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那些事作文(收集5篇)
初中那些事作文篇1
现在,是什么时候?是人生最重要的时候。是最烦躁的时候,是最傻的时候。
“宝儿,来起床了,快起来吃饭。”老妈又开始叫了,她就像是我的闹钟,不,更确切的说她比闹钟还好,至少她永远在我心中,血液里。“妈,几点了?”“六点半,我见你睡得熟便迟叫了你二十分钟钟”“不是,你这么能这样,哎,搞得我没时间吃早饭了,算了,不吃了。”“不行,回来,吃两口吧!”只见,老妈又在窗台哪里叫我,这样搞的我好没面子,别人也许会以为我不太正常,可老妈却不以为然,说,没事,填饱肚子最重要。可我明知老妈这是爱我的表现,可不知怎的总是觉得好不自在。
晚上回家了,老妈那唠叨病就又犯了,“好好学习就是有好处,你看你大姑家的女儿去湖南上学去了,哪里的空气可真是好,你以后也要带我们去各地玩玩。哦,还有……”老妈的一字字一句句就像是子弹射想了我疲惫不堪的心与身体,如湍急的河流彻底冲垮了我的最后一道堤坝,我十分不情愿的坐下了,紧紧得盯着那块表,只等应付了父母就去房间了写作业了,搞得我度日如年。终于,父母都吃完了,我迈着大步飞快的跑回了房间,猛的躺在床上,我解脱了。看窗外的夜景,不知是什么缘故,星空比往日暗淡了,星星也不眨眼了,树木比往日更颓废了。
我随手拿起了一本书,原来是冰心的作品。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着称,她认为母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而我,却对母亲如此态度,是我错了吗?是呀,我现在是青春期,可难道能为所欲为吗?
我辗转不安,彻夜难眠,我想:如果我对老妈说对不起,会怎样那?第二天我这样做了,我顿时泪如雨下。我希望可以流一辈子。
初一:张美莲
初中那些事作文篇2
一晃两三年,匆匆又夏天,转眼间,离毕业没有多长时间。如果可以,我只是想请求时间流转的慢一点,四季也不要再分明,让冬天的雪包裹着江河湖川,让夏天的风炙烤着山霖流岚,而我们,就不用那么快的聚散…...
初一那年,未褪去青涩稚嫩的我们来到校园,初来乍到,只有迷茫,如那迷路的孩童般找不到方向,聚集在一起,不多时,我们便相识了。记忆最深刻的便是军训,阳光下的我们也曾挥洒汗水,也曾叫苦不迭,要在烈日炎炎下站军姿,走正步,最大的愿望就是有阴凉地可以供我们乘凉,于是教官带着我们和邻班展开了争夺阵地拉锯战:“同甘共苦!1333!”喊着口号,迈着正步,雄赳赳,气昂昂的向邻班进击,邻班也不服,和他们教官一起向我们奔来,两班僵持不下,由拉锯战转成了教官之间的口舌之战:“嘿!我说你个臭小子,敢抢我阵地!”邻班教官也不服:“你也大不到哪儿去,甭跟我贫,来来来单挑!”两个人你追我赶,后来以邻班教官掉军帽告终,我们成功的占领了场地,从此以后“吃香的喝辣的”那可是把其他班羡慕的直瞪眼,可军训短短几天,就这样过去了,步入了正轨,开始了三年的相处与学习生涯…
初二那年,我们懵懵懂懂,情窦初开,有过迷茫,有过彷徨,眼前像被蒙了一层纱,怎么也看不清,深处迷雾森林,走不出去,却在这森林里,琢磨所谓的人心。明白了百口莫辩的感觉,才懂得了人言可畏,拨开层层迷雾,才终于找到了出口…
校门外总会有乞讨者,有的是靠写的一首好字来乞讨,摆个小碗,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冬天,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手冻的通红,路过的行人,给予施舍的少之又少。下雪了,寒风不停地吹着,放学一出校门就看见一个老奶奶穿着单薄的衣服在乞讨,我拉着同学去旁边小摊上买了热豆浆放在奶奶怀里,继而又拿出十块钱给她。回家的路上,同学说:“你又何苦给她那么多,说不定是假的。”“是真是假的无所谓,不要违背了自己的心才好。”我笑着说道。哪知她却高傲的像只孔雀:“这些事我从来不管,有那钱还不如我自己花了。”看着她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我也不好说什么:“人心本善,同样是人,没有卑贱之身,也没有贫富之分,尽一点绵薄之力给他们,不难。”从那之后,她再没理过我,人心呵,真是难懂。
初二这年,很多路需要一个人走,只是这风,也真的太冷了。这一年,让我看到了人情冷暖,人心善变。
初三这年,学业加重,困难重重,最难熬的时候,会因某件小事心情变得很糟糕,不想说话不想搭理人,觉得担子好重快要垮掉,感觉所有烦恼一下子都堆起来,剪不断理不清。泪腺极度膨胀,心里闷得要死,或许这是“初三综合症”吧,安慰自己,雨过了,天晴了就好…
这一年,班任语言幽默,虽还是严厉,却经常把我们逗笑,紧张的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放纵的时候,趁着课间,打开教室的多媒体播放歌曲,门外会安排一个站岗的放哨,随时报告班任的动向,这时,班里便是疯狂的点歌时间,各种当红歌手的歌,播歌员忙的乐此不疲,站岗的大喊一声“班任来了”班里立刻恢复原样,速度快的惊人,可见班任的威力哈哈!英语课上,有同学睡着,正做着他的春秋大梦,英语老师会放我们的班歌《LOSER》,声音调大,若他还不醒,班里的人就会一起喊:“班任来了!”惊得他一下就醒了。反应过来后就会抱怨一声:“不带你们这样吓人的。”全班哄笑。
这一年,我们在改变,想让自己成为美好的人,拥有热情,习惯麻烦,热爱生活,感谢黑夜的降临才会有新的明天,大概是为自己从未过好今天而找的最拙劣的借口,但是我们在告别以前的自己,那个把未来描述成不堪重负黯淡无光的自己,愿我们的岁月无可回头亦不忧愁……
三年,青涩不如从前,聚散不如你我,多希望自己能重拾那段时光,如果天要下雨,那太阳就会出现在雨后。还能清楚地记起,初次见面,那稚嫩的场景,可是敬了清风一杯酒,它把往事都带走了,不过好在它没有把情谊带走。三年来,我有很多重要的东西在有意无意间都丢了,我走过的路,去过的地方,唱过的歌,在脑海中也逐渐模糊了,可我知道,时间在让某些事情变得面目全非的同时,也会让另一些事情在生命里纹丝不动,比如想念,比如放不下的你们。
初中三年,难舍难分想抱紧些,茫茫人海却又好像荒野……
初中那些事作文篇3
今日无事翻阅旧时的书,无意间一张泛黄的纸片掉落下来。
观楚郝绘画有感
出身千金府
红颜伴青竹
纤指芙蓉面
朝夕待甘露
歌罢又欲舞
岂知日已暮
独枝初芳毂
月暗星亦疏
这恐怕是我已知的自己留下的最早的文字记录了。看到它,多年前那稚气未脱又充满幻想的我就又回到了眼前。
那是刚刚进入初中第一年,班里比较特殊的有三个女生,说她们特殊是因为都是地头蛇,三个人家就在于镇初中所在地——前陈村,并且还是叔伯家的三姐妹。三姐妹的名字至今还记得:霍翠英,霍文玲,霍士英。印象之中的翠英是胖胖的,有点傻乎乎的女孩子,平时交往也不多;文玲是比较文气,长得也不错,只是过了这么多年,回忆起来却是一片模糊,记不清了;士英学习最好,而我当时学习也不错,都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所以我和她平时话倒比较多。后来时间长了,慢慢地同三姐妹都熟悉起来了,再加上我的好兄弟霍斌斌(班主任的儿子)也是她们亲戚,她们三个对我也算是照顾了。记得她们偶尔从自家菜地里摘几根黄瓜送给我吃,或者拿几个番茄。特别是翠英,大大咧咧的,好像老大姐一样。她家菜地就在我们校园西边不远,说以后想吃了可以去她们家偷去。那时还是挺感动的,那个年代什么都缺,加上农村物质也的确不丰富,平时我们在食堂打菜都是素菜,长年都没见过油腥。一份凉拌黄瓜大概是五分钱一份吧。如果真有额外的牙祭可以补充下倒真是不错的事。后来,终是没有去找找他们的菜地,也终究没有摘来吃,想想毕竟人家父母种地也挺不容易的。只是后来同好友李和平常常到西边树林里背书,也看到了那一大片菜地,只是不知道哪里才是她们家的。
转眼间,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了,班里同学都已经很熟悉了。有一天,文玲拿了一幅仕女图给我看,仕女画得不错,裙裾轻摆,长袖飘飘,丝带飞扬。我不由得夸了声:才女啊。士英说是翠英画的。并说我平时就吹牛会写诗,那就为这幅画配首诗吧。看那样子,如果我真写不出所谓的诗来,我名声全毁了。我就苦思冥想地写了这首小诗,并且为了谐音,还专门查字典应对。写好后,自然得署名,她们商量再三,说就用“楚郝”吧,也算是模仿名人取个笔名。
初中二年级,我们又重新分了班,慢慢地也长大了,男女同学间好像也多了点东西出来,再不似以前那样无拘无束地疯玩了。渐渐地,大家都没再怎么联系。
一晃,二十五年过去了,初中的同学多数留在了家乡村子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或许随着打工潮的到来,在南方某个城市工地上挥洒着汗水;而我,终是离开了那个小镇,进入了开封师范学习,毕业后我又来到了江南。这些年来,初中时代的我们都早已失去联系,我们都在走各自的路,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疲惫地生活着。只是今天,翻起这泛黄的纸片,勾起了我对那个年代的怀想。身在远方的我所能做的,也只是轻轻地问一声:你们,过得还好吗?
初中那些事作文篇4
盼望已久的新一年终于到来啦!我们用炮竹作掌声,载歌载舞地欢迎它。过年的那几天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可以自由自在的玩儿了,今年还下了大雪,真可谓瑞雪兆丰年呐。过年的时候,一定会发生许许多多有趣的事,这次,我要把它们记录下来。想听,那就听我一一道来。
大年三十晚上,大家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聊着最近发生的事,让我有一种温馨的感觉,一年大家才聚那么一次啊。我呢,在那里大吃特吃,明明说已经饱了,却还在狼吞虎咽,吃了好多美味,大春卷吃了4个、烧卖5个、还有龙虾、八宝饭……还不够,坐下来休息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吃撑了,肚子特别涨。TAT早知道就不吃那么多了。
回到家,急忙打开电视机,看起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说实话,我觉得春晚真的有点无聊,除了相声小品,我别的都不看,所以,我打开电脑,看起了电影,有了相声小品我才去注意那电视机。新年的钟声响起了,那响亮的声音唤醒了新的一年——20xx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外面很快就响起了爆竹声,那声音翻江倒海,荡气回肠,却让我睡不着。他们的庆祝新年的心意大家都领了,可大家还要睡觉啊,真希望他们到别处去放烟花去。
初中那些事作文篇5
每次放学,不是万不得已我不会太早回家,蜂拥而出的学生、熙熙攘攘的行人、无数等待的家长、不时经过的汽车等等都会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因而我总会在教室里写上一会儿作业再回家。
上周四晚上,班级有事,所有学生一律回家,我只好随着人流向门口走去,才到操场上就发现大门口人行异常缓慢,慢慢挪到门口,向外一瞧,最担心的果然发生在我的眼前:平时讲究什么安全距离啊自我空间啊不和陌生人说话啊的人们此刻全都非常紧密而且亲热地挤在一起,彼此全然不顾对方的体味和吆喝,人群似乎静止了一般,好不容易挤到门口才发现原因:原来从南边开过来一辆白色的suv和北边来的一辆接孩子的三轮车面对面的堵着,其他的人只好跟着僵在了一起。
“这个时候,车子就不该开进来。”人们都在抱怨,白色的suv摇下车窗,女司机对大家说:“对不起对不起,实在抱歉,确实是家里有急事,请让一让,我们这就走。”她虽然说的好听,可是人群没有一丝的反应,让旁边看的我们也为之着急。这时车上挤下来一位老太太,看来年过七旬,瘦瘦的.身板,但是很有精神,黑白驳杂的头发精心的盘在头上,看起来像一个小碗,身着一件红色唐装,下车帮忙疏散人群,可汽车依然难以挪动,因为北面那辆三轮车根本动不了,它的后面挤满了人。
路边一位来接学生的老奶奶有抱怨起来了:“不晓得这个时间车辆特别难开吗?这个时候死了人特别多。”一看这位老奶奶,推着一辆自行车,手牵着一个五岁多的小男孩,褐黄色的微卷发随意撩在后耳。那位穿唐装的老太太听了,顿时发怒:“你骂谁是死人呐?这儿这么多学生呢!”“我说那些不肯走的人。”推车的老奶奶也不甘示弱。眼见两人矛盾就要升级,路人赶忙帮忙疏通,让三轮车先过来,汽车终于慢慢过去了,人群也渐渐疏通了。看了一下手表,从我出门到现在,就已经堵了近12分钟。
隔天晚上,我故意又拖了十分钟才出门,路上的行人已经很稀少了。出门一看,发现爸爸真个一位老太太在交谈。仔细一瞧,不正是昨天那位推车的老奶奶吗!我坐上爸爸车后座,挥手与老奶奶再见,转脸一望,一辆白色的suv擦肩而过,副驾驶座上赫然坐着那位穿唐装的老太太。原来在学校门口也能体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真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