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我爱家乡的什么作文(收集7篇)

来源: 时间:2025-08-23 手机浏览

我爱家乡的什么作文篇1

我家屋后有一片麦田,没事的时候我就去玩。

春天,田野里一片嫩绿,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我们在里面捉迷藏,翻跟头,麦田就像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夏天,约上几个朋友,拿着用麦秆编的笼子,去田野里捉蟋蟀。“吱,吱,吱,”我们听见了一阵阵蟋蟀的叫声。顺着响声,我们找到了一个蟋蟀的巢穴。我们把它挖开,好多蟋蟀后腿一蹬,飞快逃走。我看见一只褐色的蟋蟀,长长的触角、粗壮的后腿、响亮的叫声,肯定是一只金刚,我心中暗想。我蹑手蹑脚,慢慢地靠近它,快速出手,拢住了它。它在我的手里乱蹦,急着挣脱。我赶紧把它放进笼子里。“我捉到一只‘金刚’。”我大声叫道,龙伟说:“我也捉到一只,叫‘龙战神’。”宋清清耷拉着脑袋,撅着嘴说:“我一只也没捉到。”我们来到空地,用木棒挖了一个小坑,把蟋蟀放进去,“金刚”与“龙战神”的决斗开始了。一开始,龙伟的“龙战神”还斗志昂扬,几个回合下来,我的“金刚”就占了上风。龙伟用小树枝碰“龙战神”的触角,激发“龙战神”的斗志,一场大战又开始了。

不一会,天上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赶进找个地方躲雨,田野里水花四溅,犹如千万多盛开的白莲,雨下完之后,我们一个个都成了小泥猴。

秋天,田野里一片金黄,粮食丰收了。农民伯伯脸上挂着晶莹的汗珠,露出灿烂的笑容。连高粱都笑得涨红了脸。

冬天,大雪纷飞,一望无际,像铺上了一层雪白的地毯。走在田野的小路上,积雪在脚下“咯吱咯吱”地响,偶尔还能看见野兔的脚印。一阵风吹来,雪面上扬起一层白纱,漂亮极了。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田野。

我爱家乡的什么作文篇2

我老家门口有一片柿子林。

它们不知在我老家门口伫立了多久。在我的印象里,它们好像是群勇士,也仿佛是一群老者,守护者、看着我长大。

我至今都还记得,第一排靠近白菜地的那颗柿子树是我夏日乘凉的好去处。那时的农村是没有空调的,我每次难以忍受酷热之时,总是要爬到那棵树上的。轻倚在树干上,微凉的树皮紧贴在我的皮肤上,不算宽大的叶子密密麻麻地遮住了我的眼睛。落日的余晖被树叶割的支离破碎,一片一片,昏昏暗暗地打在我的脸上。

夜晚的柿林是最凉爽的,这时候,村里的老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凑到柿林来聊天,他们或坐在地垄上,或蹲在树根处,老爷爷吸着长长的烟袋,老奶奶摇着大大的蒲扇,闲聊着家长里短。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们都发现不了躺在树枝上的我,我也不管他们,他们聊他们的,我看我的满天繁星。

长大后,我已经不常回老家了。但是每次回家摘柿子,我总是兴高采烈地冲在前面。

柿子红彤彤的,个个叶大果圆。橙红色的柿子映在墨绿的树叶里,倒显得有点欣欣向荣了。当然,我家的柿子不是绣花枕头。它外表看着甜,里面的果肉更甜。剥下那薄如蝉翼的柿子皮,里面是晶莹透亮的果肉,让人不舍吃它。

树多柿多,而我们家乡的人却少,所以那么多柿子,我们根本吃不完。而剩下的柿子我们又不肯让它白白浪费。所以奶奶就用那些柿子做柿饼。

柿子好,做出的柿饼更好。本就香甜的柿子,再加上雪白的糖霜,更是甜上加甜。但奇怪的是,奶奶做出来的柿饼从来不会甜得发腻。我问奶奶为什么,奶奶只告诉我,是柿子好,是柿子好。

咬口柿饼,充溢口腔的是浓浓的甜味。我仿佛又看到了儿时的柿树,斑驳的阳光,闲聊的老人,以及我爱的柿子。

我爱家乡的什么作文篇3

厌倦于城市的霓虹灯,才想起家乡木桌上的蜡烛,困扰于车水马龙的喧哗,才想起家乡田间的安详。席梦思的柔软,也终令我想念那家乡的炕。

那还是好几年前才有的炕了。我身为全家最小,被几个哥哥团团挤着趴在炕上。说是叫炕,我打心底里更喜欢叫他游乐场。疯、玩、笑、闹,是我对它留有的印象。常常是在上面扭打成一团,顶着这个,戳住那个,兄弟几个嚷着闹着,这个又压倒那个,那个又放翻这个,蹬掉了被子,似红毯般在地上铺上一道,几个都要踩上去走几步过过瘾。那褥子更是皱皱巴巴蜷在脚下,常是大哥趁我不注意,抓住两个角一提,将我囫囵个裹在里边,不停地叫卖:“卖小孩咯,便宜买走咯……”常引得大伯一顿臭骂,却还是未曾悔改。说老实话,这样还挺有意思,总比枕头大战被呼到脸上强。

这种锣鼓喧天的疯闹大人是不允许的,但四个人围个圈打扑克却是受待见的。三个哥都会,而我却连皮毛都不甚了解,看到那红的黑的心里就乱作一团,更别提还要算算术、比大小,才是没得玩。于是就自己摸索着,看着那个花花多就出那个,被驳回来就换一张,也不用算算术;单蹦对单蹦,四张对四张,也不用比大小,要是没连上也只能怪自己倒霉。若要是对家剩了不到几张牌,就赶忙收手,不然便轻易送了东风。

炕头上有一个大木箱子,几个人硬是争论许久,却拿不定个主意,他到底该叫个啥?有人说是宝箱,就拿动画片里装满金银珠宝的箱子;有人说是冰箱,夏天躺在上面比睡在炕上还凉快,指不定里面还藏着点好吃好喝啥的;还有说是药箱的,因为箱子总是闻着一股子怪味,和那煎锅里熬的中药一个味。就这样朝思暮想的盼着,盼着啥时候能把这箱子打开看看,直到有一天,从爷爷衣服口袋里摸出一把钥匙,激动得赶紧去打开看看,只是一些粗布衣裳,好早好早之前爷爷奶奶穿的,比我们的年龄还大哩!

现如今,爷爷奶奶也住上了高档社区,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土炕,恰逢四兄弟已长大,也没有了当年扭作一团的乐趣。回忆过去,多少欢乐笑语,多少纯真美好,都随那一铺土炕,离我而去了。

我爱家乡的什么作文篇4

我的祖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名胜古迹。而在山西也是,在我的家乡,也有许多的名胜古迹,比如说:绛守居园池、文庙,龙兴寺,钟楼、鼓楼、乐楼等。在这些名胜古迹中,我最喜欢龙兴寺。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它吗?

龙兴寺,系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龙兴路北端高阜之上。该寺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称龙兴寺。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由于武宗大兴灭法运动,拆寺毁佛之风盛行,寺内建筑几乎毁之殆尽,唯有塔院得以幸存。宋时,太祖赵匡胤寓居于此,改寺为宫,后僧人占居,恢复龙兴寺之名。原存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和龙兴宝塔等。20xx年,在山西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新绛县委、县政府向社会集资,组织义务劳动,抢修了龙兴塔基和寺院,修建于山门,建起108级青石台阶,修建了碧落碑亭等,使龙兴寺面貌焕然一新。

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着三世佛,中间为“毗卢佛”,西为“释迦佛”,东为“卢舍那佛”。佛像面容丰满,神态安然,均为宋金时期的彩塑珍品。殿前殿后还陈列有许多的石碑,著名的有“碧落碑”,为唐代皇室李氏家族所立,碑文集各家书法之长,独具特色,是古代书法作品中的精品。

大殿后就是龙兴宝塔。据碑文记载龙兴塔始建于唐,原为八级,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重包以外皮,并增高至十三级。塔呈八角形,高约43米,全部用磨光的青砖砌成,塔身各檐下的斗拱等均为仿木结构,塔的每级上均有额题,自下而上依次为:一柱擎天、两茎仙掌、三汲龙门、四大跻空、五云献瑞、六鳌首戴、七星召应、八风协律、九陌看花、十园蓉境、十方一览、十二碧城、十州三岛。该塔结构精巧,体态秀丽,颇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雄伟气势,登上宝塔顶后,绛州古城一览无余,景色如画。令人更感神奇和迷惑的是,该塔曾多次“冒烟”。据《重修新绛龙兴寺碑记》载:“光绪乙亥(公元1875年),塔顶冒烟,佥为青云直上,为发达科名之征兆”。这年大旱。之后20xx年、20xx年、20xx年等时间老人传说也亦冒过“烟”。最近一次是20xx年8月份,塔顶“冒烟”,观者有万余人,连冒七天。其原因至今仍为一个谜团,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定能解开此谜。

我不仅爱我家乡的龙兴寺,而且更爱我的祖国。

我爱家乡的什么作文篇5

我的家乡陕北绥德县,位于榆林市东南部,绥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绥德被人们称为“中国石雕之乡”。有石魂广场,石牌楼等,其中石狮子就是代表之一。

星期天,我和妈妈兴致勃勃的来到石魂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狮群,有三十几座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其中的一座石狮子上面写着“天下第一狮”四个大红字。石狮群的背后矗立着举世无双的两尊巨型石狮子,这对近20米高、直径为11米的石狮子,底座为乌龟,石狮踞其上,俯视名州大地,气势磅礴,威震八方,仅石狮子口就能容纳十多个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狮子。石魂场的左上侧是广场照壁,照壁中央的“石魂”二字熠熠生辉。右侧石壁雕刻一副“天佑善者”。我和妈妈沿着陡坡往上走,巨型石狮子的后面有四狮图腾、城门楼、石鼓、崖壁雕刻、城墙等。石鼓共有五个,一大四小,寓意“五谷丰登”。在晚上,石魂广场上有五颜六色的灯光,特别的美丽。空闲的人们扭起了大秧歌,游客们照相留念,各种叫卖声响彻石魂广场。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

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石魂广场,我又迫不及待的来到了石牌楼。

远远望去,一座高大的石牌楼矗立在青山下。往近一走,两头大石狮挡住了去路,它们张牙舞爪,怒视着前方,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平安。再往前走,就来到了石牌楼广场,“天下第一楼”五个大字映入眼帘,只见牌楼五门六柱,雄伟壮观。楼顶飞檐高跷,翩翩欲飞。门的正中刻着“天下名州”四个大字,大字的两旁刻着各种各样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图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猛龙,有的龙首交错,龙身缠绕;有的怒目圆睁,好像要俯冲下来;有的腾云驾雾,往前方飞去。门柱的下方有石鼓,石鼓上刻着各式各样的人物浮雕:有爱国爱民的故事,有孝敬感恩的典故事,还有做人的典范……个个栩栩如生,感人至深。

我爱石魂广场,我爱天下第一楼,更爱我们美丽的绥德。我为家乡的石雕艺术而感到无比自豪!

我爱家乡的什么作文篇6

你一定听说过“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优美诗句吧?可你知道吗,诗中赞美的古城,就是我的家乡——常熟,一个美丽富饶、被称作“鱼米之乡”的地方;而诗中所指的“七溪流水”,就是城中有着1200年历史的古运河——琴川河,它就像几根轻柔的绿飘带,像几根琴弦,缠绕在古城常熟的周围。它滋润了万项农田,哺育了无数生灵,在交通运输、泄洪排涝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真可谓是我们的“母亲河”。

但现在,使我们的母亲河穿上了乌黑的衣裳,染上了刺鼻的气味。我想:琴川河一定是由于被污染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我来到琴川河周围“巡逻”,看到有些琴川居民向河里扔垃圾,泼脏水。我问了问几位居民,她们说,她们只是偶尔向河里扔过垃圾,偶尔向河里泼过脏水,但就是这些偶尔汇集起来,所以又黑又臭的河面上漂浮着蛋壳、菜叶、废纸、塑料袋等脏物。当我看到有些居民有乱扔垃圾的意图,便上前阻止说:“叔叔、阿姨,请不要把垃圾扔进琴川河,这可是我们的‘母亲河’,它哺育了我们多少生灵啊!”说完,本以为会挨那些大人们的骂,令我非常的紧张。没想到结果是那些不文明的长辈们脸红了。回来后,我别提有多高兴了,欢呼着“成功了!成功了!”

但是,我毕竟是在校读书的小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仍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个问题,大人们应该做好我们孩子的榜样,这样,人人都能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家乡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让我们爱护琴川河、保护琴川河吧!

我爱家乡的什么作文篇7

古老的东北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他沧桑的面孔中是说不尽的温柔,丰厚的历史积淀让岁月的刻刀也遁了形迹。现在,盛行于东北的是烤串,但它在底蕴深厚的酸菜汤面前,也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

奶奶从瓷缸中捞出水淋淋的腌白菜(嗯,白菜发酵后的味道有点古怪),用清水冲洗后,先揪下一瓣白菜,平铺于案板上。将刀水平握于手中,横着将白菜梆切至一半后用力向左撕,此过程被奶奶称为“片”。只见奶奶将片好的白菜摞起,用刀背定齐后,左手微曲顶住刀面,快速下刀,“嚓嚓嚓嚓”整齐的酸菜丝瞬间堆积在了一旁。过程极为快速,只是银光一闪,一瓣白菜便焕然一新了,简直太厉害了!

将整颗白菜切完后,在活水下冲洗。在台上放一口锅,倒热水放入葱段、花椒粒、大料、八角和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肉不可全瘦,否则会汤汁不鲜;肉不可全肥,否则汤汁会腻口。开火,大火旺烧,将酸菜丝拧干后散开入水,盖盖儿。

我就看着那一口质朴黝黑的瓷锅,在红蓝交织的火焰中静静地伫立着,没有被烫得抱头鼠窜或是跪地求饶。一口汤,一方人,在冰冻三尺中,就简简单单一锅白水烧的酸菜,却温暖了无数东北人的心,因为那是家乡最醇厚的味道啊!

一股酸咸闯入鼻腔中,哦,酸菜汤该好了!这股浓香从厨房门缝中挤出,冲进家里的每一间房子,分子在空气中碰撞崩裂,哦,东北,我闻到了!就是这股带着沧桑与犷野的味道。

在下雪的日子里,捧一碗酸菜汤站在阳台上,看着簌簌而落的雪球,便会想到满面尘灰的东北革命军,他们喝汤时满足的喟叹和明亮的眼睛以及呵出的暖暖的白气。喝一口酸菜汤,暖了肺腑;在喝一口,便沸了整个东北的回忆。

多水的江南是柔情的住居,在那儿,喝不得这样的汤。只有在东北,才有真正的酸菜汤,因为那里有我难以割舍的家,因为那里有我永不泯灭的爱,是的,我爱家乡的酸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