的水,锅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锅里的糖变成了粘乎乎的糖稀。随后,老爷爷用糖稀在木板上开始刻画出肥猪的样子,他动作灵活,毫不手忙脚乱。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肥猪诞生了,我接过肥猪,心里美滋滋的。
啊!祖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希望这种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因为这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门民间艺术。
糖画的作文篇3
深秋的寒风刮起落叶,步履匆匆的我偶然瞥见路边的蛋糕店。店里琳琅满目的糕点精致却如出一撤,模式化的现代技艺略显冰冷。不知为何,我却突然想念起儿时那古朴香甜的传统糖画的味道。
当学校的大门尚是掉漆的破旧模样,当门前如盖的青桐尚为树苗儿时,每逢放学,糖画那诱人的甜味就弥漫开来,回荡着、飘乎于校门口,吸引着一干稚童呼啦啦地围去。
我们总是伸长脖子向圈内探望,卖糖的老伯笑得慈祥,手上的动作也不急不缓,他将金褐色的黏稠糖浆倒于锅中一热,麦芽糖那香甜的味道就氤氲于空气中,直引得人垂涎欲滴。猛吸几口气,恨不得让这糖味尽入鼻腔。糖画的味道,自鼻尖开始记忆。
黝黑粗糙的`手握住勺柄,一下一下缓缓地搅动糖浆,时而挑起几根缠绵的细丝,时而翻转整锅的黏稠。当性急的孩童催促其“快些”,老伯只笑笑,敦厚的脸上挤出些和蔼的褶皱:“别心急,只有熬炼足够的时间,糖浆才能韧性十足,才是真正的糖画味道。”清风徐来,涤荡一池心水,糖画的味道,总伴随着童年时虽懵懂却情愿的等候。
勺尖轻带糖浆,第一滴圆点凝结落于纯白的石板上,奠定下糖画的基础。之后,那只勺子顺应糖浆圆润的弧度滑动,在转角处轻巧地一勾一折,拉开细丝又不使断落地翻转,继续下一笔的勾勒……转、腾、挪、点、绕,金褐色闪光的“琥珀”在熟练的古典技艺中变换着角度舞蹈,直令人看得出神。而那股甜香仍不绝如缕地萦绕声旁。其实糖画的味道,也不乏是熟能生巧的视觉盛宴。
慢慢等待、焦灼渴望后,栩栩如生的糖画终究入手。尚带着炉火的暖意,我已迫不及待地将其顶端咬下,心满意足。糖画的味道入口并不是立马的甜,反倒有丝淡淡的苦,是放于空气中太久了?还是时间沉淀的太多?我细细揣摩,慢慢品味。甜意渐渐地自舌根反漫上来,在口腔中徐徐传递。不似一开始的微苦,却也没有腻人的甜。不似跳跳糖的“爆炸”刺激,不比水果糖的多彩绚丽,却自有一股时间沉淀下朴质厚重的清甜、踏实、安心、温暖,就像是老人们娓娓道来的故事,暖人心扉,悠长地浸润五脏六腑,自糖浆流入四肢百骸……
当时光翩然轻擦,当亭前新种的柳发了芽,当稚嫩幼童逐渐拔高成亭亭少年,昔日熟悉的糖画味道却已淡淡远去……过往那朴实的古典技艺已不再有人传承,那民间熟悉的吆喝声已不再响起。我却突然开始了怀念。怀念那似蜂蜜般黏稠的糖浆的味道,怀念那耐心等候糖画的从前慢的味道,怀念那古朴熟练的古典技艺的味道……
我怀念着、期待着,又某天路过街角,能否再见那象征民间技艺与古朴情怀的糖画摊子,再尝一尝糖画的味道。
糖画的作文篇4
每当我去景点玩,都会在小卖铺看到糖画。一次,我馋了,就和妈妈去小卖铺买了一个。
糖画是现做的,做工还挺复杂的。卖糖画的叔叔先抓了一把糖,放到锅里,熬成一锅糖稀,然后用一把勺子舀起一些糖稀,把勺子微微斜过来,让糖稀流到一块板上。像画画似的把糖画“画”好,最后在糖稀干之前,把竹签放上去。这样,等糖稀干了,竹签就粘在上面了。
我仔细地看着糖画,糖稀干了以后是金黄色的,放在阳光下还能反光。糖画上的`每一根线条都很细,有的比龙须面还细。
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哇,是脆的,嚼起来嘎嘣嘎嘣的响,再咬一口含在嘴里,好甜!我赶紧喝了一口水,没想到糖画竟在嘴里化了,甜甜的味道在我的口腔中蔓延开来。真好吃!我三下五除二地干掉了整个糖画,嘴里的甜味更浓了。吃完,通常还要舔舔竹签,因为竹签上也有糖画的甜味。
再次看到别人做糖画的时候,我都会馋馋地留下口水。
糖画的作文篇5
画糖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用食糖牵丝做出各种造型。置地公园的里面有好几个卖画糖的,可是能勾住我脚步的,那就是坐在大松树下的一位画糖老人了。
画糖老人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不仅有小孩还有大人,人人手上都有各式各样的画糖,栩栩如生的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每个人脸上都有丝抹不掉的笑。
挤进人群,我踮起脚尖看到了这个画糖人,他看起来五、六十岁的样子,头发灰白,留一缕山羊胡,洁白的衬衫上嵌着几个金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出一缕缕金色的的光,那双大手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这不,画糖老人把刚烧好的糖稀往上一浇,金灿灿的糖稀嵌在大理石板上,那金光惹人的画面仿佛把我带进了童话里面的世界。一丝丝金闪闪的糖稀从勺中流出,好像一条条金色的瀑布,他以糖代墨、以勺代笔,几笔下来,一条龙、一只松鼠、一只兔子,竟魔法般被他勾画的栩栩如生,流着口水的我当时就被震撼地目瞪口呆。他的手悠然摆动地又好似一只小鸟,在空中舞之蹈之,忽快忽慢,飞丝走线;忽高忽低,粗细有致;一放一收,圆转流畅;一顿一抖,悄然有趣。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次的摆动,那金丝就会在大理石板上“叮——”的一响,极是好听,划过大理石板,立刻匀匀实实一道道金线,金的透亮、金的辉煌。看,正说着这会儿又做出了一只大蝴蝶。
我看呆了,目不转睛地望着画糖老人手中的画糖,小声地问:“老爷爷,能不能给我做一只凤凰?”
“好!”画糖老人笑着对我说,笑容是那样的慈祥。
他娴熟地拿起小铁勺,在大理石上挥舞,那高扬着的.凤头真是精神,凤身上牵出的花纹也真是精致。我正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刚刚做好的凤凰,我旁边一个小男孩可能也和我一样看得入了迷,一不小心把一小片糖浆碰洒在了凤凰上面,那个小男孩吓得躲到了一边,我大吃一惊地立在那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但画糖老人没有慌张,拿起木杆,一下、两下,洒上去的糖浆立刻变成了一朵大花,真是有“画凤点睛”之笔啊!
我非常不舍地开始吃着我的画糖,味道好吃的我不禁说:“真甜啊,真好吃。”画糖老人笑着说:“看你们吃画糖的时候,你们啊,是甜在口中,我呀,是甜在心里。”直到现在想起来那一幕幕,我嘴边的口水总是不听话的流出来,在夕阳下,金灿灿的画糖还有画糖老人慈祥的笑容,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糖画的作文篇6
四月的一天下午,太阳暖暖的照着大地,摩挲的人浑身舒适,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丝香甜。
我寻着香气观望,公园的一隅,热闹非凡。我三步并做两步走过去,拨开人群一看,没想到看到一个糖画摊子,摊子前面坐着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再仔细瞧瞧,这位老人就是三年前,在老家季市见到过的糖画老人。我吃了他做的糖人,甜而不腻,一直令我念念不忘,不曾想,今天我又再次遇见了他。与三年前相比,爷爷似乎又老了许多。他须发花白,皱纹里满是岁月的痕迹;他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像练太极一样起起落落,手中的勺子也跟着上下翻飞,所有画出来的糖画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有四蹄生风的宝马,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机灵敏捷的兔子,还有那立体的花篮,更是引人注目。
看到这儿,我心里痒痒的,此时口水不知不觉地流了出来。好不容易轮到了,我便让爷爷給我画条飞龙,爷爷欣然答应了。只见他先舀了一勺糖浆,勺子微微倾斜,糖浆像金线一样缓缓地落了下来,只见他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快忽慢,让我看得眼花缭乱,画板上留下了金色的足迹,像变戏法似的,不一会儿轮廓就画好了。大大的嘴巴、长长的胡须、独一无二的触角、锋利的爪子、弯曲的身子。我本以为这条龙已画好了,可老爷爷又从糖浆锅里舀了一勺糖浆,他不像画轮廓那样慢慢地画,而是快速的抖动着手臂,糖浆在画板上形成了一排排波浪线,这就成了大小不一、排列整齐的鳞片。接着,老爷爷又将一大滴糖浆准确无误的画龙点睛,龙一下子腾飞起来。它仰着头,挺着胸,摇着尾巴。最后,老爷爷将一根竹签,在上面涂了点糖浆,然后贴在龙的.身上,这样一条飞龙糖画就完成了。我接过糖画,仔细端详,被这条巨龙吸引住了。我爱不释手,实在经不起诱惑,伸出舌尖舔了舔,香味甜味在口腔蔓延,在舌头上跳跃,让我回味无穷。
人群渐渐少去,我走到老爷爷面前疑惑不解地问:“爷爷,您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老爷爷亲切地对我说:“孩子,现在糖画人越来越少,这门手艺恐怕要失传了,我想,趁我有生之年,让大家多多了解糖画,喜欢糖人。”听了老爷爷的一席话,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糖画是中华民族的一门艺术,千万不能失传啊!
太阳下山了,我依依不舍地和老爷爷告别。离开糖画摊,我一步三回头,再次看了看那位受人尊敬的糖画老爷爷。只见他手握糖勺,继续沉浸在糖画的世界之中。
糖画的作文篇7
“糖画儿”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食糖工艺美术,到现在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糖画儿就使用糖来作画。这幅画可以观赏,也可以食用,作画方式也很简单,一个小火炉,一把不大的铁勺,一块一尺的光滑石板,作画的原料是一些融化的糖稀。
我第一次见到“糖画儿”时是在时代广场。那天,广场一角围满了人,我挤了进去,看见一位老爷爷在用糖稀画画,我感到十分新奇,他正在画一条从水里跃起的鲫鱼,他正以非常熟练的.手法勾勒出鱼的轮廓,然后迅速把它拿起来,轻轻地在鱼嘴两侧抖了两下,鱼嘴上立刻生出两条细长的鱼须。呵,太像了!这哪里是一幅画呀!简直是一条跃出水面的活鲫鱼!
我喜欢看“糖画儿”,喜欢吃糖画儿,更想学会做糖画儿,让这门文化手艺传承下去。
糖画的作文篇8
卖艺人在中山公园里经常能看到,有拉二胡的,有写毛笔字的,有吹糖人的……但最令我敢兴趣的还是前几天遇到的卖糖画的老爷爷。那是一个小铺子,我刚来到铺子前,一股糖香扑鼻而来。“小朋友,你要什么呀?”我听……
卖艺人在中山公园里经常能看到,有拉二胡的,有写毛笔字的`,有吹糖人的……但最令我敢兴趣的还是前几天遇到的卖糖画的老爷爷。
那是一个小铺子,我刚来到铺子前,一股糖香扑鼻而来。“小朋友,你要什么呀?”我听后抬起头,铺子的主人是一位老爷爷,他是卖糖画的,他两鬓头发花白,一双布满皱纹的手,也许是他曾经不停地握着勺柄造成的。别看他老,脸上却是满面红光,眼睛虽小,却透着矍铄的光芒,看到铺子里的糖精致的糖画也许你们都会禁不住啧啧赞叹。
树荫下,我攥着手里的零花钱,忍不住又来到爷爷的铺子前,说“爷爷,给我来只大公!”爷爷听后先应了声“好喽!”手里就开始忙活起来,只见他先从桶里抽出一根竹签放到光滑平整的大理石台面上,然后握住勺子根从糖桶里一搅和一大勺粘稠焦黄的糖稀涌上勺子,老爷爷看了,取出带糖稀的勺子,嘿,一只大公鸡需要用这么多糖稀,在怕用不完不,可老爷爷并不慌,也不手抖,只是将举着的大勺子一斜,糖稀立刻如瀑布般倾泻下来。他倒也不急,手在原地停了一会,我还以为老爷爷紧张得一下忘了下一步。就当我刚回过神来,一个大大的头呈现在我面前。真是神来之气!可他又突然娴熟的舞动起勺子来,糖稀也竟有粗有细,粗如绳,细如丝,他又一顿,我还以为完了,可他又开始画了起来,这次,他是在画鸡的羽毛部分,勺子在空中如雄鹰盘盘旋,滑翔,一只大鸡已是栩栩如生。爷爷将勺子晃了晃,一提,勺子里已无一点糖稀,最后他再拿出一根竹签,往又打又圆的脑袋上轻轻一点,一只眼睛就出现了。爷爷先等了一会,再用铲子往边缘一拨,一只大公鸡毫发无损地来到我的面前。只听旁人说道:“这小家伙真是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啊!”我对爷爷说了声谢谢,无意中触到爷爷那双清晰又含笑的眸子,在望着晶莹透亮、图案精巧的糖公鸡,久久不忍吃掉。
看着这位画糖人技艺已经炉火纯青的爷爷,再想想其他一些爷爷,太阳变大了,风更强了。是啊,那些坐家里的爷爷们在空调房里舒适的安度晚年,可那些卖艺人却严寒酷暑都在卖艺挣钱,心里不禁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