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办法(收集3篇)
校外培训办法范文篇1
关键词:民办;培训学校;激励;培训教师
我们应该注意到,民办培训学校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办学模式,他主要的目的主要是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民办培训学校是一种与民办高校相对应,又相互区别,相互补充的办学模式。在民办培训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时间不算短,但是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民办培训学校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有关培训教师的问题。由于民办培训学校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只是重视数量和规模的扩展,而忽略了内在的培训质量。导致行业良莠不齐,培训学校的教师流失速度过快,培训教师无法在培训学校中得到成就感,只是把培训学校作为一个打工的地方,哪里给的工资高就去哪里,导致民办培训学校教师外流十分严重,大量的民办学校在教师招聘的过程中往往通过教师外聘的方式来进行。但是由于民办培训学校子在外聘教师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导致民办培训学校外聘教师方面面临种种的问题和困难。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试图对民办培训学校外聘教师激励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和研究,试图找出影响外聘教师激励制度的因素,以及相关能够激励外聘老师工作积极性的方法。
一、激励的定义和内涵
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学科对激励的定义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激励的定义是通过某种方式和途径能够激发出人内心深处的对目标的渴望,由这种渴望形成动力,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从而达成目标的过程。但是从组织管理方面的角度来看,激励是通过一定的条件和方法,满足人们内心的某种需要,从而激发出人们内在的动机,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引导人们完成组织目标的一种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理学领域认为激励是一种对人们心理激发的过程,是通过满足人们内心的某种需求,从而激发出人们的某些行为。但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激励则是一种十分具体的行为,是企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方法,一般通过福利待遇或者薪资,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发,能够调动起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生产经营效率,也会满足企业员工的相关内心需求。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激励这一概念虽然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是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激励都是通过某种方法和途径影响人对内心活动,从而改变人对行为对过程。
二、激励对民办培训学校的重要作用
激励在人事管理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民办培训学校里面来说,由于民办培训学校在教育体制和人事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再加上一些民办培训学校,在资金和规模上面对限制,导致培训学校的自身素质不高,办学条件有限,招收的学生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所缺陷,因此在外聘教师方面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无论是从培训教师的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与其他培训学校有着巨大的差距。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教师素质的高低和教师水平都是决定培训学校是否能够做大做强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民办培训学校的负责人和管理者能够认识到培训老师发挥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就会使得培训老师出现工作上的懈怠,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长期以往就会严重影培训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制度,能够极大地激发培训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培训教师的工作效率,为民办培训学校发展壮大奠定良好对基础。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外聘教师激励制度
要想建立比较完善的外聘教师激励制度,首先要对教师进行比较完善的工作设计。由于民办培训学校的教师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因此培训教师对于教学环境有着自己独特的要求,希望教学环境比较宽松,有着较强的独立自主性,能够比较自由自主地支配教学任务和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民办培训学校是从事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方面的工作,因此培训老师一般都希望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对自我价值实现比较敏感,希望能够实现较高的自我价值,期望能够得到学生和学校的认可。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民办培训学校在对培训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重视教师的自身需求特点,采用比较自由的弹性工作制度,这样比较自由自主的教学环境,能够使教师独立自主地安排教学任务和活动,有效地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弹性工作机制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工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弹性工作机制允许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自己的任务和时间自由地安排工作,有比较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代替固定的上下班时间。这种弹性工作机制可以最大限度上满足了培训教师的需求,使培训教师能够在比较满意和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培训老师生活和工作之间的矛盾,满足了培训老师内在的心理需求。如果采用这种弹性工作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率,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培训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其次,民办培训学校还要建立比较完善对教师培训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指的是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时的技能知识培训,可以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最终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民办培训学校通过定期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老师的教学素质和知识技能水平,一方面能够实现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利于促进培训老师和学校的共同进步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定期进行教师培训,是一项积极有效的教师激励制度。
四、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不断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并发展壮大,民办培训学校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在民办学校管理体系中,如何对培训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是决定民办培训学校能否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培训教师激励制度,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才能使民办培训学校招收到更多优秀的学生,这样才能够促进民办培训学校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际.Y民办培训学校外聘教师激励研究[D].安徽大学,2015.
[2]陈玉.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外聘教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3]甘维俭.民办高校教师激励要素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校外培训办法范文篇2
市教育委员会:
拟投资举办学校,作为举办者和法定代表人,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政治权利。(作为举办者,其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
学校方面涉足:外语培训、多种职业培训、全日制培训等。学校有雄厚的教研团队、培训团队,有严格的招聘、培训、考核执行体系,确保教学的质量统一。上学校面向幼儿、少儿外语培训有规范、科学、活泼、教学效果显着的系列教材,和与之相配的严谨的教师培训体系。为提高市英语教育之水平及培养跨世纪之外语人才,适应现代化的需要,特此申办学校。
学校性质为社会力量办学,教育类别为非学历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幼儿英语、少儿英语、中学生英语、成人基础英语及的其他外语培训内容。招生对象为及周边地区的儿童、学生及成人。使用教材为新概念英语。
学校教学地点拟设在,校舍建筑面积约平米,周边环境安静、安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氛围与活动环境。校舍由学校租赁(购买),并由本市专业的设计公司装潢设计。
学校的校长由中国公民担任,根据学校规模下设行政部、教务部、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等。教师大部分为专职教师。
开办资金为举办者投入的人民币万元。
望请批准为盼。
校外培训办法范文篇3
1,本办法所指非学历教育培训,是指除技师,技工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考试以外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及认证考试(之下简称职业技能培训及考试)的组织实施和由自学考试行政部门管理的(除国家英语等级考试(cet)以外)面向社会进行的各种等级考试(包括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前培训及考试的组织实施以及各行业单位委托的岗位技能培训,教学单位,部门联系的其他各种培训,不占用学校招生计划的联办研究生班,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的培训.
2,学院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由继续教育学院统1归口管理.继续教育学院是全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部门,负责对全校各种对内对外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3,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管理:
1,由国家颁发证书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及考试和各种等级考试的考前培训,原则上由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组织.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根据国家职业技能认证考试和等级考试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教学.所需教师和教学设备由继续教育学院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发生的费用由继续教育学院从非学历教育培训费中支付,并计入培训成本.
2,各行业各单位委托的岗位技能培训,由培训部门根据送培单位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报继续教育学院审核后组织教学.所需教师和教学设备由培训部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发生的费用从收取的培训费中支付,计入培训成本.
3,为积极推进培训工作,各教学单位,部门均可开展各类型培训工作,但事前需将培训项目及培训收费标准,培训方案,培训时间等相关资料书面报告继续教育学院.经继续教育学院审核,报分管校长批准后,方可对外组织实施培训.继续教育学院应负责对各院系组织的非学历教育培训进行管理,指导,促进学校非学历教育培训总体质量的提高,以维护学院对外培训的信誉和形象.
4,为确保学校培训市场的正常秩序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凡是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私自组织的教育培训,或不按报批内容规定组织的培训视为违规办学行为,学校将停止其办学并扣除其年终学校成教目标奖,并根据情况,会同有关部门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违规责任人予以处分,造成的1切损失自负.
4,非学历培训经费分配办法:
1,各种非学历教育培训所收培训费总额(不包括联办单位分成部分)的10%上缴学校;80%用于培训单位的培训成本,培训管理费和部门经费;10%划拨给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发展学校培训事业经费,用于学校培训工作的市场开拓发展费.
2,各种职业技能认证考试和各种等级考试所收费用,按"以考养考"原则,用于组织考试所需考务等费用,自负赢亏.
3,培训费由培训单位到计财处领取正式发票后统1收取,交学校财务,由学校计财处和继续教育学院核对后,按照确定的分配比例进行划拨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