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收集12篇)

来源: 时间:2025-07-04 手机浏览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篇1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表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总会有一个严厉一些,一个慈祥一些,可能有的人会认为爸爸或妈妈有一个严厉一些,就是他们不爱自己了,在没有学这篇课文之前,我也是这样认为过,但是当我学完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我这样做错了。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在作者8岁的时候,写了他人生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这一个评价大大的伤害了作者的自尊心,过了几年后,作者再次拿起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的评价是对的,母亲对作者写的东西的评价依旧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依旧是“糟糕透了”正是这两股力量,是作者现在成为了世界赫赫有名的大作家。

说到这里不禁惭愧地想起我以前做的一件事: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也是令每一个人十分激动,十分紧张的一天,那一天正是发下期末考试试卷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大家都是提心吊胆,“发试卷了!”班长张路宁大声说到。听到这一声,我更是惊心动魄,我不敢看自己的成绩,我轻轻地瞟了一眼,哇,数学99分,我兴奋地向我的同桌说:“蔡瑞,我的数学考了99分!”还没有等我高兴完,我的语文成绩发了下来,令我大吃一惊,“天氨,我情不自禁的叫道,“才92分”,我回到家门口,头如同灌满了铅,怎么也抬不起头来,当天妈妈休班,在家等着我的`好消息,我迟迟不敢用钥匙打开这扇门,我一咬牙,打开门,妈妈便问我:“考了多少分?”我千斤巨石般的头依旧低着回答:“数学99,语文92。”“数学考得这么好,语文怎么考得这么差?”妈妈说完了这句话,就进了卧室,我心想:“真走运,一心管语文的妈妈都这样,一心管数学的爸爸总不会“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吧,爸爸回来了,我心里有了底,便抬起头来说:“语文92,数学99。”我本以为爸爸会连连夸奖我的数学考的好,可是爸爸却说:“怎么才考了这么一点分?”我惊呆了三分钟。爸爸接着说:“这个暑假不许出门!”气得我没有事就对着镜子做鬼脸……

现在我明白了,我们的确需要母亲的力量让我们充满自信,可是当自己生活中只有自信、蛮干,没有仔细,那样就会产生骄傲,对一切事物不屑一顾,所以我们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使心中平静下来,只有那样,才可以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篇2

文中有段话是这样叙述的:“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我读了这段话,体会到作者巴迪之所以在成年后写出许多精彩的作品,成为杰出的作家,是因为他能正确地对待母亲的称赞和父亲的批评。不仅从母亲的称赞中吸取前进的信心和力量,更重要的是他从父亲的批评和提醒中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使自己沿着创作的轨道前进。

我们也应该培养巴迪一样的健康心理,不但听得进甜言蜜语,更要听得进批评意见。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老师、家长的批评,虽然有点刺耳,听起来心里不舒服,但是这些批评就像一面镜子,照清我们身上存在的缺点。如果我们听得进这些批评意见,就可以搬掉我们前进中的绊脚石。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事。一次考试,我得全班第一名,老师表扬了我,父母夸奖我,同学们羡慕我,我陶醉了,满足了。老师看出了我有骄傲的苗头,把我批评了一顿。虽然我感到满肚子的委屈,但对老师的批评教育,还是接受了。结果,我的成绩不但没有拉下来,而且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到了忠言逆耳的意义。如今,仔细回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使我更进一步领略到批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敞开我们的胸怀,去容纳别人对我们的更多批评意见吧!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内容简介

文章记叙的是: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则说:"糟糕透了"后来作者又写了好多诗、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每次母亲都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最后,作者终于明白了,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对自己深深的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篇3

今天我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感到每个人的父母都是爱他的,感觉是爱的形式又不一样。

课文的内容是讲巴蒂写了一首诗,母亲为了鼓励他,说了“精彩极了!”而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课文在最后总结,他的父母都是爱他的,母亲的爱是对他的鼓励,让他有信心继续写作,父亲的爱是对他的警告,使他不走进歧途,走正确的道路,写出更好的诗来。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受特别深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你的父母更加爱你、疼你。最为你着想的人了。他们呢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你吗?不都是想让你生活得更好吗?他们可能会狠狠地骂你、打你一顿,那是不是不让你走向歧途吗?难道他们就不会为你而感到伤心吗?他们对你好。不是任意的放纵你,而是鼓励你。要知道,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

我和巴迪一样,我感到十分幸运,我也有爱我的父母。有一次,我们期中考试,我因为粗心大意、作文离题、不会做太多,所有只考了58分,现在也后悔莫及。因为回家少不了爸爸的那顿打。回家后,爸爸问我期中考试考了多少人,我老实地告诉了他,便把头低了下去。爸爸恼怒了,顺手拿起旁边的拖鞋打我。过了一会儿,爸爸便离开了,我看着他那沉重的背影,仿佛看到了他那双忧郁的眼睛流下了咸咸的泪水,我不禁感动起来,妈妈走了过来,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你不要哭了,这次考得不好,现在后悔也没有用啊,最最重要的是你要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所在,然后好好修改,让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接着,她和我一起复习。

父母的`爱就是一束灿烂的光线温暖着我,像清澈的泉水滋润着我,想一盏明灯照亮着我,像一碗苦口的良药给我解毒。爱的形式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是深深爱着你的,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篇4

学习了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让我有了很多的想法。

文章的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母亲看完这首诗后惊喜地说:“精彩极了,宝贝!”赞扬声雨点般落在作者身上。可是当作者满怀信心希望父亲看到也会赞赏他时,父亲的态度和母亲截然不同,“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一听这话,作者的头沉重得抬不起来。当母亲说出作者还是个孩子,需要鼓励时,父亲还是并不退让,坚持自己的观点。作者再也接受不了,跑进房间失声痛哭起来。几年后,当作者重新看到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首诗确实很糟糕。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和作者一样的事情。还记得在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的考试成绩排在了班级第一名,妈妈一高兴就带我去吃我最喜欢的冰粥,以表奖励,当时妈妈的表扬声一直交织在我耳际,,“考的不错,下次还要努力,”“下次考好了,我还可以满足你的愿望。”我当时和作者一样,既腼腆又有些得意洋洋。然而,好景不长,接下来的月考成绩却很不理想,我也得意不起来了。还有一次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让我们办手抄报,我好不容易画了漂亮的花边,用自己认为写的最好的字写了上去。我首先拿给妈妈看,正在干活的妈妈扫了一眼,大概是看到我装饰的很漂亮,就随口说了一句“不错,很好啊!”可是到爸爸那去领赏的时候,爸爸不光看装饰,还把内容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说了句:“这个小版块跑题了,而且方格也有些大,不协调。”听了这句话,当时我很不高兴,自己辛辛苦苦做了半天,没得到表扬,还给指出了缺点,爸爸要求太严格了吧!虽然心里犯嘀咕,但我还是重新查了资料,又做了一张,自己认为效果比上一张更好,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我对批评与鼓励有了更深的体会。在生活中,我们既需要母亲慈祥的鼓励力量,她在让人充满信心的同时,如果不小心也会让人引入歧途,骄傲自满。而父亲严厉的警告虽然会让我们的自尊心受挫,打击我们的积极性,却也会让人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由此我知道,“精彩极了”,是信心,“糟糕透了”是动力,是父母不同的爱的表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篇5

上一周,我们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文中主要讲了巴迪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得到父母的两个截然不同的评价。而这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疑惑的心,我认真地默读了课文一遍,初读课文,我知道了巴迪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他们同样都在关心和爱着巴迪。母亲总是鼓励、赞扬巴迪,常常说:“这个,精彩极了!”而父亲恰恰相反,他总是不考虑巴迪的.感受,总是批评、警告巴迪说:“这个,简直糟糕透了!”也许,我们会认为母亲太娇生惯养或父亲太严格、太不通人情了!

经过我反复朗读理解后,我不得不承认巴迪确实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幸运,因为巴迪不仅有一个慈祥的母亲,时常给予巴迪鼓励、表扬和赞美,这种爱是鼓励式的爱,会使巴迪信心倍增。而且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总在母亲赞扬的同时,适当地批评和警告巴迪,使巴迪不会因骄傲自满而走向歧途,这两种爱的形式虽然不一样,但两种爱却成了巴迪健康成长的基础和动力。聪明的巴迪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这两种爱的风暴刮来之际,谨慎地把握生活的小船,平衡地向前驶去,使自己健康地成长成才。

同巴迪一样,我也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助我健康成长。

记得有一次期中考试,我的双科都是全年级第一名。我兴高采烈在回到家,急忙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母亲也和巴迪的母亲一样,大吃一惊,抱着我在原地转了个圈,还不住地夸奖赞扬。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于是,我自豪地把卷子拿到爸爸跟前,得意扬扬地说:“爸,你看,我又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爸爸看了一会卷子,又抬头看了看我,说:“我还以为你考得有多好,你看,就连口算和标点这样的题都出错,你还在那儿高兴,真没出息!”我被爸爸的话惊呆了,明明考得这么好,还说我没出息,爸爸也真是太不近人情了!直到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后,我才明白父亲是对的,他不是要存心责备我,而是希望我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前进。我为有这样的父母亲而感到自豪!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理解父母亲有不同爱的形式呢?让我们在这两种爱的风帆中,努力地向前驶去吧!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篇6

今天,我在家预习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对我的感触很深,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这个感人的故事吧!

巴迪(《“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当他的母亲读完这首诗后,搂住了巴迪,赞扬声像雨点般纷纷落在巴迪身上,巴迪得意扬扬。他问母亲父亲什么时候回来,好把这首诗念给父亲听,他想父亲一定会像母亲那样赞扬他。巴迪等呀等呀,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拿起了桌子上的诗,读了起来。“我看这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巴迪没想到等到的是这种结果,伤心地失声痛哭起来。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巴迪又写了一篇短篇小说,他鼓起勇气给他的父亲看。父亲却说写的不怎么样。巴迪又试着进行修改,那时他还未满十二岁。后来,巴迪继续坚持写作,每当看到巴迪的作品时,慈祥的母亲总会表扬、鼓励他。而他那位严厉的父亲,总会指出他的不足。就这样“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他的耳际。他深刻地体会到着两种评价所蕴含的“爱”,使他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读完这个感人的'故事,我觉得不仅巴迪的耳际常常交织着这两种爱的声音,同样,我的耳边也经常回响着这两种爱的声音。

当我每做完一件事儿后,特别希望得到爸爸、妈妈、老师的认可和表扬。听到表扬我的声音,我的脸上笑开了花儿,心里美滋滋的,仿佛坐在了一朵白云上。可当听到批评我的声音,满脸的不高兴就会凝固在我的脸上,心里沉甸甸的,仿佛在风雨中被压在了五行山下。记得在四年级上半学期,妈妈开完家长会回到家,告诉我在家长会上老师表扬了我,说我这学期学习非常棒,听到这赞扬的声音,我“变”的有些飘飘然了,觉得自己很优秀。于是在上课时有时做做小动作呀,有时跟同桌说说话呀。妈妈知道后吵了我几次,我顿时感到心里像“下”起了倾盆大雨,哭了起来。但冷静下来以后,我觉得上课做小动作是不对的,一是不尊敬老师,二是自己也学不了知识。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正这个缺点。

表扬的话当然谁都愿意听,但是在犯错误时也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我想告诉爸爸妈妈和所有关心我的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需要你们的赞扬和鼓励,更需要你们的批评与提醒!愿这两种爱的声音伴我不断进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篇7

在一个美好的下午,我闲着没事就看了一本书,书名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两句话作为文章的题目呢?

我静下心来慢慢的欣赏着这篇文章,原来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写了第一首诗,我很吃惊,这不可能吧!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孩子就会写这样好的诗?真的很难让人相信,我从心底里很敬佩他,想想自己,七八岁的时候写一篇简短的日记都很吃力,而小作者竟然能做出如此美妙的诗!

于是,我带着一种敬仰读着这篇有意思的文章,其中写到“母亲一念完这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的说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是啊,小作者的诗得到了母亲的赞扬,想想自己也曾得到过妈妈的赞扬,心里甭提有多开心了!记得有一次,我的小制作——大红的灯笼,在省获得了二等奖,当时我高兴极了,让妈妈看了我的奖状,听着妈妈表扬我的话语,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啊!是妈妈的多次鼓励才使我有了很大的.自信心。

文章中的主人公还有一位严厉的父亲,根据他父亲的批语,自己学着慢慢的进行修改,那是小作者不过十一二岁,就学会了自己写小说,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因为她知道巴迪还是个孩子,他需要鼓励。而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因为他认为只有严厉才能教育孩子写好作品。正如文中所说的:“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仅仅只有这个是不全面的,他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所以,巴迪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个慈母,又有个严父,这样,便使他在不满12周岁的情况下,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生活中,我也同样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的母亲不管是在生活和学习上,一直都对我很严厉。自从我上小学起,母亲的唠叨就一直伴随着我,只要我考试成绩不佳或犯错误时,母亲便会狠狠地责骂我。每次我考得不错或是获奖,母亲也是很少夸我,总是希望我能更好。而我的父亲却和母亲恰恰相反,父亲是在我取得不佳的成绩时给我鼓励,让我充满信心去迎接挑战。而每次我取得好成绩时,父亲总是夸我:“不错、不错,继续努力。”

因此不管是母亲的唠叨,还是父亲的安慰,都将是我勤奋学习的动力。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篇8

这天,我们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这篇文章让我深有感触。这篇文章主要是说作者七八岁时写诗,父母对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给自己的影响。“我”在母亲的鼓励下和父亲的帮助下一直写作。最终“我”因为这两种不同的评价而在事业中获得了成功。每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子女,但他们所爱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而这些爱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期中考。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成绩是这样的:语文97分,数学96分,英语99分。我高兴极了,心里美滋滋地想:爸爸妈妈一定会夸我的。于是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回到家,我把试卷拿给他们看,本以为他们一定会夸我的,可我错了。

爸爸说:“本来三科都可以满分的,数学粗心扣了4分,语文扣了3分,英语又扣1分,满分就这样没了。”我说:“就差几分嘛!下次再努力就好了呀。”爸爸说:“那几分也是分,你去考别的学校,可能就差0.5分你就out了。不要以为那一点分无所谓。”妈妈也接着说:“不要以为在现在这个学校你很厉害,别觉得自己在这个学校考个第一名就很了不起,等你去了别的学校,几万人,到时候别考个倒数第一回来找我们哭鼻子。”

这一天我都在上政治课。听了之后,自己反思一下,真的觉得自己很差。有时候我会去羡慕那些没头脑的人,但这是个愚蠢的想法。有时我也会很庆幸我自己不是个男孩,因为我如果是个男孩,爸爸对我的要求会更加的严格。

父母的不同评价,都出自于——爱。无论是哪一种爱的方式,都透露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他们伟大的爱滋润着我的心灵。我们身边有许多的爱,有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和同学的爱……虽然很多细小的事,但却都表达了他们对你浓浓的爱,我们应当好好珍惜身边的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篇9

大家都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吧!可是,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又有几个人会想起这句话呢?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本文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在这篇文章里小主人公“巴迪”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他人生中第一首诗。他的母亲表扬了他,而他的父亲却批评了他。他长大后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对巴迪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他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噢!这个糟糕透了!”巴迪正确的面对了表扬和批评,掌握好了他生活的小船,最后他终于成为了一位作家。

我以前和巴迪一样只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记得,那是我刚刚学习钢琴之后的不久。我那时才四岁半。我用了一周的时间终于弹熟了我见到的第一首曲子。我兴奋极了!忙问姥姥:“姥姥,妈妈今天几点钟回来?”姥姥回答我:“她大概晚上5:30回来。”

5:30……6:00……6:30……妈妈还是没有回来!姥姥又说:“她今天可能加班!再等会儿吧!”将近7:00时妈妈终于推门而入,我忙把那首曲子弹给妈妈听。妈妈听完曲子眼睛亮亮的,高兴地对我说:“太美妙了!这好极了!你真棒……”赞扬声像雨点儿一样落在我的头上,我得意极了!有些飘飘然了!我想把它也弹给我的姥爷听,他此时正在厨房做饭。

吃过晚饭,我把曲子弹给姥爷听。我本以为姥爷会更加的赞赏我弹的这首曲子。可谁知道,他却批评了我。他说:“弹得什么呀?你怎么搞的`,一首本来很好听的曲子,被你弹成这样,像下饺子似的……”

“爸爸!我搞不懂你是生么意思?她还是个孩子!她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难道这世界上弹曲子弹得这么糟糕的人还不能说吗?”

我再也受不了了!扑到我的床上痛哭了起来。而我的妈妈和姥爷还在钢琴旁争论着。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妈妈和姥爷都是爱我的,只不过两种爱的方法和语气不同而已。我的妈妈看到我弹熟了我的第一首钢琴曲,并不去想曲子本身的质量,而是想借此机会表扬我、鼓励我。而我的姥爷则比较理性,他认为对给我一些警告,将更有助于我的健康成长。

我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我有妈妈那鼓励的爱。这种爱使我满怀信心的前进。我还有姥爷那严厉的爱。这种爱使我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真不错!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要把它推荐给大家!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篇10

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家庭,跟我的家庭很相似。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经常发生。

我的爸爸教子很严,在我的记忆里,无论我多么用心地去做一件事,他总是能挑出一些毛病,也从来没有听过爸爸对我的赞赏。而我的妈妈却是一位典型的慈母形象,妈妈闪亮的眼睛,总是能发现我的优点和闪光之处,所以每天我都能听到赞美我的语言。这样,我会更有信心地开始一天的学习。

记得我刚上二年级时,老师布置的.第一篇作文,题目是《美丽的风景》。我写的是《美丽的香山》,我把我在游览香山时,所看到的红叶、绿亭、青石路和观光缆车,用许多赞美的语言加以描写。虽然写的文章很短,但那是我写的第一篇作文。妈妈看了以后,一个劲儿地夸我:“哎呀,我家彤彤会写作文了,你把香山描写的多美丽啊!了不起,了不起,像个小作家写出的文章!”老师给我批改的是“优”。

我当时的心情和文中的作者一样,很期待爸爸的表扬和赞赏。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景,妈妈对爸爸说:“你快看看,女儿的作文写得真不赖,还得了个优呢!”当时,我在一旁怀着无比激动、无比期盼的心情,等待着爸爸的夸奖。可是爸爸却不以为然地说:“写得这么短也叫作文?简直是走马观花,跟记流水账一样。老师给你打“优”,是不好意思说你,只是鼓励你以后好好写罢了,你骄傲什么呀!”妈妈听了爸爸的话,顿时火了。冲着爸爸就吵了起来:“有你这么当爸爸的吗?就知道泼冷水,从来都看不到孩子的进步!”后来,我发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正处在长知识,学本领的阶段,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不论是“夸奖”还是“批评”,都蕴含着浓浓的爱。只有在这两种不同的爱的陪伴与鼓励下,我们才能一点点走向成功。

一年又一年,我就是在这样“慈母严父”不同的爱的环境中,一天天地长大。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篇11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文章。虽然我只读了一遍,但读完之后,我却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两种不同的爱有多么伟大,使我受益匪浅。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小作者巴迪写了一首诗,他的母亲看到后,一直鼓励巴迪,并惊呼道:“这真是你写的诗吗?多美呀,精彩极了。“所以,小作者一直骄傲地等着父亲从公司回到家,认为父亲会更加赞赏他的诗,但父亲回来后看了这首诗,却严肃地说道:”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小作者非常伤心。几年后,小作者醒悟并成长后,他感到无比的幸运,他能有这样的父母。

是啊!妈妈的爱就像水滴一样滋润着花朵,爸爸的爱就像一把剪刀,剪掉小草中的枯叶。而成长过程中,这两种爱缺一不可。鼓励让我自信,批评让我更加努力。这不禁令我回想起在家中发生的.一幕,酷似这位小作者的经历。

记得有一次,我数学考试得了98分,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样甜,兴高采烈地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呀!98分,闺女你太棒了,一会儿妈给你买巧克力吃。“妈妈满面春风地说。这时,爸爸从书房走了出来,大声说:”外面怎么这么吵。““闺女考了98分!”妈妈再次激动地说。爸爸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皱着眉头走了过来,严肃地说:“98分?那2分去哪了?肯定又是马虎错的。“这时,妈妈冲着爸爸挑了挑眉,说道:”行了,行了,考98分已经很不错了,你就别批评她了。“爸爸十分严肃地说:”我只是觉得她还有提升的空间,不能得98分就骄傲。“我听了爸爸的话,冲进房间,气得嘴巴都要撅到天上了。

几年后,我才明白爸爸这么做都是为了我好,让我不要因为骄傲而翘起小尾巴,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在严厉的爱中,我明白了什么事都不要骄傲。在温柔的爱中,我明白了要增长自信,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任何挑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篇12

从我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思绪万千,文章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一种与作者共鸣的感受不油而生。两种不同的方式,却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两种不同爱的方式,一种是父爱的力量:警告、提醒,是严厉的,不让小孩误入歧途;另一种是母爱的力量:赞扬、鼓励,是温柔的,使小孩增强自信心。这两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正确引导了孩子的成长。

父爱的力量让孩子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母爱的力量给孩子以自信,是灵感和成就感的源泉。小孩就象一棵幼苗,母爱就是太阳,把自己的光芒洒在幼苗上,使幼苗破缝而出;父爱就象细雨,把淅淅沥沥的雨点洒在苗上,让它吸收雨露,使小苗茁壮成长,小苗吸收日月精华后,就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在父爱和母爱这两股风的吹拂下,小孩只有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只有不被任何一股风刮倒,这样才可以平稳的到达终点,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人。我的父母也是一样,妈妈十分体贴我,处处照我的意思办,帮我买好吃的东西,帮我买漂亮的衣服,在生活中十分关心我,只要我咳嗽一声,妈妈就吓的大惊小怪,生怕我得了重病。

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对我的学习抓得特别紧,如果我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父亲就会严厉的批评我,他每天不顾白天的疲劳,每晚督促我温习功课,我的父母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希望我能够健康的.成长,长大后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如今我在班上的成绩也还可以,全靠我的父母对我精心的呵护和老师的教育,所以我也要和作者一样,在父母爱的鼓舞下,努力的划着生活的小船在生活的大海中勇敢的前进,成为一个勇敢的船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