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机械行业前景(收集3篇)
建设机械行业前景范文篇1
摘要:工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减少了大量的劳动力,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在文中对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机械工业;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a
1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特征
在工业生产中,工作量繁重,并且需要对产品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对于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都有很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生产领域,逐渐实现了机械自动化生产技术,主要是对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进行了自动化设计,使工艺流程更加简便高效。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制造业中的应用,逐渐的扩展到工业生产的其他领域中,对工业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机械自动化,大量的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自动化的应用还提高了工艺生产的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在机械自动化应用的过程中,减少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几率,并且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成本,为工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2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2.1信息流的自动化
信息流的机械自动化主要是指自动化技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工艺设计以及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其中,计算机辅助设计指的是设计人员综合利用计算机的图形设备进行机械设计的辅助工作;计算机辅助制造指的是在计算机技术在机械生产制作系统以及过程中的应用,其核心是数控技术,即计算机数值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则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之间的桥梁,能够优化工艺设计,提高工艺编程的质量和效率;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指的是对设计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管理的系统。
2.2加工系统的自动化
在工业生产中,以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来进行加工生产,在此过程中,不仅劳动强度高,并且还会因为人为操作的失误而发生安全事故,既造成经济损失,又威胁到人身安全。在此使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使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并且提高了加工精度,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3物流系统的自动化
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对原材料和产品进行输送,输送过程的快速有效是保证生产效率的基础。利用机械自动化可以建立物流输送系统,快速高效的进行输送工作,保证生产加工的连续性,为生产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2.4检测过程的自动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对于机械零部件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更高的要求标准,这就对工业生产提高了标准。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生产加工形势,所以需要建立机械自动化的检测系统,可以保证检测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生产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2.5装配系统的自动化
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零部件进行组装才能完成生产工序,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并且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执行,人为操作容易产生错误,并且工作效率低。机械自动化装配系统可以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装配,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并且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质量。
3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3.1绿色化
在我国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所以说如何在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平衡的发展机制非常重要。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原材料,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并且还会排放污染物,产生噪音,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机械自动化技术考虑到能源的损耗,对自然界的污染等,建立绿色的生产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3.2实用化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发,最根本的目标还是在于应用,实现更高的综合效益。尤其是随着国家对经济发展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于“理性”,不再盲目求快,而是更加注重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实用性,追求更多的实际经济效益。因此,针对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规模小、基础薄弱、自动化水平低、应用范围相对有限、缺乏经验和技术等问题,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应当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逐步跨入自动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我国在建设机械自动化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可以先从简单的技术做起,逐渐的建立起自己的机械自动化生产体系。同时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出适合我国工业发展的机械自动化理论。
3.3信息化
从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发展高效率、低成本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必然会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就要求我国的机械自动化要逐渐向网络化和虚拟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整合与优化,大大提高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这主要体现在模式信息的处理方式上,可以借助计算机对生产数据、图形等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判断和分类,更好地满足了机械生产与制造的需要。借助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促进产品设计、材料选择、零件制造、生产规划、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环节的建模与仿真,提高机械自动化的信息化程度。
3.4智能化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它将人脑功能的研究分析结果应用于机械生产中,大大提高了提高机械生产与制造的效率和质量。在未来,随着机械制造工业的日益精密和复杂,人工智能将会在机械自动化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共同促进机械自动化技术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会代替人工完成更多危险、复杂和精密的加工任务,实现机械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智能化。
结语
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目前机械自动化已经在我国的工业生产领域广泛的应用,不仅减少人员的投入,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产品的精度方面也有了更高的提升,保证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国的工业生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参考文献
[1]宋柏森.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中的要点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
[2]刘冲,李广学,李佳亮.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26).
[3]刘红,王贤宽.论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企业技术开发,2011(12).
建设机械行业前景范文篇2
在当前新时期农业发展背景下,发展农业机械化应切实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此来加快农业机械、农业技术等推广工作,充分利用当前我国对农业机械购置方面的补贴政策,确保农民在自主、自愿选择机械设备的前提下,引导农民选择符合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机械设备,根据区域实际推广深松整地、秸秆粉碎还田等当前新型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技术,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机械设备与农业技术两者协作应用,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2将农业机械化作为当前农业基础发展方向
随着当前我国农业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以及农民对劳动的观念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当前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农民也向往比较轻松的农业生产,因此,他们对农业机械化作业形式需求逐渐加大,同时对农业生产中应用机械化设备也有了很大的依赖性,因此这也就从侧面证明,当前农业机械化的程度直接决定农民生产意愿,对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基于以上,要想更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与技术两者之间的融合,需要将农业机械化作为当前农业发展基础方向,通过加强农业机械部门的管理工作,科技研发以及推广工作之间合作,努力培育符合所在区域实际的机械设备,以及农业机械化作业过程中的相关栽培技术以及管理工作等,更好地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朝向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
3结合区域实际,实现农业机械区域发展
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区域化发展缺乏相应的协调性,使得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不同区域之间在自然环境上的差异,使农作物的种类生产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同时需要应用的机械设备也是不尽相同。基于以上,要想切实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其中需要注意的就是结合区域各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来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手段,以此为基础实现农业机械区域化发展。另外,通过区域所在位置的农业特色,对其进行推广,之后在对相应的农业机械推广,促进农业在该区域的发展;最后结合农业在该区域发展实际合理规划农业机械发展布局,坚持走农业发展标准化道路以及现代化道路,以此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
建设机械行业前景范文篇3
机械制造行业在过去的4年里都保持着快速增长,从2006年到2009年,年均增长率高达24.7%。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展开,中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以及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建设,机械行业可能成为2011年最为耀眼的板块之一。
机械行业的投资价值
2010年机械行业景气度快速回升。在机械的主要子行业中,工程机械、铁路设备、机床工具等子行业在2010年1~10月的产销增速为40%以上,保持较高的景气度。重型机械、石化设备等行业增幅靠后,但增速也在20%以上。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60%。野村证券认为,此后必然有一个自然减速的过程,但是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不会有问题。野村认为,产业经济中劳动力成本增加将令投资者从2011年第二季度起对中国机械制造业重燃兴趣,此外他们认为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机械制造业目前存在很高的投资价值。
产业升级与转型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工程机械等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细分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战略新兴产业将加快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步伐,重型机械向新能源等行业转型。高端数控机床、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处在起步阶段,但长期增长性确定。机械行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从制造向服务转型、产品从低端向高端转型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钢材价格总体保持稳定,有助于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2010年钢材价格同比呈现小幅上涨趋势,而总体保持平稳状态。由于钢铁行业产能依然过剩、下游需求保持平稳,钢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根据历史经验,在钢材价格保持平稳与小幅上涨的背景下,有助于改善机械行业的盈利能力。
目前机械行业的整体估值在A股市场中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行业景气度的上升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推动了行业的估值提升。在机械主要子行业中,工程机械行业的估值相对较低,其次为重型机械、机床、煤炭机械等。铁路设备中,零配件行业的估值高于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等整车企业。航空航天、核电设备的市盈率较高,行业的高成长前景在估值中已得到一定体现。高端装备制造业代表行业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但我们同时注意到,战略新兴产业多数行业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发展。
产业升级的机遇
机械制造行业的升级是2011年多家券商共同看好的一个概念。民族证券认为,从世界制造业发展历史来看,一国的制造业重心总是从轻纺工业升级到原材料工业,进而升级到加工制造业。后起国的工业基本上遵循从进口依赖到进口替代,进而走向国际市场的发展路径,其中产业政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引导推动作用。在此过程中,制造业必将发挥其国民经济的“中轴核心”作用,引领和承载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了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一,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有先进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以及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领域;第二,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行业;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水电、核电、智能电网、油气管网、快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等;第四,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重点领域是“三网融合”、物联网、电子政务网络、基础信息网络建设。
据此,民族证券判断,2011年财政投资将是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手段,因而也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力。
申银万国在2011年的策略报告中也提出,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升级是必由之路。从需求方面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也会拉动对交通、信息、能源设施的需求,进而推动机械制造业。进口替代也是制造升级的直接推动力。因为最确定的内需市场是对进口的替代,因为需求原本就存在。具备进口替代特征的产品,其成长性会快于整个行业的成长性,这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领域。
“在投资股票时,比估值更重要的是成长性。”申银万国福州鼓屏路营业部的咨询主管傅黎明说,“考虑到机械行业的成长空间,预计产业升级后,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在60%左右。”
资源利用,设备先行
东吴证券认为,设备升级是节能环保、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所在。新能源所有的概念、规划、成果都要通过机械装备的运转才得以实现,所以节能设备的制造升级是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所在。
以智能电网为例。目前我国能源输送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其中铁路运输量的一半都是在输煤,输煤输电比例严重失衡,输电比例过低。输电线的损耗率距离法、德、日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2009年线路损耗高达876亿元,提高输电容量和输电效率刻不容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