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园林艺术设计原理(6篇)

来源: 时间:2025-09-01 手机浏览

园林艺术设计原理篇1

关键词:园林工程;建设设计;艺术

0引言

当代的园林作品应体现景观与艺术、科学的完美结合,实现其功能的多元化,即将景观效应与使用功能、历史文化、生态作用等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人性化、自然化、生态化、艺术化、个性化。具体表现有下列6个方面:

1功能性

设计园林景观是为了人的使用,这是它的功能主义目标。虽然为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设计,但景观设计最终关系到为了人类的使用而创造室外场所,满足人的需求。英国的唐纳德于1938年完成的《现代景观中的园林》(GARDENSINTHEMONDENLANDSCAPE)一书中出了现代景观设计的3个方面,即功能的、移情的和艺术的。唐纳德认为功能是现代主义景观最基本的考虑,是3个方面中最首要的。

2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春秋时期的管子说过“:人与天调,而后天下之美生。”因此,我们有理由把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作为优秀园林作品的第一评价要素,它是园林设计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准则。我们强调景观设计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融合的。如何能使园林作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呢?

首先,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遵循原有的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山、峦、谷、壑、坡、坝等自然地形特征。我们不提倡城市建设中的“三通一平”中的“一平”,为什么不允许由地形起伏的自然美来调剂过于人工化的城市景观呢?植物群落和种类的多样性仰仗地形设计创造出高低干湿阴阳不同的生态环境。园林建筑有了附生的地形而具高低变化,植物也才有小气候环境的变化,园林也才有峰回路转的变化?。

其次,我们关注基地的自然资源及植被资源,强调自然材料的运用,提倡从大自然中获取设计源泉,尽量使我们的设计融合于基地的自然环境之中。柯布西耶的“新精神住宅”,在建筑的屋顶开一个圆洞让基地的大树穿顶而过;广州的白云宾馆设计“榕银壁”来保留原有的古榕树;赖特的“落水别墅”与地形、树木紧密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如杭州的西湖风景区,四川的峨眉山、青城山寺观园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依山就势”修建的园林,都是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的典范。

必须说明的是,我们强调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并不是一律迁就于大自然环境,而是在取得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的过程中能动地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并适当地加工改造,最后整理出有个性、有艺术性的园林作品。

3参与性

注重参与性,体现以人为本的信念,这是园林景观的另一要求。园林设计通过使用者的参与,能使园林变得更有生活味。我们不应把公众使用的园林空间当作供人参观的艺术展品来设计,而应将其视为生活的一个舞台,参与其中的人们是舞台上最重要的要素,没有有生命的人的参与,作品就不完整。景观作品是属于公众的,是满足大众活动的场所,它绝不是纯视觉艺术。欣赏风景是园林最根本的要求,却不是惟一目的,人不应是园林被动的观赏者,人与园林的关系应更像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两者是不可分的,更不是矛盾的。人的参与给风景带来生气,就如动物在为自然增添灵气,人本身就是风景。

4生态意识

生态园林是当代风景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减少生态环境灾害为主导思想,主张因地制宜,适地适栽,遵循生态学原理,注重生物链及相互关系,注重保护。

生态原则作为景观设计中科学原则的重要部分,应当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生态原则包括:反映生物的区域性;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依靠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日光、自然通风和降水;选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是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并利用废弃的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减少维护的成本;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立;发挥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景观不仅仅是艺术性布置的植物和地形,重要的是景观设计师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他们的所有技巧都是紧密联系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瑞士建筑师斯诺奇有一句话:“每一个变化都意味着破坏,请理智地破坏。”我们应始终贯穿对基地最小干预的思想。我们不愿意看到小丘被铲平,谷地被填埋,小溪成暗沟,树木被砍光?原有的自然的痕迹被清一色的建筑和道路所代替。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现有的景观价值,一旦被破坏,将不能再创造,必须让将来的人仍然能拥有当地景观的现有价值。所以,应该充分尊重自然,保持其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利用原有的材料、元素重新布局,用现代的手法修复环境,在保育和开发的情况下找到平衡点。

然而,我们不能将生态主义理解为完全顺应自然而不加任何干涉,因为设计是一个人为的过程。生态只是一种目标,而不是一种结果。

5现代艺术形态对园林的影响

现代艺术是现代景观最根本的形式源泉。艺术家的创造力总是比设计师要丰富得多,他们对时代精神的反应也比设计师敏感得多,他们总是走在整个艺术大潮的前列,引导着景观设计师的前进方向。

现代艺术为现代园林提供了可借鉴的形式语言,它为景观设计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我们可以借用现代绘画自身的线条(折线,曲线,直线)、形状、构图、块面和色彩转化为设计平面图中的一些元素来展示个性,表现艺术;可以用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的语言(对材料、质感和体积的理解)来进行景观设计;可以运用有隐含意义的铭文,通过将诗、格言和引用文刻在园林里,把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加于景观设计之中;可以通过材质语言(以界面铺装为主体的材质效果的表现),空间语言(空间的构成与实体处理),细部语言(结构、构造的表现)来展现艺术美、个性化。

6文化和艺术是园林的承载品位

园林不仅要解决使用功能问题,也不仅是绿化和生态建设,还应是一种艺术创作。它有科学的属性,同时也有文化艺术的属性。作为艺术品来讲,它的文化艺术特色就是生命。

文化、艺术应当成为园林信息的一部分。园林设计一旦赋予了文化的内涵和对艺术的理解,就能在有限的空间表现出一种无限的大自然空间的审美神韵,就能展现“景是情中景,情是景中情”的园林意境空间,令人品味不尽,浮想联翩。我们的设计应沿袭地方文化特色,利用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景观中,使之具有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创造意境,烘托环境氛围,增加品位和情调,实现功能、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满足市民的游憩和身心需求,丰富和提升园林的内涵和功能。做到“方法是现代的,情绪是古老的,内容是永恒的”。

参考文献

[1]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孟兆祯.园林建设顾误录[J].中国园林,2001,(6).[2]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园林、建筑与规划设计

园林艺术设计原理篇2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规划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涉及的学科范围广,需要满足多方面的要求。园林规划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方便人们生活和满足人们休闲及文体活动需求的前提下,保证环境舒适安宁,同时要根据周围的环境和主要居住人群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视觉要求。

1、浅析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原则

园林规划设计要严格按照设计原则进行,确保所设计的空间及构件与人体尺度相符和各种设施构件的安全性相符。

第一,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创作生活美,再创作自然美。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生活美和自然美二者要协调一致,而不能相互对抗,创造生活美的目的是为自然美增色,而不能破坏和压倒自然美。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功能性创造的源泉是大自然,创作的方法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创造其功能性时要以人的基本行为为出发点。人们生活最基本的要求安全、刺激和认同要融合在一起。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的开放空间,要能够满足人们的三种基本活动,即生存必须活动、选择性活动和社交性活动。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尺度、场所和领域。景观规划的空间尺度不能超出20-25米见方,不然则会影响大家的自由交流。

第二,要有精神文化的融入。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最关键的是园林主题的确立,园林主题要有新颖,不能落入俗套,一个园林确立一个主题为最佳,但是在主题之下,还可以确立副题,使园林景观主从分明,有中心、重点、烘托和铺垫,使之环环紧扣,主题鲜明,彰显园林的新奇之处。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还要融入精神文化,使园林景观达到美化环境和美化心灵的双重效果。

第三,带给大众不一样的感觉。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的空间、场所、领域是通过不同的感官限定的,空间主要通过生理感受,场所主要通过心理感受,领域主要通过精神方面。所以,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其不同的特点和需要,只有如此才能使园林景观符合大众的心理,才能被群众接受,真正的为大众服务。

第四,保证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在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时,首要条件是满足区域内人的使用功能,其次是其艺术性,同时还要考虑其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即园林景观的养护费用及其生态价值。为保证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信息和材料,生态廊道要使用自然光、自然风和自然水来建立以满足生物多样化。由于当今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所以在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时追求其生态价值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其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1]。

2、探讨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过程

2.1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形象美的运用

在自然景观中,最为重要的审美元素就是其形象美。在我国众多的名胜中,黄山的奇,泰山的高,华山的险,无不带给人们一种崇高、雄伟的壮美感,桂林山水的隽秀、杭州西湖的清秀,带给人们的则是一种秀丽幽深的秀美感。在大自然景观中,无论是山还是水,都凭借着各自独特的形象美而保持着其独有的存在价值。分析自然景观形象的本质,最主要的还是景观的“旷”与“奥”。园林景观可谓是一种空间艺术,不同于自然景观的天然,它是取自然界里的石、植物、水、土和动物,在有限的空间里,设计创造出来的自然风景艺术景象,是主观艺术创造和客观内容相结合的大自然风景形象的翻版。与大自然景观的原始丰富和广阔宏远相比,园林景观则是更集中、更理想和更富有情趣体现大自然景观的艺术形象[2]。

2.2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色彩美的运用

在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中,除了要运用形象美,同时还要注重运用色彩美。色彩的变化容易引起人们情感和情绪变化,是组成园林艺术的最基本因素之一。由于色彩其强烈生理属性和情感效应的特征,能够使一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装饰自己和周围的生活环境以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审美愿望,利用丰富的色彩还可以表达自己特有的理想憧憬、情操内涵和生活情趣。因此,园林景观的建造者往往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对园林色彩的选择中去,使园林景观具有以色抒情传神的效果。自然界四季中融合着不同的色彩,例如,春季中绿树中姹紫嫣红的花,给人一种震撼的美。因此,在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山景色彩、花木色彩、动物色彩、水景色彩和建筑色彩五大色彩项,其中要突出的建筑色彩、花木色彩和水景色彩,使园林景观的主题鲜明[3]。

2.3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节奏韵律美的运用

园林景观的观赏,需要人们身临其境的去体验和感受,在流逝的时间里捕捉园林景观的那独有的艺术魅力,故而园林景观既是一种空间艺术,也是一种时间艺术。在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中,讲求的是层次有序,别有洞天,山水相间和柳暗花明。园林景观的曲径通幽体现了艺术上的含蓄和节奏上的流畅。园林景观的设计者把整个园林当做是一首优美的音乐来创造,园林中的山石、池水、树木、花草、亭台、楼阁是跳跃的音符,曲廊、蹊径、步桥是串连音符的节奏,它们共同组成一部时而磅礴时而优雅时而浪漫的音乐交响曲。进园拉开曲目的序曲,观景则进入曲目的高潮,漫步池边是缓慢优雅的慢板,穿越假山是高昂磅礴的行板,小憩亭中是其节奏的过渡。园林景观所独有的魅力还体现在身在其中,却不能窥其全貌;只见其山,不见其水;只闻其香,不见其源;可登高望远,亦可钻洞寻幽等韵味。

2.4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境界的运用

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最重要的是在生机盎然的自然美意境和富于自然美的小天地中创造一个具有生物气息的生活美环境。园林景观创作的第一个境界生境就是自然美和生活美相结合的境界,生境是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的基本创作境界。园林景观创作的第二个境界画境是通过取舍、概括和熔炼生境的美,形成主次分明、相互烘托和呼应的完整布局后进行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园林景观创作最高的艺术境界意境,是把自身的感情融入景观创作中去,追求浪漫主义色彩,在景观中找寻到心灵的那一方宁静,同时体验要赏景的乐趣。意境是园林景观创作理想美的境界,是园林建筑者们一直追求的境界,集聚了功能、人文、艺术和科学,是达到文化性和自然性完美结合的最佳境界[4]。

3、结语

总之,园林景观规划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它既要满足区域内人的生活需求,同时也要讲求其艺术美。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还要在景观中融入精神文化,景观的创作要带给大众不一样的感觉以及保持其生态价值。在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形象美、色彩美、节奏韵律美和艺术境界。使人们在园林休闲时既能感受大自然的那份天然,又能体验人工创作的鬼斧神工,彰显园林景观规划艺术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志.浅析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艺术[D].武汉理工大学,2007.

[2]陈科言.小议园林景观规划与布局[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297.

园林艺术设计原理篇3

构成艺术简单的说是具有一定美的表现手法。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是美丽的,它来自于艺术,成长于艺术。所谓设计,可以从20世纪初的时候开始说起,著名的德国魏玛市有一个公办的包豪斯,就是后来所说的学院,它的出现也就是意味着设计的开始。包豪斯中著名的院长说过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技术要与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构成概念来自构成主义的运动,构成的理念体现在风景园林中。对于风景园林的设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在不同的情境中,对于我们来说园林不到是历史悠久的也是充满朝气的,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风景园林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从历史上的人物到现在保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埃及保存下来的皇家林园和风景园林都有些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包豪斯学在设计中院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要采取艺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风景园林很好的用到了这一点,将艺术与设计完美的结合。

2构成艺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遵循的原则

2.1整体和谐原则

整体和谐原则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第一,风景园林不同种类的因素在内部都很融洽;第二,风景园林整体上看都很协调。设计人员在对风景园林设计时,应该掌握整体和局部是否能统一和谐。

2.2以人为本原则

风景园林对人们的需要和审视美的需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设计人员要根据设计理念制去制定合适的方式去不断的完善对审美的需要,体现了很好的设计体系。

2.3体现地域特色原则

地域特色原则简单的说是通过在地方或者具有特色的文化的城市通过园林设计展现出来,设计师应该提高创新能力,创造出新颖的园林。给人们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这样的措施可以促进风景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

3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点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形态基础

所有的事情都是由许许多多小的事情构成的。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时,小的方面并不表示是意义上小的方面,它也表示在艺术的领域中小方面的艺术形式。在园林风景设计时,小的艺术点在设计师设计时可以给设计人员带来无限的遐想思绪,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小的艺术点不仅仅可以是指小的艺术形象,雕塑之类的艺术品,也可以代表园林中某处比较显眼的植物景观。小的艺术点是构成整体艺术感的最根本的因素,设计人员通过对小的艺术点的设计,可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引起周围的人观赏和吸引人的目光注意方向,同时也给园林的景观的整体表现,这样可以较好为园林的设计做好准备工作,小的艺术点在风景园林中有着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可以让园林风景显示出动态的感觉,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3.2线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视觉语言

通过小的艺术点来构成线,许多小的艺术点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线。线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表示:一方面是直线,园林设计中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直线;另一方面是曲线,曲线也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曲线。线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也会给人们的感受带来不同的影响。例如,直线在园林当中给人以庄重的感受,通过进行改变可以提高园林的整体风貌。曲线给人以愉快放松的感受,通常在公园等地方可以建立以曲线为内容的园林。

3.3面为风景园林设计之整体效果

小的艺术点和线的结合才能组成面。风景园林的整体展现都离不开小的艺术点和线充分的结合。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面对风景园林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在风景设计中影响着园林整体的想象,可以分为不同的几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通过小的艺术点设计;另一方面,通过整体的设计。第一,在进行大面积的施工时,要结合园林的整体来进行制定方法,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搭配,达到做理想的效果。所以,通过采用线条式的设计方法可以给整体的园林带来焕然一新的效果。例如,直线的应用可以在园林中变现出很庄重,曲线的应用可以给园林带来轻松愉快的感觉。设计人员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设计,可以增添连续排列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了园林的整体设计。

3.4体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三维形态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体的应用随处可见,小到座椅、花池,大至景观雕塑、独立景观建筑,均为现代风景园林对于构成艺术中体的运用。体可从多个角度展示园林的艺术美观,强化园林景观的艺术效果,因而体的应用可增加园林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3.5色彩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基础内容

所有风景园林设计均有色彩,且人们对色彩有突出感受,因而色彩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仅可丰富游客情感、烘托园林氛围,还能表达设计师情感与意图,展示该区域特色。此外,在应用色彩元素时,要注意色彩的立体结构、变化特征及与周边环境是否协调,为参观者提供多层次美观。

3.6空间为现代园林设计之视觉要素

在整个园林设计中,空间的视觉范围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感。设计人员通过对平面、色彩的搭配和立体的视觉体现出,但是在艺术的领域中,空间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园林的整体时,要注重把握风景园林要有一定的层次感,让整体的园林效果增加强烈的视觉体验。比如对待草坪和灌木可以进行分层的设计,这样可以增加园林的视觉感受,也可以很好增加效果,是当代风景园林中普遍使用的方法。

园林艺术设计原理篇4

关键词:图形现代园林艺术设计设计基础造型基本语素图形化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07-01

因各门类艺术存在共性,艺术各门类之间原本就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是往往是哲学观念等社会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园林、文学等各艺术领域,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又互相影响,尤其是同类艺术之间的影响更为广泛。图形与园林艺术设计同属于造型艺术领域,两门学科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1图形设计是现代设计的基础课程

20世纪初随着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大量工业产品被流水线生产出来,丑陋粗糙的工业产品催生了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诞生。包豪斯对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它最先是由伊顿创立的,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1923年包豪斯举行了第一次展览会,展出了设计模型、学生作业以及绘画和雕塑等,取得了很多成功,受到欧洲许多国家设计界和工业界的重视和好评。在包豪斯学院里,伊顿、康定斯基都是教导学生单项或综合的研究造型的基本元素,伊顿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研究了造型形式中有规律性的东西,他教学生分门别类或综合地研究形――点、线、面、体(方、三角、圆),色彩,明暗、质地的特征中找出规律而加以应用。尔后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也致力于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造型元素和表现的设计探索,并发展出高效率、次序化极强的系统设计。在设计教育中注重对造型元素的表现技巧的研究以及各种理论的培训与教育。1923年伊顿辞职,纳吉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自此现代设计学科成为继传统绘画之后突飞猛进的造型艺术门类。设计教育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样深刻的影响着绘画领域和园林艺术设计领域。现代设计的基本造型语言是二维空间的点线面,点线面色是构成图形的基本要素。一切造型设计都是以点线面色构成的图形语素作为基本语言的。包豪斯三大构成的设计基础课研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是奠基性的,奠基了现代设计诸门类的基础思维方法。

2图形是艺术设计造型基本语素

图形使视觉语言世界化,故素有“世界语”之称。图形不仅仅是作为承载信息的载体,而且在追求信息传播效率、效益上,在跨越民族与地域、跨文化对话与交流上发挥着更大作用。图形能够准确、生动、直观地反映出社会关注的问题,在传播结果上不仅起着引导受众的结果,而且在指示、教化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图形是运用视觉造型语汇来记录、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经验、警示等等,使可感受的视觉形象在易理解、易感动、易煽情、易诱惑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图形是一种视觉语言,有意味的形式,是设计作品中敏感和备受关注的视觉中心。而现代园林艺术设计是同样具有寓意化、调动视觉来激发心理层面,并传递文化信息、沟通碰撞情感的作用,更因其艺术目的具有共同之处能够为其他门类包括园林艺术设计提供创意的思路和素材。由此可见图形设计的语言和形式在现代园林艺术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人们60%以上的信息是从视觉系统直接获取的,人类对情感的交流除了文字语言之外,那么就是图形语言符号了。图形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如果对它的研究范畴各组成部分进行解析,包括了“形”以及“形的构建规律”。具体说,包括了“原形、要素、结构、新形”四个部分。空间是以形态的方式而存在的,因而是可以按照二维变化规律为基础的。随着现代园林艺术和现代哲学等思想的发展,图形语言在园林设计中成为了必要语素,在表达情感传达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图形设计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但二维图形的点线面色的构成本质使图形成为造型基本语素,进行何种门类的现代设计都首先要解读图形的构成原理。

3现代主义园林设计语言要素具有图形化趋向

在过去100年艺术设计思潮的发展过程中,艺术设计造型元素和表现从现代主义走到后现代主义,发生了很大变化[2]。西方的园林设计在现代派艺术的影响下,产生了与传统全然不同的构图方法与设计语言。图形设计对现代园林艺术的影响体现在现代主义诸流派中,无论是布雷・马克斯的曲线花床,和他用植物叶子的色彩和质地的对比来创造出美丽图案,还是巴拉甘鲜明的构成特点,无一不体现了图形的构成方式对园林要素的构成方式的影响。继现代主义园林之后,图形特征对园林艺术的影响在后现代主义园林设计上表现为平面化、符号化语言的应用。这种变化正是平面基础符号在设计艺术形式上的合理应用,这种应用肯定了现代主义景观平面化、符号化语言方法在设计及思维发展中具有的重要性。后现代主义园林具有丰富的设计语言和丰富的意义信息,和现代主义园林有着较大的区别,其设计语言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根据价值体系、哲学基础、规划设计方法论和园林观或设计风格的不同,可把后现代主义园林划分为重构性后现代主义园林、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园林和建构性后现代主义园林。其中重构性后现代主义园林又可分为:(1)重构性后现代主义园林――结构主义学派后现代主义园林――后现代主义类型学园林;(2)重构性后现代主义园林――解释学派后现代主义园林――后现代主义现象学园林;(3)重构性后现代主义园林――解释学派后现代主义园林――后现代主义符号学园林。按照皮尔斯的符号分类法,把后现代主义园林的造型要素分为图象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三大类。[4]由于园林规划设计的特殊性,在皮尔斯的符号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设计风格、符号来源和功能等因素进行二级分类把图象符号分为历史性图象符号、地方文化图象符号、大众文化图象符号;象征符号划分为惯用性象征符号、表现性象征符号、叙事象征符号和色彩象征符号。而这些语言很大一部分要依赖于图形语素得以表达。

图形设计是创造新形的学科,研究图形与现代园林艺术设计的关系对将图形理论应用在园林艺术设计理论中具有积极意义,对促进园林艺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宏.图形语言的数字化解析[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06.

[2]薛震东,杨志.现代与后现代主义设计造型元素与表现方法研究[J].装饰,2007(4):61-63.

园林艺术设计原理篇5

城市的园林绿化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园林绿化档案作为指导现代园林建设的重要风向标,对合理规划园林绿化用地,指导园林绿化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多元化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是在基于现代园林绿化档案实际使用的基础上,合理引进信息档案系统,依据园林档案的实际使用模式和查询效果而建立的信息化?n案管理体系,其系统建设目标是便于城市园林建设者和规划者快速的查询园林档案信息,要从根本上提升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从根本上保障档案信息的真实可靠。因此,园林档案的多元化管理体系建设就要依据园林档案的动态性和变化性建立数据统计体系。因为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可谓日新月异,除了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影响外,城市的发展规划建设也和园林绿化有着重要的关联,都会影响城市规划中园林绿化建设比重,影响整体园林规划布局。而基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数据统计体系建设,就是在依据城市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对城市固有的园林档案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数据入库整理,最大程度上还原每个时间节点的城市园林面貌,便于规划者和设计者依据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及时作出决策。

二、多元化档案管理对园林绿化设计的影响

现代性的园林设计除了要与城市的整体风貌相得益彰外,设计者在园林设计建造之初还要查询城市原有的档案数据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首先要根据城市景观因素的影响,查询原有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案来合理做出规划设计决策,重点突出城市园林绿化所要表现的意境。因为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除了要有必备的景观之外,还要在空间意象和空间资源上注重园林景观的布局,景观的设计布局要注重景观的现实意象,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景观的设计布局要注重视觉场景资源,如何将空间的景象和景观有机地结合在园林中,设计之初就要有充分的考虑。园林设计意境主要体现在:视觉资源的搭配,景观设计构造。园林景象的体现方面,设计者要在园林绿化设计之初,就要全面将景观元素、视觉资源、景象资源全面的融合到设计中,带给观赏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让观赏者完全沉浸在园林景观的意境当中。另外,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人员还要将历史文化元素充分考虑进去,既要塑造一些历史景观来增强园林景观的人文性,也要塑造历史场景来体现园林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历史人文意境充分体现在园林视觉效果当中,但是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规划者往往没有过去的园林绿化档案作为设计参考,不知道从何角度出发来塑造园林的历史特性,而多元化档案管理体系的设计就是在以原有的城市档案全面存储的基础上,最大化地还原城市原有的风貌,便于规划设计者进行信息查询,找寻园林规划设计思路。

三、多元化档案管理体系对园林艺术布局的影响

多元化档案体系除了对园林绿化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之外,还对园林的艺术布局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设计者以历史数据作为支撑,不仅要全面的满足设计者根据历史资料对园林景观进行重新布局,还要将绿化和景观进行全盘考虑,因为园林的艺术性是现代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设计者不仅要在园林的构思当中就将园林的艺术情感充分地体现出来,还要在园林绿化实施的过程中全面的考虑绿化的艺术性,既要考虑空间资源的艺术性,也要考虑场景意象的视觉资源,协调地表现园林景观的艺术性,统筹安排园林的视觉资源,将视觉艺术效果呈现在观赏者面前,这就要求设计者在重新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布局的时候,要依据园林绿化档案信息对城市园林新的设计方案进行充分模拟,将园林景观的整体艺术性和自然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出园林的自然魅力,让每一位进入园区的观赏者都可以感受到园林的设计意境。

园林艺术设计原理篇6

1、构成艺术的产生

构成艺术是一种美的形式。美是大家所熟知的,它源于艺术,发展于艺术。设计又是什么呢?谈到设计还要追溯于20世纪初的包豪斯,当时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也就是后来到设计学院―――这个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包豪斯的首任院长建筑设计家格罗皮乌斯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口号,使欧洲长时间的现代主义探索最终在此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

2、构成艺术的理念

构成概念的产生起源于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也称之为“至上主义”运动。构成的理念在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体现。风景园林设计曾几何时从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大到城市小到地方,其实对于我们风景园林是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在我们熟知的人类文明历史长河里,园林的形式就早已呈现。从周文王建的灵囿,到现今遗留下来的历史明园;西方的古埃及到保存下来的皇家园林都是风景园林设计深深的历史渊源。现代主义相当程度的受到当时德国国立包豪斯学院构成艺术理念的影响,也就是就是将技术与艺术和谐的统一,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应很好的将技术与艺术进行统一,对于艺术的设计形式构成艺术理念应更好的掌握融入。

二、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遵循的原则

1、整体和谐原则

整体和谐原则包含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风景园林各基本要素的内在和谐,二是现代风景园林的整体风格的统一。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应该把握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协调。

2、以人为本原则

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审美需求等,通过运用结构艺术设计的理论体系来不断的实现功能与审美的需求,充分展现其设计的美感。

3、体现地域特色原则

地域性特色原则是将城市的发展方向及特点以园林造景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构成艺术进行创新,以一种崭新的面貌体现出现代的园林景观特色,这对于地域文化的发扬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点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形态基础

万事万物均由点而构成。在设计领域中,点不仅代表一般意义上的点,还代表所有体量相对小的艺术形态。点在艺术设计过程中为设计者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而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点既可以代指风景园林中某个盆栽植物、独立艺术雕塑,也可代指一个耸立于园林中心的重要景观植物。点为所有艺术设计中最为基本的构成元素,设计者对于点的合理设计,可体现其审美价值,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与赞赏,同时也为重点的园林景观做了强化表达,发挥其行进路线的引导作用。点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最基础的重要内容,可以强化风景园林的动态艺术美,从而为园林营造出极佳的视觉效果。

2、线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视觉语言

线是通过点构成的,无数的点连接在一起即为线。线可分为两种形式,即曲线和直线。直线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可分为斜线、水平线和垂直线,而曲线则可分为几何曲线与自由曲线。线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为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比如直线在风景园林中通常会给人以壮观宏伟的感觉,再经轴线强化,可增强风景园林场地的庄重感与仪式感,其中最佳代表案例为北京故宫中的轴线运用。曲线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通常表现出轻松、休闲的风格,适合应用于休憩、娱乐的园林景观场地中。

3、面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整体效果

面是点与线组成的结果,而在风景园林中,面的形态包括点和线各自的具体表现。面这一元素的应用和设计,对于整个风景园林设计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面”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分为园林景观规划中具体景观物体小面设计和大面设计。首先,在大面景观设计中,要研究风景园林的规划面积及区域,设计出满足景观园林要求与各项功能的方案。可通过对园林各大要素重新组合与分配,再通过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将现代风景园林的景观面相连接为一体,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性视觉效果。因而,在使用构成艺术中的六大元素时,要根据不同的规划设计,表现不同的效果和美观形式。比如,直线形面应用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可表现出一种简洁有序的审美感,而使用曲线形面可营造一种舒适自然的审美感。小面设计是指在现代景观园林具体风景设计中,通过植物墙、连续阵列或者景观墙的构筑形成景观效果,使得园林参观者实现被景观适当遮挡,而不至于一眼望穿。同时也可通过排列景观面,衬托或者引导参观者的景观视线,突出园林中重要的景观点。

4、体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三维形态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体的应用随处可见,小到座椅、花池,大至景观雕塑、独立景观建筑,均为现代风景园林对于构成艺术中体的运用。体可从多个角度展示园林的艺术美观,强化园林景观的艺术效果,因而体的应用可增加园林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5、色彩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基础内容

所有风景园林设计均有色彩,且人们对色彩有突出感受,因而色彩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仅可丰富游客情感、烘托园林氛围,还能表达设计师情感与意图,展示该区域特色。此外,在应用色彩元素时,要注意色彩的立体结构、变化特征及与周边环境是否协调,为参观者提供多层次美观。

6、空间为现代园林设计之视觉要素

空间包含平面、色彩与立体三项视觉要素,而构成艺术的基本要素――空间,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可使园林具备加强的层次感,如围合与区分草坪、灌木等,可增加景观园林的空间感,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常用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