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初一作文(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5-08-07 手机浏览

初一作文篇1

从小我就听奶奶说,一份辛劳,一份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看到农民伯伯,在春天播下种子,夏天为他们松土、施肥、浇水……秋天,田地里一片欢腾,农民伯伯们笑得合不拢嘴,说明年肯定也是个丰年。院子里有一棵西红柿树是奶奶一年前用一个西红柿换的。有时我会在草地上傻想:奶奶真厉害啊!用一个西红柿就换得了一棵西红柿树。

中午,我正在看电视,突然蹦出了一个别墅广告,只见那里的房子红墙绿瓦,柱子上雕龙刻凤,鱼塘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波光粼粼,几条红鲤鱼不时从鱼塘蹦出来,好像在说:欢迎你们来参观!如果能住那样的房子该多好啊!我灵机一动,奶奶用一个西红柿就换到了一棵西红柿树,那我把一百元种下去,等过几年,就一定会长出一棵钱树,树上挂满了钱。到了秋天,就把钱拿下来,这样我就有花不完的钱了。

中午两点,妈妈上班去了。我趁着这个好机会,从自己的压岁钱里拿出了一百元。然后,拿起奶奶的小铁锹,在西红柿树旁的.空地上挖了一个小坑,把一百元放进坑里,再用铁锹,把土培好。又跑到屋里拿起爷爷平时浇花的花洒,在埋钱的地方浇上水,浇好了。跑到旁边的草地上躺下,期待着长出树苗,我默默地想:等结出钱来,我要把钱捐给慈善机构,为残疾人们奉献爱心。还要给爷爷买的大花园,让爷爷尽情地种花。还要给奶奶外婆雇上好多佣人,帮奶奶外婆煮饭、洗碗、捶腿。还要给弟弟妹妹买一个玩具开发场,他们就可以天天有新玩具。还要给爸爸妈妈买一个按摩店,帮助减轻他们的工作疲劳。整个下午我都沉浸在兴奋快乐的气氛中。中午,妈妈回来了,妈妈看到我裤子上沾了很多泥土,立刻火冒三丈,脸变得通红,她生气地问我怎么回事?我得意洋洋地指着西红柿树旁边的空地。说:“妈妈你看,我把一百元种了下去,等过了几年,我们家就成富翁了。”妈妈突然捧腹大笑。我不解地问:“妈妈,难道不是吗?”妈妈说:“钱不是种子,不能像西红柿一样长出树的。”“哦!”,我羞愧地低下了头,等我把钱挖出来时钱已经是湿漉漉的了。

每当我走过田野,看到农民伯伯种庄稼的情景,总会忍不住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种钱的傻事。

初一作文篇2

书与走马灯

有人说,书是你困惑时的指路标;有人说,书是你没入黑暗又无助时的一颗启明星;有人说,书是慰藉创伤的一枚创可贴。以书为伴,可以通幽处,以书为师,可以明事理。

我却认为,书若一盏走马灯。走马灯,又称马骑灯,通常由六面,运用烛产生的热能推动灯内的画像,使画上的事物转动,煞是好看。读书,就如同在观览众多的走马灯,每一帧都包含着不同的见解,每一轴都是全新的认识。

看书不应只单单扫过,那与走马观花并无区别,像当于浪费时间。所以我认为,看书应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能让人“纤屑不遗”略读则能让人“一览众山小”,这样不仅不会走马观花,而且也有了新体会、新见解,从而才能更好地去看“书”这盏走马灯。

“读书观其影”,我认为书的影子是比较复杂的,或者说一本书可能有好几个影子,这些影子折合起来,于是乎就成了一盏走马灯。走马灯的画面在变更,却又重复而不换新。可书的思想,远比一盏走马灯要复杂,所折射出的影子,远比几幅图要繁多。那么纵观书影,定不能完全剖解原书的灵魂所在,而是得细心地去思索,那么你离书的灵魂之处也不远了。

书的影子再一次与走马灯重合,再一次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而不被历史的变更而更改,不被风雨的冲刷而冲刷。六面玲珑的小灯,就如书影一般,随我们而行,它不被人们忘却,也不补时代代替。它,会在灯火的斓珊处,等候着下一位益友,来读懂它的六面影子。

初一作文篇3

当我看到“痛”这个字时,心里第一种感觉是莫名的安逸与无限的感激,而不是畏惧或埋怨,因为我知道,每多经历一份痛苦,我的人生就会更加充实,于是,面对痛苦,我们应以宽容之心回报。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以歌声回报。”其背后的实质不正是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可见,有时磨难给人带来的,不只是痛苦的梦魇,揭开这帘黑纱,后面将会是任由你自由飞翔的人间仙境。而让人能去揭开这黑纱的力量源泉是:宽容。

宽容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宽容来自于人的内心,而不由外物来决定,心有多大,你看到的世界就有多大。

曾在感动中国的节目里看到过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盲人,:自小就在孤儿院长大,他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因受鼓励而喜欢上了音乐,喜欢上了歌唱,在他从事的盲人按摩工作中,他常在服务客人的同时唱歌给顾客听,因此,他的生意总要比其他同行工作者要好得多。对此我深深感叹道:上天在他眼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他却在自己的心灵里歌唱出一双能与美丽世界进行沟通的眼睛,也许他并不比别人幸运,但是他坦然从容地对待了,对于这个世界,他只有宽容与喜爱,无半点怨念。

这种宽容的高尚情怀,定格的是生命的另一种高度。

假如你以宽容之心对待世界,对待所有的不幸与挫折,那么,你将收获的是喜悦与安然。反之,面对痛苦,假若用埋怨之心看待,用哀鸣回报,将会是怎样的呢?可想而知,痛苦将会成为一个终生束缚你的牢笼,让你在无底的深渊里迷茫与徘徊。切记!宽容待世即宽容待己,因为所有的根源都来自于内心。

上初中的时候,曾读过贝多芬的故事。“聋子”、“音乐家”、“伟大”、“刻苦”等词与他挂上了钩,可见,伟人并不总是幸运与幸福的,没有苦难就没有那条光荣之路。在贝多芬耳聋的那段时间里,他仍坚持弹钢琴,不断地训练自己,创作出了《交响乐》等优秀作品,还在维也纳为人们演出,让他们体验音乐世界里的快乐。他是经受着痛苦却将其转为快乐去赠予别人的人。痛苦是他的通行证,快乐是他的墓志铭。面对痛苦,他选择了宽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当你站立在高峰之巅时,你是否会有被震撼而发出感叹、感到敬畏的那一刻?假若是攀爬着山峰,你是否有畏惧与厌烦的那一刻?会的,从山底到山顶是一个过程,就好像不懂得宽容的人永远只停留在山底,而心胸广阔的人却能登高望远,看到美景。从山底到山顶就好比一条人生路,曲折陡峭,起起伏伏。痛苦是催化剂,磨练着你的.意志,推动着让你继续前进,而宽容就是那根从山顶系下来的绳子,拉着你往上。

有宽容之心,才有喜悦之心,才会有美丽的世界。

万法唯心所生,心境是怎样的,世界就是怎样的。

宽容,就像一盏明灯,在乌黑的小道中予你温暖,引你前行;宽容,就像一棵大树,在身旁给劳累的你清爽,给你依靠;宽容,就像一包砂糖,在痛苦烦闷的空气中,将所有的分子都融成甜的,予你喜悦与感叹,予你恬然与安逸……

听!远处微扬的歌声,那是树叶与风的歌唱。看!美丽的风景不正在眼前吗?柔和的光线,盛开的花丛,有心便能看见。

宽容之心,源于本心,以歌回报,将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