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七年级上册教案(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5-11-05 手机浏览

七年级上册教案范文篇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以下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1.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陕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

2.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3.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初祖”是

A.黄帝B.尧舜C.大禹D.后羿

4.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是通过什么样的继承方式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的?

A.禅让制B.奴隶制C.世袭制D.分封制

5.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6.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

7.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最早是谁总结出来的?

A.张仲景B.李时珍C.华佗D.扁鹊

8.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是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9.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C.称皇帝,实行郡县制D.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10.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

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A.王昭君B.张骞C.马可.波罗D.鉴真

11.x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x疆隶属于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

A.丝绸之路的开通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西域都护的设立D.秦统一六国

12、陆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A、长安和印度B、洛阳和欧洲C、长安和欧洲D、咸阳和西亚

13.“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

A.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革命首创精神

14、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不属于东汉时期取得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C、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出现

D、张衡制成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15、东汉末年最的两位医学家是

A、扁鹊与张仲景B、扁鹊与华佗

C、张仲景与华佗D、李时珍与华佗

16.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的是

A.官渡之战B.淝水之战C.三顾茅庐D.赤壁之战

17.把曹魏、北魏、西晋、前秦等几个政权归属同一类的标准是

A.都由少数民族建立B.都曾统一过北方C.都定都洛阳D.都实行过改革并取得成功

18、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他们

A、与汉族贵族联姻B、学习汉族的礼法

C、采用了汉族的官制D、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了汉族姓氏

19.假如你想了解北魏时期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果树嫁接等生产技术,首选的书籍应是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水经注》D《资治通鉴》

20、龙门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地点在

A、四川成都B、山西大同C、河南洛阳D、河南安阳

二、非选择题(60分)

21、(10分)学习与感悟

(1)线索梳理:按照朝代更替(或时间发展)顺序,将朝代名称填入时间轴下面的方框里,将每个朝代开始时间填入时间轴上面的方框里。(6分)

(2)发现感悟:从以上朝代更替图中,你发现了什么?(4分,发现一点得2分)

22、判断并改正(请判断下列各小题中同学间对话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小题后括号内打上“√”,错误的打上“×”,并加以改正。每小题判断无误得1分,改正正确得2分,共8分)

(1)、甲同学: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知人善任,是这样的吗?

乙同学:是这样的。当时他任用伊尹为相,通过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

如判断为错误,正确为:

(2)、甲同学:佛教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它发源地在哪里呢?又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

乙同学:它起源于印度,应该是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

如判断为错误,正确为:

(3)、甲同学:书上讲,吴国船队曾达到夷洲,这件事情还能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呢?

乙同学:首先,当时称为夷洲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这说明台湾地区和内地早已有交往和联系。其次,说明当时吴国的造船业比较发达,这有利于海上交通的发展。()

如判断为错误,正确为:

(4)、甲同学:我知道,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那么,书法是在什么时候成为一种艺术的呢?

乙同学:应该是在西晋的时候。()

如判断为错误,正确为:

23、(14分)阅读与比较

材料一:“合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老百姓做榜样。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农民日报》北京3月7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说,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

温家宝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民日报》2007年3月7日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哪次改革的内容?(4分)材料二中的“他们”是汉朝的哪两位皇帝?(2分)

(2)试比较分析材料一、二与材料三古今政府对“农”态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6分)

共同点不同点

材料一、二

都重视

减轻

古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发展农业生产,大部分农民仍有沉重的赋税、徭役负担。

材料三

(3)“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假如你是灵宝市长,请你谈谈解决我市“三农”问题的设想或办法?(2分)

24.(共12分)读图与概括

(1).222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请将三国的国名填写在图中的相应位置。(6分)

(2).请在图上用“”标注北魏孝文帝494年后的都城。(2分)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影响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些?(提示:概括要点回答,如照抄原文者,不能得分。4分)

25.(16分)学习与探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走进历的民族关系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和战关系。(各举一例,共4分)

和:

战:

步骤二体验历的民族关系

(2)下图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的情景,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4分)

步骤三感悟历的民族关系

(4)历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和平友好/战争对立)?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共4分)

一、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AACAADBC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CABCDBBAC

二、非选择题(60分)

21(10分)(1)每框0.5分,共6分。时间轴上面方框依次前1600年前770年前221年25年220年420年时间轴下面方框依次商西周战国西汉西晋东晋(2)该题是开放题,无固定答案。如我国奴隶社会(或从夏到战国)比封建社会(战国到南北朝)时间长;从夏到战国(或秦)朝代更替比较缓慢;从战国或秦到南北朝朝代更替比较频繁;从夏到南北朝总的趋势是各朝代存在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只有短短的19年,有的却长达400多年;从夏到南北朝建立统一政权的朝代多,分裂(分立)的政权少。

评分说明:符合以上5点意思的任意1点即可得2分,2点即可得4分.多一点可加2分,最多加4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22、每小题判断无误得1分,改正正确得2分,共8分

(1)、×正确为:当时他任用管仲为相,通过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

(2)、√(3)√(4)、×正确为:应该是在东汉末年。

23.(14分)(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4分)。汉文帝、汉景帝(2分)

(2)6分

政府对“农”态度的共同点政府对“农”态度的不同点

材料一、二农业生产,农民负担

(意思对即可,3分)

材料三当今我国政府则充分考虑到农村、农民的问题,一心一意为农民着想,使所有农民不再缴纳农业税。(意思对即可。3分)

(3)本题为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固定。如:积极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减少农民;走科技兴农之路,改善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支援农村各项建设;继续深化农村各项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学生的答案能体现以上四个方面中的一方面,即可得满分2分。其他建议,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七年级上册教案范文篇2

Unit6Doyoulikebananas?【基础达标】Ⅰ.1.bananas2.tomatoes3.strawberries4.Let's5.bread6.sureⅡ.1.does2.do3.are4.is5.d06.Am7.Does8.DoⅢ.1.havelotsof2.Whatdo,like3.doesn'thaveany,or4.No,hedoesn't5.Let'splayⅣ.l.D2.C3.C4.D5.A6.B7.B8.D9.B10.A【综合运用】Ⅰ.1.tomatoes2.eating3.has4.Healthy5.doesn'tplay6.Does,watch7.Strawberries8.playing9.wants10.goesII.1.B2.A3.D4.C5.A6.D7.C8.B9.C10.AⅢ.1.B2.C3.A4.B5.C6.D7.A8.A9.C10.CⅣ.NameBreakfastLunchDinnerHelenHamburgersSaladandFrenchfriesChickenandtomatoesVictorEggsandbananasHamburgersSaladandcakesⅤ.1.Howaboutyou/Whatdoyoulike2.No,shedoesn't3.Doesyourfatherlikesalad4.Hehasthemeveryday5.Doyoulikechicken【单元能力测试】Ⅰ.1.am,is2.is,is3.are,are4.Are,are5.don't6.Does7.Can8.D09.am,are10.doesⅡ.1.have/eatdinner2.everyday3.fruitsalad4.sportsstar5.思考6.健康食品Ⅲ.1.C2.A3.B4.B5.D6.A7.C8.C9.A10.DⅣ.1.D2.C3.A4.B5.C6.C7.B8.B9.D10.DⅤ.l.C2.A3.D4.D5.BⅥ.1.Wouldyoulikesomethingtodrink?2.Whatwouldyoulike?3.Wouldyoulikesomethingtoeat?4.CanIhelpyou?5.Anythingelse?Ⅶ.(A)wantsmanybananastomatoesgoodhappy(B)MyFavoriteFoodIhavethreemealsaday.Forbreakfast,Ilikehamburgers,eggsandsomemilk.Ihaverice,chickenandvegetablesforlunch.Forsupper,Ihavesalad,vegetables,meat,broccolianddessert.Iwanttobehealthy.SoIeathealthyfoodeveryday.

七年级上册教案范文篇3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整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的情况,了解生产力的发展。

2.运用理论解释现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之所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因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引起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变法,从而进一步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时展的需要。适应时代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得到后世的尊敬。

2.应该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二)教学难点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方法

讲述法、问题讨论法。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挂图。

(二)素材准备

图片,地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复习导入

(板书)第9课大变革的时代

(讲授新课)

“大变革的时代,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春秋中期,我国出现了铁制农具,战国时期,我国的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我国进入了铁器时代。

(板书)一、铁农具和牛耕

阅读课本46页第一部分内容,了解战国时期铁矿山的分布,和战国时期冶铁中心。

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图片,和战国时期铁农具分布图,指出铁农具的出现是我生产工具的重大的变革.

生产工具优点缺点石器时代取材容易成型困难,不坚固青铜器时代青铜生产工具很少见,锋利,硬度大自然界蕴藏量少铁器时代自然界蕴藏量大,开采方便,质地坚硬易氧化生锈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新兴的地主阶级变法运动,如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

(板书)二、改革的潮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7页相关内容,了解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的过程,讨论比较这两次变法的不同和相同点,以及变法的作用。

(板书)1.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

过渡:在各国的变法中,尤以秦国商鞅的变法最为显著。

(板书)三、商鞅变法

教师介绍商鞅生平,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

总结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承认土地私有。

2.奖励耕战。

3.建立县制。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一项改革的历史作用,学生讨论回答课本49页“说一说。

(板书)

商鞅变法,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课后练习“问题探究:吴起、商鞅通过变法使国家变得富强起来,但他们都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么,他们的变法是不是值得呢?为什么?与同学交流一下彼此的看法。

(课堂总结)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和吴起虽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从此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

板书设计

第9课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

二、改革的潮流

1.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

三、商鞅变法

看了七年级上册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教案的人还看:

1.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大变革的时代》试题及答案

2.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3.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最新版

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