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年级组学期工作计划(收集2篇)
小学年级组学期工作计划篇1
一、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进一步理解学校办学理念。
2、努力营造“团结、愉快、向上”的教师团队,提高教师凝聚力,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3、严格执行“五严规定”和“减负八项规定’’,紧扣“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特色及“先做人、后成才”的育人特色,结合年级组实际情况,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拥有健强的体魄、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4、加强安全教育管理,提高师生防患意识,做到警钟常鸣,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5、做好学生的`常规教育与管理,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
6、逐步渗透学校管理改革思路及十二五规划,让教师更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7、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抓好双基的同时,注重提高,努力促进各学科均衡、全面发展。
8、关注后进生的教育发展情况,科学提高后进生的转化率。坚决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的行为发生。
二、现状分析
1、教师队伍稳定,能较好地在工作中体现学校办学理念。
2、教师队伍有团结基础,有愉快、向上的精神根基。
3、年级组安全教育和常规管理教育自成体系,已往工作已有一定成效。
4、师生关系融洽,组内班级之间有良好的竞争环境。
5、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和方法较好,有自觉学习意识。
6、家校联系工作开展比较到位,对学生的教育有较好督促作用。
7、班与班、学科与学科之间还有一定差距,优生培养效率还较为低下。
8、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行动能力培养还要进一步加强。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激励教师树立“以德立教”的表率意识和“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践行师德规范和规范从教行为的自觉性。’
2、进一步做好“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研究工作,,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及自我发展能力。各班结合制定的学生行为习惯和行动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深化,从点滴开始做起,以目标的形式对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形成更好监督、促进作用。班主任每周班会或升旗仪式时利用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分析、作具体要求,并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带动班级形成合力。
3、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工作。特别是加强班主任之间,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的沟通及经验交流,促进均衡、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年级组的团队作用,统一思想,使工作更有效、优质、和谐地进行。同时,加强家校联系工作,进一步挖掘教育资源,让家长更加理解支持学校的教育,理解支持班主任工作,避免因沟通不畅而造成的家长与教师间的误解,并争取更多学生家长的关注,更有效发挥家长的支持作用。
4、进一步观察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动态、情绪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地协调班级之间、老师之间的工作,让整个年级稳步发展,让各项工作争取上台阶。
5、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到首位,注意发现问题,消除危险和隐患,确保学生的安全及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在财产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多媒体的管理、维护与报修等工作,保证多媒体设备的正常运行。
6、加强教师再学习的指导和督促,本学期所有班主任至少阅读两本教育书籍,督促方式采取:不定期进行抽查、谈话、检查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等方式结合。
7、大力配合少先队的工作,使每个中队动起来,形成鲜活的集体,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社会责任感
小学年级组学期工作计划篇2
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思路和德育工作计划,结合年级组的实际情况,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行为规范教育为主,以榜样树人,进一步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以建设一支战斗力强、团结合作的年级组为突破口,以如何促进学生形成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为教育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为学生进入六年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年级组主要目标:
1、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规范有效。
2、重视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逐步形成和谐的年级组。
3、重视各任课老师之间的工作合作,尤其是班主任与科任之间的关系;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4.逐步养成集体备课的`习惯。。
5、各科老师密切合作,共同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6、抓好本年级组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教研工作。
7、加强学校、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强化后进生的转化和跟踪管理工作。
具体工作及措施:
1、以学校的教学工作思路和教学计划、德育工作计划为指导,抓好教学管理工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教师要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班,早进教室,认真搞好办公室卫生,(按办公室排的周日表进行值日)。组内教师要做到坦诚相待,加强合作、相互帮助,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逐步形成和谐的年级组。
2、各班应根据实际情况(优势和不足、学生的自主管理水平),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学期工作计划,着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实现学生能力的发展。如:
①、早自习的管理;教师要提前到教室,组织学生上早读。并选定指定的学生当领读员,按课程表领读当天的内容,使学生养成良好上早读的习惯。
②、劳动卫生的自觉行为养成;班主任老师要认真选出负责任的值日组长,每天做好“两扫”任务,保持教室卫生的整洁。每月进行一次大扫除,主要是门窗和走廊的墙裙的卫生。
③、礼仪习惯的养成。利用班会和早读时间教育学生,上学时要衣着整洁,女生不化妆,男生不留长发。见到校长、老师和客人要主动问好,同学之间也要互相礼让。
④、课堂听课习惯的培养;班主任要培养学生,不管上什么课,都要做到坐姿端正,专心听讲,主动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积极回答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要及时提醒;学生不主动思考问题,老师要及时启发等。
⑤、作业要及时完成;教育学生要按时完成作业,有错及时改正,做到不懂就问。比如,做家庭作业师有不理解,可及时打电话问老师,老师要及时解答。(告诉学生老师的电话)
1、加强班干部队伍的培养,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
3、一个好的班集体的建立,光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有一支好的班干部队伍,要依靠他们,使用他们。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严格挑选,合理使用。如:实行班干部竞聘制度,班干部轮换制度,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更要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在实践中锻炼他们。
4、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在继续强化字词训练的同时,注重学生的阅读、习作的练习,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和爱读书的习惯,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比如,阅读训练,对于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每个学生要及时纠错。另外,对于优等生要扩大知识量,对后进生要加强辅导,力争每个学生都进步。
5、数学教学:数学教学要向40分钟要质量,在探究完新课后进行巩固时,由易到难,增加练习密度,使学生都有收获。另外课后要做好培优和补差工作,具体的做法是:利用特长课的时间,对整个年级程度较好的学生进行训练,使他们的成绩更优。对各班的后进生,加强和家长进行沟通,并进行基本题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利用每周五放学后进行,由马中华负责。
6、英语教学:针对年级特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加强日常口语教学,每天较学生一句日常对话,要求学生要经常使用口语对话,还要加强学生的书写训练。如,开展英语剧比赛,英语书写比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