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6篇)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篇1
关键词:病虫害;专家系统;自动诊断;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S43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9-0138-06
病虫害专家系统,即植物保护专家系统,是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病特征和发生规律,为用户提供有关作物病虫害的远程诊断、专家决策以及预测预报的一种农业专家系统。
病虫害专家系统包含数据量巨大的病虫害数据库,加上声图文并茂的界面,可以使农民对各种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系统深入了解,对其产生全面认识。而系统中的图像诊断系统能够整合大量高层次病虫害研究专家多年从事病虫害研究和实践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帮助农民对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实时诊断,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在遭遇比较复杂的病虫害时,可以通过远程专家群与专家进行实时沟通诊断,及时有效地防治病虫害,防止在防治过程中走弯路,减少损失。
病虫害专家系统还可根据输入的原始资料自动选择模拟和计算方法,快速得出预测预报模型,进行相关的病虫害预警,让农民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预防。通过病虫害专家系统,农户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农业专家们的指导。
1国外病虫害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
国际上农业病虫害专家系统的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以美国最早。世界上第一个病虫害专家系统就是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IllinoisUniversity)的植物病理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共同开发的大豆病害诊断专家系统(PLANT/ES)。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专家系统技术的成熟完善,病虫害专家系统在国际上得到了迅速发展。1982年伊利诺斯大学开发出玉米螟虫虫害预测专家系统(PLANT/cd),1985年日本千叶大学开发了番茄病害诊断系统(MICCS)[2]。90年代以来,病虫害系统研究进入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阶段,各种智能技术的集成,提高了专家系统决策的精确性、智能性和实用性。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1993年Williams等研制出棉花害虫管理专家系统(rbWHIMS),Trvis等研制出用于苹果病害综合管理的PSAOC,1993年Gonzalez-Andujar等开发的蚜虫识别专家系统CAES,及Vencill等于1995年报道的马铃薯害虫专家系统PIES,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德国在1998年研制的病虫害预测预报计算机决策系统在德国北部被广泛应用于农民的生产实践,用来预测小麦等作物病害[4,5]。刘万才等[6]认为,到2010年美国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已比较健全,从联邦政府到州政府均建有功能齐全的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病虫害诊断预警与综合治理网络、远程互动视频系统和信息制作与系统,功能涵盖了病虫害发生信息交流、分析处理、监测预警和情报等方面。同时美国以政府为主体构建了庞大、完善、规范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如美国国家农业数据库(AGRICOLA)、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数据库(NOAA)、地质调查局数据库(USGS)等规模化、影响大的涉农信息数据中心(库),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德国政府注重模拟模型技术、计算机决策系统技术、精确农业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并形成了自身优势。其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如小麦品种选择模型(GENIS)可从提供小麦抗病虫害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估情况,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麦类病害流行预测和损失预测模拟模型,能对单一病害和多种病害综合发生做出预测。
2国内病虫害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病虫害专家系统,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我国第一个病虫害诊断方面的专家系统是1981年曾士迈等组建的条绣病春季流行模拟模型(TXLX)。南京农业大学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开发出了水稻病虫害专家系统。90年代,我国专家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快发展,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制的粘虫异地测报专家系统、胡全胜等的稻纵卷叶螟管理专家系统,1993年采用C语言编制,运用神经网络系统技术研制的作物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PIDS。到2004年为止,出现了许多专业病虫害专家系统,如梨病虫害诊断及防治专家系统,亚热带果树病虫害动态咨询网站的构建等[5]。
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更加深入,特别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人机交互技术和人工智能系统等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病虫害专家系统特别是病虫害诊断防治系统已经开发出来。
2.1病虫害专家系统最新研究进展
王久兴等[7]选用MicrosoftVisualBasic6.0(VB6.0)作为开发工具开发了蔬菜病虫害辅助诊断系统(VegetablePathologySystem,VPS)。该系统将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以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的辅助诊断功能。数据库本身通过Access软件实现,并使用多表设计结构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放置在不同表中,以方便数据库编程和知识库的分类管理,简化数据调用过程。这一系统可对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起到辅助作用。苏利等[8]运用SQLSERVER2000开发工具和JAVA语言,收集整理郑州市近年来农作物有关病虫害资料,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查询、应用和管理的自动化。赵于东等[9]采用B/S结构,针对内蒙古地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诊断查询任务,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Web的农作物病虫害诊断查询知识库,可实现任意种农作物和任意多种农作物的病虫害信息添加,并可生成农作物病虫害诊断防治专家系统,可实现文字图片视频文件等多种媒体方式的人机交互,可通过网站运行,也可单机运行。在系统功能用户界面、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等方面,应用系统均表现出良好性能。刘宇等[10]将传统昆虫分类方法与Web技术、网络编程相结合,设计了基于Web的蔬菜害虫远程诊断系统。系统的构建采用基于Web的B/S(浏览器/服务器)三层结构网络布局模式,包括害虫远程诊断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和远程客户终端。三层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相对简单,客户端可通过Web服务器访问远程诊断数据库服务器,获取害虫远程诊断信息。同时可以通过植保专家异地诊断的方式帮助解答用户提出的非常规性问题,以扩展远程诊断对象范围、增强系统实用性。邵刚等[11]以软件工程原理和专家系统技术为基础,采用LUBAN模型和JSP编程语言,通过构建农业病虫害辅助诊治推理机,研制了北京地区蔬菜病虫害远程诊治专家系统VPRDES。该系统针对北京地区140余种蔬菜常见病虫害进行远程辅助诊治和信息查询、管理,对实时推广北京地区主要蔬菜病虫害的无公害治理技术、促进农户合理用药、提高蔬菜产品的安全性等具有重要作用。彭莹琼等[12]开发出基于B/S模式的水稻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系统以MicrosoftVisual2005作为开发平台,采用编程技术,后台数据库为MicrosoftSQLServer2000。该系统具有开放式的结构,便于用户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异地诊断,并可通过互联网实现专家直接参与诊断过程。系统升级与维护也较为方便。而姜中强[13]在深入该系统后,以Hibemate和Struts等主流的网络开发技术为基础,采用基于jess的系统推理机制对该系统进行了完善。于艳等[14]开发了一个用于诊断水稻病虫害的专家系统。系统采用了正反向混合推理机制,并采用模块结构将知识库中的知识组织起来,便于用户使用和对系统的维护。其软件设计基于Windows2000或更高版本的操作系统。采用VisualStudio6.0版本作为开发工具。其中,采用VB6.0作为专家系统的开发工具,MicrosoftSQLServer6.0作为相应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在数据库的操作中,采用MicrosoftTransact-SQL的结构化查询语言。武向良等[15]开发了基于Web的内蒙古地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诊断查询系统,用户在B/S体系结构下访问系统,利用Activex技术转化为在用户访问页面。数据库系统是采用大型数据库sqlserver2000,由windows2000+iis5.0作为网络平台。黄冲等[16]基于Windows平台,采用Delphi开发了设施作物病虫害信息检索与辅助诊断系统(IRADS-PCP)。该系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树形结构知识库,用于管理设施作物病虫害信息,实现对这些信息不同方式的检索查询和管理功能;通过集成病虫害检索表管理工具,可实现对设施作物病虫害的辅助诊断功能。张卫等[17]采用XMPP及其扩展协议Jingle,研发农业远程监测和咨询诊断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环境因子远程监测、生产现场远程视频监视和远程双向视频咨询诊断功能。该系统平台客户端开发采用delphi语言,服务器端采用Java语言,数据库采用MySql,环境因子采集端的集中器采用arm平台开发。吴文斗等[18]以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XML和知识库的农业智能专家咨询系统模型,并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模块的划分和详细分析。该系统充分结合农业科类知识库和FAQ库,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咨询。李峥嵘[19]提出一种结合面向对象和XML技术的小麦病虫害知识表示方法,构建了小麦病虫害XML知识库,使知识库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并且不依赖于软硬件平台;探讨了网络专家系统相对于传统单机版专家系统的优势,提出了一个基于J2EE/XML的网络专家系统模型,并使用Java语言开发了诊断算法测试软件和B/S模式的小麦病害诊断原型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小麦病害诊断、图像查询、XML知识库管理与维护等功能。
2.3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情况
2009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初步构建了农作物(水稻)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2010年,继续拓展数字化监测预警覆盖领域,开发建设了小麦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启动了新一期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信息化监测预警建设项目,并于2011年1月正式启用。该系统的应用推广,全面提高了小麦重大病虫害信息管理水平,加速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化进程,并为后续数字化领域拓展和功能深化提供参考[30]。“十一五”期间,在农业部和省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建设了11个部级区域站、44个省级区域站和重大病虫疫情监测点。这些测报站点的投入,使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预警能力和防控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等[31]以建立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系统为目标,使用国产SuperMapIS.NET的GIS软件作为开发平台,以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该系统充分使用了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RS的快速、实时、大面积获取病虫害信息的功能,实现了GIS与RS在系统中的集成。系统最终将抽象的数据转化成清晰简明的电子地图,直观明了地显示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空间分布规律。系统使用甘肃省庆阳地区西峰区小麦条锈病相关数据展示其实现过程,获得了与实际报道相吻合的预警结果。
数字化监测预警必将发挥其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进行预测的能力,对预防病虫害和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起重要作用。鉴于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起步晚、基础弱等现状,在政府部门的领导和监督下,尽快建成一个标准统一、功能完善、服务全国的病虫监测预警平台,对病虫害专家系统的完善有重要意义。
3结语
现代农业要求发展基于3S技术、决策支持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一体的精准农业,病虫害专家系统是与农民结合颇为紧密的实用农业信息技术,其发展更需信息和技术并重。信息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病虫害数据库建设,更大程度地实现数据共享。在数据获取和采集上继续增加投入,同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入整理加工,通过数据挖掘和规则推理,提炼出更多有用信息。技术方面,研发针对农业专家系统的专业计算机开发技术及工具,使之与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相适应。研发的专家系统要方便进行二次开发,以便使用者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建知识库和模型库,取得更好地使用效果。病虫害数据采集专业技术和专业设备的研究也要跟上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数学等理论模型,开发出进行病虫害诊断正确率更高、适应范围更广泛的自动诊断技术。另外,要使开发出来的系统受农民欢迎,病虫害专家系统的界面就必须要让使用者查询方便,界面语言力求做到通俗易懂。
更重要的一点,病虫害专家系统的建设特别是病虫害数据共享、数字化监测预警等的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支持。只有在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下,尽快形成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的农业信息投入机制,重视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提高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发农业网络数据库的能力,同时根据当地农村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定期对广大农民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才能使我国病虫害专家系统等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更快发展,为现代农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朝东,崔国贤,盛畅,等.农业专家系统的发展概况与展望[J].农业网络信息,2009,2:4-7.
[2]马新明.农业信息化技术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1-78.
[3]XiongFL.Agriculturalexpertsystemanditsdevelopmenttool[M].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Press,1999.
[4]武向良,高聚林,赵于东,等.农业专家系统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农机化研究,2008,1:235-238.
[5]成必成,廖桂平,肖芬.专家系统在油菜病虫害综合治理中的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4,5:430-433.
[6]刘万才,武向文,任宝珍.美国的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建设[J].中国植保导刊,2010,8:51-54.
[7]王久兴,贺桂欣,李卓,等.蔬菜病虫害辅助诊断与防治系统VPS的构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9(3):42-46.
[8]苏利,曹辉.大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制[J].陕西农业科学,2009,4:66,72.
[9]赵于东,房建东,武向良.B/S模式农作物病虫害诊断查询系统知识库设计[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17-19.
[10]刘宇,曹卫菊,徐建祥.基于Web的蔬菜害虫远程诊断系统的开发与实现[J].江苏农业学报,2007,23(2):139-143.
[11]邵刚,李志红,王维瑞,等.北京地区蔬菜病虫害远程诊治专家系统VPRDES的研究[J].植物保护,2006,32(1):51-54.
[12]彭莹琼,王映龙,唐建军,等.B/S模式的水稻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0(6):1157-1160.
[13]姜中强.基于Web的江西水稻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
[14]于艳.黑龙江省水稻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4,1:104-105.
[15]武向良,刘正垣,赵于东.内蒙古地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诊断查询系统的推广与应用[J].华北农学报,2007,22(S3):112-115.
[16]黄冲,王海光,张月.设施作物病虫害信息检索与辅助诊断系统[J].农机化研究,2010,4:139-142.
[17]张卫,于金莹,于峰.基于XMPP的农业远程监测和诊断平台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151-154.
[18]吴文斗,周兵,杨林楠.基于XML智能农业专家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313-5314.
[19]李峥嵘.基于WEB的小麦病害智能诊断技术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20]王安炜.基于Android的手机农业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1.
[21]牛孝国,段洪洋,夏宁,等.基于3G网络的果树病虫害可视化诊断系统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0):303-306.
[22]邱荣洲,翁启勇,池美香,等.基于3G通讯的移动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1,26(6):1081-1085.
[23]刘鹤,李东明,陈桂芬.基于CBR的蔬菜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80-15381,15413.
[24]古乐声,张宝剑,高伟增.基于CBR的小麦病虫害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广东农业科学,2009,8:253-255.
[25]刁智华.大田小麦叶部病害智能诊断系统研究与应用[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26]赖军臣.基于病症图像的玉米病害智能诊断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6.
[27]陈月华.基于机器视觉的小麦蚜虫自动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7.
[28]王越.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病虫害诊断方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9]王坤,朱大洲,张东彦,等.成像光谱技术在农作物信息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3):589-594.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篇2
关键词:海南黑山羊;螨病;硬蜱侵袭病;肝片吸虫病;消化道线虫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5-0018-01
海南黑山羊以放牧饲养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在草地、灌木林、林地和山岭等各种环境放牧。近几年来,由于养殖量增加,海南省生态保护政策加强,林地面积扩大,适合黑山羊传统放牧的区域缩小,农户养殖水平不高,不注重划区轮牧,以及羊圈舍简陋,养殖密度大,通风不良等原因,黑山羊寄生虫病发生较为普遍,常见的寄生虫病有螨病、硬蜱侵袭病、肝片吸虫病、消化道线虫病等,如不及时防治,会给养羊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常见的寄生虫病及防治
1.1螨病
螨病也称疥癣,是由螨侵袭皮肤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和秋末初春多发生,羊舍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羊群拥挤时能诱发该病发生和传播蔓延。
1.1.1症状病羊皮肤发炎、奇痒、增厚、脱毛,后出现丘疹、水疮、破溃后形成痂皮,羊只渐进性消瘦、严重者衰竭死亡。
1.1.2防治涂药疗法:适用于病羊数量少,患部面积小的情况。用新灭癞灵稀释成1%~2%的水溶液,刷试患部,也可选用螨净或溴氰菊酯乳剂进行治疗。药浴疗法:用0.1%~0.2%新灭癞灵,0.05%辛硫磷或螨净药浴,8~14d后进行第二次药浴。注射疗法:注射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重者7~10d后重复注射1次。
1.2硬蜱侵袭病
硬蜱夏季活动频繁,羊被硬蜱侵袭多发生在白天放牧采食过程中,硬蜱寄生在羊被毛短少部位,以耳廓、头面部较多,严重者可寄生于全身各处,对羊危害极大。
1.2.1症状病羊皮肤发炎、痛痒、水肿、出血、皮肤增厚,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皮肤化脓,肿胀和蜂窝组织炎,硬蜱叮咬吸血时向局部注入唾液中的毒素可使病羊出现神经症状及麻痹,造成“蜱瘫痪”,大量硬蜱寄生的羊严重贫血,消瘦,生长发育缓慢。
1.2.2防治杀灭羊体上的硬蜱:用2.5%敌杀死乳油250~500倍水稀释或1%的敌百虫喷淋、药浴,涂擦羊体灭蜱;或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0.2mg皮下注射,间隔15d再用药1次,灭蜱效果良好。消灭羊舍、运动场及自然界中的硬蜱:用上述杀虫药液或1%~2%的辛硫磷喷洒羊舍和运动场灭蜱;划区轮牧,硬蜱一年不吸血会自然死亡。
1.3羊肝片吸虫病
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山羊的蠕虫病,虫体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中,病情多发生在春末或夏秋季节,羊群营养状况良好时,通常不表现症状,羊群体况较差时,临床症状明显,严重者可成群发病和死亡。
1.3.1症状患羊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严重贫血,腹胀,叩诊肝区时病羊有疼痛感。
1.3.2防治定期驱虫:在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预防性驱虫,驱虫后的粪便堆积发酵,作无害化处理,防止虫卵散播,污染环境。防止感染:避免在沼泽地、低洼地放牧,保证饮水清洁,采用划区轮牧方式放牧,可减少虫的囊蚴感染。药物治疗:三氯苯咪唑(肝蛭净)、芬苯达唑(苯硫咪唑)、溴酚磷等药物喂服,可杀灭各发育阶段的肝片吸虫。
1.4消化道线虫病
消化道线虫病是山羊常见、多发寄生虫病,其中以血予线虫、食道口线虫和仰口线虫危害最大,春秋两季感染率和发病率较高。
1.4.1症状病羊显著贫血、消瘦,颌下和腹下水肿,有急性或慢性胃肠炎,持续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呈暗绿色,带有大量黏液,有时带血,重者急性死亡或持续性贫血,消瘦,最后衰竭而死。
1.4.2防治药物防治:内服左咪唑、丙硫咪唑、苯硫咪唑;肌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均有良好效果。全群驱虫:秋季驱虫,减少羊体内幼虫荷虫量,确保山羊安全越冬,冬末初春驱虫,防治“春季高潮”出F,阻断病原散播和牧场污染,第1次用药后,间隔10~15d再用药1次。
2小结
山羊寄生虫病防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羊群的综合防治措施,其中以利用多种手段杀灭各个发育阶段的虫体(虫卵、幼虫或成虫)最为重要。
搞好环境卫生,对羊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抓好引入和调出山羊的检疫,可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减少或消除山羊感染寄生虫病的机会。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篇3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园地;构建;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1-0034-02
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园地构建于2010年5月,为无障碍全开放的实践教学园地,旨在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干,以干促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1-2]。实践教学园地现有建筑面积96m2,试验田6660m2,下设农药展览室、植物病虫害培养室、植物医院、昆虫工艺标本制作室、植物病虫害防治队、农业技术宣讲队、有偿技术服务队。现将具体构建与应用效果作一介绍。
1实践教学园地的构建
1.1农药展览室
为使学生能够经常、方便地观察了解农作物上常用的农药,构建了农药展览室。本室的展品为学生从田间地头捡回并洗净的农药包装袋(瓶),摆放在农药柜中。依据以下原则分类摆放,根据农药的性质分别摆放在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营养剂等专柜中;根据农药的防治对象分别摆放在防治蚜虫、防治蛴螬、防治蝗虫、防治螨虫、防治食叶虫、防治白粉病、防治霜霉病、防治锈病等专柜中。农药展览室全天开放,学生随时可以进入参观学习。
1.2植物病虫害培养室
为了使学生能够不受季节的限制观察识别农作物上常见的病虫害,构建了植物病虫害培养室。植物病虫害培养室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设计、制造的半人工气候室。该室由不锈钢架及双层透明耐力板制成。利用自然光及人造光源解决室内光照问题;利用空气调节器调节室内温度;利用加湿器及除湿器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利用单片机解决自动控制问题。可根据植物生长及病虫害发生的需要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的自动调节。该室分期种植小麦、玉米、黄瓜、番茄等作物,在作物上人为接种多种病虫害供学生观察识别。
1.3植物医院
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掌握病虫草害的诊断与防治方面的知识,熟悉植物医院的工作流程,为毕业后创办植物医院奠定基础,建立了植物医院。植物医院备有植物病虫草害诊断及防治常用的显微镜、体视镜、图书资料、农药、植保器械等,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此轮流坐诊,对送来的植物病虫草害进行诊断,并开防治处方、销售农药[3]。
1.4昆虫工艺标本制作室
昆虫工艺标本室为昆虫爱好者和具有设计、制作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室内备有制作昆虫工艺标本所必需的捕虫网、展翅板、标本夹、标本盒、过塑机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捕捉蝴蝶、甲虫、蛾类等昆虫,拿到昆虫工艺标本室进行整姿、保色、包埋等,配上花草装入精美的标本盒中,制成形态各异的昆虫标本、蝶翅贴画等,将昆虫及花卉在自然界中最美的姿态定型,对外展示、销售。
1.5植物病虫害防治队
为了使学生掌握植物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组建了植物病虫害防治队。该队又分若干小组,每组4~5人。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校内园林植物或校外农作物上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根据所学知识确定防治方法及最佳防治时期,防治后5~7d调查防治效果,根据防治效果制订下一步的防治措施。
1.6农业技术宣讲队
为了传播农业新技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建了农业技术宣讲队。5~6人为1组,每周集中活动1次,活动前各自查阅最新的农业技术资料,撰写讲稿。集中活动时先在小组内互讲互学进行宣讲训练,再与农资经销商结合,利用周末或假期给农民讲授农业新技术或农资新产品。
1.7有偿技术服务队
组建有偿技术服务队旨在使教学与市场经济接轨,将学生的劳动转化成经济效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将来就业、创业打基础。有偿技术服务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分为田间试验服务组、室内试验服务组、仪器维修组等。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有偿承担校内教师科研或校外企业的服务项目。
2应用效果
2.1农药展览室
结合生产实际,更新展品,全天开放农药展览室,方便学生随时进入参观学习。在农药分类专柜中,学生可以很清楚地区分杀菌剂和杀虫剂,识别其标识,了解其主要成分和防治对象。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专柜中,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生产上常见的病虫害应该用哪些药剂来防治。在除草剂分类区,学生可以很清楚地区分玉米田除草剂、小麦田除草剂、花生田除草剂等。此举可谓一举两得,一是农药包装袋(瓶)的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二是让学生对农药的认识更加直观、形象。1年多来,来该室学习了解农药的分类、成分及作用的学生约1800人次。
2.2植物病虫害培养室
植物病虫害培养室是一个半人工气候室,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可人为控制。1年多来,在此室种植的小麦、玉米、黄瓜上接种了全蚀病、锈病、大斑病、小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在此室种植的番茄、甘蓝上养殖了白粉虱、烟粉虱、斜纹夜蛾等。学生能够不受季节的限制方便地识别这些病虫害,观察记载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在此过程中,学生巩固了专业知识,掌握了多种病虫害的接种培养方法及其发生规律,提高了实践技能。
2.3植物医院
1年多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植物医院轮流坐诊470人次,对其他学生和农民送来的植物病虫害、田间杂草进行诊断360余次,开病虫草害防治处方120余份,销售农药280余份。植物医院坐诊是对课堂所学的知识的综合运用,首先要根据《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杂草学》等知识确定病虫草的名称,再结合《农药学》等知识确定使用农药的种类及方法。若不能立刻确定病虫草的名称,或不能及时开出防治处方时,学生就会感到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太少了,进而促进其以后努力学习。另外,通过在植物医院坐诊,学生熟悉了植物医院的工作流程,为毕业后创办植物医院奠定了基础。
2.4昆虫工艺标本制作室
昆虫工艺标本制作室为昆虫爱好者提供一个平台。从标本的采集、展翅到方案的设计和制作都由学生自己完成。目前,该室已经制作出蝶翅画9幅、真蝶真花标本49幅、压膜标本100余张,由绿营科技服务公司代为销售。学生周末到郊外采集昆虫,晚上进行展翅、整姿,再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出精美的昆虫工艺品,不但掌握了昆虫工艺品的制作方法,认识了很多昆虫,而且充实了其课余生活。
2.5植物病虫害防治队
植物病虫害防治队的学生根据校内外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按照植物医院开的防治处方及农药安全使用规范进行病虫害的防治。1年多来,先后对校园内观赏植物上的草履蚧、球坚蚧、蚜虫、柳毒蛾、红蜘蛛、白粉病等进行了调查及防治,对校外玉米、小麦、花生等作物上发生的玉米螟、粘虫、麦叶蜂、蛴螬、玉米小斑病、玉米褐斑病、小麦白粉病、花生茎腐病等进行了防治。该项活动使学生认识了多种病虫害、掌握了农药安全使用及病虫草害的防治方法。
2.6农业技术宣讲队
农业技术宣讲队旨在传播农业新技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1年多来,该宣讲队在校内进行宣讲训练50余场,利用周末与农资公司结合到农村讲授农业新技术、推广农资新产品20余次,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进行病虫草害防治13次。宣讲前查阅资料,认真备课,学到了在课堂上不想学或学不到的知识[4-5],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给农民讲课及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2.7有偿技术服务队
组建有偿技术服务队旨在用经济利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将来创业、就业打基础。1年多来,田间试验服务组承担了“小麦抗全蚀病新品系的筛选”、“玉米新品种对6病1虫的抗性鉴定”2个有偿服务队项目,目前已完成了第1年的试验任务。室内试验服务组承担了“辣椒疫病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及“花卉浸渍标本保色技术”2个有偿服务队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中。仪器维修组有偿维修温箱、烘箱、灭菌锅、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等教学仪器50余台,申请国家专利9项,其中降温水杯、基金捐款箱、菌种管、整体装片标本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授权。虽然有偿技术服务项目难度较大,但经过不懈的努力已完成了部分任务,学生得到了较丰厚的报酬,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3结语
1年多来,来实践教学园地参加各项活动的学生约2700人次,在校园内外防治植物病虫害30余次,制作昆虫工艺标本160余幅,到农村讲授农业新技术、推广农资新产品20余次,承担有偿服务项目4项,有偿维修教学仪器50余台,申请国家专利9项,其中4项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授权,涌现出了一批学生领军人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实际操作和创新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变化,实践教学园地也应不断改进与完善。
4参考文献
[1]刘广林,于长志.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6(4):3-6.
[2]张滢.强化研究性学习意识,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J].中国远距离教育,2006(1):25-27.
[3]朱蕾,陈昌贵,艳,等.基于广东农业科技创新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8):99-101,118.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篇4
本病是以贫血、黄疸、高热为主要特征的血液寄生虫病。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红细胞感染率约为70%,最高达90%以上。目前本病的传播途径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是虱、蚊、蜱等吸血昆虫传播。
1.诊断方法:自然感染犬多呈隐性经过,常表现为单纯无任何征候的体温升高,可持续1个月或更长时间。急性经过的犬四肢无力,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体温升高。重病因虚脱、休克而死亡。血涂片直接镜下检查即可诊断,静脉采血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稀释后,600倍镜下检查可见球形、卵圆形、短杆状虫体游动。正常血涂片红细胞为蝶形。
2.治疗方法:
(1)将盐酸四环素加入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连用4日,即可康复。
(2)用美他环素100~300毫克、大蒜素胶囊50毫克给犬口服,可阻止病原体增殖。
(3)高热达41℃以上的犬,要配合物理降温措施。
四、蛔虫病
本病是弓蛔虫和狮蛔虫寄生而引起的犬最常见的寄生虫病。它会影响幼犬的生长发育,严重时还可导致病犬死亡。
1.诊断方法:仔犬消瘦,生长迟缓,被毛粗糙,伴有腹泻和呕吐,吮乳时有特殊呼吸音。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可从粪便中检出虫卵。严重感染的犬,其呕吐物或粪便中可见成虫。用福尔马林固定成虫时,弓蛔虫呈“C”型,狮蛔虫呈“S”型。
2.治疗方法:
(1)用灭虫丁注射液每公斤体重皮下注射0.2毫克,或用左旋咪唑每公斤体重口服10毫克,连用2~3次,隔15日重复用药1次。
(2)仔犬通过胎内和吮母乳等途径感染,感染率较高,所以犬出生后20日龄即应开始驱虫,以后每月1次。犬粪便做无害化处理。
(3)民间验方。取山椒树种子10粒投服,次日即可达到驱虫效果。或取40克山椒树皮,加水煎至余半量时空腹灌服。
五、钩虫病
本病是由犬钩虫和巴西钩虫寄生于犬小肠内而引起的以贫血、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不良为特征的肠道寄生虫病。
1.诊断方法:仔、幼犬感染钩虫时多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排黏液性血便或黑色稀便。钩虫性皮炎可见犬皮肤瘙痒,趾间破溃。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可从粪便中检出虫卵即可确诊。
2.治疗方法:
(1)轻症犬用左旋咪唑每公斤体重口服10毫克,每日1次,连服3日;或用灭虫丁注射液每公斤体重皮下注射0.2毫克,效果更佳。
(2)患犬贫血严重且腹泻便量多时,要结合输血、输液疗法,给予止血药如安络血50~75毫克、收敛药如次硝酸铋600~1200毫克。
(3)民间药方。取硝石(火药)2份(10克)、矾石(皂矾)3份(15克)加熟大麦面1份(5克)合研,成犬用大麦粥1次送下,幼犬减半,仔犬用1/4量。
六、绦虫病
本病是由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的小肠而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绦虫的形态为背腹扁平的白色不透明带状虫体,分为头节、颈节和链体3部分,不同种类的绦虫寄生于犬的小肠中致病的程度不同。
1.诊断方法: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可从粪便中检出虫卵。患犬体况消瘦,被毛无光泽,粪便中可见大米粒样活动的孕节或成虫链体。
2.治疗方法:
(1)用复合灭虫王胶囊每公斤体重口服70毫克,或用肠虫清2片空腹口服。
(2)根据感染程度对症治疗,坚持预防性驱虫,仔犬每月1次,成年犬每季度1次。感染犬的粪便应做无害化处理。
(3)民间验方。取鲜石榴树根加水浸泡1夜,次日煎汁,分上、下午各1次灌服,绦虫即可排出。
七、眼虫病
本病也称吸吮线虫病,是由吸吮线虫寄生于犬眼而引起的眼机械损伤,导致结膜炎和角膜炎。
1.诊断方法:患犬呈急性结膜炎或角膜炎症状,结膜充血、流泪,可见黏稠性眼屎。检查眼结膜囊及瞬膜下,可见乳白色蛇形运动的虫体。
2.治疗方法:
(1)用普鲁卡因滴眼后按摩眼睑5~10分钟虫体即可麻痹,然后用眼科镊子取出虫体。
(2)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滴消炎用眼药水。
八、鞭虫病
本病是由狐鞭虫寄生于犬的大肠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
1.诊断方法:患犬严重感染时,大量虫体吸血损伤肠黏膜而发生血便或黏液便而导致犬消瘦、贫血,幼犬发育障碍甚至死亡。取2~3克粪便,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可从粪便中检出虫卵,可查到有特征性的如桃核状的虫卵。剖检可见寄生于大肠内的成虫。
2.治疗方法:
(1)用羟嘧啶每公斤体重口服2毫克有特效。
(2)出血严重的犬要同时选用安络血等止血药,同时投喂肠黏膜保护剂如鞣酸蛋白200~400毫克口服。
九、犬球虫病
本病是由等孢虫引起的主要侵害幼犬的寄生虫病,其球虫形态特点是卵囊内的胚孢子形成2个孢子囊,2个孢子囊内含有4个孢子。
1.诊断方法:急性患犬排黏液性便或粪便表面覆有胶冻状物。严重病犬呈进行性消瘦,食欲废绝。继发细菌感染时,患犬常因衰竭而死亡。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可从粪便中检出虫卵。
2.治疗方法:
(1)用甲硝唑每公斤体重口服20毫克,连用3日。也可用痢特灵每公斤体重口服10毫克,每日1次,连用3日。
(2)预防时,可用氨丙啉溶液给幼犬饮水7日,或在母犬产崽前10日开始饮用。
十、华枝睾吸虫病
本病也称肝片吸虫病,是由华枝睾吸虫寄生于犬胆囊和肝胆管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
1.诊断方法:患犬轻度感染时不表现临床症状,重度感染时则出现腹泻、消瘦、肝肿大,后期出现黄疸、肝硬化,继发腹水。采用水洗沉淀法可查到特征性的顶端有盖虫卵。
2.治疗方法:
(1)用血防846,每公斤体重口服20毫克,每日3次,连用5日。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篇5
8月14日广积屯村植物诊所成立以来,焦海霞每周定期为菜农免费提供半天“坐诊”服务,开出的“处方”不仅详细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症状描述,同时给出涵盖农业管理、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以避免农户过度依赖化学农药的习惯。
考虑到“北京是典型的都市型农业,广西是典型的山区型农业”,今年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分别与北京市植保站、广西兴安县农业局植保站成为合作伙伴,首批在中国建立了9个试点“植物诊所”。据北京市植物保护站高级农艺师肖长坤介绍,“植物诊所”类似医院模式中的医药分离,“植物医生”可借助专业设备为染病植株进行“诊断”,从而引导农民更富智慧地培植农作物。
“植物诊所”:只开药方不卖药
5月19日,国内首家“植物诊所”在广西兴安县开诊,此前CABI的工作人员在周边村落张贴了多张“植物诊所”开诊的宣传海报,听说当天有CABI英国中心的“洋博士”坐诊,一位家离诊所30公里的种植大户也带着染病作物样本前去求诊。
CABI的前期调研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已有类似“庄稼医院”、“植物医院”的项目,但多数已经停办。肖长坤认为,目前农技推广从乡镇至农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以西红柿常见的脐腐病为例,初发病时,果实蒂部会出现圆形不规则的水浸状绿色斑块,这其实是一种生理性缺钙病症,防治关键是要促进西红柿对钙的活化和利用,“但实际上,80%的农民会首先询问村镇农药商店的老板,在诊断不清楚的前提下,盲目购买、喷洒大量农药,既不能解决农作物病况,还浪费钱,且容易造成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植物诊所”的出现有效改善了农户盲目使用农药的习惯。在这里,受过专业培训的“植物医生”借助专业的植物病虫害诊断设备,通过诊断病样或到田间现场察看,给出针对性防治方案,避免防治的盲目性。“比如番茄的叶霉病,有时是因为不同季节的温度湿度造成,本来不需要用药,但农民一着急也会胡乱用药,随着温度、湿度的改变,番茄自然康复,但是农民却误以为是打农药的效果。”
据设点在北京延庆县康庄镇小丰营村的“植物诊所”的“植物医生”谷培云介绍,“植物医生”只开“药方”并不卖药,只是根据诊断结果给出合适的用药建议。谷培云说:“正确识别病虫害这一步很关键,识别后得判断来源,开‘处方’时,我会优先考虑采用低毒的农药。”
与农户交流之后,谷培云将填写一张打印出来的“处方记录笺”,具体内容包括植株的发育阶段、受害部位、首次发病时间、作物受害比例、症状、田间分布等。处方上需要填写的项目较多,个别地方的植株病况还要到田间地头补充诊断才能完成。
针对不同农业基地或农户在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生产技术方面的不同需求,“植物医生”还将开具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可以应用的防治处方,以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植物医生”开出“大处方”
目前,北京、广西两地共培训了27名“植物医生”,其中北京17人。肖长坤说,北京首期6家“植物诊所”试点分布在延庆、密云和顺义3个区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销售市场或农药销售店等农民集中地点,为周边的30多个行政村提供病虫害诊断服务的“植物医生”普遍是有多年植保经验的基层农技人员,其中有区县植保站工作人员,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还有来自农民田间学校的辅导员。
46岁的“植物医生”谷培云就是一名区县植保站工作人员,今年5月和7月,谷培云和韩永茂等17名“植物医生”接受了两次为期3天的专业培训。培训过程中,CABI的工作人员一直向他们强调非化学治疗,即遇到病例时,“植物医生”不能首先想到农药,而要更多地考虑生物防治、耕种措施和物理防治。即便不得已使用化学农药,也要尽量选择低毒的和专一性强的。项目把一些诊所设在农药店旁,希望农民在诊所获得正确指导后,再购买合适的农药。谷培云说:“开‘处方’时我需要适当顾及周边服务,选择农户在村镇的种子供销站或农药商店方便买得到的、性价比相对高的农药。”
和传统的农技人员不同,“植物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病虫害问题,还涉及整个植物健康问题,以及品种、栽培管理以及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多类问题。“诊断”中,谷培云还会根据诊断结果为农户针对性地开具防治“大处方”,除了农药,还包括科学的种植方法以及相应的农业管理、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以改变农民单一依赖化学农药的意识和习惯。
通常,“植物医生”每周定期为农民免费提供“坐诊”服务半天,由于平时区县植保站的工作较多,一个月里谷培云会到“植物诊所”转几次,平时更多得靠地方的农业合作社成员为农户诊断植物病害。她不在诊所时,农户们也会打电话向她求助。谷培云解释说,“植物诊所”相当于“社区医院”,可以看“小病”,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综合实验室相当于“综合性大医院”,可以解决疑难杂症。也有农户向谷培云抱怨说就诊不够及时,靠电话交流又难以确诊。还有农民建议,植物诊所应该在4—11月期间尤其是农作物病虫害高发季节增加开诊次数。
对此,CABI的工作人员万敏解释说CABI目前在世界其他国家设立的“植物诊所”也遵循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的开诊时间。“我们的医师都是兼职的。如果每天开诊,人力、物力的消耗会很大。我们的宗旨就是用最小的投入,让本身已有的体系深入到农民中。”
有效构建病虫害网络
由于目前“植物诊所”项目尚处于试点阶段,运营体制还有待完善。考虑到移动的诊所能够深入到田间地头服务,肖长坤说:“如果人员和资金配备到位,能够实现‘流动的诊断车’,那是比较好的方式,此外,在诊断设备上或有进一步完善,比如为‘植物医生’配备平板电脑等。”
在北京的植物诊所,以谷培云为例,还是靠手写纸质的“处方记录笺”。理想状态下,诊断后,“植物医生”填写诊断结果及防治建议后,所有诊断信息会自动生成电子数据。这不仅便于管理、考核医师的工作,还可以分享当地病虫害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便利。
据CABI的工作人员万敏透露,CABI已在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开展了“植物智慧”项目,该项目包括“植物诊所”以及为植物医师及农民提供百科全书式服务的“知识库”等内容,以期构建一个全球病虫害防治系统。
在全球其他较为完善的“植物智慧”项目中,CABI已经积累了100年的知识库中,使用者可以根据植物病情在数据库平台上进行自我诊断。比如谷穗腐烂,“植物医生”可以在谷穗分类中查找腐烂症状,与图例进行对比;初步确定病虫害原因后可以点击防治方法,来自世界范围的相关防治方法就会呈现在使用者面前。这些数据一方面来自CABI之前的知识积累,另一些则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相关国际研究机构。
肖长坤介绍,目前除了试点植物诊所,北京市植保站还将与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合作搭建“北京市农作物病害智能诊断与决策平台”,通过智能查询、远程在线咨询和专家会诊等模式为京郊植物诊所的植物医生提供技术支撑,切实解决植物病虫害诊断和防治难题。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篇6
关键词:洮南辣椒;主要病虫害;危害与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072-1
1病毒病
病毒病的病原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和黄花花叶病毒。
危害与诊断:病毒病发生后造成辣椒三落(既落花、落叶、落果)。常见有花叶、黄化、坏死及畸形四种症状。花叶:嫩叶皱缩花斑,初期稍明脉。黄化:叶片明显变黄,落叶、落花。坏花:花、花蕾、嫩叶组织变黑褐坏死条斑。畸形:叶片细长呈厥叶,植株矮化呈丛枝状,结果少。
防治方法:每喷雾器容量对康润1号30克加康稼10毫升加乐得33克加3.0%啶虫脒乳油10毫升;20%病毒A800倍液;5%菌毒清水剂25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加强对蚜虫防治可有效地减轻病毒病发生。
2立枯病
危害与诊断: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收缩、干枯,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是猝倒状。病部初生椭圆形暗褐色斑,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
防治方法:苗出齐后,每喷雾器容量对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克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克加乐得33克加生根粉1袋喷雾;或不倒翁5克加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50克加乐得33克加生根粉1袋喷雾。
3疫病
危害与诊断: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茎、叶和果实都能发病。苗期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或猝倒;有的茎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而死;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初出暗绿色水浸状斑,迅速变褐软腐,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残留在枝上;茎和枝染病,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或黑褐色条斑,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塑料棚或北方雷地,初夏发病多,首先为害茎基部,症状表现在茎的各部,分杈处茎变为黑褐色或黑色;如被害茎木质化前染病,病部缢缩,地上部折倒,植株急速凋萎死亡。
防治方法:每喷雾器容量对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克加康稼10毫升加乐得33克;或用58%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5克加乐得33克。
4炭疽病
危害与诊断:主要为害果实,叶片、果梗也可受害。果实染病,初现水浸状黄褐色圆斑,边缘褐色,中央呈灰褐色,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往往由许多小点集成,小点有时为黑色,有时呈橙红色。潮湿时表面溢出红色粘稠物。被害果易干缩,致病部呈膜状,有的破裂。叶片梁病,初为褪绿色水浸状斑点,后渐变为褐色,中间淡灰色,近圆形,其上轮生小点。果梗有时被害,生褐色凹陷斑,病斑不规则,干燥时往往开裂,在田间还有一种病果,症状与上述相似,但组成轮纹的小点较大、较黑,一般称其为黑点炭疽病。
防治方法:每喷雾器容量对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50克加乐得33;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克加康稼10毫升加乐得33克。
5软腐病
危害与诊断:主要为害果实。病果初生水浸状暗绿色斑,后变褐软腐,具恶臭味,内部果肉腐烂,果皮变白,整个果实失水后干缩,挂在枝蔓上,稍遇外力即脱落。
防治方法:每喷雾器容量对58%可杀得2000悬浮剂50克加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5克加乐得33克。
6疮痂病
危害与诊断:主要为害叶片、茎蔓、果实,果柄也可受害。叶片染病,初现许多圆形或不整齐水浸状斑点,黑绿色至黄褐色,有时出现轮纹,病部具不整形隆起,呈疮痂状,多时可融合成较大斑点,茎蔓染病呈不规则条斑或斑块,后木栓化,或纵裂为疮痂状;果实染病,出现圆形或长圆形病斑,稍隆起,墨绿色,后期木栓化。
防治方法:每喷雾器容量对58%可杀得2000悬浮剂50克加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5克加乐得33克。
7脐腐病
危害与诊断:脐腐病又称顶腐病或蒂腐病,主要为害果实。被害果于花器残余部及其附近,初现暗绿色水浸状斑点,后迅速扩大,有时可扩到近半个果实。患部组织皱缩,表面凹陷,常伴随弱宿生菌侵染而呈黑褐色或黑色,内部果肉也变黑,但仍较坚实,如遭软腐细菌侵染,引起软腐。
防治方法:结果后每喷雾器容量对国光氨基酸钙20克加7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50克加乐得33克。
8根腐病
危害与诊断:辣椒根腐病多发生于定植后,发病初期病株枝叶特别是顶部叶片稍见萎蔫,傍晚至次日早晨恢复。症状反复数日后,叶片全部萎蔫,但叶片仍呈绿色。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及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木质部,辣椒疫病与此病区别的是根茎处病部不易剥离。
防治方法:定植时用抗枯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根10-15分钟,防效较好;定植后浇水时,随水加入硫酸铜溶入田中,每亩用量为1.5-2千克,可减轻发病;辣椒根腐病发病初期可用3%广枯灵水剂10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用77%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淋或灌根。
9蚜虫
危害与诊断:危害辣椒的蚜虫主要是瓜蚜。成虫和若虫在辣椒叶背面和嫩梢、嫩茎上吸食汁液。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生长停滞,甚至全株萎蔫死亡,老叶受害时不卷缩,但提前干枯。无翅孤雌蚜体长1.5-1.9毫米,夏季多为黄色,春秋为墨绿色至蓝黑色,有翅孤雌蚜体长2毫米,头、胸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