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托班健康教育总结(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5-08-31 手机浏览

托班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篇1

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安全工作贯穿每日幼儿活动,全体教职工要遵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方针,充分利用学科教学、游戏课、课外活动等形式,针对幼儿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以及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差异,开展安全教育,提倡让幼儿走向社会(集体活动)进行安全教育,注意车辆行驶,人靠右走,不能随便乱跑,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让幼儿懂得更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经常检常房屋、大型玩具、物品、药品等,及时排除可能导致的不安全因素。做好幼儿园食品卫生工作,购买熟食及幼儿点心,严禁去无“三证”处购买,严把食品质量、卫生、烹调关,以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幼儿接送严格使用接送卡,以防止发生幼儿接错、丢失现象。

美化幼儿园环境,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从托班抓起,做好防病治病工作。环境卫生是幼儿园的窗口,必需天天搞,按曰常工作要求做好公共场所、各班级的卫生,做好防蝇、灭蚊、灭鼠等工作,每周卫生大扫除,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并把不够的及时反馈进行改进,搞好本园的环境卫生工作,定期紫外线消毒,确保幼儿有一个安静、健康、卫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做好春夏季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按时预防接种,幼儿驱虫等。督促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工作。稳定托班幼儿情绪,从托班做起,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个人卫生习惯,

不挑吃。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和平衡膳食,每学期进行一次营养分析,保证幼儿有足够的营养摄入。定期调换幼儿位置,正确指导幼儿看书、画图画、写字等的良好习惯,保护幼儿视力。

提高保肓员的整体素质,人人都说普通话,从我做起,每半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学习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卫生保健报等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为加快日常工作的速度,定于五月中旬组织一次保育员竞赛(中、大班保育员给幼儿梳头,小、托班保育员给幼儿穿衣服)。

本学期月工作安排:

2—3月份:(1)全园大扫除,做好开学前的一切卫生消毒工作。(2)、插班生及托班新生体检。(3)测幼儿身高体重。(4)做好日常卫生工作及常见病防治。(5)进一步完善卫生保健制度、膳管会小组人员、卫生检查组人员。

4月份:(1)全园幼儿服用驱虫药(自购),做好春季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防治隔离工作。(2)召开膳管会小组会议。

托班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篇2

1.社会性: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是孩子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幼儿园是个大家庭,在家中养成自我为中心习惯的孩子因不适应集体生活而不愿上园。

2.孩子强烈的依恋感:孩子因受不了“离开亲人”这种心理的挫折而不愿上园。

3.环境的迁移:陌生的环境和生活规律是孩子很不习惯而不愿上园。

解决以上一系列问题,做好新生入园入托工作,我和配班老师为此总结经验,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保育观念更新了和教育行为改善了,才能留住孩子的心。例如:有的教师把“保育”理解为“保护身体发育”或“安全保护和卫生”,确实这些教师在生活作息、锻炼与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做得很好,但对心理上的保健忽略了,表现在对部分胆小、依恋较强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哭闹不是通过拥抱或设置孩子所喜欢的环境,而是采取不予理睬,导致孩子讨厌幼儿园,讨厌教师,不但新生入园入托的适应期延长,还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通过对《指南》、《纲要》中保育条款的学习,认识了保育工作对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意义,明白了在教育工作中必须树立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的保健观念。具体地说,就是应该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扩展到孩子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从“安全保护与卫生”扩展到“实施教育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对小年龄的托儿,我以心理保健为重点,注重情感保育,培养良好的情感,塑造健康性格。观念的改变是第一步,如果教育行为还是老一套,那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要在教育行为上体现心理保健,还必须注意孩子的心理特征。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使教育行为体现科学的保育观念。

1.从身心发展来看,2~3岁孩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语言的迅速发展。由于语言的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孩子的思维,这时的思维是一种直觉活动性思维,思维的产生使孩子逐渐产生了意识的萌芽,在产生初步意识的基础上,从而出现了自我表现意识,但这时他们对是非好坏的评价完全是以成人标准为依据,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个性倾向。根据这个特征,我抓自己的言行,真正发挥教师在孩子心理保健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是学习心理保健知识,明白重视和加强自身的心理保健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义务,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现在我们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等给教师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很大的冲击,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应。为此,我首先努力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提倡“微笑”进班。

其次是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孩子人格的发展。有些教师采取斥责、惩罚、讥讽、漠视的态度去处理孩子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问题。他们总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其实孩子对教师所采取的态度是十分敏感的,遭斥责、惩罚、讥讽的经历对孩子的心理是有害的。有的孩子就是由于这种经历而变得神经高度紧张。例如:三年前我接收的新生林静怡,就是因为某个保育员对她哭闹采取“拧屁股”,致使孩子一天到晚哭哭啼啼,两脚不停走动,仿佛有点“神经质”,看老师时不敢正视,而是用斜视的目光,还似乎含着“仇恨”。针对这种情况,我想首先得改变孩子脑中“老师很凶”的印象,先是多次家访,了解她喜欢玩的游戏,做的事情,在幼儿园对她特别关爱,一起玩、一起睡,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时时传递给她,使孩子渐渐改变了,使她觉得老师是可爱可亲的,像妈妈一样关心她的,半个月的时间,孩子完全变了样。这几年的教师生活,我很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保健,尽力避免“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对特殊儿童(如父母离异、家庭关系复杂)更是关爱有加,用我们的爱架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再次,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认识到幼儿园一日生活时时处处有教育,要抓住一切契机,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促进孩子的发展,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晨间接待:从孩子入园的那一刻起,就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的气氛。通过对孩子的注视、微笑、点头、拥抱、抚摸等,使他们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

(2)对待孩子的大小便问题:由于孩子年龄小,大小便出差错是经常有的,在这个问题上我和配班老师共同讨论,研究解决方法,那就是掌握时间,根据每个孩子大小便的规律及时提醒,有时因气候不佳或孩子肠胃不好,孩子尿床或尿在裤子里,教师们绝对做到不埋怨,及时调换,使孩子不感受到有压力。

(3)实施问题性教育,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问题性教育是根据幼儿教育目标的要求,为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而开展的,以幼儿实际生活情景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为教育素材的教育活动。我们一般安排在晨间谈话中完成的,在不断提高素质的过程中更好地愉快生活。例如:许多孩子缺乏处理同伴间发生冲突的技能,要么争夺、打架,要么消极生气、退缩、哭泣,或只会告诉老师,而不会以更恰当的方式做出反应,因而他们难以适应充满竞争又要求合作的活动、社会环境。于是,我们就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大家一起玩”,让孩子在问题性教育中提高能力。

2.从知识发展来看,2~3岁幼儿属于前运算准备期,其主要特征是儿童多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看来,太阳和月亮都是围绕自己转动的,不能对外界事物做出客观分析和处理,所以入园初期,要容许他们暂时保留一些原有的生活习惯,对个别有不良行为的孩子要逐步帮助他们改变,以适应新环境。在教育过程中我主要抓好两个方面:

(1)进行情感教育:让孩子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冲突时保护心理的平衡和稳定,不轻易产生各种消极情绪或者学会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以保护健康的情绪。

(2)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孩子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与同伴的良好关系有益于形成和发展孩子积极的自我概念,学会与人相处,养成合作,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托班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篇3

一个思路:全局工作要深化、具体工作要实化,运行机制要创新化,工作绩效要成果化。

三个目标:

1.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学习+二级传导”三线推进的培训模式,通过“构建学校和谐的与网络”专题培训,深化理念,提升技能,促进德育领导及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成长。

2.在初步形成校本德育特色的科研模式基础上,总结经验,注重引领,整体推广。

3.以心理教研会为依托,以示范课为载体,全面提升我县心理健康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三个转型:

一、德育科研的转型

由XX——XX年度开展的关于《全教科xx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和谐德育体系”》实验研究的初步尝试与摸索阶段,向XX年度和谐德育“xx”规划重点课题的全面推广阶段转型。

在过去的五年科研研究基础上,XX年度,教研室将通过宣传、指导、典型经验介绍等多种手段,以点带面,面上推广,在全县中小学范围内全力做好“xx”和谐德育课题研究的申报及开题工作。

二、培训对象的转型

由对班主任的培训转型为对德育领导及班主任的培训。

1.以往的培训对象为基层学校骨干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师,本年度,为了大力推进德育队伍建设工作,促进德育工作者专业成长,努力发展德育特色,坚持推进德育工作创新,教研室将把培训对象重点确立为学校德育主管领导上来,立足德育科研,以“如何构建学校和谐德育网络”为主题,采取辅导讲座、交流研讨、答辩质疑等方式对我县中小学校德育领导及部分优秀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注重对集中培训后的二级传导落实情况的管理,做到有序、有效,有成果。

2.结合我县中小学校德育领导、班主任“六个一”创建活动,开展德育领导及班主任论坛,为德育队伍的成长提供平台,促进交流,实现优秀资源共享。

3.为了促进德育领导的专业成长,开展《农安县中小学德育领导才、能大比拼活动》。评选活动以全县中小学德育领导为申报对象,以设计一个以某一年级学生为对象的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现场演讲以及特长展示为评选内容,分别予以量化打分,并按参赛领导比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

三、心育渠道的转型

以往的心育管理模式是以培训及心理主题班会评选活动等为载体,本年度教研室将以心育教研为依托,以示范课为载体,通过观摩、研讨等双向交流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1.在XX年度心理健康“十佳”教师评选基础上,组织开展《农安县XX年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教学研讨大会》,研讨大会采取示范课展示、现场说课、教研员评课以及专题辅导等方式,旨在提高我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素养,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2.以“和谐、阳光、快乐、健康”为主题,在全县中小学范围内开展优秀心理主题班会评选活动,预计在XX年上半年教研室组织开展优秀心理主题班会展演暨颁奖大会。

3.本年度,教研室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班主任阳光评语征集活动,并将优秀评语汇编成册,在教师中广泛推广。

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