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游记作文(收集6篇)

来源: 时间:2025-06-30 手机浏览

游记作文篇1

国庆假期,爸爸带着我和几个叔叔阿姨一起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玩。

早餐吃了我最爱吃的肉夹馍和羊杂碎,然后就从榆林市出发了。路途很远,

途中经过好几个服务区,沿途的风景漂亮极了。两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下车后,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大湖泊和遍地的鲜花,哇!好漂亮哪!我站在鲜花旁,背对着湖拍了照片。咦!又看到了好多雄伟的'塑雕马。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坐上了一辆电动小车,玩了二十分钟,真好玩。

很快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于是我们到了市区的美食街,吃了一顿当地的特色小吃——排骨焖面。吃完午饭,我们就开始返回榆林。

在回榆林的途中,我们顺道去了红碱淖,这是一个神奇的沙漠湖。进了景区大门,就看见了一个大湖,比在鄂尔多斯看到的湖大多了,也漂亮多了。然后看到一个很高大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石像。我们到了湖边,大家都拍了几张照片,我还脱了鞋子,进水玩了一会,真的好玩。爸爸带我洗了脚,穿上鞋,准备回家。由于急着回家,我们今天没时间去玩了,好可惜。

今天跑了一天,感觉很累,但很开心!

游记作文篇2

上周六,我们全家到白鹭岛旅游,那里的景色令我难以忘怀。

坐了十几分钟汽车,我们就来到了旅游圣地——白鹭岛。

刚走进白鹭岛,我顿时感到一阵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再加上眼前那成林的绿荫,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边走边参观,这时一个美丽的湖泊映入了眼帘。湖岸上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写了“恋子湖”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哦!原来这美丽的湖泊叫恋子湖呀!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湖面荡起了碧波,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岸边还立着一位老爷爷的雕像,他捋着胡须,眺望着恋子湖,好像在感叹:这如诗如画的恋子湖真是白鹭岛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呀!我入了迷,完全陶醉在这令人痴迷的美景里了。忽然,一群白鹭飞来,宛如片片白云落下,在湖面上翩然起舞呢。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两句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我们一路边走边游览,不知不觉已到晚上,我们又参加了篝火晚会,大家唱啊,跳啊,一直玩到九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那儿。

白鹭岛真是旅游圣地,是我们来安人的骄傲,它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夜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白鹭,在恋子湖上自由飞翔……

游记作文篇3

最好的旅行,莫过于在快乐的享受中能感受到别样的风景与文化。看过了日昇昌,走过了明清街,今天,我又来到了被称为“儒商世家”的常家庄园。

一进大门,便是一条长长的街市。街上热闹非凡:左边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右边则是游人如织的一座座院落。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踏进第一个院落。一进门,就被门口高高耸立的旗杆吸引住了,旗杆插在汉白玉石础上,足有十多米高,奇怪的是旗杆顶端不是旗帜而是两个铜铸的斗。导游姐姐解释说:“这叫双斗旗杆,只有家族中有人取得四品以上的官位,才有资格竖立这样的旗杆。据记载,常家出现过四品以上的官员达46位之多,其中还包括五位从二品的爵位,因此,常家的祠堂前就理所当然地竖立起了这样的旗杆……”原来,它记录着常氏家族曾经的辉煌!我抬头仰望双斗旗杆,心底升起无限敬仰之情。这个院落是常氏祠堂,属于家族祭祀祖先的场所,是家族的圣殿,看来常家很注重家风的传承哦!

穿过祠堂院子的侧门走进一所园子,我瞬间惊呆了:园子被绿色覆盖,到处生机勃勃。中间有一座飞檐亭子,亭子连着长廊,长廊曲径通幽,走进古色古香的长廊放眼望去,满眼绿色,满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园子里走廊、亭壁装饰着精美的砖雕。这些砖雕栩栩如生:花卉、草虫、祥兽……件件惟妙惟肖、精妙绝伦,体现了常氏家族对未来最美好的憧憬与向往。

走过一扇小门,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大字:狮园。狮园里有什么?我满怀好奇心走了进来。院如其名!狮园里静置着许多神态各异、生动活泼、风格迥异的石狮:有的张大嘴巴,昂首挺胸,像是狮群的领袖;有的张牙舞爪,气势汹汹,仿佛下一秒就会扑向对手,把对方撕个粉碎;有的东张西望,神色慌张,一看就是一只常常背着大狮子干坏事的调皮鬼;还有在母狮怀里的小狮子:坐着的`、躺着的、蹲着的、打滚的、嬉戏玩耍的……这惟妙惟肖的石雕应该是古人对家族未来最美的祝福吧!

再往前走,便是书院,也就是古代儿童读书的地方。书院墙上刻满了字,据说这是为了方便常家孩子随时临写。院子里也有一片绿草地,绿茵茵的草地旁还有一个小亭子。看着这些,我仿佛听到孩子们琅琅在读书声。不由感叹:在这儿读书,真是太幸福了!

夜幕降临,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常家庄园,而我却依然在脑海中细细地品味:常家庄园既有北方庭院的方正,又有南方园林的绮丽,那深宅大院,那小桥流水,都让我感受到了这庞大家族的兴盛,体验到了一段生动的历史,它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如果我能穿越时空,到这里真正生活一回,该有多好啊!

评语:用孩子的视角观察,用孩子的情怀解读,常家庄园竟那么朴实厚重,那么新鲜好玩,令人向往。小作者用移步换景法描写常家庄园,一院一个景,一院一幅画,一院一声赞!触景生情,极富真情!

游记作文篇4

游完了熊猫基地,我们又出发要去武侯祠。坐在出租车里,我看到大街上有肯德基、麦当劳、太平洋百货,也有家乐福,好像跟上海差不多,妈妈说:“成都简称容城,那里有很多有名的小吃,而且大多数小吃都带辣,可惜,我们在成都滞留的时间太短,没能饱口福,只能留着下一次机会咯!

不久我们就来到了武侯祠,还挺壮观的,游客们络绎不绝。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这两句诗,指的就是坐落在成都南部的武侯祠——为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而修造的祠堂。它始建于西晋末,明初时被毁,现在此殿宇是清康熙十一年重新修建的,武侯祠布局严整,庄严肃穆,精美的建筑,体现出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汉昭烈庙”(即刘备殿),后一部分才是“武侯祠”。

穿过刘备殿,沿级而下,就来到诸葛亮殿。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贴金泥塑坐像。诸葛亮在中,他头戴纶巾、手持羽扇,神态庄严。右侧是其子诸葛瞻,左侧为其孙诸葛尚。他们祖孙三代均为蜀汉政权做出了卓越贡献,诸葛亮一生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治水利、兴农业,操劳成疾,病逝五丈原。诸葛亮那种为国家统一而献身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敬仰。殿前楹联上写着“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留误后来沉蜀要深思”。高度概括了诸葛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政治方法,也高度赞扬了他宽阔的胸襟。殿对面的照壁上镶嵌着木刻的民族英雄岳飞亲手抄录的《出师表》。表达了岳飞对这位伟人的崇敬之情。

前厅楹联“三欧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洛老臣心”赞扬了诸葛亮对蜀国的忠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则抒发了人们对他未竟之志深为惋惜的感情。

一走进武侯祠大门,只见甬道两旁古树参天,郁郁苍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幽深之感。沿着甬道往前走,左边是一只巨龟驮着的明碑,右边是被称为“三绝”的唐碑。碑高约4米,宽约一米,碑文至今清晰可见。继续向前拾级而上,就来到一片地势开阔的庭院,这是整个祠堂的中心。

庭院正中是刘备殿。大殿雄伟高大,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辉煌。斗角飞檐,雕梁画栋,使大殿气势非凡,大殿的中央供奉着刘备的塑像。这位蜀汉君王面目慈祥,眉宇间显露出王者的尊严。两侧偏殿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的塑像,栩栩如生。大殿南两侧为文臣、武将塑像廊。28座泥塑个个色彩鲜明。文臣凝神静思,正在思考如何辅佐刘备平定天下;武将神采飞扬,大有疆场上叱咤风云的.气概。在廊中驻足或徜徉,当年蜀汉百官上朝的情景便会浮现在眼前。走出武侯祠,回首眺望,红墙金瓦掩映在松柏之间。虽然在临街的大门上高悬的是“汉昭烈庙”,但所有的人都称这里是“武侯祠”。可见,人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有自己的尺度的。

武侯祠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已有1780余年的历史。武侯祠的房子像城隍庙的房子,里面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塑像。而且还有刘备诸葛亮的坟墓。我们还看到了非常有名的诸葛亮写的“出师表”,这是诸葛亮向刘备写的“谏言”,妈妈说:“谏言”就是诸葛亮写给皇帝刘备的建议书。虽然我还看不懂,但我以后,一定会学到的。每年的春节,武侯祠会引来八方宾客,人们祈祷来年幸福、安康,这里也成了成都独特的名俗文化的宝地。

告别了武侯祠,我们又出发了。

游记作文篇5

行走在这质朴而优美的镇子里,你真的会发现天好像水做的,地上仿佛就是用岁月与年华铺成的道路,凹凹凸凸,却又显出了水镇的古朴的风韵。

当,太阳犹犹豫豫的从云里冒出来,露出她那灿烂的娇颜,水镇里的小河流伴随着船夫的船桨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粼粼的水波伴着秋风缓缓地扩大,变成一圈圈涟漪,甚是美丽,早上的水镇优雅而宁静。

在青石砖上行走,赏着秋天独有的景色,听着游船悄悄地渡过水面,真是惬意!不知不觉,已到中午……

午后的一切都是随意的,正午的阳光照射在古朴的小船上,泛起一片金黄,坐入船上,一阵阵木头的香气扑鼻而来,典雅而朴素,船与水“相处”融洽,小船轻柔的抚摸着水面,平静而优雅,河边的石墙上尽显“沧桑”,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块不整齐地拼凑起来,可拼起来的却是一面整齐而又结实,朴素而不失洁净的墙面,神奇至极!小河的中央有一座石桥,衬着清清的河水,洁白而安谧,正所谓小桥流水。这弯弯拱桥旁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客栈,与其说是客栈,不如说是一个小木屋,窗子全都开着,还有一个小露台,真是可爱呢!

古北水镇,古北水镇,不光有人,还有“镇”,错落有致的“小白房子”,一座一座,小巧可爱!这些白房子,大部分都是商铺,有卖灯笼的,卖山楂的`,还有染布的……但是让我记忆尤为深刻的还是染布坊,一到门口,有股墨的清香,洁白的,墨黑的布料都有,墨黑的布料上面画的是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闭上眼,仿佛能想到,荷花旁有活泼的小鱼快乐的戏耍,风轻轻一吹,它们便都躲到那荷叶底下了,浪花“惊"起了一池荷香……

晚上,也就是夜晚,安静的出奇,没有了白天优雅古朴的游船,商铺差不多都闭了店,可晚上的灯光一直在吸引着我,一盏盏灯火,绕水镇一圈,照耀着古北水镇,也照到我的心里……

天是那样蓝,古北水镇永远是那么美!

游记作文篇6

在我的江苏老家,有个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在古代叫作京口,它在长江南岸,与扬州一水之隔。

这里不仅是“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等传说的发源地,也是《梦溪笔谈》等巨著的诞生地。历代文人墨客在镇江留下的名篇佳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有:王安石的.“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有辛弃疾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举不胜举。

最闻名遐迩的是镇江三怪。一是:“香醋放不坏”,二是:“肴肉不当菜”,三是:“面锅里面煮锅盖”。

第一怪就是镇江香醋,传说是杜康的儿子黑塔造出来的。在杜康发明酒的那一年,发现长江中下游水质好,就全家来到镇江。一天,黑塔搭了两担龙窝水到酒槽,过了二十一日,竟满屋飘香,就这样做成了醋。镇江香醋其色、香、酸、醇、浓俱全。尝一口,酸而味鲜,香而微甜,不涩,存放愈久,味道愈醇,而且不会变质。它以独特的口味誉满中外。

第二怪是肴肉。传说三百多年前,一家酒店买了四斤肉,准备用盐来腌制,却误把做鞭炮的硝当做了精盐,后来为了去味,经过漂洗,加入作料焖煮。却散发出意想不到的香味,恰巧八仙中的张果老路过此地,被香味所吸引,竟忘记去蟠桃大会。以前,镇江人吃肴肉有个习惯,清早上馆子,泡壶茶,放碟姜丝,将肴肉蘸着香醋姜丝吃。所以有“不当菜”之说。

据说镇江以前煮面是不用锅盖的,一次,一家小面店张嫂不小心把汤罐盖放入面锅中,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的面不软又不硬,后来沿用至今。这就是第三怪——“面锅里面煮锅盖”。传说乾隆下江南时就非常喜欢吃镇江的“锅盖面”。

“镇江三怪”是镇江独有的特色美食,海内外的食客都慕名而来,只有吃过才知道它的独特,你们有机会也来尝一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