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趣的作文(收集10篇)
苦趣的作文篇1
我自幼便喜食莲子羹,因为那是甘甜的,不喜食莲心,因为那实在苦得紧。至于剥莲拾子、留子剔芯的活,更算是份苦差事了,很难从中品出什么趣来。
仲夏,晨清,荷艳,莲新。为着痴想多日的莲子羹,起了大早,随母采莲,或散行或泛舟,总之,必得是新鲜的。如此,剥莲似是有了些文人雅趣,却更衬剥莲之苦。
一缕晨光,两座木凳,三只白碗,七根莲蓬。凳矮,腿难舒展,只得半屈弯着,且无靠背,脊椎只得弓着,难得片刻松快和施放。目光低垂,只剩满眼的红白黄绿,长久有些倦怠。捡起一只莲蓬,掰开,剥子,置碗,取其一,寻其中缝,以甲开离,碧芯狭细,骤显于前,如是百余次,指缝多有青渍、指腹微红。其间多次以各理作逃,均为母识破,乖然坐定,长久,腰酸腿麻,苦煞。
“妈,市上有卖现成的剥好的莲子,何以如此辛苦?”我突问,她笑而不语,只叫我“定心”。
自此,常被母亲唤来做此类无趣的苦力。长久以往,便也觉不得苦了,倒还有一种闲适安然的沉静,性子也少使了,脾气也收敛了不少,不再浮躁,心性也沉定了。
临近大考,诸事烦忧,母亲常做莲子羹,还是一凳一碗一个人,每到这时,我总会暂且搁下笔头作业,主动去剥莲子,不为什么,只因那缕清香,那抹青白,让我心安。
吃莲子时,发现有多颗未剔莲芯,苦甚。正欲剔除,她说:“莲芯虽然苦,但降火戒躁,多吃点!”我愣了神,怔怔地望住勺中的.莲子——莲子、怜子,莲芯苦、怜子之心更苦。我似是明白了这莲芯之苦的背后,她的旨趣:凡事戒骄戒躁,沉静闲淡,安稳常乐。
又不禁忆起儿时那“定心”二字,才明了这剥子之苦的背后,它所助我养成的志趣:凡事不慌,沉心定气,在瞬息中不忘初心,不浮不躁,以平常心面对一切的变迁。
又是一年仲夏花开时,那淤泥里,铸就的是“不染不妖”的品性;那份苦里,蕴藏着人生大乐趣。
篇2
苦趣的作文篇3
小时候,外婆经营着一家小药材铺,铺后头有间屋,终日烟熏火燎,是用来煎药的屋。
去乡下外婆老家,便常与她去铺子里。我一个孩子能干什么?外婆就叫我去后屋看药。药炉是个三足的大鼎,下面是烈焰飞腾的柴火,里面“咕咕”滚着汤药,飘出奇异的药味。我五分钟左右叫外婆一声,她就进来添些水和柴。屋内灼热的空气盘踞在屋顶,活似一条火龙。我拿扇火的大芭蕉扇给自己扇风,然而炎热使空气停滞不动,不一会儿我就汗流浃背了。在屋中我度秒如年,泡在苦味辛味腥味甘味的药中,感觉不到一丝生机。等啊等,真是无聊乏味。熬呀熬,真是愁苦万分。突然,咚咚的脚步响了,屋门被推开,一股凉风扑面,清爽万分。
一个与外婆同乡的老婆婆带着和煦春风似的笑颜和来年两个洁白如玉的大甜瓜走近我。她欢喜的端详着我,并把两个分量很沉、同我脑袋相仿的甜瓜塞进我怀里。外婆进来与老婆婆热情的打招呼,便去切甜瓜。老婆婆取了几束韦草边教我编制边说,她常犯胃病,这次来取中药,听说有我这么乖的一个小孙孙便抱了两个自种的甜瓜。一块块丁状的雪白甜瓜到了,我学着编芦草,嘴里是清香甘甜的瓜,别提有多美了!这些趣事如桶桶冰水,扑灭了屋内火焰山般的酷热和苦闷。
烈阳当空,正是正午时分。外婆正忙着准备乌梅、山楂、陈皮、甘草、洛神花、冰糖熬制酸梅汤,差我送给耕地里中了大暑的王伯。我瞧外头,花也打卷,叶也焉了,在扭曲变形的空气中,我极不情愿送这份酸梅汤。外婆命令难违,耕地与村里有四五里地,没出一里地,我的鞋底已被烤得“滋滋”直响。头巾也已半是水半是汗了。我在远处看见了王伯,他瘫在树下,在其右是条小犬,也快成了热狗。当我把清凉的酸梅汤递到他唇边时,他好似瞬间被激活了一样,紧锁的双眉舒展开了,干裂的唇滋润了,胸脯又腼腆起来了,两颊又红光光闪闪了。他坐起身,一旁的`小狗跟着主人抖擞抖擞精神,欢快的朝我们叫起来,摇着尾巴围着我们转起来。王伯感激热切的摸着我的头,小狗正舔着我的小脚,我也快乐的发出清脆悦耳的笑声。麦浪村托着我们构成的乡村闲趣图。晋陶渊明,唐孟浩然见了也会羡慕,因为这趣是人与人真情的流露。
乐趣往往浸润在苦痛中,好像一碗莲心浸在冰糖梨之中。渐渐尝试苦,就慢慢品出了趣,而其中之趣便是甘甜之源泉,真情之所在。急需好好珍藏。
苦趣的作文篇4
在书香的天空下,我领略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展云舒”的那份超然;我感受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那份大气;我想像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那份凄凉;我还能品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那份美丽;我更能体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份自信!在书香的天空下,我知道了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我也开始渐渐懂得我们这个世界是真善美与假丑恶不断抗争的空间,但我也更加坚信,人性闪烁的美丽是宇宙中永不褪色的光辉。
初叩“书香”的大门,是妈妈指引的。妈妈教我背唐诗,呤宋词,还给我讲故事。童年最美的画面就是妈妈牵着我的手漫步于瘦西湖畔,跟我一起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最难忘的一句话,就是妈妈在讲人鱼公主的故事时,最后人鱼公主变成泡沫消失在茫茫大海上,妈妈看着我流泪的`眼睛说:“人鱼公主一直想变为人,但她并不知道,在她为别人的快乐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时,她已是最美好的人了。”
进入“书香”的大门,已是几年以前的事了。我放弃了不少玩耍的时间,选择了读书。我一直恋恋不舍的是黛玉的葬花词,“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我难以忘却苔丝的温柔与三毛的细腻;我也对《家》《春》《秋》的结局难以释怀……当我与母亲去秦淮河时,我仿佛看见了朱自清笔下那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积淀六朝历史的沉沉的绿,是六朝金粉所凝的吗?我常想,那剑桥大学的康河柔波的映衬下,是否还有一位诗人吟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撒哈拉大沙漠中,是否还有一个坚强女人在竭力地描绘着她的“梦中小屋”……
厚积而薄发,我终于漫步在书香的天空下,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会用笔描绘出一个更美的世界。
苦趣的作文篇5
在困苦的逆境中能把握方向不屈奋斗,常常可以感受得到内心奋斗的喜悦,这种喜悦才是人生的真正乐趣;反之如果在得意时骄纵狂妄,往往会种下日后祸患的根苗,导致痛苦的悲剧。
还记得以前中考时,住宿的同学统统都回家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家里有空调,有手机,有电脑,许许多多……我还笑他们回去不是复习的,而是去享受的吧。不过,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他们,在现代优越的条件下,物质横流,像宋濂那样“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种“苦中作乐”这种精神有些难得了。
古时,忧国的愁苦,赴死的壮烈,可知道其中的乐在哪里?许多人都熟知的宋朝杰出英雄文天祥,在家乡起兵抗元,却不料一番艰苦抗争后,还是不敌,兵败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写下名垂青史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铮铮诗篇。且不知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苦中,在狱中,可曾有保住一颗赤子之心的乐?这,也是一种苦中有乐吧。
现时,贫穷的困苦,都未曾阻止他追求真理的脚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他初中毕业时,由于生活费用昂贵,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开始自学数学。那时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来了就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做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因为经常发生类似的莫名其妙的事情,他的父亲要把他的书烧了,他不要,抱着书死死不放,这种执著与对数学的.痴迷即使是他后来成名后仍然存在,无论困苦还是富贵,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苦中有乐”的高大形象。
乐中也有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秦始皇统一全国,修筑长城,功绩累累,就以为这样可以“一劳永逸”,没想到毁在了秦二世手中。唐玄宗早年勤俭节约,重用人才,励精求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却逐渐安逸,贪图享乐,最终功亏一篑,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失败的原因看似是他人起乱作祟,实则毁在了自己的手里。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这才是“苦中有乐,乐中有苦”的精髓,需我们后代们牢牢记住的。
苦趣的作文篇6
一抓一粒一扔,我带着一顶圆檐的草帽穿梭于玉米地中,奋力地将一颗玉米从玉米杆上掰下来。玉米杆一颤,我也跟着一颤,豆大的汗珠从父母,上滴下来,滴在松软的玉米地上。我抬头拂去汗珠,望着亮得发白的太阳。心想,掰玉米真是又苦又累。
就在不久前,我兴冲冲地跑到玉米地里。放眼望去,一大片金黄色的玉米地伴随着微风轻轻摇晃,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好像在演奏着一首动听的交响曲。我背着落矿干劲十足。可是没过一会儿,我便大口大口地喘着气,不断迸涌而出的汗水浸湿了我的衣服。掰玉米的速度也渐渐变慢。有时,我甚至直接坐在玉米筐上,拿着帽子扇扇风。诺大的玉米地中一点声音也没有,只有远处的树上的蝉在聒噪地鸣叫着,诉说着天气的炎热。
就这样,我一边抱怨着累,一边手又不自主地掰着玉米。箩筐渐渐满了起来,多的玉米便随手扔在一边。一排的玉米地终于摘完了,我抬头寻找家人们的身影,想看看他们进度如何。我却惊奇地发现,被我们踩倒的玉米杆一齐地倾斜,一根压在另一个根上方,十分整齐、壮观。满地的玉米铺成了一条金黄色的.道路,一直从入口通道我脚边。眼前的竞相使我心旷神怡,农村虽比不上城市高楼大厦那般繁华,但它那么朴实的美景深深吸引着我。我沉醉于这美景中,竟发现掰玉米时也有乐趣。不知不觉中,我们掰完了玉米,满载而归,坐在三轮车上,体悟丰收之乐。
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就是如此。正如汪国真诗中说道:“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过程中将苦难视为一种享受,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乐趣。融苦于乐,在痛苦的过程中享受快乐,获得苦趣。
苦趣的作文篇7
三月的乡村,花香渐显,草木渐深,布谷鸟飞过山岗田野,日夜啼鸣,光阴便在那清脆明亮的“布谷”声中被拉长。那丛金银花刚抽出新芽,等着主人修剪。
爷爷拿着大剪子站在花丛边,嘴里念念有词,我趴在一旁的藤椅背上,心不在焉地听着:“囡囡看,这株枝干饱满圆润,挺拔粗壮,稍稍修剪便成,不用操心就长那么好,一定能开出肥大的花;这株小的,看似鲜嫩娇小,但主干没啥生气,细弱的枝条就要狠狠地剪。给它点挫折才能让它坚强起来,现在对它心软,到时候开出干瘪的花,后悔都来不及……”爷爷像教育孩子一样给金银花整形,让我很是疑惑。末了,他收起剪子绕着金银花转了一圈,继续说:“囡囡,剪枝要枝枝都剪,就像做事要面面俱到,不能亏欠了谁。剪完了,还要想想,新枝长出后是否能通风透光,长远的目光也是不可缺少的。”等爷爷唠叨完了,我也迷迷糊糊快要睡着了,爷爷有些无可奈何地抱起我,让我午睡。
时光随着水田的流水潺潺流走,翻开了夏的序章,金银花的`清香在夏天的风里,随着雨水的气息,慢慢弥漫,飘散。
唉,又到了金银花开花、收获的时节。
爷爷清晨采下最肥嫩的花来给我泡茶,嘴里仍不忘念叨:“枝叶严冬尤绿,岁寒不凋,所以金银花也叫忍冬,它经历苦寒,迎来生命的花季。囡囡要向它学习,懂吗?”我根本没把爷爷的话放在心上,只顾盯着杯子里金银花茶,茶里加了药材,淡黄色的花瓣在淡棕色的液体里舞动,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我喝了一口,五官顿时扭曲在一起。说金银花味甘都是骗人的,极苦极苦的,不知道爷爷在里面放了多少药材。爷爷看着我喝下一整杯茶,满意地点点头。
若干年后,我仍是记得那两杯苦极的金银花茶,逐渐长大了,遇到过各种内心的煎熬和苦楚,远胜过那杯花茶。终于,我懂得了爷爷话里的道理,那是关于金银花的人生哲学,经历过越多的难关,就越感觉金银花不再是那么苦,爷爷的话也不再无趣。再后来,我尝到了金银花的甜味,感受到了爷爷话里的趣味。
苦趣的作文篇8
不同于蓝山咖啡醇厚的苦,不同于啤酒涩涩的苦,不同于药味啧舌的苦。人世间的苦漫长又艰难却伴随着乐趣。
何为苦?何为乐?
小时候,总盼望着自己能快快长大,这样就可摆脱父母的手掌心,自由自在地玩耍。长大后蓦然回首,才发现那所谓“不自由”的童年已成为了我们所向往的单纯时光。
长大了的我们在学堂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初步了解了这个社会,我们找到了新的.乐趣。这样,也未尝不好。
后来啊,在妈妈的要求下,我踏上了书法之路。起初,我连如何握笔都学不会,难免受母亲的指责。垃圾桶里摞得老高的废纸,母亲的批评声混着我的哭声。我曾无数次想过放弃,却在一次比赛中意外获得一等奖,从此在书法之路上一往无前不回头。我喜欢上了书法,陶醉于它飘逸的笔画与浓浓的墨香之中,找到了乐趣。
在学习过程中,我时常会被困难困扰,而当豁然开朗解出答案时,无疑又体验到了真切的成功的快乐。
何为苦?何为乐?
人世间的苦,多会让人心痛,但只要用心体会,坦然面对,也能咂摸到一些乐趣所在。长大时怀念童年,发现自己不再那么幼稚,有了思想和智慧;学习中遇到困难,捉摸不透的烦恼也总能在最后解出的一刻烟消云散;那一个个歪瓜裂枣似的毛笔字,也终究在一次次磨练中,变得俊秀挺拔起来。
佛祖曾说过:“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这一味一味的苦,人生中难免会遇到,不过,乐趣也常常伴随着它。
苦伴乐,即为苦趣。
苦趣的作文篇9
曾经身体一直不好,只好每天跑中医院。每次一嗅到那淡淡的中药味,就苦着脸,心里实在不乐意。
趴在窗边,阳光一点点地漏进屋里。瓷碗在一旁,阳光下,轻悠悠地袅起白烟。追不得,捧起碗,那浓烈的苦涩直冲额头。抿了抿,忽然觉得,这药好像有点阳光的味道,暖暖的。碗中的中药不说话,却荡起了圈圈涟漪。莫名地想笑,看来阳光也是一味药。
指尖摇晃瓷碗,有时,还是很从容的。
曾经因为害怕,而一度放弃舞蹈。每次总是哭天喊地地不要去,却仍旧被母亲拉去。
立在舞室里,战战兢兢地在老师审视的目光下学习。每一次老师的声音响起,全身就会打颤,不知觉地垂下头,总算还能在音乐中找到乐子。趁着老师有事,我总会随着音乐自编自导,自由发挥。不过,也要随时留意老师的行动,不然惩罚可是免不了的。
脚尖摩擦地面,有时,还是很放松的。
曾经数学作业总写不完,可母亲都制造种种理由不让我做完,于是每次做不完的,我都背着母亲偷写。
缩在被窝里,手里咬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写着作业,生怕发出一点动静。虽怕,却很兴奋。耳朵做了保安,捕捉细小的声音,有时地面突然传来“嘎吱”一声,我会猛地把书压在身下,迅速关掉手电筒,等待声音再现重起。
深夜偷写作业,有时,还是很兴趣的'。
苦虽苦,但有时很有趣。
每件事,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没有一件事是绝对的苦,只是,要看你找到多少有趣的地方。
物,也是一样。
咖啡,不加糖的咖啡,不也很苦吗?可,还有那么多人去喝。不要把那些事当作苦的,放平心态。有那么一瞬间,你会发现那不一样的乐趣。
不要让自己浸于苦难中,多去找找苦中作乐,那末,你会发现苦,也不是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苦趣的作文篇10
世间任何苦中,怎会没有趣?任何事中的苦,无需苦尽,便有趣所在。
那是多久以前了,母亲不知为何往家里买了苦瓜,我们家可没人吃苦瓜啊!还以为有什么客人呢!正当我疑惑之时,母亲若无其事地端上一盆清蒸苦瓜,直接朝我走笑并说道:“过来吧!吃饭了。”令我更惊奇的,桌上只放着一盆苦瓜,“妈,没有饭吗?”母亲不理我,只管自己往嘴里塞了两三片,却又喊着“哎呀,这么苦!”苦为什么还吃?正想着呢,母亲却又端上一盆肉丸,那可是我最爱的呀。连忙夹起一个丢进嘴里,咦这肉是不是坏了?见我一脸疑惑,母亲吃了一个:“啊,这味儿真是太鲜了。”再冲我撇撇嘴:“赶紧吃苦瓜吧!”一个眼神,我便领会了。
脑海中的画面一转,转到了一年前的那一幕,那时我们在上心理课。那么轻松的一节课心理老师当然也与我们聊天。可是,这样的欢笑声中竟然引起了班主任的强烈警告。可当班主任走后,心理老师似乎不买账,再次挑起话题聊天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完了这下可是真完了。班主任怒气冲冲地走到我们班,指着我们大喊道:“让你们做作业不做,那好,全部操场上跑5圈去。”这下倒好,我们是被动的,却被罚跑,心理老师呢?笑着说:“我看这样很好。”然后,整个操场都懒懒散散地布满了我们班的人。虽然是累吧,但不知为何,跑完后,全班却都在笑。可能,这就是苦中的趣吧!
脑海中的画面再一转,便转回了现在。想着我现在的辛苦,在苦中,却能感受到知识进步的趣;尝到得到称赞,表扬的.趣,体会到在各方面都能达到高水平的趣。一下子便可忘却那点苦,这样看来,这点苦算什么呢?
尝过苦,才能明白平淡也是甜的,平凡也是美的,朴素也是鲜的。尝过苦,才会体会到苦中带的趣。
这才明白,原来所有的苦,都是有内涵的。尝到了表面的苦,却还有内在的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