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粽子作文(收集8篇)
端午节的粽子作文篇1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如:赛龙舟,插艾叶,吃茶蛋。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包粽子。
今天早晨,奶奶老早就起来包粽子,我问奶奶:“您能教我包粽子吗?”奶奶回答说:“当然可以了,你过来。”首先把粽叶子的两头尖尖的东西剪去,然后把它做成碗样的形状,接着放四勺米,最后用绳子把它绑好。我按照奶奶的话,细心地包着粽子。我包完后,拿着奶奶包的粽子和我自己包的粽子比对了一下,感觉我的包的喝奶奶包的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因为我把粽子包成了长条形状,像个绿色的方枕头。于是我又包了个三个粽子,但它还是长条形状的。奶奶说:“倘若你实在是包不成,就别浪费粽叶和米了。不过,你别灰心,如果接下来的几个中还是包不好的话,那你就别包了。我说:”我这次一定能成功的,一定行!“我紧张地包着最后一个粽子,头上汗都冒出来了,连衣服也被汗弄湿了。果然不负有心人,我真的包好了一个四个角的粽子,虽然没奶奶包的漂亮。
包粽子可真不容易呀!
端午节的粽子作文篇2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填入汩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入江里,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人们还要举行赛龙舟。
首先是包粽子,要把竹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在准备好绿豆、鸡蛋黄、肉等材料做馅。再把长长的竹叶折叠,围拢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馅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均,最后把竹叶包着的粽子做四个角的形状。包粽子最后一道工序是:用棉线绳包好粽子,不然粽子在煮的过程中就会松开。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水要漫过粽子,用猛火煮,大约一个小时后,改用文火煮三十分钟。等粽子熟了以后,就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
然后是划龙舟,千姿百态的各式彩龙在江面游弋,有的舒展着优美的身姿,有的摇头摆尾,有的神采奕奕。当划龙舟比赛开始时,各色各样造型的“蛟龙”如箭里弦,欲争群龙之首。此时,健儿们狠劲猛划,奋力冲刺,两岸滚起阵阵“加油”的声浪。
端午节不仅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还是一种古老的传统。
端午节的粽子作文篇3
我国的传统文化很多,比如:吃粽子、吃月饼、剪剪纸、贴春联……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吃粽子。关于吃粽子还有一段传说呢!
传说古代爱国的屈原知道自己的国家——楚国就要灭亡了,于是,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抱起一块大石头就跳进江里。人们一听到这个消息,就乘船去捞屈原的尸体。可是捞了半天也没有捞到。人们为了纪念爱国的屈原,就把米饭倒进江里。但是后来人们又发现,倒进江里的米饭都被江里的鱼虾吃掉了,于是人们就把米饭做成三角形再用一种叶子包起来。鱼虾见了以为是菱角,因为菱角有尖尖的角,所以鱼虾不敢再吃了。就这样流传下来,才有了“端午节时吃粽子”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来历的故事可真奇妙啊!以后我要多阅读它们,掌握更多知识。
端午节的粽子作文篇4
因为前两天我说想吃粽子,今天奶奶就决定包些粽子给我解馋。
看着奶奶手脚麻利地包着粽子,我也觉得难不倒我。谁知,当我动手去包的时候,才知道要把粽子包得漂亮又结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先拿出一大一小的两片粽叶,先折出一个角,接着放进糯米、猪肉、再铺上一层糯米把猪肉盖住。当我合上粽叶时,不是左边的糯米跑出来,就是右边的糯米掉出来,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最后还是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糯米包好。
到了扎棕绳这一步了,我自作聪明地自创了新式扎法,把绳子打了好几个美美的蝴蝶结,还没等我展示自己的大作,那几个蝴蝶结就全散了架。
我不甘心,又用了很长的时间慢慢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让我成功地包出了一只合格品,真是太不容易了呢!
端午节的粽子作文篇5
翠绿的苇叶包着晶莹剔透的糯米,再加上洁白的砂糖,这就是端午节一道独特的风景——粽子。
赛龙舟、五彩绳、桃树枝、插艾蒿,这都是端午节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年轻人都不喜欢做了,但是只要一提到端午节,人们第一个还是想到粽子,吃粽子是解不开的一个情结。
芦苇的清香,蔗糖的甘甜,糯粘的口感,这些都是粽子独有的魅力。我呢,历来对这些古老的传统食品就是“来者不拒”,我是很喜欢吃粽子的。
粽子,人们俗称“挣子”,谐音“挣”,寓意着挣大钱,寄托了美好的愿望。所以开业的时候,每一个门店都要买两个大粽子挂上,喜庆吉祥,期盼着开门大吉挣得多挣大钱。
我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力主联齐抗秦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当国家灭亡的时候他就投汨罗江自杀了。人们为了不让鱼吃他的尸体,就包了粽子给鱼吃。从此,就演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的粽子让我懂得了爱国的道理,让我知道了对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很喜欢端午节的粽子。
端午节的粽子作文篇6
端午节又快要到了,每到这个节日,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在端午节会吃我最喜欢的粽子。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而粽子也是这个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还记得小时候的端午节,父母会在头一天晚上就开始煮粽子,经过一晚上的蒸煮,糯糯的粽子就煮好了,剥开粽叶,粽子散发出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的甜味。那时的粽子大多是白粽,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口味,只是单一的糯米包裹在粽叶里,但是那也丝毫不影响粽子本身的香味。刚出锅的粽子,沾上白糖,一口咬上去,甜到了心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也产生了很多的变化,衍生出很多不同的口味和花样,更大地满足不同口味的人们的要求。现在的粽子主要分为甜和咸两种。最常见的甜粽子是在里面放入蜜枣,不用再沾白糖,整个粽子都已经有了甜味,还有很多人喜欢的红豆粽,沾料除了白糖外还有更细腻的蜂蜜。咸粽子的样式也有很多,有咸肉的,绿豆的,蛋黄的等等,每种口味都有喜爱的人。粽子的样子也是各不相同,有以前类似于三角形的,有呈长条状,还有的像圆柱形。
总之,人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把粽子这一传统食物变成了更适合时代的美食。
端午节的粽子作文篇7
今天又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吃粽子。
早上,我看见妈妈在包粽子,就问:“妈妈,今天为什么要包粽子啊?”妈妈说:“今天是端午节呀。”随后,奶奶和爸爸也来帮妈妈包粽子。我也凑到他们跟前,帮他们添米添馅。
粽子包好了,妈妈把粽子放到锅里去煮。大家都在着急地盼望着粽子早点熟,好尝一下味道。
“粽子熟啦,快来吃粽子呀——”妈妈将一串煮好的粽子拎上了桌子。
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粽子,说着,笑着,开心极了。我一边品尝着粽子一边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啊?”
妈妈告诉我,古时候,我国有位爱国诗人叫屈原。他听到自己的楚国快要灭亡的消息,心里痛苦极了,就抱起石头跳到汩罗江自尽了。人们担心屈原在江河里会饿死,就把食物投入江中。人们又怕江河里的鱼会抢屈原的食物,就用芦叶把食物包起来。这样,年复一年,就有了我们今天的端午节啦。
听了妈妈的话,我重新拨开一个粽子。心想,今天我不仅吃了美味可口的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啊!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特开心!
端午节的粽子作文篇8
我一睡醒,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我马上想到今天是端午节。我赶紧穿好衣服,起床吃早饭。我迅速地把牙齿刷好,脸洗好,兴奋地跑向餐桌,只见:一桌子上满是粽子,大大小小,有我最喜欢的肉粽、红枣粽……还有其他像白米粽、豆沙粽……我高兴极了,立即叫奶奶帮我煮三个小粽子、一个大粽子。我一说完,奶奶就拿着粽子进厨房。不一会儿,粽子就煮好了,奶奶把粽子慢慢地端出来,我马上跟了上去,先从盘子里拿了一个小粽子,迅速拨开粽子皮,一口气把一个粽子吃了下去。
吃完早餐,爸爸妈妈一起带我去常熟看赛龙舟。一到常熟,运动员们已经准备好了,只听见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奋力向前划,般头的运动员在奋力击鼓。“一、二、三,比赛结束”。最后一条船也到达了终点。我乐不思蜀、流连忘返,爸爸妈妈拉着我回了家。
这真是个美好又精彩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