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品行业前景(6篇)
工艺美术品行业前景篇1
关键词:20世纪下半叶西方现代艺术景观设计雕塑绘画影响
ABSTRACT
TheemergenceanddevelopmentofmodernWesternart,isaffectedbymanyfactorsofpolitics,economy,cultureandeducation.Inthesepaintings,sculpturesandotheraspectsofmatureartisticexpressionprovidesarichlearninglandscapedesignbasisforthetime.Especiallyinthesecondhalfofthe20thcentury,itflourishednotonlyartisticstylesandgenrespresentedHundredFlowerstrend.Moreonthedegreeofinfluenceonthedesignofprofessionaldevelopmenthasplayedaleadingroleirreplaceable.
Keywords:In20thcenturysecondhalfleafWesternmodernart
TheviewdesignsCarvePainting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第一章总述
1.1背景溯源: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余殃遍及整个欧洲,昔日的文化繁荣景象和蓬勃发展的现代艺术被战争所阻断。战后,欧洲基本上没有什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艺术运动或流派。即使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曾经是现代艺术的核心国度里。此时的文艺景象基本上是沿袭,综合了老一带前卫艺术家们的观念和风格样式。或者模仿纽约画派,搞起形形的抽象艺术。与此同时,在哲学美学方面,存在主义取代了形式主义、变现主义和精神分析美学等,成为战后最具影响力的思想理论。“存在先于本质”,人不受任何概念的规定,不受任何本质的规定。艺术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自由,他们更倾向于围绕着一种当下性的体验进行创作,而不看重预设的前提或者观念。加之,随着战后一系列经济建设的快速性复苏,政治情况的不断开明。以美国为首的二战战胜国以良好的经济基础和飞快的发展速度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而以德国为首的二战战败国,则又在反思与探索中重新跻身世界强国行列。英、法、意等国家也先后在20世纪50-70年代找回了经济建设与国家发展的正确轨道。这无疑又为20世纪下半叶的现代艺术发展提供了空前良好的世界背景。
第二章分析
2.1极少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
极少主义追求抽象、简化和几何秩序。实际上与本世纪上半叶的风格派、构成主义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这些抽象表现的艺术曾经对现代平面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景观设计领域中,不少设计师和极少主义艺术家一样。在形式上追求极度的简化,以较少的形状、物体以及材料来塑造大尺度的空间。形成简洁有序的现代景观。比如在一些景观设计作品中,设计师往往喜欢运用单纯的几何形体来组织景观的要素。通过在景观平面上采用不用的材料、色彩和质地来划分景观的区域和空间。倘若从鸟瞰的角度上看过去,或者置身于这些景观设计作品中间,都好像是在自然的平台上去欣赏以一件极简主义的艺术作品。在20世纪下半叶的景观设计行业中,设计作品最能体现极少主义特征的莫过于美国的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了。沃克的景观设计作品注重人与环境的交流,通过极简主义的手法来强调大自然的特征。在他的一系列景观设计作品中,如:哈佛大学的泰纳喷泉、伯纳特公园、索拉纳IBM研究中心办公区景观、加州橘郡市镇中心广场等,都彰显着他对极少艺术的热爱。并将极少主义与景观设计的实地情况相结合。而这些作品中,最能突出体现极少主义特征的便是泰纳喷泉了。该喷泉位于哈佛大学一个步行道路的交叉口。沃克在路旁运用159块石头排成了一个直径18CM的圆形石阵。雾状喷泉设在石阵的中央,喷出的溪水住形成漂浮在石间的雾霭。颇显出一种无以言状的神秘感。
2.2大地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
大地艺术产生之初,艺术家最初的是通过远离世俗社会为艺术创作带来纯净的土壤。而且美洲和欧洲的大地艺术风格截然不同,在美洲地区,艺术家们大多数在旷野上创作具有纪念性尺度的作品,整体效果恢弘气魄。而在欧洲地区,则倾向于小尺度,运用自然的材料进行整合和搭配。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便开始从各个角度尝试雕塑与环境设计的结合。产生了一些初期的大地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表现出对极少主义的抽象、简约和秩序性的延续。但又区别极少主义中的理性。大地艺术饱含了更为丰富的情感和浪漫色彩。而且,大地艺术和自然景观的结合度也是最高的,会直接的运用原有的自然生态材料去塑造大地艺术的造型。艺术家们并不是把小的雕塑或节点放置在景观中。而是把土地、水、沙石、植被等其他自然要素进行整合。改变已有的景观空间,使得雕塑与景观紧密融合,不分彼此。从而形成了现在很多大地艺术作品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景观设计作品,而以设计景观为目的的景观方案又恰恰成为了象征大地艺术的艺术作品。最为有名的优秀大地艺术与现代公共景观相结合的作品便是华盛顿的越南阵亡将士纪念碑了。场地被等腰三角形切去了一大块,形成一个微微下陷的三角地带,象征战争给地球上的人类造成的创伤。“V”字型的长长挡墙上由磨光的黑色花岗岩石板构成,一望无际的石板上刻着57692名阵亡将士的名单。所形成的“黑色和死亡的山谷”如同镜子般的反射出了周围的树木、草地、山脉和参观者的面庞。让人感受到刻骨铭心的义务和责任。
2.3现代艺术的综合之施瓦茨的作品:
玛莎施瓦茨是将现代艺术的手法和理念综合性的融入到景观设计中的大师。特别是对极少主义和大地艺术的应用,也绝对离不开沃克对她的影响。施瓦茨的作品魅力在于设计的多元性。在她10几年的艺术研究生涯中,她饱读了极简主义、大地艺术、波普艺术等现代艺术流派的真正艺术真谛,并通过自己在之后介入景观设计行业的努力,诠释了一名后现代主义艺术者对于景观设计的真正理解。1987年建成的西雅图监狱庭院是一个用混凝土和彩色陶瓷片构筑的场地。为探访的亲友和律师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会谈场所。我想,这在中国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壮举,碎瓷片铺装代表了深层的隐喻:混乱、危险和监狱中犯人生命的脆弱。地面上那丰富多彩的样式吸引人们的注意,削弱了监狱建筑的高大和森严。而这一设计作品的无数细节都展示着现代艺术对于人性和人的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即使是在关押犯人的地方,我们也都能通过景观的每一个细节和节点。体会到那种少有的自由和开放。施瓦茨的每一个作品都有着抢强劲的视觉冲击力,令人过目难忘。她的作品和她对景观设计的理解及表现手法都给人以启迪。施瓦茨认为,并非所有的艺术作品和景观设计都必须成为永恒的杰作,重要的是通过质疑和挑战自己,建立新的观点和立场。导致原有思想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最终促进艺术和设计的不断发展。
第三章总结
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之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设计原则:功能性、审美性、独创性与时空性。
首先是功能性:功能性与审美性是艺术设计中不可割裂的两个方面,景观设计的目的首先是为大众服务的,功能性占首位,它不只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就是说,在实际上能完成它的功能,是可用的,可信赖的,甚至可以说是便宜的”。可见只有功能引发的美感才是真正的审美体验。
其次是审美性:就是说,在实际上能完成它的功能,是可用的,可信赖的,甚至可以说是便宜的”。可见只有功能引发的美感才是真正的审美体验。
再次是时空性:也就是时代性与地域性,艺术具有先验性特征,往往走在时代的尖端并预示着未来的审美特征。景观设计也是随着线性量度发展的,是为当代人创造美好生活环境,因此景观设计要体现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体现时代潮流,决不能在历史的描摹中停滞不前。景观设计就是要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功能条件下创造出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艺术作品,为大众提供有归属感亲切感舒适的艺术化环境。
正像我们大众的感官认同一样,景观来源自人们生存的环境,而我们生存的环境又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大自然的包罗万象、万物生机使得我们共享在生态的氛围圈中。因此,在从事景观课业学习和方案实践设计的过程当中,将首要重心放在对于景观设计对象所存在自然条件的研究上,并把对于该区域生态环境情况和形式的调查和研究摆在进行初步设计的前列。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强个人对于中西方艺术史的研究和学习。众家之所长,让自己的艺术能力和艺术思想得以高层次的提成。丰富自己的景观创作手段,从而凝练并总结成设计的原则,并与课题或甲方的设计期望相结合。从何融合成有效的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向荣、林箐著.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章俊华.感性[Z]环境文化学研究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周宏智.西方现代艺术史[Z].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杨清平.环境艺术小品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沈立东、张淑萍.景观设计应用详图集[S].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
[6]韦爽真.景观场地规划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彭军、张品.欧洲、日本公共环境景观[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8]StevenStrom、KurtNathan、JakeWoland.景观设计场地工程手册[S].朱强、黄丽玲译.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
工艺美术品行业前景篇2
艺术从表面上看来是超脱在社会经济之外的,但是,纵观古今的艺术品,其艺术价值的最终评判标准还是其经济价值,即艺术品的价格。赋予艺术品经济价值,既是艺术家们辛苦工作的回报,也是评价艺术品品质的标准。对于工艺品来说,其经济价值的展示,也是艺术品质的重要特征。
2工艺品展示的基本途径
2.1橱窗展示
随着近代商业的繁荣,商品陈列装饰技术已经成为一门视觉科技学科和空间科学技术。这个世界有商品存在,商品陈列装饰就必然存在。近20年来,商品陈列装饰技术在经济发达国家被广泛重视和应用,成为一种体现国家素质、人文进步的表现,更是商家们的一种更高级的竞争手段。橱窗展示能够使商品的优势完全展现在人们面前,橱窗展示吸引人们目光,赋予商品视觉美感的用途也被工艺品展示所吸引。在许多旅游城市和工艺品产地,橱窗都成为展示当地特色工艺品的主要形式。
2.2展台陈列
展台陈列即通过类目分明的,将工艺品搁置于与观赏者有距离的位置,以一种顺序陈列的方式展示在室内或室外,使工艺品能够为人们所观察和欣赏。展台陈列经常用于博物馆的工艺品展出和商店的工艺品售卖当中,这种陈列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工艺品呈现在人们面前,适合于数量较多的工艺品同时展出的情况、
2.3布景展示
展示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营造一个“场所”,将需要传达的信息展现在公众面前,而且这些信息必须是在空间中进行传递的。无论在展示设计的概念、展示设计的本质和特征上,还是在展示设计的范畴以及展示设计的程序中,我们都可以发现“,空间”这个概念是贯穿始终的。为了使大型的、具有某种环境营造价值的工艺品的作用凸现出来,使用布景进行工艺品展示也是必需的。例如,步行街、公园等处常见的雕塑艺术品,就是以城市环境或公园环境作为布景,进行工艺品展示的过程。
3工艺品的艺术品质与其展示之间的关系
3.1通过展示烘托工艺品的艺术品质
不同的工艺品展示方式都能够起到烘托工艺品的艺术品质的作用。从工艺品的审美品质角度来看,一件精美的陶瓷工艺品被束之高阁,就不能使欣赏者对其形成全方位的观赏,而工艺品之美也无法实现;一件适合于公园、小区或城市广场的雕塑工艺品被摆放在室内,可能会让人觉得突兀,工艺品对环境的点缀作用以及借由环境布景能够传达的工艺品的人文价值以及情感价值也会被削弱,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合适的展示方式能够使工艺品的审美品质完全表达出来;另外,工艺品展示有提高艺术品经济价值的作用,优美的橱窗设计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使工艺品更有机会实现其经济价值,而展台型的展示则直接标示了某些工艺品“价值不菲”。陈列在普通玻璃柜子里的珠宝首饰、陈列在古玩店里的文件,与大商场里在各种高光照耀下的珠宝饰品、陈列在防盗展台中的文物相比,其经济价值的区别也一目了然。
3.2合理的工艺品展示成为其艺术品质的一部分
工艺品的艺术品质通过展示方式得以完整表达,反过来,工艺品展示也能够成为其艺术品质的一部分,这在橱窗展示和布景展示中比较常见。橱窗展示设计已经成为视觉艺术的表达形式,精心设计的橱窗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而工艺品是其中的亮点。在旅游胜地购买当地工艺品的大多数游客,都是被精致的橱窗所吸引,被游客们带回家的工艺品,不仅实现了其自身的审美品质和经济价值,还使观赏者能够适时记忆起购买时的橱窗展示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这意味着,橱窗展示本身的艺术价值,也通过工艺品艺术品质而传达出去了。布景展示的方式除了使工艺品自身的艺术品质能够表现出来之外,还能够借由艺术品质的实现,使整个布景带给人们更多的审美感受。例如,陈列于住宅小区的景观小品,如路灯、花坛、门牌号等,都属于实用性工艺品,这些工艺品的艺术品质要靠小区整体的布局和规划风格作为布景进行展示,而一旦这些景观小品的艺术品质得以表达,小区也会形成一种整体的艺术风格,这是工艺品为布景空间艺术品质提升带来影响。
3.3工艺品的艺术品质提高促进工艺品展示的发展
工艺品展示行为并不是现代才有的,自从工艺品诞生的那一天起,展示行为也随之出现,有些陈设类的工艺品,其本身的使用途径就是为了观赏、把玩,实际上也就是通过展示表达其艺术品质。但是,工艺品展示的途径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而不断变化的,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玉器和瓷器,在没有被判定其艺术品质之前,多有被埋没的情况发生;在雕塑艺术没有发展到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审美价值的时候,布景类的展示方法也并不多见。因此说,工艺品的艺术品质提高,是促进工艺品展示发展的一股动力。
4结语
工艺美术品行业前景篇3
中国是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大国,大批传统工艺美术企业进入市场后却遭遇市场泛滥、供大于求、自相竞价、自相残杀乃至纷纷倒闭的惨状,一些特种工艺美术品属于奢侈消费品,生产过剩对传统工艺美术行业造成行业性伤害。
景泰蓝一个仅存的老字号
天坛南门景泰路的北京珐琅厂是一家创建于1956年的老厂,“全国景泰蓝行业仅存一家的老字号”。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珐琅工艺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它是在设计好的铜胎上经过掐丝、焊接、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十余道工序精心制成。该厂景泰蓝专家米振雄对记者介绍,制作一件一般的景泰蓝,一般要费时3个月,需要各道工序工人的紧密配合才可完成。目前该厂留下来的全是一些技术娴熟、热爱景泰蓝的能工巧匠,收入却很低。他指着一位正在点蓝的专注的中年工艺师说,他们的月工资也就是千余元。
景泰蓝从元代开始就为皇家制作,在明代闻名世界,在清代仍大量生产。人们一提起景泰蓝就想到北京,它们也构成了明清两代人生活的器具和重要的“人文景观”。它金碧辉煌中有沉稳收敛,骄傲金贵中有雍容大度,是一种贵族气韵的美。但在北京珐琅厂,虽然许多工人在忙碌,工厂也进行了改革和向市场机制的转变,景泰蓝仍在走下坡路。米振雄虽为全国少数几个景泰蓝方面的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在谈到景泰蓝时既充满感情又不无悲痛。他说:“我1958年进厂,做了一辈子景泰蓝,但这门手艺如今没有年轻人愿意学,因为现在市场不景气,工资低。”这也是整个北京乃至全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共同面临的现状。建于1958年、拥有40多位全国著名工艺美术家的北京工艺美术厂背负4000多万元的债务,于2004年12月被法院裁定破产。
“在潘家园古玩市场,你不时能找到这些假冒景泰蓝的踪影。而在国外市场,追逐景泰蓝的商人及收藏者,也大有人在。”一批质量不过关的伪劣产品让外国人误以为景泰蓝不过如此,让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感到十分痛心。张同禄说,他在河北某地农村就见过一户农家简陋的制作车间,工人在昏黄的灯光下进行生产,墙壁上和灯泡上沾满厚厚的灰尘,工人打个喷嚏,尘土纷纷落在刚刚上了釉的花瓶上,等颜色凝固,灰尘就在瓶身上形成许多砂眼,经过打磨抛光表面还不是很光滑。由于真正的景泰蓝工艺品全靠手工完成,稍有瑕疵就得毁掉重做,正是慢工出细活,但这样成本就比较高。有的消费者往往被是真正景泰蓝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的价格蒙住了眼睛而买了伪劣产品。
景泰蓝艺术品的制作周期是3个月,而那些假冒伪劣的仿制品1天就能完工。消费者对充斥街头地摊的劣品失去了信心,倾注了大师们无数心血的艺术品也一并受到牵连。为各种艺术门类的专业生产企业和大师们的作品申请专利商标的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景泰蓝的窘困,真正阻碍行业进步的是大规模生产的观念和无序竞争的市场。
景德镇千年窑火为何熄?
今天,景德镇已无法在日用瓷、建筑瓷领域与广东福建相竞争。当代景德镇的日用瓷业衰落是以广东、福建、河北、山东,乃至湖南、四川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子陶瓷兴起为背景的。而清乾隆年以后景德镇瓷器外销的衰落是以日本、欧洲制瓷业兴起为背景的。
景德镇历史上的陶瓷产业一直有官营和民营、官窑和民窑两条线,在传统的景德镇有官窑的贡品文化,更重要的是民窑的市场文化。传统的景德镇瓷业兴旺的原因在于:它从宋代以后就逐渐占据了全国日用瓷的主要市场,元代以后又成为皇家用瓷的供应商,宋元明清,景德镇还是日益扩大的海外市场的供应商。正是这三个市场同时促进了景德镇的繁荣。而从清代后期开始,随着日本乃至欧洲瓷业的进步,景德镇逐渐丧失了海外市场,首先是日用瓷,其次是艺术瓷。建国以后,景德镇的日用瓷在海外已成为“垃圾货”,质量甚低且价格低廉。艺术瓷也因图案题材老化,千人一面,在外国市场无多大吸引力。
中国东中部地区的城市只要具备瓷业生产条件就立即上马,围剿、吸收、抢占日用瓷和建筑瓷市场,蚕食景德镇。十大国营瓷厂一夜倒闭则令景德镇瓷业主力军和有生力量自行瓦解。仿古好卖,大家都去生产仿古;薄胎好销,大家都去生产薄胎,结果一只薄胎瓶只卖几元钱;青花好销,大家全去弄青花;粉彩好走,大家都上粉彩――景德镇成了一个在最低成本价上血光火影的惊险竞技,无行规的竞争致使景德镇的劳动价值集体贬值,生产得越多越赚不到钱,如同病毒在不设防的“城市”或产业中蔓延,使之可能随时瘫痪。
而景德镇历史上聪明的工匠们就意识到这一问题,至少在明清就有相当严密的行帮组织,“主顾有定,不得乱召。”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则云:陶有窑,窑有户,户有工,工有作,作有家。各窑各户各工各作各家做什么品种,都有严密的规定。也正是这种严密的规定和行规促使着景德镇这块大蛋糕在组织中分工与合作越做越大,分工造成了各项技术的精益求精,合作造成了景德镇形成独一无二的瓷艺蛋糕,你要分一杯羹却无从下手。正是分工与合作推进了景德镇的技艺,正是垄断和行规确保了景德镇在全球竞争中瓷器质量及其技术的稀缺性,从而获取分食整体的“垄断利润”。
但在今天,没有任何竞争的种类限制及行规,也没有任何垄断的技术及制度工具。任何一个新技术和产品一旦出现,也是它马上普及和克隆的开始。其最终的结局是生产过剩,而根本上在于生产规模的任意放开和扩大。
奢侈品的金鱼不能像鲸鱼一样喂养
工艺美术品行业前景篇4
今天忆起林徽因这个名字,首先不是因为她与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是夫妇,为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功勋着著;其次也不是因为她是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第三更不是因为她是江南才女、绝代佳人。而是她与中国景泰蓝有着生死之缘。
1949年建国以后,逐步萎缩的景泰蓝行业得到不少文化名人的关注,其命运得以转变。这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名字,如梁思成、林徽因、沈从文等。中国第一位从事景泰蓝专业设计的工艺美术大师钱美华,便是师从林徽因。
1950年6月,北京市政府成立了特种工艺品公司,抢救扶持北京传统手工艺业,1951年,特艺公司成立研制景泰蓝的特艺实验厂,同时,清华大学营建系(今建筑学院)在梁思成、林徽因的主持下成立抢救景泰蓝工艺的美术小组。
这个美术小组的成立,还有一个故事。一天,梁、林二人在北京海王村旧古玩摊被一只景泰蓝花瓶吸引。摊主见他们很喜欢,便说:“二位先生还是有眼力的,这是正宗老天利的景泰蓝,别处你见不到了。就是老天利这家大字号,也撑不住快关张了。北京的景泰蓝热闹了几百年,到这会儿算是快绝根了。”
摊主的话说得有点儿过,可引起了梁、林对景泰蓝的关注,当时的景泰蓝作坊,大的不过二三十人,小的只有两三人,工人多在低矮、昏暗的作坊从事手工操作。经过多次走访调研,梁思成和林徽因决定成立美术小组抢救景泰蓝。当时,刚从浙江美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的钱美华,进入清华大学深造,师从林徽因主研工艺美术,也加入了保护景泰蓝的美术小组。现已82岁的钱美华回忆说,那时,从她住的宿舍崇文门到清华大学很远,林徽因就推荐她平时多到当时在故宫任研究员的沈从文处学习。“沈从文对景泰蓝很有研究,他鼓励说中国是金属工艺最成熟的国家,历史上留下的宝贝很多,要创作就要多临摹。”
1955年春,林徽因因病入住同仁医院,钱美华赶去看望。钱美华还记得,当时林徽因已极为消瘦,在听完近来手工艺品设计的介绍后,她脸上泛出愉快的神情,“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这是师徒最后一次见面。钱美华说,老师每吐出一个字,鼻子上的氧气管就跟着颤动,可字字都真切。这一句话,决定了钱美华一生的追求。
1956年到1958年,在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大大小小的珐琅生产合作社合并,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北京市珐琅厂。1958年,钱美华主动要求到工厂工作,成为景泰蓝专业设计第一人,如今她带出的不少学生也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用他们的话来说,现在的景泰蓝工艺,不仅不落后于明清鼎盛时期,反而由于制作工艺的改进,其用色和设计得到极大的发展,能够创作出许多明清时期不可能完成的作品。2006年,景泰蓝工艺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泰蓝的诞生与发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明清两朝进入繁盛时期。然而,到乾隆尾叶出现垂危的迹象,同治、光绪时期更加衰败,而北京的掐丝珐琅业所呈现出的那种短暂的繁荣也只“不过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掐丝珐琅业的回光返照罢了。”(杨伯达:《景泰蓝》)到了“抗战时期,外销断绝,作坊不断倒闭。解放前夕,从事景泰蓝生产的工人只剩几十人,优秀传统工艺处于奄奄一息境地。”(唐克美:《瑰丽的景泰蓝历史悠久》),这就是上述两位老一辈专家、艺术家对新中国成立之后景泰蓝行业的真实写照。是党和国家的积极扶持、关怀,才又重放异彩,焕发了勃勃生机。在这里,我们不能忘记,虽已尘封数十载而少有人知的林徽因这个名字,尤其是她那“懾人的美貌”、“完整的美感”所捧伴的那种常人少有的以命相搏,为挽救景泰蓝传统手工艺而献出最后心血的这颗“心”。
林洙女士(梁思成第二任妻子)一段关于介绍林徽因与景泰蓝“缘分”的一段文字如下:
“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两个精美的景泰蓝小罐,它们造型优美,图案简洁典雅,带着浓厚的民族风格。这是林徽因亲自设计的产品。有一段时间我把它视为纪念林徽因的珍贵物品,包好收藏起来。不想“文革”中被红卫兵抄出来,要作为文物没收,我再三解释说这是解放后的新工艺品,才被扔了回来。
我久久地凝视着它,眼前呈现出林徽因为恢复濒于停产的景泰蓝手工艺呕心沥血的日日夜夜。如果编写《中外历史之谜》的作者知道林徽因晚年的健康情况,一定会写一条“林薇因健康之谜”编入书中。医生们一次又一次地对她发出病危的‘黄牌’警告,她都闯了过来。她不但活了下来,而且是怎样的活啊!她的肺已布满了空洞,肾也切除了一侧,结核菌已从肺转移到肾、肠。她一天吃不了二两饭,睡眠不到四五个小时,但却在梁思成陪同下,带着她的助手莫宗江、常沙娜等人,多次跑到景泰蓝工厂去调查,了解它的工艺程序及材料特点。
她很快就得出结论:工人师傅的手艺是高超的,但是由于传统产品的造型庸俗、色彩单一、图案繁琐,致使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濒于停业。于是她以惊人的毅力和她的助手们一起研究设计适合景泰蓝生产工艺的造型、图案及配色。为了探索和发展民族传统的优良图案,她对我国历代图案进行了研究。她已不能像设计国徽时那样亲自画图了,她的意图常常是由她最亲密的助手莫宗江来完成。我不止一次在林微因处看到莫宗江画的工笔图案,那真是一张张极美的艺术品。
她如愿以偿了。当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接过林薇因设计的景泰蓝礼品时,高兴地说:‘这是代表新中国的新礼品,真是美极了!’
景泰蓝现在已被认为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立于世界手工艺品之林。有朝一日人们也许会专为北京景泰蓝写一本书,但是人们会不会记得有一位被结核病苦苦折磨的弱女子,为它献出了自已最后的心血。”
工艺美术品行业前景篇5
(1)雕塑
雕塑具有两个功能:一是美化功能,古希腊及史前雕塑都是以模仿人体存在,这是人类对美的需求,如著名的维纳斯雕像。二是教化功能,就是给伟人和名人塑像。雕塑被舞台美术设计师们所看好,主要是它的美化功能,它的空间形式及体积感,如北京服装学院与台湾实践大学2010年优秀毕业作品展演舞台,运用多个白色雕塑魔方构建舞台背景。白色魔方的神秘感传达了服装设计师变幻莫测的设计构思,加上台面多层台阶的变化,给整场演出营造了一个优美而广阔的表演空间,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2)建筑
建筑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最早是理念上的。建筑的空间是三维的,服装表演舞台造型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三维空间的视觉幻觉。三维空间除长度和宽度外,最主要的就是深度,而深度的建构就要有近景、中景、远景,这正是建筑的主要特征。设计师当然不会把建筑的造型直接搬上舞台,但可以巧妙地运用建筑的框架式结构,如1995年在北京故宫举办的主题名称为紫禁城”服装表演,就是以故宫大殿为背景进行设计,所展示的服装灵感也全部来源于故宫的建筑,整场演出古朴凝重,庄严大气,营造出浓重的历史怀旧氛围。再如2002年世界精英模特大赛总决赛在拉萨布达拉宫前举办。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矗立,壮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现代造型艺术手段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1)构成艺术
构成艺术是在近代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源于德国的包豪斯和俄国的构成主义。它是一门平面设计,广告、装潢、工业设计、网页设计、商业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等行业的专业人员必修的基础课。它以抽象的、数理式或多种综合形态的思维方式对点、线、面进行重组和建构。在一场香奈儿(Chanel)时装展示中,模特们从一个38cm(15英寸)大小的软面料手提包造型通道上场。软面料手提包为点,模特的展示路径为线,加之舞台的背景,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整体结构加深了对香奈儿服装服饰的总体印象。
(2)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著名日裔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曾在地铁站举行过时装会,运用地铁站通道设计演出空间,利用川流不息的地铁作为表演背景,以期望达到一种时空穿梭的效果[1];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先生也曾将自己的会移师敦煌大漠,苍凉悠远的天空、广袤无垠的沙漠与飘逸空灵的服装、悠然前行的模特相得益彰,给人以强烈的美的震撼。设计师托马斯曾经设计的舞台背景很容易使人想起在阿尔卑斯山上滑雪时看到的牧人小屋。白色的伸展台用具有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特色的华丽装饰品装饰。为了更好地将阿尔卑斯山场景展现在舞台上,部分表演舞台还采用人工降雪。
(3)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是人们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色彩配置和视觉传达等有效手段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个性的展示环境,通过这种展示面貌,有计划、有目的、合乎逻辑地将展示的内容传递给观众,力求对观众的心理、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的综合性创造工作。服装表演艺术归根结底就是展示艺术。山本耀司,一个简约主义设计师,也常常通过舞台布局来反映其设计理念。他通过一张狭窄的未经加工的木制伸展台设计出了一个斯巴达克式的舞台布景,以强调作品的纯粹简约风格。装饰性的物品作为舞台美术设计的一部分可以用来突出主题和增强气氛。美国本土印第安民族的服装展往往用五彩斑斓的干玉米、各种篮子以及当地的一些植物混合着纳瓦霍人独具特色的毯子和船板来做装饰,以突出独具特色的模特和服装。美国德克萨斯州向来以种植传统农业为荣,所以舞台美术设计往往在舞台上使用马刺、缰绳、马鞍以及其他一些西部饰品来体现他们的这种自豪感。当然,德克萨斯州的大幅地图也常常用作舞台背景。
3总结
工艺美术品行业前景篇6
[关键词]景德镇名人名作侵权对策
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范围内拥有“工艺美术大师”最多的一个城市。当前由部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学院教授、陶瓷名艺人创作的装饰艺术陶瓷倍受收藏者青睐。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落地粉彩,秦锡麟的青花釉里红陶艺作品,王恩怀的花鸟作品等其高超艺术技法令人叹服。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利益的驱使,全国乃至世界陶瓷市场上大肆仿冒和盗用景德镇陶瓷外观设计、知名商标和名人名作等个案常有发生。如果这些侵权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的萎缩,更为严重的是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将因蒙尘而黯然失色,这对于景德镇经济的发展来说会产生致命的后果。因此,加强对景德镇艺术陶瓷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研究,做好景德镇艺术陶瓷,特别是景德镇艺术陶瓷中名人名作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一、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范畴及其界定
提及名人名作的艺术陶瓷,在传统意义上,人们更多的理解是指那些由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创作的,具有独创性、高质量、小批量生产的,以供人们欣赏为主要功能,在陶瓷艺术品市场上有较高价位的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实际上,这种理解指向的是纯艺术陶瓷作品,纯艺术陶瓷作品从数量上来说是非常少的,大多数是单件数。因此,单位纯艺术陶瓷作品在市场中的价值往往会体现得比较高。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对精神上的艺术化享受需求在提高。这种社会需求的变化也在呼唤着那些著名的陶瓷艺术家们的陶瓷作品能融入平常百姓的生活,因此既具备艺术观赏性又有生活实用性的陶瓷作品便应时代的发展而被提出。这就是现在我们大众非常熟悉的实用艺术陶瓷。那些陶瓷艺术家创造出人们日常实用的新的艺术陶瓷作品,或者把艺术创作和日常的陶瓷用品相结合等,然后把这些作品进行大批量生产,实行产业化运作,从而实现了艺术陶瓷的大众化需求。因此,从艺术创作的本质上来说,那些由陶瓷名家创作的实用艺术陶瓷和纯艺术陶瓷作品一样,都应归为陶瓷名人名作的范畴之中,它们的区别更多的是体现在作品功能上。
二、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遭受侵犯的主要表现形式
如前文所述,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分为纯艺术陶瓷作品和实用艺术陶瓷作品两类,而这两类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性质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归纳起来,市场上不法分子侵犯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知识产权的主要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概述:
1.著作权领域中的侵权行为
(1)仿制他人同类作品的标志,致使与原作品或者原作者相混淆。这种盗版侵权行为在市场中最为典型,不法分子看中的就是原作品的艺术价值,采取直接模仿或间接模仿(如改变原作品中一些无碍作品大局且一时难以辨别的细节等)原作品的形式,即我们所说的赝品,利用信息缺位给消费者以迷惑,以假乱真,从中谋取暴利。
(2)故意使用与其他作者姓名相同或者相似的姓名,引人误认为是该作者的作品的行为。在侵犯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中,大量存在其自己生产或经营的陶瓷艺术作品上署上他人的名字或者在他人创作的作品上署上自己的名字的侵权现象。
(3)借用他人现有作品之角色或者典型艺术形象、场景、线索等进行谋利。在这方面,侵权者往往采取展览、播放等手段使用景德镇陶瓷名家的陶瓷艺术作品,恶意侵犯著作权人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2.专利技术领域中的侵权行为
在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中,有一部分是独创性很高的实用陶瓷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且适于工业应用,例如,匠心独具且外观精美的咖啡具、茶具和文具等,其外观设计权就属于专利技术保护的范畴。
在利益的趋势下,一些不法分子对景德镇陶瓷名家的陶艺创作格外关注,一但这些艺术名家向市场推出他们的陶艺作品,就立刻遭受到他们的假冒和仿冒。三、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屡遭侵犯的原因分析
任何经济现象的存在都有其市场基础,陶瓷名人名作侵权现象的存在也具有它的市场原因和法律原因。
1.盗版的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存在因市场信息的不对称
陶瓷艺术品是一种商品,作为艺术品的商品,对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真实性做出有效的甄别至关重要,否则,消费者蒙受的将是比一般商品更大的损失。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市场中天然地存在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甄别出艺术品的真伪存在困难,要么真假难辩,要么因成本过高难以有有效的甄别途径。解决市场信息机制问题是杜绝盗版商品的必由之路。
2.盗版的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存在有着市场供给基础
很明显,盗版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生产价值是非常高的,它甚至是盗版一般商品的若干倍。而盗版陶瓷名人名作的直接的生产费用又是非常之低,盗版者通过付出非常低廉的直接生产费用而换取的是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在作品没有被甄别出来的前提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盗版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在市场中屡禁不止,且有猖獗之势便不难理解了。
3.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执法工作还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立法仅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方面的中前期立法,而且我们还停留在分开保护的层面上。《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各行其责,没有形成统一的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典。这种立法状况不可避免地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造成一定程度地混乱。对于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保护更是如此,如对实用陶瓷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适用问题的认识便存在分歧。这使得对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法律保护缺乏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在适用中容易出现不同层级法之间的矛盾,导致执法工作不健全,需要借助于一些行政条例和司法解释来完成操作,这必然会致使法律效力受到影响。
四、保护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的对策分析
保护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知识产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加以长期努力。
1.完善知识产权法,充分利用法律体系对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的规范、协调和保护作用
笔者认为: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中纯艺术陶瓷的知识产权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对于这一点学术界并无异议,采用著作权法保护既较易获权又保护期限长,对艺术创作的保护和激励有利。
在对实用艺术陶瓷的保护问题上,我的观点是:可以采用多重保护模式。实用艺术陶瓷作品中表现为具有独创性和审美价值的实用陶瓷手工艺品和纯陶瓷艺术作品主要采用《著作权法》保护,而对于适于工业应用的实用陶瓷艺术作品主要采用《专利法》保护,采用这种保护方式因要求条件较高且需经行政部门审查批准才能获权,因而不易遭到侵害。除此之外,对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可以同时采用《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综合保护,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利用法律体系对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的规范、协调和保护作用。
2.景德镇政府要加强宣传指导工作,提高全社会保护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知识产权意识
我国实行知识产权制度的时间不长,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仍很薄弱,景德镇地区在这方面的意识更为薄弱,因此,景德镇市政府要坚持长期不懈地开展宣传,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让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知识产权制度,制作播放公益广告,通过各种途径、不同方式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报道,引起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注,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
3.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要依法行政,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第一,坚持依法行政,严厉打击一切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做到有案必接、有案必查、接查有果。第二,主动了解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权益人的保护状况,协助依法维权。第三,建立执法联动体系。要充分发挥景德镇人民法院具有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有利条件,加大司法保护力度,联合瓷局、专利局、公安、海关、商检、技监、工商、版权等部门,携手对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市场进行检查。
4.建立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信息平台,促进知识产权的有效利用
目前,景德镇还缺少专门的名人名作陶瓷信息检索服务中心。因此,一要加强陶瓷专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陶瓷专业信息平台建设和专业信息服务的网络化进程。通过建立面向社会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共享平台,建立有关专利、商标专用数据库,为陶瓷艺人的艺术创作和市场竞争提供有效、便捷的知识产权服务。二要建立供陶瓷行业和名人名作领域共享的专业数据库,对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检索和筛选,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产权保护战略研究提供支持平台。三要积极发挥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陶瓷信息开发和咨询服务,引导企业或个人通过陶瓷信息检索,避免低水平重复性研究和科研资源的浪费;跟踪市场最新信息,掌握不法分子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保护战略。以上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在更大程度上是弥补和修正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由于市场信息不完美所带来的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方面遭受侵犯的缺憾。
参考文献:
[1]鄢涛吴白云:论景德镇陶瓷的知识产权保护.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