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政课教学反思(收集3篇)
初中思政课教学反思范文篇1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合作学习;合作小组;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21-01
据调查,在初三所学的科目中,学生们最不喜欢上的学科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政治学科。分析其中原因,主要一点就是初中政治学科内容的安排、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采用、教学手段的选用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并且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怎样使我们的学生喜欢上政治课?我们每个政治教师都一直在努力探索和研究,我们的教育是要适应学生,还是要学生适应我们的教育呢?“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正深入每个教师之中,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发展,而不是让儿童适应我们的教育。教育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体现这一教育理念,如何使政治课“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实践让我认识到在政治课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十分必要,也非常可行。
合作学习是指学习通过小组成员间合作交流进行的,而合作学习小组又基本上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的。本学年我校在积极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借着这股东风,我就合作学习在初三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一、谈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根据学生的双向选择自愿组成,先确立组长,再选择其组员,每组可有5-6人;经过一段时间组内成员“磨合”后,小组之间可适当调整成员,教师同时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给予适当调整,使各小组总体发展水平相当、差距不大;然后建议各小组起个组名,并设计本组的口号。如学生们起了“追梦”、“小Q之家”、“梦幻组合”、“太阳先锋”、“蓝精灵”、“精卫队”、“空气灵感”等组名。设计了“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自己的明天,自己创造”、“爱拼才会赢”、“天下知识我皆求”、“Happy女生,Numberone!”等口号。从组名和口号设计可以看出,学生们思维活跃很有创新。最后要求各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本组的近期和长期奋斗目标,并且小组成员之间自觉进行分工合作,确立记录员、讲解员、监督员,学习小组的组成体现了自愿互补原则,这有利于调动每个成员主动参与本小组的学习积极性,组际之间差距不大,这有利于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给小组起名、设计口号并共同制定奋斗目标,这有利于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增强集体荣誉感。正如有的学生在自评中写道:“我们今天能评为优秀小组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因为我们有集体荣誉感。”“我们会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二、谈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应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评价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公正,直接影响着小组的发展。因此评价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生学习态度,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与实践。如我和学生们共同商定评优小组的基本条件:(1)人人要参与讨论与交流,(2)举手发言人数要占组员半数以上,(3)组内要有分工与合作。再和学生们共同商定具体评价细则:(1)合作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参与本小组的交流讨论,是否主动与他人合作,是否能积极采纳他人意见,是否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是否尊重他人,是否帮助他人等。(2)合作学习中的体验:能否因组员取得成绩而高兴,能否通过学习而获得自信等。(3)学习方法和技能掌握:是否有一定的学习方法,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讨论中能否有个人独特见解,是否有创新思维,是否有组织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文字组织是否通畅,能否完成学习目标等。具体操作方式上实行积分制,建立相应的评分标准。每节课对教学环节中个小组完成任务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计算总分。
合作学习中的评价,不仅实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而且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创造条件。正如有的学生在自评中写道:“现在我感到学政治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件快乐的事。”
初中思政课教学反思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
要想摆脱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初中思想政治课变得更有活力,就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而学生主动精神的调动和授课教师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则呈现出一种“正相关效应”。依据笔者多年的经验,要想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任课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角色创新:做好“导演”与“演员”角色的定位。
要想让中学思想政治课活跃起来,就必须做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不是一堂好的政治课。“要让政治课真正地生动、鲜活起来,教师如何作好导演,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都找到自己的角色,并扮演好角色,确实需要下一番苦功”。在初中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定位好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老师是导演,主要负责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认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注意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关键要做好两点:一是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灵光一现的智慧火花,并给予积极评价,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更加积极地投入所应扮演的角色,强化课堂的愉悦氛围;二是教师要时刻注意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探索和创造,哪怕是在学生出现标新立异式的观念时也不要去打击。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星星点点的智慧之花”并不是总会产生的,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注意引导、创造。如果说“发现闪光点”是教师课堂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的话,那么“创造闪光点”就是评价一个教师能否教活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应该密切注意提高自身能力的一个方法。
二、收放自如:善于把握课堂活跃度。
随着学生们创新自觉性的提高和创新自信心的增强,活跃的课堂气氛显然并不难以营造。但是,课堂气氛的活跃只说明学生们摆脱了枯燥无味的学习状态,并不等同于学生们完成了思想政治课程所要求的学习任务,掌握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精髓。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政治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为了提高课堂活跃度,教师可以对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式的观念不予打压。但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既要表扬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与个性,又要善意地指出其思想中的不足,避免因为一些调皮孩子的起哄而造成课堂本身的混乱。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后,能够做到“收放自如”,既要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要符合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从而使课堂活跃度保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畴之内。
三、讲解创新:理论不仅要联系实际,而且要有新意。
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提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明真正的学问是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之所以让人感觉枯燥乏味,与有的初中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只是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思路有着很大的关系。其实,初中思想政治课本身除了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以外,大多数知识都是可以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从中可以看出,理论联系实践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也许有的教师会反问,我在讲课过程中也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每堂课也都注意讲解范例,但是课堂气氛并没有多少好转,这是为什么?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有新意。比如在讲《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关系》(初中八年级课本),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列举英雄事迹、好人好事,这样时间一长反而会遭到同学们的反感。教师可以就近举学生们身边的小例子。比如:值日生打扫卫生,可以具体到某个学生,讲解假如这天该同学不打扫卫生,那么学生们就要在又脏又乱的条件下上课。而正是因为该学生“个人”认真地打扫了教室才使得班级这个“集体”有了干净的环境上课。所以整个“班集体”应该为该学生辛勤劳动鼓掌致谢。反过来,再反问该学生,在听完同学们的鼓掌后是否因为自己的劳动得到了班集体的认可而内心里感觉到了尊重和满足。这样通过学生们身边的小事情就可以讲解“个人的贡献和付出可以得到社会的尊重”这样一个价值观的道理。
四、实践创新:动脑动手,课堂课外密切配合。
实践创新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一剂良药。首先,要注意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力争让课堂生活显得多姿多彩。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组成兴趣小组,要求学生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点评,确定优秀发言代表并予以表扬。2,开展辩论赛,由各个组的学生选派代表就某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要求尽可能的用上课本中的理论进行论证。最后由教师进行表彰总结。3,综合知识抢答。同样可以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选择课本理论进行提问。各个小组的学生举手抢答,可以制定分值来评定优秀小组。4,即兴演讲,可以穿插到实际的课堂讲课中进行,要求给予每个同学机会,就某个课堂问题或理论进行即兴演讲,从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其次,要开创课外活动模式,充分引导学生们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实践。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教师带队,进行户外探索。如在讲《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时,可以带领同学们到周边河流、绿树、工厂地带进行现场讲解,加强同学们对知识的认识和深化。2,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们关注国家大事,认真阅读报纸,观看新闻,并让学生们展开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们对祖国的关心和热爱。3,学写政治小论文,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所见所感发表评论,并能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把学生们好的文章推荐到广播站、报纸,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上面提到的四个具体的方法并不是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仅有的方法,但它可以为初中老师教好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此外,我也阅读了许多同仁写的文章,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借鉴他们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并没有固定的法则可以遵循。但是要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有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立足实际,灵活运用。依据前面我们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总体分析和把握,显然我们可以意识到,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有着较多的自由的活动时间,因而对他们的授课要加大“角色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比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要进行中考,时间相对紧张,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注意在“讲解创新和收放自如”上多下功夫。总之,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就一定可以创新出更多的课堂教学方法,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一门必修课。
初中思政课教学反思范文篇3
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引导者,从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为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初中政治作为初中课程中的主流科目,对思维的锻炼和培养尤为重要。初中政治课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和理解,让学生思想环境更加纯净尤为重要,能帮助学生在理性思考与发散想象中取得合理平衡,为学生角色转变过程提供更加科学而稳定的推动力,打造符合时代要求和发展目标的创新型人才。
初中政治这门课程是学生政治学习的启蒙教育,但相比语文、数学或英语等课程,政治对于初中生来说,显得过于枯燥乏味,学生会对本门课的学习提不起热情。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政治教学是摆在政治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作为初中政治教师,我们一直不断研究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性教学,积极学习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以期改善教学效果。
二、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初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教学成果。但是纵观整个初中政治教学,其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下面就初中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分项说明,具体如下:
1.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普遍认为政治课不是主要课程,不是学习的重点,只要考前死记硬背就能考到满意的成绩,只要不影响整体成绩就行。这些观念的学生对政治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对政治教学缺乏热情,对教材教案按部就班,课堂的整体学习效率低下。
2.教学思想中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不强
大部分初中政治教师的教学思想过于陈旧,在政治教学中仍以书本知识的说教为主,学生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最终的考试。而且教学过程比较刻板,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和特点,没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生很难从课程本身得到较为深刻的感受和体会,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改革中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思想。
3.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许多初中政治教师也在尝试改变教学方法和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同时也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错误。如,盲目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刻意地减少授课的内容,导致学习重点难点无法突出;如一味地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讲授了大量课外信息,忽视了学生的情境感受和知识同化、顺应的过程,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不升反降。
三、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要从方法、氛围和情感三个标准来判断,要不断思考学生在课堂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课后得到了什么,这也是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提升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1.加强政治教师队伍的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技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学校或学科组要充分重视政治教师队伍的培养,让教师接触先进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鼓励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政治教师也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再结合反思不断去调整自身的教育教学,在反思中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
2.创新教学思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政治教师要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思路,摒弃原有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1)课程内容的设计尽量跟实际生活中的时事和当今社会热点相结合,让学生便于接受和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到政治理论的实用性。(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把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
3.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丰富的案例教学
传统的政治课都是以照本宣科的讲授式为主,知识主要是政治教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课堂学习没有一点兴趣可言,久而久之,学生对政治课产生了厌学和应付情绪。我们要让学生作为政治课的主体,老师作为主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比如开展一些演讲比赛、舞台剧表演等形式,或者讲述恰当的、有寓意的案例,营造一个轻松的授课环境,让知识更容易进入学生脑海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按照政治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地讲授会让知识产生很枯燥的感觉,如果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让政治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既能体现政治学科的时代性,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魅力。比如,播放关于神舟飞船发射的纪录片,播放奥运会的纪录片,也可以把《焦点访谈》的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更愿意在生活中运用政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