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矿山机械行业现状分析(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5-08-30 手机浏览

矿山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范文篇1

近些年来,随着矿山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煤矿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矿山机械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从简单单一型向综合复合型转变,这样对煤矿的职工的素质和矿山机械的诊断技术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矿山机械在开发矿业资源、促进矿业发展、实现矿生产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在矿山岩石钻进、铲装、运输、破碎及选矿等设备中,液压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正是由于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的限制,煤矿:部分都是在井下工作,煤矿的机械在井下工作时,同样也会受到井下环境和作业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煤矿机械设备易于发生故障,甚至事故,使得机械设备的故障率更高;另一个方面,因为煤矿企业的生产特性等一些自身固有因素的影响,直接决定了使得这些工作在井下的机械的工作空间过小,使得粉尘比较大,而且湿度也加强,更甚至是压力太大的环境下,也给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排除增加了更大的困难。尤其新世纪以来,随着采矿业规模日益增大,采矿的机械设备也更趋于大型化,连续化,机电一体化,其性能与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设备故障的诊断也更为复杂。因此,为了达到能够使得矿山机械设备处于一种良好的正常工作状态,我们必须要将煤矿机械设备和信息技术管理:面协调统一起来,对矿山机械设备进行诊断和维修,这样处理对于煤矿机械的维修管理是相当有必要的。建立矿井调度室远程故障诊断及维护系统是解决问题的很好方法。

2故障诊断技术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包括故障检测与故障诊断,通常合在一体统称为故障检测和诊断(FDD)。

2.1故障的定义和故障诊断的机理

设备工作正常是指在煤矿机械设备不出现任何问题,不影响煤矿正常安全生产时,并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不会造成一些损失等;设备出现异常是煤矿机械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的内部某个部分出现了问题,直接影响到了煤矿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得机械设备的缺陷进一步被放大,使得机械设备的性能不能发挥,情况恶化,但是机械设备仍然能够进行工作。故障则是指当技术设备的某个部分的缺陷发展到使得机械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使得其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基本丧失的程度。正是因为监测与故障是在设备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最终这些故障都是通过以状态信号为依据。监测与诊断就是要快速、准确地提取设备运行时二次效应所反映的特征。

2.2故障诊断过程

2.2.1状态监测

主要是与设备运行有关的状态信号。

2.2.2特征提取

就是从设备运行的状态信号中发现并提取一些与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锁相关的特征信息。

2.2.3故障诊断

故障诊断就是根据之前所获取的信息,并且通过相关的补充测试等一些辅的信息来找到设备故障的位置。

2.2.4决策

根据设备故障特征状态和趋势,做出决策。设备诊断是经过分析处理以获得最能识别设备状态的特征参数。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多种信息,当其功能出现相应的异常信息,机械劣化过程产生的油液成分变化的化学信号等。利用检测仪器,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诊断,可以及时预测机器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

3矿山机械故障诊断及维护技术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现代维修理论等相关基础学科理论和各种检查技术的发展,并且工艺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备。根据煤矿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时间、位置等总结了矿山机械故障诊断及维护技术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3.1目的明确

为了更好的确定机械运行的状态、检查相关部位的故障情况,从而可以分析出故障所发生的原因,并且可以根据原因制定经济有效的维修方案。

3.2实践性强

正是由于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的限制,煤矿大部分都是在井下工作,煤矿的机械在井下工作时,同样也会受到井下环境和作业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煤矿机械设备易于发生故障,甚至事故,使得机械设备的故障率更高,使用故障诊断技术,使得处理结果能够很快得到实践验证。

4矿山机械故障诊断及维护流程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正是矿山机械故障的多样性,成因的复杂性和进行故障诊断所需要的知识对诊断策略的依赖性。因此,基于矿山机械自身的工作特性的优越性,提出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矿山机械远程故障诊断。因此,传感信息融合的自适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将有利于提高诊断策略的可靠性。

矿山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范文篇2

关键词:矿山机械;制造技术;工艺特征

前言

机械制造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起重运输建设、农业生产设备、矿山冶炼设备、化工制造设备等,机械制造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的经济构造也在造成影响,机械制造水平的发展是国家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代表,尤其是在矿山机械方面。所以在发展建设中需重视矿山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1.矿山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趋势

1.1矿山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矿山机械制造的特点主要有三点,分别是系统性、关联性、全球性。

1.1.1系统性

在矿山制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不仅仅是生产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应用,还应该注重对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等多方面的引进,将现代社会的特色和优势充分运用到矿山机械制造业中,确保它在投入使用后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矿山机械制造的系统性表现在它以吸收新技术和高科技为主,将这些新技术和成果在矿山机械制造技术中充分结合,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适应时展速度,让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流通。

1.1.2关联性

在整个矿山机械制造行业中,新技术的使用并不意味着一个方面的进步,它还会涉及到相关产业的进步,如产品设备改进,那么相关的产品涉及、市场调研、产品销售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数据显示,对整个生产过程和售后服务质量都会有影响,主要是因为它每一个环节之间都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存在的,每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整体中存在的部分也难以被忽视。

矿山机械制造技术运用到的范围非常广泛,若是技术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相关联的行业也会得到发展,在整个生产链中就会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要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必须要重视矿山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1.1.3全球化

在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不仅是经济发展显示除了全球化的特点,整个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也在往全球化方向发展,技术层面也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矿山机械想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必须要经受全球化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市场中表现出良好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每一个企业都想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矿山机械制造企业也不例外,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制造技术和工艺,还应该保持全球机械制造业进行竞争的意识。

1.2矿山机械制造的趋势

矿山机械制造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网络化、虚拟化。

如今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被其它行业引进,矿山机械制造业同样处在这一环境下。从产品的设计到产品的销售再到产品售后服务,在整个过程中,零件的制造、市场开拓等越来越多都是依赖网络化来实现,有些甚至还是通过网络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而对于矿山机械制造技术的交流有很多都是通过网络来完成交流,使整个矿山机械制造行业的各个环节都在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随着仿真技术的发展,矿山机械制造中也逐渐将技术引进,确保产品生产、组织管理和车间管理等各方面产业链的成本最低,减少生产周期,保证产品质量。这一些列活动都能够通过仿真技术建立模型来完成。从这个方面来说就是矿山机械制造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在虚拟的环境中将矿山机械制造的各个环节精确为最优,保证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合理性。

2.矿山机械制造技术分类归纳

如今矿山机械制造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虚拟制造技术、并行设计技术、敏捷制造技术。

虚拟制造技术在目前国内矿山机械制造中运用较为常见,它主要运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和多媒体应用技术来实现,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仿真技术,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产品结构并构建仿真。运用仿真技术来对矿山机械制造技术进行分析,在建立的模型中,用户可以清晰看到设计中的每个部件和细节,设计部门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建立的模型来完成各项试验,观察各配件之间的契合度。除此之外,在应用仿真技术的同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对各项参数进行修改和完善,直至模型与用户需求匹配再进行生产。通过虚拟制造技术的运用,可以让技术不再被孤立,图纸的不再是单一抽象的存在,以模型展现出来的是较为直观的整体矿山机械。

并行设计主要是对产品开发、设计阶段进行的综合考虑,使整个矿山机械在生产的过程中都受到充分的关注,如生产工艺、制造工艺、装配、测试、维护等等,它能够有效缩短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周期,使生产成本逐渐降低,生产质量提高。并行设计主要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各项数据建立一个合适的并行工作计算机设计系统。

敏捷制造技术是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但是具体的实施技术是在某些“虚拟企业”的基础之上,通过轨的企业将信息和市场联系起来,如此不仅将市场内有契合度的企业联系在一起,也能够让彼此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发展合作。

3.矿山机械制造技术的工艺特征

目前常见的矿山机械制造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工艺特征主要有三点:纳米再制造、表面损伤智能自修复、创新再制造先进表面。

纳米再制造工艺所表现出来的优势主要是表面的强度、韧性、抗蚀、耐热、热胀等各方面,比传统再制造工艺都要好。纳米再制造工艺主要是将纳米粉与再制造表面工艺充分结合,通过纳米粉来改善再制造层面的力学、化学、物理学等方面的性质,实现对材料表面性能的改变。

表面损伤智能自修复主要是通过不停机、不解体进行,以此完成对矿山机械中的故障诊断和表面损伤修复。它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节并实现自我修复,减少古战发生的可能性,有效保障矿山机械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创新再制造先进表面主要是对废旧零件表面损伤和腐蚀等状况进行面部修复,提高矿山机械制造产品的质量,对表面完成创新再制造先进表面后能够有效保证再制造零件表面的强度能够更高,从而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4.总结

矿山机械在使用中很容易因为施工环境等问题造成表面零件磨损或者腐蚀,所以一定要重视对矿山机械制造工艺的改造和强化。对于废弃的零件一定要有严格的回收制度,保障矿山机械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参考文献:

矿山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矿山机械;机械安全

1矿山机械的发展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矿山机械行业得到大力发展,但与国外同行业产品的发展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露天挖掘设备和井下运设备等方面差距尤其明显,对矿山机械产品而言,在制造质量、外观形状可靠性、寿命、设计水平和试验手段等方面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加入WTO后,为了加快基础工业的发展,必须加快矿山机械的开发与研究速度。

近年来,我国矿山机械行业通过对产品和技术的引进,或者与国外著名厂商的合作、合资,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矿山机械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传统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观有了提高和改进,制造工艺技术水平有了提升。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的安全与财产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机械安全也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同。首先,处在重载、高速等环境下工作的矿山机械如果存在隐患而不能及时发现,就可能导致如绞车损坏、钢丝绳断裂、跑车、皮带机着火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其次,随着采矿工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大型和重型机械进入采矿场所,安全隐患对其操作和周围人员伤害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尤为重要的是,煤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瓦斯、煤尘突出的危险,一旦遇到明火就会爆炸,引发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为了坚决消灭引爆火源,井下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每年由矿山机械设备隐患导致的安全事故都给煤炭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也给煤炭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矿山机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2矿山机械安全技术的现状

2.1矿山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矿山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参差不齐,现役煤炭生产矿井大体可以分为4类:老矿及改扩建矿;现代化矿井;大型(超大型)现代矿井;乡镇中小型矿井。

(1)老矿及改扩建矿多建于解放初期,有的甚至是解放前期,由于资金和企业观念上的问题,仍然保留着建井初期的装备,设备非常落后,安全设计欠缺,虽然进行过一些技术改造仍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现代化矿井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泛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综采机械,其中国产设备占了主导地位,完全采用国产装备的高产高效工作面不断涌现,机电一体化在矿山机械设备上逐步实现;

(3)大型、超大型矿井是近年来出现的,普遍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综采设备;

(4)在我国现有的2.5万个煤矿中有2.3万个是乡镇中,小型矿井,几乎都由个人承包经营,生产条件简陋,生产方式原始,普遍没有综采机械。

2.2矿山机械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经过二十几年的研究、开发,我国的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已逐步走向成熟,掘进机从轻型发展到了中、重型,切割对象从煤拓展到了岩石,长距离的带式输送机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数国产设备也已经有了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安全性大为提高。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我国矿山机械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的现代化矿井装备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现代化的综采设备普及率还较低,有些矿井虽采用了引进的先进设备,但由于对其他国家技术的消化还不彻底,仍不能进行正常使用和维护,一些先进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更有甚者,由于盲目追求生产,忽视安全,把安全监测装置当成影响生产的累赘而拆除,造成很大安全隐患,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原有设备没有淘汰,到了设计寿命仍在超期服役,大部分设备超负荷运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也是造成设备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因素,潮湿、粉尘、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监测设备的可靠性下降;部分管理人员盲目追求生产,存在侥幸心理,致使出现故障的安全监测系统得不到及时维护和更换,也是造成设备安全性降低,也是安全事故屡发的原因之一。3.2矿山机械安全检测技术需要完善

矿山机械设备长期处于重载和交变载荷状态下工作,容易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设备仍然处在重载、高速等环境下工作,就有可能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虽然现代化的测试技术与设备在不断更新,但由于矿山机械设备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大量不可预测的偶发事件的存在,矿山机械安全检测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特别是在灵敏度和可靠性方面,许多复杂的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3.3机械安全设计方法不够成熟

虽然目前许多机械在安全设计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与方法,但是对于有些大型、复杂的关键矿山机械设备,目前安全设计只有理论,还没有成熟的、理想的安全设计方法。如:迄今为止,我国的输送机动特性研究仅停留于理论分析阶段,急需相关的实验研究和验证;在掘进机的设计方面,现在还没有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完整的截割、装运及行走的载荷谱,这些都对安全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与国外的机械安全设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3.4矿山机械安全标准急需完善和严格执行

已经制定的矿山机械安全标准涉及矿用绞车、矿井提升机、矿用提升绞车、窄轨运输车辆、地下铲运机、矿用炮孔钻机、矿用人车、液压防爆提升机和液压防爆提升绞车等,为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和指导原则,并使产品在预定使用范围内得到安全保证。但矿山机械产品的品种达数百种,现有的标准仅涉及了矿山机械产品的一部分,远不能满足矿山机械产品的安全要求。虽然大家都知道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本保证,但是在煤炭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对质量标准化工作产生松懈思想和厌倦情绪,加上不菲的投入,更会促使煤矿管理者在产量、进尺与质量标准化面前,忽视质量标准化,导致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滑坡,埋下事故隐患。

3.5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统计资料表明,80%以上的矿山伤亡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矿山工作的艰苦和危险性,矿山机械的从业人员的组成复杂,部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文化素质低,对设备的安全性能了解不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习惯性野蛮操作等是造成矿山机械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必须通过培训、教育等手段,不断强化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掌握设备的安全操作要领,才能提高驾驭设备的能力;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杜绝麻痹心理,才能减少或杜绝设备伤害事故的发生。另外,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过多地强调产量,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安全观念不强,对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不到位,致使部分操作人员不能很好地掌握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导致现有的设备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技术优势。

4解决措施

4.1建立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

矿山机械和大多数现代机械的发展方向一样,趋向于大型、重载和高速化、智能化与微型化。由于涉及安全的问题很多,单一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要尽快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包括理论、原理和方法,为矿山机械安全设计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对矿山机械安全设计的共性、基础性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针对井下可燃性气体的矿山机械本质安全性设计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并建立矿山机械安全行业数据库;建立低成本、适用性强的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通过设计消除已判定的危害或减少有关的风险,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4.2转变企业观念

由于矿山机械安全问题的依附性、隐性和安全事故致因的复杂性,需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转变企业观念,共同承担安全责任,增强安全意识。

4.3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改善机械设备现状

针对目前在矿山机械安全方面欠账严重的状况,国家应该在政策方面加强引导,在法规方面加大控制力度,在资金方面积极扶持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煤矿进行安全技术改造,企业在利用国家政策技改资金的同时,自身也应下大力气,多方筹措资金,补足安全欠账缺口,下决心报废一切超期服役的设备,或进行必要的装备技术改造,从而切实改善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现状。

4.4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矿山机械安全的法规和标准

我国矿山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者应密切关注国际机械安全标准的发展动向,及时跟踪各先进工业化国家的重型矿山机械及相关行业的安全技术法规与安全标准情况,加大安全标准的制定力度,积极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安全标准,使安全标准能覆盖绝大多数矿山机械产品,监察机关也应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法规和标准的严格执行。

4.5加强对矿山机械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从业人员培训

随着我国矿山机械设备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由机械化向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迈进,对人的智力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更高、更严格。为了在生产工作中做到安全、高效,促进我国机械安全体系的建立和贯彻落实,就必须从现在起加快对从事设计、科研等工作的矿山机械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对作业人员和技术工人的选择和培训,全面提高矿山机械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继续推进煤矿安全培训标准化建设,更好地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设计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煤炭工业部.煤炭工业设计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2]程居山.矿山机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3]杨敬国,晋民杰.国外矿山机械的发展趋势[J].山西机械,2000,增刊,23-241.

[4]管荣根,张瑞宏,顾玲.论我国矿山机械的创新与发展[J].矿山机械,2004,(9):2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