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情作文(收集8篇)
端午情作文篇1
以往的端午一般在学校度过,而今年,我却带着父母的祝福与期盼端坐在中考考场上。当然,那些美好的祝福也有来自伴我三年青葱岁月的同窗好友。
时间老人不会为任何人停留,该来的终究会来,该离开的也不得不离开。毕业典礼,一个那么神圣的仪式。初一初二时,我们多么向往,但是当我们自己亲身经历时,才发现它是多么的残忍。相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朋友就要挥手道别,其中有多少的不舍与心酸啊。回想起这三年的快乐时光,我的眼睛湿润了,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久久不能消散。大屏幕上滚动着我们学习生活的`精彩瞬间:初一时的端午,我们走进食堂,学着老师包粽子;到了初二,我们则在实践课上做香包,大清早就跟老师去大自然中找艾草。今年的端午,我们坐在庄严的考场上,用这三年的储备去为初中这金色的年华画上圆满的句号。
中考前一天,也是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们班里的气氛十分压抑。没有了往日的嬉闹,没有了老师的教诲,一切都显得那么静寂。
午饭时,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一个粽子,我把头埋得很低,嚼一口玲珑的粽子,滑滑黏黏,香香甜甜。感谢母校和老师,这满口的粽香饱含着母校的重托和期望,飘逸着莘莘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晚自习结束前,不知谁喊出了我们百日会战的战斗誓言,紧接着,全班同学异口同声,振臂高呼。那铮铮的誓言回荡在校园上空,经久不息,仿佛是在珍藏曾经的记忆,又像是在吹响出征的号角。
也许是三年的相依相伴,也许是三年的心有灵犀,最后我们齐声喊出:“端午节快乐!”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让同学们哽咽起来,许多人抱在一起,泣不成声,任热泪滑过脸颊。哭过之后,仍是那句铿锵的话语:“我是××初中××班一员,我不能输!更不会输!”
早晨,我们坐上大巴车向考点出发前,班主任赶来给我们每人一个粽子和一片艾草。她说:“艾草是坚韧不拔的,我相信:××班的每个同学都可以像它那样坚韧、顽强。祝福大家,我们在中考巅峰再见!”说完,班主任习惯性地打出了“OK”的手势,车厢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敢说,这是我三年里听到的最热烈的掌声。
时光流逝,笔尖飞舞。带着亲人的美好祝福,闻着艾草带给我的鼓励和自信,我坚信:我们一定可以擂响雄壮的战鼓,奏出凯旋的乐章!
同学们,带着浓浓的端午深情,向更远更广阔的天空振翅高飞吧!
端午情作文篇2
今天是五月初五,你们猜猜今天是什么节日?哈哈,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有很多活动,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
今天早上姥姥很早就起床了,为的就是买包粽子的材料,姥姥买了糯米、红枣和肉,回到家姥姥就在厨房里洗粽叶和泡糯米,姥姥说:“糯米需要泡一个小时以上才能够包。”但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包粽子了,就使劲地催促姥姥。
糯米终于泡好了,姥姥就开始教我怎么包粽子,先把粽叶裹成一个漏斗型的,把糯米放进去,姥姥还把枣子放了进去,再把粽叶卷起来,最后用绳子捆起来,一个粽子就做好了。我也尝试着学着姥姥的步骤,包了一个粽子,哈哈!我真是一个包粽子的小能手啊,一看就学会了。
姥姥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蒸,我很期待粽子做好后好不好吃,不一会儿从厨房里就飘出一股清香,我闻到后就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准备拿一个来吃,奶奶告诉我还没有熟,于是我就等了一会儿,此时的我口水已经流了三千尺。感觉过了好久粽子终于熟了。姥姥给了我一个,我先把他的腰带取下来,再把它的外衣脱下来,我一口咬下去,粽子糯糯的.非常好吃。
我吃完粽子妈妈就带我去河边看赛龙舟,那里热闹非凡、人山人海,一开始他们就奋力划桨,争先恐后的像离弦之箭一般。黄队一马当先冲在了终点赢得了冠军。
端午节真是一个又热闹,又有趣的节日呀!
端午情作文篇3
天气渐渐地热了,一天晚上爸爸给我讲《白蛇传》的故事,当他说到白娘子因为在“端午节”喝了“雄黄酒”而显现了原形,我很好奇地问爸爸“端午节”究竟是个怎样的节日呢?
爸爸摸了摸我的头,开始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故事:原来,在我们古代的时候,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忿而投汩罗江自尽。而老百姓非常爱戴他,为了不让他被江里的鱼虾吃掉,就用粽叶裹着米饭投入江中,还在江面上划动船只敲打锣鼓,来惊吓水中的鱼虾。后来渐渐地吃粽子、划龙舟就成为了一个代代相传的'习俗。其实,端午节也是一年之中夏季将要炎热的开始,爸爸还说民间有一个谚语“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也就是说端午节一过,夏天就真正地开始,这时候毒虫蛇蚁也都纷纷开始活动。所以,端午节又有在大门上挂艾草,挂鸭蛋网,喝雄黄酒的风俗,在我们南京还有一个习俗是端午节要吃“五红”。我问外婆究竟有哪“五红”,外婆说:端午节的时候啊,我一定做给你吃。
端午节放了三天假,我好期待能够吃到五红菜,我先让外婆教我包粽子,我还积极地帮她拣菜,洗菜。“五红”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原来是我喜欢吃的:鸭蛋黄,小龙虾、苋菜、烤鸭和黄鳝。外婆说,为了能买到烤鸭,排了好长时候的队。端午节的假期很快就结束了,这是我上小学以来过的第一个端午节,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也了解了一些民俗习惯,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太神奇了。
端午情作文篇4
端午,一个充满怀念的日子,一个充满期待的日子,在我心中也是一个充满爱的日子。
如今我们吃的是街上的粽子,虽有素的,肉的各式各样,可总是吃不出来一种味道,一种家乡的味道。
以前,我的外祖母每到端午总会把我们一家人叫到山里去。那时,外祖母在家中包粽子,我们一群孩子总是顺着小道到山顶上去打别人家的果子。虽被这里的主人训斥,可哪里能听的进去,过了一会儿主人走了别又上去打果子。母亲也总是一笑而过,毕竟是城里孩子,在山上玩一会也不会怎么样。
当我们回去时粽子早以煮好,那香味,隔在门外也是可以闻见的。外祖母包的粽子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外祖母包的粽子上的粽叶是碧绿的`,像极了孔雀石,打开一看糯米如同一个个钻石一般,咬一口就想吃第二口。外祖母端出几个小碗,碗中撒满了糖,又端出几个盘子,一人一个,大人们在盘中放入几个粽子。那时我总是端着粽子在山中的小路旁边坐下,在半空中吊着两条腿。大人总是说这样会掉下去的,可我总是不听。长大了以后就怕了,可能大了以后才知道下面是一个深深的大坝。
夕阳西下,粽子已经吃完了,吃完后就闹着外祖母说还要吃。外祖母没办法,拿出了几块凉糕给我解馋,我拿上凉糕直奔山顶上,看着远处的太阳一点一点的落下,水中倒映着它的光辉,一群飞鸟飞过湖面,水中的水波一点一点向岸边扑去,那时总一种说不出的情趣。远处的田野是我们家的,每到晚风拂过。田野里的农作物一点点的倒去,我总会拍起手笑起来,"有趣,有趣!"
可现在外祖父身患重病,外祖母也没时间包粽子了,我们就吃街上买的粽子,每吃一口,我的眼睛里就缀满了泪花,回想起了儿时的端午。
端午情作文篇5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教室里不断传出关于端午的童谣。原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正在提前过端午呢!
在我们满怀期待的目光中,俞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份做香包的材料。大家拿到材料包都异常兴奋,但都无从下手,我看看你,你看看我,大家伙儿都在座位上干着急。俞老师简单地给我们讲解了一下制作香包的步骤,然后让我们自己一边看说明书一边动手做。
我们照着说明书的步骤慢慢摸索着做了起来。首先拿出一个福字,倒着贴在四个孔之间,贴福字的时候,要注意布的正反面。其次用双面胶贴在布的两个边边上,再对折把两条边粘起来,注意要粘仔细了,不要露出双面胶。最难的就是穿线了,我们拿到的线头都是散开的,可是针眼那么小,我反反复复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把线穿进去,急得我手心都出汗了。可是这小小的针眼怎么可以难倒我呢?我急中生智,把线头放嘴巴里舔了一下,好像有点效果嘛,线头确实没有那么散了。就这样我重复试了好几次,终于把线穿了进去,我欣喜若狂,顾不上嘴巴里掉的一嘴的'毛线,美滋滋地照着说明书的要求缝起了香包。在我的不懈努力下,长得不太像葫芦的香包终于成型了。
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把香包送给了妈妈。妈妈拿到了礼物,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连连夸我做得好,并且告诉我这是妈妈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我听了心里乐开了花。真希望我亲手做的香包能给妈妈带来好运。
端午情作文篇6
据舒城老一辈人说,我们这里过去每年也举行龙舟比赛。龙舟赛前还举行祭龙仪式,这也是区别其他地方龙舟赛的不同之处。祭龙仪式开始是由一个健壮魁梧的小伙子带着队员扛着龙舟上的龙头,虔诚地跪拜屈原画像,然后鸣放鞭炮,钟鼓齐鸣,所有队员朝着“三闾大夫屈原之牌位”跪下,毕恭毕敬地磕个头。再由领头的人将龙头扛回船上。然后起立,队长扛着龙头,带领船员小跑步回到河滩边,一齐跳入江水中,大家护着龙头洗“端阳澡”。澡毕登舟,将龙头重新安置在船头,仪式才算结束。
舒城龙舟比赛的场面也是很热烈。历史上,舒城的龙舟赛一般前后举行两天,第一天是初赛,初赛获胜才有资格参加复赛。这是一年舒城人最隆重和最热闹的`事情。每个村子都派出最强壮的汉子参加竞渡,河里游弋着各种颜色的龙舟,称之为红龙、黄龙、白龙和乌龙。每条船上都坐着二十名桡手,清一色光着膀子,脊背晒得黑黝黝,哨声一响,龙舟齐发,四五百米的赛道在2分钟左右即到终点。这个场面很隆重,很激动人心的。
比赛获胜的队伍感会受到莫全村人的尊重,他们把龙舟的胜利看成全族全村的光荣。获胜队员们还将享受到乡民犒劳,他们的庆功宴———龙舟宴,有八大主菜和乡民用本地稻谷,玉米、高粱酿制的白酒。
借物抒情的端午节作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所以,舒城的这个祭龙仪式在解放前还有举行,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淡出了舒城人的生活。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传说,我一直没有亲眼见过。
端午情作文篇7
端午节的早晨,我刚从睡梦中醒来,便闻到一股红枣米饭的清香,只听妈妈在厨房里吼道:“小懒虫,快点起床,你看我给你准备什么好吃的啦!”我一骨碌爬起来跳下床,来不及洗漱,三步并作两步奔向餐桌。
“哇!好多粽子宝宝。”它们都穿着绿衣服,有的腰间系着彩色的腰带,有的粽叶微微翘起,还有的露出了白胖身子……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米粘粘的,枣甜甜的!夹带着淡淡的芦苇的清香,真是人间美味啊!
嘴馋的我边吃边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妈妈告诉我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春秋时期楚怀王有个大臣叫屈原,他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扼秦,可不幸被奸臣反对,流放到了成都。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京都之时,五月初五屈原写下了生命中的绝作《怀沙》之后,投汩罗江而死。楚国百姓得知后,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有位渔夫拿出饭团向江里丢,防止鱼虾蟹吃屈原的尸身。后来的饭团演变变了楝树叶或芦苇叶的包饭,也就是我们现在吃的棕子。哦,原来如此!
好奇的'我又在网络上了解到:端午节除吃棕子外,还有赛龙舟的习俗。你看!几十条龙舟上插着不同颜色的旗子,一面旗子就代表一支龙舟队,龙舟上大概有八、九排划船队员和一个鼓手。鼓手主要是给本队加油助威的,而且鼓手节奏感要强力气要大,这样才能把鼓打响。队员们在节奏感强的鼓点中划破水面,争先恐后地向终点疾驰。真是精彩!
端午节我不但享用了香甜可口的粽子,同时了解了不少知识,这节过得太有意义了!
端午情作文篇8
在我国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但我喜欢端午节,因为端午节有我最爱吃的粽子。
端午节一大早,奶奶就已经把包粽子的材料准备好了,馅料有:腊肉、绿豆、红枣、等各种调料。奶奶先把两片干净的粽叶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漏斗形,然后放糯米夹上一块腊肉,包成一个立体的三角形,再用五彩线缠紧,最后再打上一个结,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看到奶奶包粽子娴熟的样子,我也想试一试,我拿起两片洗干净的粽叶也叠成了一个漏斗形的,然后把糯米放在粽叶上,结果米像沙漏一样掉在地上,我第一次就这么失败了。
可是我不怕失败,在奶奶的指导下我重新包粽子,我细心地观察奶奶包粽子时粽叶的铺法,以及糯米和馅料的用量,认真地看她包粽子的技巧。不一会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
粽子包好了,奶奶吧粽子放在高压锅里蒸了半小时,我看到了锅的上面冒着蒸气,我闻到了一股粽子的`清香;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粽子就蒸好了。
粽子熟了,奶奶挑我做的粽子给我。我迫不及待地把粽子叶剥开,一个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就出现在我面前了,我馋的唾延三尺,张开嘴就吃起来了,我吃的津津有味,吃完一个又想吃另一个,奶奶在一旁看到我这吃相,开心地笑了。
这个端午节,我很开心,我跟奶奶学会了包粽子,我吃到了我亲手做的粽子。我也从中体会到:自己亲手做出来的粽子味道是最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