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活动心得体会(整理9篇)
爱心活动心得体会
x月xx日,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同学们满怀着激情和爱心加入了学校一年一度的阳光义卖活动中。
这次活动是义务卖报。早上七点整,我们来到钟家村邮局集合,领报纸,准备开始义卖。我们领到报纸后分布在街道的各个角落。我们向过往的行人解说卖报的'原由。过往的行人看着我们。有些人用蔑视的眼神看着我们,在他们眼中我们是多么的可笑,“卖一份报纸,献一份爱心”这本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可现在许多人的爱心已缺失了。但是,不是每个人的爱心都是缺失的,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肯向贫困学生伸出援助之手。
在这次活动中,使我最受感动的是:有一位20出头的年轻人,当我对他说明了我卖报的目的时,他二话不说,就一样买了一份报纸,但是当我临走时,他对我说:“我也想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尽我的一点绵薄之力。”听了他的这一句话,我顿时感觉,爱无处不在。除了他,还有一个我觉得非常富有爱心的人,使我再次感动,当时也是在我对他讲明目的后,他掏出了一元钱说:“你把钱拿着去捐赠那些贫困生,报纸,我不要,你继续去卖,多卖一元钱,他们就会多一份希望。”听完他的话,我顿时有很深的感触,那就是,我们就是贫困生的希望,我们应该多多照顾贫困生,这样,贫困生才不会觉得与我们有所不同。虽说,我们受到了不少人的冷眼旁观,但我们同时也得到了许多人赞赏的目光。这个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关爱他人的爱心,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一颗赤红的爱心,去感化他们,我们坚信有爱心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我们坚信爱心永远是不会消失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成为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一起来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
在这次活动中我我还感觉到,平时,爸爸妈妈赚钱的辛苦和不容易。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个性与脾气,不可能每个人都会如你所愿。所以,我们平时要互相包容,互相体谅。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色彩。
爱心活动心得体会
这次义卖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却让我懂得了有心就有爱,有爱就让它洋溢出来,让世界每个阴暗没有阳光的地方充满温暖。
我们这组的同学都表现出了积极乐观的态度,刚开始还不习惯大声叫卖,只有等到有人向我们询问商品价格的时候才会主动介绍各种商品以及它们的价格,可是过了那么久之后,并没有很多人来买我们的商品,于是有人开始大声叫卖起来了,这样在大家的互相鼓励下,组员们都相当卖力的叫卖了:“义卖献爱心啦!”那天,是我们从小到大第一次做生意。刚刚开始卖东西时,心情又兴奋又激动,不知怎样跟陌生人交流,后来,我看见同伴很有礼貌的向叔叔、阿姨们对话,就学着他们,鼓起勇气,有礼貌的和叔叔阿姨进行沟通。??终于把东西卖出去了,我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非常开心。
活动结束之后,我慢慢地回想整个过程,虽然不太顺利,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好心人愿意帮助福利院的孤儿。也许在生活中,对很多人而言这只是不经意间的一次“路过”,但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来说,是一次“机会”。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们尽力地卖出更多的东西,因为多一分钱就能多一分希望。
参与活动的每一个人,都做出了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的付出有目共睹。让人感动的事情太多,值得记忆的时刻不少。只要我们把这一份无私的心永恒的保存住,就能够使他人的明天更明亮。
爱心活动心得体会篇3
两天的“爱心家访”下来,脚肚子抽筋似的疼,但心里是甜的。家访,让我有着与以前不同的感受,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走进它,我看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力,看到了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更看到了教育的缺失和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xx—xx年11月19日。星期六,早晨,迷雾蒙蒙,空气中弥漫着几许寒意。我独自一人,步行到牌楼七组,这里的路实在很难走,都是狭窄的陡峭小土路,看着小路两旁的沟壑,心里有点发毛。行至二公里处,岔道重重,该走哪条呢?正在举棋不定之时,恰遇一到田地劳动的老乡,听我说明来意,他疑惑第看着我们:“上面的路更难走,你能吗?”见我执意要去,他热心地说:“好,那我给你带路吧。。”于是,我老乡一起前行。路越走越难,陡峭、泥泞。老乡见我蹬着高跟鞋还走得这么的轻松,不时投来佩服的目光。就这样,我与老乡一起边走边嗑,不知不觉来到梁雨禾家。“唠,到了,那边瓦房就是。”我谢过老乡,来到了梁雨禾的房前。他家屋前有一株翠绿美丽的古柳,我估计有几十年的光景了。房子和柳树一样的古老,几间土木瓦房很破乱,没有粉刷,屋内除了一张旧方桌和几张条凳,再也没有其他的家具了,可见家境十分贫寒。回想别的同学家那漂亮精致的房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梁雨禾见我们来了,连忙把在厨房忙碌的爸爸叫出来,泡茶,拿烟,很是热情。寒暄之后,我们说明了来意,同时也介绍了我校“校外访万家”工作的具体情况,我们向他爸爸谈了一些梁雨禾同学的在校情况,梁雨禾还是一位很不错的小孩,钢笔字非常的漂亮,人也听话,出现问题更多的是我们老师和家长督促不够,关心不够。梁雨禾的父亲很是激动,一时说不出话来。谈话中,我们也得知梁雨禾母亲一直卧病在床,他们父女俩仅靠几亩田维持生计时,气氛顿时压抑了下来。一种深深地自责涌上心头: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他们家里很快活。但梁父显得并不沉郁,他始终觉得以自己的女儿为荣,并表示感谢学校,感谢社会上的好心人,发誓一定把女儿抚养成有用的人。谈话约有半个小时,我们也填好了《家访记录表》。表格的末栏“对学校的建议”,梁父显得很谨慎,当得知我们家访的目的就是为了倾听家长意见,办人民满意教育时,他才认真的写上了自己的意见:要关心更多家庭困难的儿童。签上字,我们告辞。临行前,梁父一直拉着我的手,挽留:“吃饭再走吧,我做饭很快的。”从梁雨禾家出来后,我的鼻子酸酸的,心里沉甸甸的。
中午,我踩着坎坷不平的碎石路,走了近半个小时,才来到了最后一站——潘湖砖瓦厂——陈相的住处。这里垂柳稀疏,屋舍错落,在一片低洼之处,拔地而起了些许没有粉刷的平房。看到我来啦,无忧的孩子兴冲冲地在门前恭迎,年逾六旬了的爷爷也连忙放下在菜地里耕作的农具。“老师好”,“段老师辛苦了”的声音不时传入耳朵。懂事的孩子不容爷爷的吩咐,自觉地洗茶杯,沏茶,放茶叶,俨然是一个小主人。步履蹒跚的爷爷,端板凳,抹桌子,像对待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款待我们。我为了不打扰老人一家的安排,尽量少占用他们的时间,在客套之后,转入正题——家访。他们一家五口,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爷爷在家中照顾孙子和瘫痪的老伴。家庭经济条件不差,但最头疼的是孙子的不听话。老人很健谈,向我们述说了孙子在家的种种表现,从老人的神色上中,看出了他的无奈与无助。是啊,年近古稀的老人自己生活都很困难,还怎么来承担这些呢?说着说着,老人老泪众横,坐在轮椅上的老伴也泪眼婆娑,孙子抽泣不已…‥最后老人也对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多督促孩子的学习,多演板,常提问,各方面都严一点。孩子坐在一旁,腼腆的神色中,也承诺了自己的梦想:一定努力学习,报答老师,报答父母,报答爷爷奶奶……临别时,孩子口中“再见”的声音,扣人心弦,爷爷的期盼“等孙娃考上大学后,我们一定接你们喝喜酒”。一股绵绵的尊师之情溢于言表,浓浓的爱意渗透在我们的骨髓深处。
两天的家访,白天走村串户,入夜辗转反侧。那含泪的情景,那祝福的话语,那殷切的期盼,不时地在脑海里呈现。可爱的乡村,孕育了憨厚的庄稼人;可敬的农人,养育了纯真的孩童。纯朴的乡音,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我的耳中。稚气未脱的笑言,求知渴求的眼眸,更驱使我这个当班的主人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家访,我也深深的体会到:
一是要讲求质量,家访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千万不能简化为告状,这是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家访的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的个性情况、家庭的特殊情况,然后就是共同探索孩子的特点,找到教育的方法。
二是要勤,经常保持家校联系,学生生病要访,学生缺席要访,学生家中有事情发生要访,学生在校内外有偶发事件要访,学生有厌学变化要访,学生有情绪要访。虽然有时烦一点,但勤能补拙,有助我们多发现一些问题,多解决一些问题。
三是要讲究艺术,成功的家访,能使学生更亲近教师,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决心;失败的家访会使学生对你敬而远之,给你增添新的烦恼。因此,家访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前进。走进那扇窗———用爱心播撒崇高师德,传递人间真情。
爱心活动心得体会篇4
通过此次活动,加强了社会与这些孩子的沟通,了解到社会万象,同时我们通过此次活动将爱心传递给了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给与他们的温暖与关爱,他们没有被社会遗忘,我们都再关注着他们的成长。让作为青年的我们,认识到应该担负起祖国兴旺发达的使命,不仅我们要不断进取,我们还应该担负起帮助我们下一代的未来。通过此次献爱心活动,让我们深知我们身负重任。
活动获得较好的效果,在活动中,打开了他们的心扉,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培养了孩子们的勇气和自信心。
同时,此次活动为我们的班级巡礼月的开展,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爱心活动心得体会
经过了着次爱心捐助活动,让我深受启发,看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在和我们的环境相比,差距很大。他们的学习都那么的优异,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哪?他们哪边连卖钢笔的都不多,连蓝墨水都没卖的。可是,他们上课时用中性写字都哪么好,我们用钢笔写字为什么还写不好哪?
他们学习的环境和我们比起来也是天壤之别,他们信息课只有6台电脑,七八个人用一台。我们却是一人一台。他们的操场是用泥沙做的我们却是塑胶跑到,他们只能玩一些稚嫩的游戏,我们却每天玩的满头大汗,可是他们也很快乐。
我们这一趟虽然只有4个多小时可是我们却收获满满,因为我们懂了什么叫爱心,在同一片蓝天下,人们有同一个梦想,就是每个人都要有爱心,人人平等,不要看不起有困难的人,每个人都有困难。
我们的口号是: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让我们带着梦想起航吧。-------李宗朕
周六上午,我参加了由老师和班级家委会叔叔阿姨组织的赴平邑爱心捐助活动,活动时间很短,我也很累,但是收益很大,感想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奉献了爱心,心中有一种自豪、快乐感。以前在学校组织下,也给贫困的山区孩子捐过一些钱物书本之类物品,但是没有与贫困学生见面,也不知捐哪里去了,这一次我与贫困学生做在一起面对面交流,非常高兴。捐的东西不是很贵重,但是对他们确实有用,对他们来说很实用,通过交流,从他们语言和表情能够读出他们内心是特别高兴的。同时我也感到自己确实长大了许多,已经能帮助别人了,心中滋生一种不可言状的快乐感,幸福感,成就感。
其次,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平时自己在家里生活条件很好,误认为每个家庭都一样很好,通过这次活动发现了原来还有许多人许多家庭并不富裕,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还生活着许多贫穷的的人们,他们需要帮助,需要关爱,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去改善他们的生活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我们在城市生活,条件优越,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要比山区的孩子强,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把自已武装起来,长大以后,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再次,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我相信班上没有几个同学在家做过饭,活动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参加做饭,自己动手很有意义。活动中相互之间密切配合,也增进了同学相互间友谊,开展的各类活动,使同学们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提升。这次活动非常好也非常有意义,以后希望学校经常组织类似这样的活动,给同学们更加丰富的生活空间。-------王卓
在老师和家委会的组织下,我们班开展了献爱心活动,通过捐款的方式来帮助贫困儿童。
这次活动,我们共捐助了五个孩子,按照计划,在这周周六,我们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来到了他们的学校。学校很小,教室也特别少,操场只有五亩地,上面布满了沙石。听校长说,这块操场是老师们花了一天的时间打理出来的,为了让孩子们拥有一个能供他们在下课后玩耍的地方,老师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我们开会的地方是他们的食堂,小小的一间屋子里,平日里却坐满了九十多个人,这个数字令我们惊叹,也让我对他们产生了一份敬意。
参观过学校后,我们分成了五个队,分开来探望这些孩子们。我们排着队去了我们队资助的孩子家。我们资助的孩子是一个三年级的女孩--朱亚慧。这个孩子文文静静的,不爱说话,和她交流时,她的声音特别小,而且在她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了一份微弱的自卑感,这让我的心头微微一震。我们试着跟她交朋友,试着和她进行沟通,渐渐地,她的眼里不再有之前的那种自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兴的感觉,声音也变得大了些。她的家并不是很远,家里的布置也还算可以,听大人们说,这种已经是不错的了。饭后,我们开始给她辅导作业,她的作业写得十分认真,字也十分工整漂亮,她的理解能力也很好,交过她一种方法后,她便能举一反三。我想,一个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如此的孩子,她的学习精神却比得过我们很多同学,这一点,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这次活动开阔了我们的眼见,让我们了解了其他经济困难的孩子们的生活。从小生长在城市里,过着优越生活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从今以后,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来报答父母,报答老师,报答这个社会。------符艺馨
星期六的时候,我们班级里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去平邑县的万山村给贫困家庭的孩子捐助一些衣服,食品,资金,学习用品。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十分深刻,成为我生命中的一个宝贵记忆。
我们早上八点左右坐上大巴车,开往平邑县的万山村。途中,我们一人说了一句对这次活动的评价和感想。不知不觉过了三个小时,到达了万山村。
到了那里,我们先去了万山完小学,因为我们捐助的对象在学校里等着我们的。我们顺便看了那边的环境,与我们的相比,实在差远了,他们的教室是平房,有的还漏雨,课桌板凳十分破旧,食堂里一个桌子就做八九个人;而我们的教室,一栋就是五六层,课桌板凳都很新,房顶漏雨就更不可能了。食堂也不会一个人桌子就做八九个人。我深刻地感觉自己的学习环境真的很好。他们的操场全是土,一到夏天就长满了草,也没有橡胶跑到,很容易就受伤。、
我们看完了学校,就去了捐助对象---朱亚慧的家里。他们家里十分简陋,墙上油漆没有刷,家里没有课桌,床是木板做的,被子是花面的旧被子,家里没有零食,水果也没有,餐具很旧,茶壶没有壶盖,让人看了心酸。可是,她学习特别好,才三年级,写的字比我们有些人写得好多了。而我们生活条件那么好,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了。
我们的生活条件哪一点都不比农村差,所以,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王凡予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我们临沂十二中七年级十二班的全体师生及家长委员会的家长于十二月十四日一起走进“平邑县武台镇万山完小”学校献爱心活动,万山完小是地处平邑县最北的一所小学,附近六个自然村的孩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其中朱亚慧、高艳芬、温项宇、刘东瑞、丁发喜这五位同学都是来自附近的单亲贫困家庭。
我们首先来到了万山完小参观了他们的教室、图书馆、食堂及操场看到他们的学习条件是那么的简陋,再看看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图书馆我们还能有什么样的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呢?
参观完学校我们一组的同学来到朱亚慧同学的家中她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常年身体不好,生活很艰苦,她本应该和我们一样拥有着幸福的童年,但被残酷的现实所剥夺;八岁的孩子在家帮妈妈干很多的家务活,过早的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和朱亚慧妹妹比起来在家我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使我感到好惭愧以后我也向小妹妹学习帮妈妈干家务活。
这五位天真可爱的同学们,本应该享有同我们一样多姿多彩的童年,而残酷的现实剥夺了他们这个权利,也抢走了他们温暖的家,但他们并没有因缺少关爱、家庭贫困、生活条件差而沮丧,反而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关爱他们的家人,用他们坚强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然而,在父母关爱下,家庭比较富裕,生活条件优越的我们却还不知道珍惜,就像大人们所说的“身在福中不知福”,通过这次献爱心活动使我深受启发和感动,我们还能有什么样的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呢?
就像老师所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应该懂得关爱、懂得珍惜、懂得感恩,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环境。“同一个蓝天,同一个梦想”让我们努力奋斗,为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胡丰婷
2月14日一大早,我和爸爸早早的起床,因为按照计划,今天我们班将赴平邑山区,进行献爱心结对活动。不到七点,我就催促着爸爸快点出门。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发现许多同学早已来到,虽然外面很冷,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大家盼望着尽快将这份微笑和快乐传递给山区的孩子们。
除了同学们,家长们也很支持这次活动,有11位家长代表同我们一起去。老师将大家分成五组,每组指定一名家长担任领队,选出每组的队长、副队长和旗手。在家长代表们发言后,我们开始了这次爱的旅途。在车上,大家欢声笑语不断,同学们都压抑不住心中的兴奋,每个人都起来发表了心中的感受。每个同学都希望,把飞翼班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山区的孩子们,让这个冬天因我们的到来不再寒冷!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颠簸车程,我们终于到达平邑县的最北边的小学--万山完小。我们排队进入学校,边走边听校长介绍,看到万山完小的环境,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尤其来到操场,只有一片有着许多锋利石子的光秃秃的土地,却没有任何体育设施,而且一不小心就会被石子划到。听校长说,本来土地上长满了杂草,是所有老师在“十一”放假期间,拿着锄头辛苦了一天,才清理干净,手上都磨出了水泡。在学校简陋的食堂,通过校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万山完小走出了许多优秀学子,他们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北京政法大学、南开大学。这些辉煌成绩的取得,靠的是这些扎根山区、无私奉献的老师们辛勤的付出,靠的是寒门学子“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勤奋和刻苦。对照他们,我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多么的优越,我们有何理由不去认真学习?
参观完学校,我们5个小组带着事先准备好的物品及爱心款,分别去探望5个贫困同学。我们组来到了3年级朱亚慧的家里。朱妈妈非常热情,给我们拿出许多好吃的。刚开始,亚慧有些害羞,不和我们交流,眼神里露出胆怯的神情,渐渐地,在组内几位男生的调动活跃下,气氛越来越融洽,亚慧开始主动与我们交流,拿出作业,给我们检查。我很吃惊,小小年纪的亚慧写了一手漂亮的字,作业做的非常认真工整,基本没有错误。我们几个女同学帮助亚慧预习新课,她听得非常认真。组里的几个男同学,看到亚慧的学习用具很少,主动跑了很远的路,买回来了许多只笔送给亚慧,亚慧的眼神里流露出开心和感激之情。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集合的时间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得和亚慧告别后,回到万山完小,与其他4组会合,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这一天里,大家看到的,听到的,有太多太多的感动,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许多的话想倾诉……、
离别的时候到了,许多人的眼里都含着不舍的泪水,车渐行渐远,万山完小的老师和同学还在那里挥手相送,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天,但我们感觉与山区的孩子已心连心,我们已把爱心和祝福留给大山深处的他们,相信他们,会永远记住这美好的一天,记住我们这些为他们送去欢笑和温暖的城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他们会带着这份感动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
我们坚信,通过这次短暂的爱心之旅,我们每一个人收获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一份动力,这份动力将激励我们在学习上努力,在生活中自立,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让我们把爱心永远传递,让幸福永远相伴!------孟欣
二〇××年十二月十五日
爱心活动心得体会篇6
2月1日早上,我们举办了一场丰富多彩的义卖活动。
义卖活动在大厅举行,我们每个人都拿着自己最心爱的玩具摆在桌上,等待着别人来买它,我把我的飞碟枪,电风扇和悠悠球拿出来义卖。过了一阵子,我的电风扇和悠悠球都被卖掉了,我听说其他班有许多好东西卖,便带上钱去买东西了。刚路过五(3)班,我发现有一本长7厘米,宽5.5厘米的《哆啦A梦》书,我很喜欢,便买下了它,我又看见了一个小图章,图章印的是一个凯蒂猫的图案,相当精致,这时,冯天旖对我吆喝:“瞧,这支原珠笔多美啊!买一支吧!”唉!我又不能拒绝别人的好意,便把它买下了,我觉得自己的钱快没了,便回到了自己的铺子,唉!飞碟枪还没卖出去啊!回到自己教室时,只见钱杨还挥舞着她的包书纸吆喝着:“快来买啊!”我见那包书纸挺漂亮,也买下了它……
2月1日真是大丰收!
爱心活动心得体会篇7
1月25日以“携手衣加衣,共建温暖大家庭”为主题的珙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的“暖冬行动”的捐赠仪式在观斗中心校举行。来自四川自贡的“衣加衣”项目组爱心志愿者们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珙县观斗苗族乡中心小学。四川“衣加衣”项目组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和珙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向等候多时的孩子们赠送了1500余件衣服、100双袜子、100双手套、100双耳套以及2个篮球和部分鞋子、作业本。
1月26日珙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牟相铸、李清波、钱林森、范杰)接过四川“衣加衣”爱心人士手中的“爱心”接力棒,继续在珙县的恒丰乡、沐滩乡、仁义乡走全是泥泞的小路、翻山越岭的在大山深处持续开展暖冬行动。珙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们先后去了四个乡(珙县观斗乡、恒丰乡、仁义乡、木滩乡)的五个学校,三个敬老院,为偏远山区的贫困学生、部分空巢老人、孤寡老人赠送衣物5000余件。本次活动得到了团县委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好评。
同时本次活动的开展业存在很多不足,现将不足的情景总结如下:
1、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安排不合理。时间在星期天,地点又很远,且又在观斗开展活动;
2、没有给四川“衣加衣”项目组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等讲清楚路线及路途中注意的事项,导致他们推迟到达;
3、在观斗举行捐赠仪式时在很多细节上存在不足。如:西部志愿者的工作分工不到位等;
4、在写策划书时,方案不详细,研究不周全;
5、活动的宣传不到位,没有进取的向宜宾、成都等知名报社投稿;
6、部分珙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参加活动不进取,很被动;
7、我们进取争取的部分衣物不适合学生穿;
8、没有及时的写好工作总结;
9、因时间紧,缺少和四川“衣加衣”项目组志愿者的交流。
以上就是开展本次活动的重点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听从领导安排,汲取这次活动中的教训,争取把下一次活动搞得更好。望领导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工作。
爱心活动心得体会篇8
参加爱心公益活动,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了。做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也应该为身边的人或者为人着想。所以,我一直努力让更多的人关爱他人。了解他人。让更多的人参加到公益活动中来。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青春虽然很美好。但不要忘了有更多的人等着你去关心。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爱心公益活动。因为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所以。我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过。在各位领导以及会长的带领之下。让我更加的知道爱心公益活动的重要性。也让我知道如何去关心周围的人或事。在这里,我收获到了很多。也知道如何去和别人沟通。怎么去和别人相处?这些价值都是用金钱买不回来的。并且你也可以提高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所以参加爱心公益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你还在等什么?有时间就参加吧。可别让自己后悔了。
既然你参加了爱心公益活动。就要不怕吃苦,不嫌麻烦。牺牲自己,奉献别人的精神。而且在你参加了之后,要有一种团结协助,和平相处。认真做事,团结他人意识。从这次活动中。让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而且现在由于一切都向前看。做什么事情都讲钱。这导致了一些人的眼中充满了金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号召更多的人参加到爱心公益活动中来。这对于那些一切都向前看的思想,可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我们要弘扬正能量,传播爱的精神。让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充满爱。
爱心活动心得体会篇9
老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弘扬这种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青协组织我们进行的这次活动,而从小就在奶奶呵护下成长的我如今毅然选择加入青协,选择做一名志愿者,尽自己的努力献出一点爱。
早晨7点20分我们青协的干事以及记者团的部分记者共72人在知行楼集合,同时还带了一件水果,一些食材,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到达敬老院,刚一走进院子里,就看到一些早起的爷爷奶奶,看着他们脸上那种慈祥和蔼的面容。仿佛依稀看见家中的奶奶,当我们走进老人的屋子,走进老人的身旁时,却迟迟不敢开门开口向他们说第一句话,相反,老人们比我们还要主动,他们带着慈祥的面容跟着我们这些害羞的人说话,从此打破了这安静的画面。
随后,我们不仅挨个看望了老人,给他们送去温暖,在那里照顾老人的阿姨告诉我们,这些日渐年迈的老人过去的故事,给我们说了他们对家长亲人的思念,自己的子女是因为工作繁忙而常年在外,在家中没人陪自己聊天,一个人自说自话,与其孤独终老,还不来敬老院与同龄人朝夕相处,这样,他们便能感到夕阳的无限美好,而子女却不知道,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已为时已晚,他们何时才会明白这些守候他们的父母希望的是每天见到自己。
在与老人的交流中,听着他们讲自己年轻时候的辛酸往事,他们讲着自己子女小时候的往事,一切都是自己不厌其烦地教给他们很多东西。他们从不要求什么回报,他们只是一心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安,一切安好,而当他们老了的时候,你们有这样做过吗?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充当了他们的孙子孙女,陪他们聊天,帮他们捶捶背,给他们端茶倒水,给他们送去水果和糖果,牵着他们散步,为他们做饭等等,和他们在一起的这些点点滴滴,时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让我想到了一句古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对待自己的老人长辈那样,善待天下所有老人。尊老爱幼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当我们要离开敬老院时,心里有许多的不舍,当我正要踏过那道铁门时。差点流泪了。可能是与家中的老人联想起顿时深有体会吧。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提高我们社会实践能力,能增强我们的爱心,并且,还让我领悟到爱的意义,奉献的意义,希望还能再次参与这样的活动,把传统美德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