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6篇)

来源: 时间:2025-11-15 手机浏览

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六合区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14-0094-02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树冠茂盛郁闭,茶园小气候环境相对稳定,生物群落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由于化学农药的盲目滥用致使病虫害防控因子造成破坏,茶园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病虫害种群容易迅速发展并暴发成灾。病虫害的爆发又必须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形成了化学防治-生物种群破坏-病虫爆发-化学防治的恶性循环,茶园生态系统难以得到恢复。多次、大量的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破坏了茶园生态系统,而且导致茶叶农残超标。2012年立顿等几大品牌茶叶农残问题引起了社会对茶叶质量安全的极大关注,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绿色、安全成为茶园病虫害防治的前提要求。

六合区现有茶园面积基本稳定在0.11万hm2,开采面积大约0.1万hm2;全区无性系茶园面积达0.06万hm2。2015年春季干毛茶总产量77.2t,同比增6.6%;总产值约3900万元,同比增13%。2016年我区春季干毛茶总产量79.5t,同比增3%;总产值约4100万元,同比增5.1%。其中无公害茶叶基地5个,面积0.03万hm2,绿色茶叶基地2个,面积53.33万hm2,有机茶叶基地5个,面积24hm2。主要茶叶生产企业12家,其中有QS认证企业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和品牌3个;超过50%数茶叶制作实现机械化,拥有鲜叶分极机、杀青机、揉捻机、精揉机、理条机、全自动烘干机等先进的清洁化加工生产线。拥有“华平”、“极目”等一批知名茶叶品牌,“华平”牌雨花茶连续多次获得江苏省“陆羽杯”名特茶评比特等奖。

茶园大部分分布于丘陵山区,以生产名优绿茶为主,生态环境及生产结构等因素导致我区茶园容易发生绿盲蝽、黑刺粉虱、假眼小绿叶蝉和茶尺蠖等多种害虫,病害情况较少发生。茶园害虫危害严重的茶园年产量可减少20%以上,茶园效益降低30%以上,因此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是我区茶树植保工作的重点。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在目标产量效益范围内,通过优化集成生物、生态、物理等技术并限量使用高毒农药,达到安全控制有害生物的病虫防治技术,能在确保作物安全生产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随着诱虫色板、信息素、诱虫灯、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技术的应用推广,我区部分茶园已逐步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先就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分析,以达到在全区全面推广的目的。

1无公害茶园主要害虫发生危害规律调查研究

2013-2014年通过对江苏地区茶园有害生物种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茶树害虫、害螨种类共112种、茶树病害种类共12种、茶园鼠类1种、茶园杂草共21种,其中主要害虫为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和绿盲蝽等。明确了主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和绿盲蝽的发生时间、种群发生情况和发生动态、危害方式,为我区主要虫害的种群监测及时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2农业防控技术研究

根据茶树生长特性与茶园管理技术,乌牛早,龙井长叶,龙井43,迎霜,福大、福鼎、浙农117、浙农139等。通过品种选用和搭配、合理间作、合理采剪、科学施肥、茶园深耕等多种农业技术综合进行茶园害虫防治研究,总结了一套适合我省茶园害虫农业防控技术体系。

3物农药的防治技术研究

生物农药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茶树是多年生常绿作物,茶园生态条件稳定,有益生物资源丰富,有益生物是茶园生态系统中除茶树、有害生物外的又一个营养级。有益生物具有特异性强、不污染环境的特点,是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方法。

2014年7月开展物农药苦参碱和茶蝉净对茶园主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0.3%苦参碱的1000和1200倍稀释液防治假眼小绿叶蝉10d后虫口校正减退率分别为86.02%和83.61%;茶蝉净500倍(下转96页)(上接94页)稀释液防治假眼小绿叶蝉10d后虫口校正减退率为75.73%。苦参碱的防治效果优于茶蝉净,新型生物农药茶蝉净仍需改良优化。

4物理防治技术研究

物理诱控技术以杀虫灯诱杀、色板诱虫应用最为广泛。目前茶园中主要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对鳞翅目害虫进行诱杀。同时虫体和植物体反射光谱或反射图样是许多昆虫寻觅配偶、食物和选择栖境的重要信号,有时非生物的光信号也能引起的昆虫的趋向反应,利用昆虫对物体色彩的趋性制作粘虫色板,对昆虫实施监测和诱捕的方法叫做色板诱虫法。目前应用广泛的为黄板、蓝板和信息素板,这些色板可诱杀假眼小绿叶蝉、蓟马、黑翅粉虱、白粉虱、茶蚜等茶园害虫。将色板直接悬挂于田间,根据诱集的害虫数量,不但可监测假眼小绿叶蝉、绿盲蝽、黑刺粉虱等害虫种群的发生动态,还可有效防治茶园害虫。

4.1黄板诱杀假眼小绿叶蝉技术(1)1a防治2次,5月(最好是修剪之后)、9月;(2)5月初于春茶修剪后及时悬挂黄板,诱杀成虫,黄板悬挂于修剪茶枝上。修剪时尽量清理茶行边幼嫩茶枝,杜绝假眼小绿叶蝉取食来源。(3)9月将黄板放置于茶丛中,黄板顶端与茶棚面齐平(假眼小绿叶蝉主要于茶丛中活动),减少越冬成虫数量。(4)每hm2用量375~450块黄板。

4.2黄板诱杀黑刺粉虱技术2015年4月通过黄板诱杀黑刺粉虱田间试验,提出每年于4月中旬黑翅粉虱爆发前悬挂黄板。黄板下缘靠近茶蓬,不高出蓬面10cm(黑翅粉虱、白粉虱于茶蓬上面活动),根据茶蓬宽度采用高20~25cm、宽35~45cm黄板,每hm2用量375~450块黄板。

4.3黄板诱杀绿盲蝽技术2015年9月-12月通过进行黄板对茶园末代绿盲蝽种群动态及空间分布型的影响提出,秋季黄板诱杀绿盲蝽技术。在10月末至11月初绿盲蝽开始从茶园周边杂草迁入茶园时,在茶园周围悬挂黄板,通过减少茶园绿盲蝽越冬种群的数量的方式防治绿盲蝽。每hm2用量300块黄板,高于茶蓬面15cm。

4.4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研究本项目2015年通过对不同类型诱虫灯诱捕器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密度影响及其对假眼小绿叶蝉和其他茶园昆虫的引诱能力调查,筛选适宜型的杀虫灯。结果表明,冷阴极全广谱太阳能灭虫器对于假眼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蛾等有较好的诱杀效果,可在全区推广。

5农药安全使用技术

目前,化学农药仍然是茶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病虫暴发时期化学防治尤为重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不排除使用化学农药,而是强调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化学防治法是以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及使用量为目标,同时注重农药的品种及使用方法。然而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农药,会使病原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所以新农药在使用时应注意轮换用药,不能长时间在同一地区内使用同一种农药,单一品种1a一般使用不超过3次,通过合理的轮换用药从而降低病原菌和害虫的选择性压力、延缓病原菌和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2015年7月引进了帕力特、凯恩、阿立卡、吡蚜酮等低残留、低水溶性新农药。同时进行假眼小绿叶蝉和的田间试验,凯恩、阿立卡、帕力特防治小绿叶蝉;凯恩和帕力特的防治茶跗线螨效果均在80%以上,可在我区全面推广。

6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

初步明确全区茶园虫害发生及危害规律,并通过进行黄板诱杀、生物农药防治、低残低水溶性农药的田间试验,结合农业防治技术,集成无公害茶园绿色防控技术规程1套。2014年至2015年在全区建立技术示范基地66.67hm2。通过示范表明,本项技术能降低茶园农药使用次数3次,降低成本3750元/hm2,增加效益12090元/hm2,能有效提高茶园生产效益,优化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肖渊.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J].南方农业,2015(7):76-78.

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园林绿化中苗木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城市生态恶化

随着城市生态恶化不断地加深,病虫害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由于城市环境是人工建设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如果空气污染以及人为破坏较严重,光照条件不充分,土质低劣,土壤坚实及透气性差,缺肥少水以及生长空间较狭窄等,都会大大地减弱园林苗木的长势,以此直接导致病虫害的产生。同时,全球气候的变暖,为病虫害提供了生存的条件。

2、苗木检疫环节较薄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不断地引进国外的花卉木苗,随之外来病虫害也不断地混入到我国,从而造成了我国园林苗木病虫害的发生。比如:我国的白锈病、樱花细菌性根癌病都是从日本传入的。

3、管理不善

城市环境中对于绿化苗木的管理日趋复杂,在苗圃中的防治办法,只适用于相对贴近自然的状态,而城市环境过于复杂,因此管理工作是维护苗木健康的重点之一。对于这一方面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指南有待完善,这种不完善并非是管理工作的不到位,而是过于复杂的城市环境导致每年都会出现新的管理工作特征要点,而相关的指导文件则是应当紧紧追随实际情况而进行设定,这就决定了此类文件需要时常更新,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更新的频率远远跟不上需求。另一个方面则是人员素质的问题,由于环境的多变,导致相关知识也需要保持不断更新。

4、农药的滥用

由于我国目前还未深入开展无公害技术进行园林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我国就会不断地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措施,致使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天敌系统极其的脆弱,造成病虫害的发生确保天然因素的制约。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抗药性的产生会增加病虫害的影响,使防治成本不断增加,以此会造成越防治情况越严重现象的产生。

二、园林绿化中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树种的选择

(1)选择病虫害发生轻的树种

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首先就要充分考虑到将来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因此,在选择绿化树种时,不仅要选择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优化、美化城市环境作用的树种,还要尽量选择那些病虫害发生少、发生轻的优良树种,如银杏等。

(2)不选择其他病害中间寄主的树种

在园林绿化的树种的选择中,还要尽量不选择是其他病害中间寄主的树种,如:桧柏就是苹果锈病的中间寄主,因此在城市附近有果园的地区,切忌采用桧柏作为园林绿化的树种种植,以免给附近果园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引起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2、生物防治

(1)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对害虫的自控作用

在自然界,尤其是在辽宁省东部山区,植被覆盖率很高、植多样性条件优越,天敌资源丰富,如异色瓢虫对枫杨和垂榆等树木的蚜虫,有极其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因此首先要求我们的园林工人,在防治园林害虫时,不能按常规防治历对园林绿化树木进行盲目的定期防治,必须经常调查树木上害虫和天敌的活动情况,如果树木上有大量的异色瓢虫等天敌活动,必须对天敌加以保护,尽量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2)人工释放天敌

我国有较高的人工繁殖天敌、释放天敌防治农林害虫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深厚的人工繁殖天敌、释放天敌的科技贮备。

实践证明,人工释放天敌是防治森林害虫的最安全、最有效的防治办法,如利用释放周氏y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利用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各种松毛虫,都会即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又不会给城市和人居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防治措施。

3、灯光诱杀

利用多数园林害虫成虫都有趋光性的特点,可以采用灯光诱杀园林害虫,当前可以诱杀害虫的杀虫灯种类很多,通过我们调查了解深圳市富巍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富巍盛牌太阳能杀虫灯,不仅可以诱杀多种园林害虫,更因其是利用太阳能,不需电源,电压只有十几伏,对人畜安全,更适合诱杀园林害虫的防治工作。

4、人工防治

利用园林害虫的某些特点和园林树木集约化管理的条件,人工防治仍然是防治某些园林害虫的有效措施。如利用美国白蛾低龄幼虫有吐丝做网幕,并在网幕内集中取食危害;第一代和越冬的老熟幼虫在树干粗皮裂缝及树干周围石块、杂草土缝中潜伏、越冬的特点,可组织人力,在美国白蛾幼虫尚未从网幕中分散前剪掉网幕,集中烧毁,或查找在树皮裂缝、树干附近石块、杂草土缝附近潜伏的美国白蛾的虫茧,集中消灭,可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利用天幕毛虫成虫在树枝上产卵块如“顶针”的特点,可组织人力结合园林的修剪工作,剪掉枝条上的天幕毛虫的“顶针”卵块,集中消毁,同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5、化学防治

(1)农药的合理选择

园林害虫确需化学药剂防治时,必须选择低毒、低污染与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或仿生物农药如Βt乳剂、灭幼脲类杀虫剂,坚决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气味难闻的杀虫剂。

(2)施药方法的改变

为了保护城市人居环境的安全,不受因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园林害虫的污染,尽量改善施药方法,如采用毒绳法防治下树的松毛虫幼虫,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省工、省力、省钱、不杀伤害虫的天敌,更重要是不污染环境,对城市的人居环境安全。

结束语:

总之,做好园林绿化中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还可以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苗木健康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莉,张芳.关于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7.

[2]王佳巍,狄松巍,金鑫.浅析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方法[J].林业科技情报,2011.1.

作者简介:

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腾冲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28.064文献标识码:A

城市园林绿化是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措施,也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理想的生活、工作环境的有效手段。腾冲的城市建设在县委政府及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15年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开始的简单种植,到如今的合理规划、造型美观,花开四季、四季常绿的景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排放氧气、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降低噪音、调节气温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更有着积极作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很多园林绿化工程方面都存在重施工、轻养护、轻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建成的园林绿化由于得不到较好的后期养护管理,不但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且绿化效果大打折扣,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城市绿化的养护管理是一种持续性、长效性的、细致而复杂的工作,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下面就腾冲绿化的养护管理中的具体措施浇水、施肥管理、病虫害的防治、修剪、死伤植物的补栽、补种、除草等这些方面进行浅谈。

城市绿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绿化工程美不美,是否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固然重要,但绿化养护更为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地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只有实施良好的养护,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效果,才能给人以愉悦的心情、美的享受。其生态、减灾、教育等功能,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尤其是很好的养护可以提高广大市民惜绿、护绿意识,激发他们参与支持园林绿化事业的热情,巩固现有绿化成果,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只有在全方位全过程中重视了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真正体现;苗木成活率高了,园林绿化工程的费用才能降低;景观也达到预期的效果。2、腾冲城市绿化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目前,在腾冲由住建局绿化所管理的绿化面积为82万平方米,由158名养护工人在进行管理,平均每人管护5189平方米,在养护管理中实行责任制:对现在的绿化管理实行分段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并不定期进行考核。每个人分管的路段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除草等。大型及需要集中处理的工作由绿化养护组组长统一安排。例如:草坪及大型树木的修剪、行道树病虫害的防治、死伤植物的补栽、补种等工作。在绿化养护管理中,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等几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2.1浇水

2.1.1掌握好浇水时间对于城区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腾冲由于雨量充沛,好多树种在腾冲的长势都比较好。在管理中,根据腾冲的气候及植物在不同生长区对水分的需求不同进行浇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确定浇水的时间。对于萌发的植物,我们灌溉的水分不多,而在枝叶生长的时间或者是花芽分化期及开花期,我们就要多补充水分。根据我的工作实践,要浇好三个时期的水即保活水、生长水、冬水。由于每个时期的水的作用不相同,因此要掌握好植物的特性及时间浇好这三个时期的水。在新植株定植后,浇好保活水可以促使根系和土壤充分结合,保证根系生长,提高成活率,需要浇保活水;而在冬季,浇好冬水,水分可以补充地面和空气之间造成的温差,保护树木免受冻害等。除此之外,对于浇水的次数和数量,我们也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而进行。在时间上,我们是这样做的,夏季中午温度过高,不宜浇水,避免温差过大造成植物死亡;冬季低温,中午的时间可以适当浇水,晚上禁止浇水,那样会造成根系冻害而死亡。

在浇水前我们还将绿地内的杂物收拾干净,地块内的多种标牌擦拭干净。浇完水必须做到人走水停,及时关闭闸阀切断水源,达到节约的目的。

2.1.2排水对绿化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在城市绿化管理中,土壤积水过多,会造成土壤中严重缺氧,根系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酒精会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引起植物死亡。在实际管理中我们用用自然坡度排水或者是开设排水沟两种方式进行处理。自然坡度排水利用了土壤的坡度,而排水沟的开设,则涉及到了园林的工程设计,在地上表挖明沟,或设暗沟,在地下埋设管道等,都可以实现排水的目的。

2.2施肥管理

施肥是通过人工补充养分来提高土壤肥力,可供给树木生长充分的营养,并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温度,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透水、通气和保水性能,有利于树木根系生长。同时还为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促进肥料分解,使土壤盐类成为可吸收状态,有利于树木生长。

2.2.1根据不同的时期施入不同种类的肥料

在管理过程中,应掌握好施肥的时间,早春和秋末是根系的生长盛期,需要吸收更多的磷素,根系才能强大、伸入土壤深层。抽枝发叶期,细胞分裂迅速,叶量增加,树体扩大,此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氮肥,建造细胞和组织。

2.2.2根据不同树种,在不同时期施入不同种类的肥料

在管理过程中,要明确知道不同种类的肥料对不同时期的植物的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早春开花的树木在休眠期施肥,对花芽萌发、花朵开放有重要作用。花后是枝叶生长盛期,应及时施入以氮为主的肥料,促进枝叶形成;在枝叶生长缓慢、花芽形成期,应施以磷为主的肥料。

2.2.3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

在管理过程中,要掌握好施肥的天气。因阴雨天树根吸收水分慢,养分不易吸收,且肥分易被雨水冲失。施肥后(尤其是追无机肥),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料融化渗入土内,以免挥发出气体对树木造成伤害,也避免造成浪费。

城镇园林绿化地施肥,在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时,应考虑到不影响市容卫生,散发臭味的肥料不宜施用。

2.3病虫害的防治

在城市绿化养护管理中病虫害的防治应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必须以搞好植物检疫为前提,养护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各种防治方法。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单一的措施并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因此,只能采用综合治理,这样不仅能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而且能综合各方法的优点,有机结合,争取将病虫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2.3.1病虫害的防治有以下几种

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有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最常用的还是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利用的是各种有毒的化学药剂,这样可以快速高效的实现消灭病虫的目的,并且使用方便,不受地域的影响。但是,这种方法安全系数比较低,容易引起人、畜中毒,而且长时间只使用一种农药的话,会让害虫产生抗药性,增加了治理的难度。结合近几年来的防治经验,化学防治仍然是处理发生大面积虫害的有效方法。对于其缺点,可以通过选择高科技的低毒农药来避免,同时,还应与其他病虫害防治方法相结合,扬长避短,在发挥其优越性的基础上,实现减少其毒副作用的目的。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观察苗木,掌握苗木生长习性,对每一种苗木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归类总结并通过物理、化学等方式做好防治、控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各种防治方法。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减少后期发病所带来的危害。

2.3.2腾冲常见的城市绿化管理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的方法

2.3.2.1在绿化苗木中如果植物叶片发生黄化(缺肥外)、萎缩、变色、不正常时多为病态,如发生时可采用治疗病态的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进行喷杀。在6―9月的高温季节用粉锈宁每半月一次。

2.3.2.2在绿化苗木中如果发现植物叶片发生缺刻、孔洞、网状等机械损伤时多为螟虫、毛毛虫等咀嚼式口器昆虫危害,采用触杀剂、胃毒剂(如敌百虫、敌敌畏、硫磷、水胺硫磷)之类的农药进行防治。

2.3.2.3在绿化苗木中如果发现植物叶面发生畸形、卷曲、皱缩等损伤时多为蚜虫、蚧壳虫等内吸式口器害虫危害,采用内吸剂药品(如氧化乐果、乐果、甲胺磷)进行防治。

2.3.2.4在绿化苗木中如果发现植物发生萎蔫(缺水除外),多为地下寄存害虫危害(如地老虎、蛴螬),可采用200―500倍敌敌畏、敌百虫、蚨喃丹液进行浇灌防治,严重时必须移走植物进行浇灌处理。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药配比参照说明书合理勾兑,保证药效。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来操作。喷洒农药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以防农药中毒。

2.4修剪

城市绿化苗木的修剪是对园林植物的一项“美容”措施,其目的是可以调节和控制园林植物生长与开花结果,培养出优美、理想的树形,具有更好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满足人们的观赏要求。同时它也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

2.4.1草坪的修剪

草坪的修剪需保持平整,留草高度适宜。根据草坪的生长情况及气候进行修剪。在管理中,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管护标准。

(1)生长正常,颜色青绿有光泽,生长季节无枯黄现象,基本无病虫害,在生长期内,草坪的覆盖度应保持92%以上;

(2)绿化带内保持清洁,无杂草、杂物;

(3)定期施肥、浇水、除杂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4)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缺坪的补植工作;

(5)景观颜色:草坪平坦,色泽均一。以绿色为主。色调柔和,枯黄叶片不超过叶层总量的15%。

(6)青绿期:暖季型草坪的青绿期不低于160天;

(7)草坪病斑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5%.

2.4.2绿篱、花坛及灌木的修剪

绿篱、花坛及多种灌木的修剪一般每月修剪一次,但生长旺盛期及雨季就要酌情修剪,在修剪过程中应按自然式整形、人工式整形、自然式与人工混合式整形进行修剪。在管理中,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管护标准。

(1)生长正常、颜色青绿,篱面平整;每次修剪原则上不超过上一次剪口,已定型的绿篱新枝留高不超过5cm;

(2)基本无病虫害,无枯枝枯叶;

(3)定期施肥、浇水、除杂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绿篱内生出的杂生植物、爬藤等应及时予以连根清除;

(4)按时完成缺株、缺篱的补种;生长不良或遭受病虫害而严重变形的植株应及时用大小相当的同类植株予以更换;

(5)成活率达到99%;

(6)修剪相对合理有形。造型绿篱轮廓清晰,棱角分明;

(7)墙状修剪绿篱侧面垂直,平面水平,无明显缺剪漏剪,无崩口,脚部整齐;片植绿篱修剪应有坡度变化,但坡度应平滑,不能有较明显接口;

2.4.3高大树木的修剪

高大树木的修剪一般在每年的冬季,对树冠进行一次全面修剪,阀除重生叠压、低垂、过密、不利枝干等并对寄生在树干上的多种虫包囊进行清除。对于腾冲景观树木的修剪,我们的标准如下:

(1)生长健壮,枝叶茂盛、长势好;枝干树干挺直、倾斜度不超过10度,树干基部无蘖芽滋生、枝干粗壮、无明显枯枝、死桩、基本无蛀干害虫的活卵、活虫,介壳虫在主、侧枝上基本无活虫。

(2)基本无病虫害,枯枝枯叶现象;

(3)合理修剪,保持优美的树形;

(4)加强管理,减少人为的损伤破坏;

(5)按时进行补栽补种,保持苗齐苗壮;

(6)定期施肥、浇水、除杂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腾冲的城市绿化管理,大部分是女同志,像这样高空操作、重体力技术性的修剪工作,有专职的技术人员,如果需要修剪就由监督小组长安排进行。

2.5防霜冻

腾冲的冬季每年11月――次年2月,在养护管理中就要注意树木的防霜冻,对乔木类树种、鲜花就要进行防霜冻处理,采取的措施有1刷白:对耐寒性差的植物进行树干地上1.5-2米刷白,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树木的防冻能力,还可以防御病虫害的滋生;2、用遮阴或草席通过搭建支架进行遮盖,以上是在腾冲实际养护工作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2.6除草、死伤植物的补栽、补种

在管理过程中应我们应及时清除草坪、花坛、绿篱、树木的杂草,以便苗木能很好的吸收水分和养分。

对死伤的植物应及时清除,并进行补种,新种的苗木要重点养护,以保证成活。

总之,园林植物种植后的养护管理水平如何,是关系到园林植物移栽后成活率的高低和生长好坏的关键。腾冲的城市绿化管养在同行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赢得了市民及游客的良好口碑。城区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有趣的工作。我们作为城市的“美容师”,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植物养护管理能力,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并结合自身条件,制定一套符合实情的科学养护管理园艺技术措施,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就难于达到绿化设计的目标和效果。

参考文献:

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园林绿化;病虫害;预防策略

【分类号】S763.7

在绿化建设、日常管理中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可有效的减少病虫对园林的危害,有效的提高园林的绿化作用,可以维持和保护苗木的正常成长周期、为塑造优美的树形,发挥园林绿化最好的景观效果做出最大的生态效能。

1、园林绿化的功效

1.1有效防治或减少污染

空气污染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园林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有些粉尘中含有碳、铅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些都对净化空气起了很好的作用。

1.2美化城市环境和外观

美化城市的重要手段是园林绿化,它不仅使城市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1.3调温减噪杀细菌

树木蒸腾水分能够有效的提高空气相对湿度,树木减少阳光对地面的反射消耗热量调节气温从而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和防暑降温的良好环境。此外,树木等绿色植物可以通过职业有效的减少噪音和杀菌,为人们营造了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2、危害园林绿化的病虫害类型

2.1病原的种类

病原可分为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两大类。侵染性病原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非侵染性病原主要包括营养物质的多少、温度的高低、水分多少及有毒物质的污染等。

2.2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

由侵染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能相互传染,有侵染过程,称之为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如月季白粉病。由非侵染性病原引起的病害不能相互传染,称之为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如海棠黄化叶病。

2.3害虫的类型

2.3.1迁飞性害虫

由于空间协同进化作用,这类害虫在不同的生态区域可以远距离转辗为害,古书上记载这类害虫神出鬼没,来去无踪,处处无家处处家。生态学上归纳为“同期突变”现象,来的猛,去的急,在大发生的年份,短时间内造成相当大的破坏。这类害虫的种群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空间开放性,时间递推性,数量相关性。个性特点为:飞翔力强,生殖滞育或发育同型,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如粘虫,草地螟、褐飞虱、东亚飞蝗等都属这类害虫。

2.3.2r类害虫

这类害虫一般都是指个体小,世代周期短,繁殖力强,内禀增长率高的害虫,它适应临时的、多变的、不稳定的环境。其特点为数量急剧上升和迅速下降,易产生抗性、易再猖獗并传播作物病害。这类害虫就是在新世纪形成“小虫子大灾害”的那一类害虫,其典型代表为蚜虫、螨类和粉虱等

2.3.3偶发性害虫

由于时间协同进化的作用,这类害虫大发生的频次有时间周期性,每隔一定的时间阶段(几年至几十年)大发生一次或数次,如稻苞虫每隔五年左右发生一次,褐飞虱每隔八至十年大发生一次,吸浆虫隔十至十五年连续发生三至五年。

2.3.4隐蔽为害的害虫

这类害虫在发生为害阶段,多潜藏在植物体内、土中或身体上有保护物大致可分为客观隐蔽性、主体隐蔽型、复合隐蔽型三类

2.3.5嗜食性害虫

随其寄主作物种植的时空分布呈岛屿状集中发生,或者在生长季节开始的时候,从不同放入越冬场所集中向嗜食植物为害,有些种类(如三化螟、油菜叶甲)还要寄生的生育期建立了极为密切的关系,在适宜的生育期它们加重为害。我们称这些生育期为敏感生育期。

3、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3.1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叫做化学防治,它的特点是作用迅速、效果显著,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现已广泛应用。这种办法是应用有毒物质千扰有害生物的生理过程,从而将有害生物杀死、阻碍物质如抗菌素可阻止侵染物的扩展。排斥物质可影响害虫的感官,如散布难闻的物质。引诱物质可引诱昆虫而大量诱杀,性诱饵即属这类物质。毒物可经口,经皮,或内吸毒害作用。毒物有少毒类或多毒类,有的还具有植物毒性,因此也可为害寄主

3.2生物防治

优于化学防治的是生物防治,如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产生抗性,且由于参与了生态调控能起到保护生态平衡、持续控制病虫害的作用。运用生物防治进行生态调控是园林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在园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用于防治园林病虫害的生物产品很多,包括天敌昆虫、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害虫本身具有的化学物质的仿生合成产品、不育剂和植物源农药等。

3.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通过热处理、射线、机械阻隔等方法防治植物病虫害。任何生物,包括植物病原物对热有一定的忍耐性,超过限度生物就要死亡。在园林植物病害防止中,热处理又干热和湿热两种方式。机械阻隔也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机械阻隔是通过覆膜来完成的,覆膜防病的原因是湿膜对病原物的传播起到了机械阻隔的作用;覆膜后土壤温度、湿度提高,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减少了侵染来源。对于虫害来说主要是通过人工捕杀、诱杀,此外还可以通过热水浸种、烈日暴晒、红外线辐射来杀死在种子里的病虫害。

3.4提高园林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切实保证好园林植物的健康成长,必须要提高园林工作人员的植物养护知识与病害虫识别知识。要求工作人员要有过硬的管路经验,如何开展防治病虫害、如何补充植物营养、如何增强植被的抗病虫能力,都是园林工作人员必须学习的内容。因为园林工作人员在养护和管理园林植被时,每个工作环节都很重要。提高园林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有利于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的进行。

4、结束语

园林绿化病虫害的防治是保障园林苗木养护的根本,园林绿化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做不到位,会直接影响苗木的存活率。而且会造成苗木的死亡,影响区域内其他苗木的成长,从而影响园林苗木的美观,甚至危害生态平衡。总之,在园林绿化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并加以重视。使园林绿化成为建设魅力城市的核心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大军.谈城市园林绿化树木养护管理[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2]王运兵.园林植物害虫主要类型及治理对策中国草坪网2009.10.30

[3]崔宝武;王艳梅;《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4]卢希平;《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园林植保;乡土树种;群落

城市园林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植树造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今后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园林植保是研究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的一门科学。城市的园林绿化离不开植物保护,人们生活需要周围优美的环境,而植物保护是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我们的生活休憩相关。

1园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时忽视了树种的合理栽植

部分园林设计人员对树种习性不太了解,近几年几乎所有的新建园林都是下面铺设草坪,上面零星点缀一些乔、灌木,造成植物品种单一,乔、灌、地被植物搭配不合理。出现了重视绿地数量忽视绿地质量,以草代木、以小灌木代替小乔木的现象,全局性和系统性不是很强,特别是一些冷季型草坪根本不适应本地气候,夏季生长不良,病虫害大量发生,增加了园林管理的工作量,更增加了植物保护的难度。

1.2只重视建成速度而忽视了质量

很多园林工程从施工到建成要求时间很紧,为了赶工期和效益,未能按要求科学整地施肥,工程用土大部分为房土和垃圾土,造成植物成活后营养供给较少,树势弱,出现树木小老苗和草坪生长不良黄化现象,很容易感染病虫害。

1.3养护不当

常言说的好,三分种七分养。每种植物需要根据其生长规律合理地施肥、浇水、修剪,但目前很多地方只重视水分的供应,而忽视了浇水时间的问题;很少施肥,施则施氮肥;修剪没有根据植物的品种用途,而一味短截,这也是影响植物生长、导致病虫害发生的关键。

1.4没有重视苗木的检疫

每年春季绿化过程中,由于技术力量薄弱,或时间紧任务重,忽视了植物检疫,致使不少危害性病虫、杂草从国外传入了国内或从一地传播到其它地方,增加了病虫害防治工作量。

1.5只重视化学药剂防治,忽视了其它方法的综合应用

一旦发现了园林植物病虫害,基本上是用速效或剧毒的药物喷施,造成了对土壤和空气的污染,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黑光灯诱杀、利用天敌、生物制剂等防治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另外,由于没有专门的植保财政预算,其它防治方法相对费用较高,很多单位负担不起,无能为力。

2绿色园林植保技术的应用原则

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园林植物,只有在植物配置合理、生长健壮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由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在防治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时,既要兼顾绿化效果、控制园林病虫害,又要以不污染环境为前提,因此,应大力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园林植保技术,从绿化建设的源头——园林设计入手,以创造植物健康生长环境、恶化病虫害发生条件和栖息环境为准则,合理配置,实现园林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将病虫害的发生及早控制、预防。

为了实现绿色园林植保,规划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①生态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部署绿色园林植保,完善绿化生态功能。②系统性原则:增强绿地系统功能,围绕绿色园林植保的实施,完善绿地类型和布局。③多样性原则:体现生物多样性,着眼于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基因多样性保护,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种类,为实现绿色园林植保提供稳定的生态环境。④地域性原则:强化地域特点、品种选择和栽培因地制宜,为实现绿色园林植保奠定基础。破坏有害生物的栖息环境,恶化其取食和生存条件,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稳定水平之内。

3绿色园林植保技术的应用

3.1园林绿化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

目前的绿化建设普遍存在植物品种单调问题,要建立真正的生态园林,不仅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地,还要丰富绿地植物品种,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耐热、耐瘠薄、抗污染、耐粗放管理等特点,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由于长期栽植,其病虫害和天敌已经形成了相互共生、相互制约的生态群落,因此在园林设计上选择乡土树种是无公害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如刺槐、油松、白蜡、国槐、白榆、小叶朴、紫丁香、连翘、山梅花等这些树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较强,是葫芦岛地区优质的植物造园树种,可以为葫芦岛乡土的昆虫、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从而有效地维持绿地群落的稳定。

3.2植物配置适地适树

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特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地合理选配植物种类,能避免种间竞争和种群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借鉴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把各种生态效益好的树种应用到园林建设当中去,既能充分发挥绿化功能、增强自我抗性、抵抗病虫害侵蚀,又能节省资金、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葫芦岛地区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地选择绿化树种,在重污染区如化工总厂、炼化总厂、天然气化工总厂、水泥厂、葫芦岛锌厂等选择抗污染树种,如刺槐、丁香、国槐、臭椿、桑树、杨树、垂柳、桧柏等;北港工业园区土壤含盐量高,选用黑松、臭椿、白蜡、京桃、桧柏等耐盐碱的树种,保证了植物健康生长,取得了较好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3.3模拟自然群落、创造复层结构绿地

群落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森林自然环境是森林植物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劣者淘汰。自然植物群落由乔木、灌木和地被多层植物构成,植物品种的多样化形成了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森林植物、动物、昆虫、鸟类相互共生、相互制约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群落,从而达到了种群间的相互制约,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园林设计上应采用多种植物混合栽植,做到常绿与落叶乔木、乔木与灌木、树木与花草有机结合、多种混栽,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营造出有利于园林植物和天敌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环境,既增加绿化效益,又增强抵制害虫的能力。

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绿色防控;小麦;病虫害;技术;预防

中图分类:S435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632010

1目前我国小麦中的病虫害和防控方法

在对各种不同的小麦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各个地块上病虫害的情况,采用生物农药来对病虫害进行预防。所使用的化学农药必须是低毒、安全、可靠的,坚决不能使用剧毒的农药来对病虫害进行杀灭。喷洒药物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喷雾的质量,需要采用电机喷雾器。对于小麦的防控工作,一般是在小麦的生长期便进行和实施。在越冬期、灌浆期、返青期以及开花期,都要做好预防的工作。笔者主要针对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在小麦病虫害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2产生病虫害的原因

小麦常发的病虫害有这样几种:锈病、蚜虫病、白粉病、小麦红蜘蛛、小麦纹枯病、麦播地下虫害。产生这些病虫害是由于环境被污染,或者是因为小麦种植的温度、湿度产生了变化,也或者是小麦自身的抗虫性降低。一旦四周的温度和湿度利于害虫的生长和繁殖,那么小麦就会被害虫所侵蚀。

3小麦绿色防控技术

3.1绿色防控技术

实施绿色防控的目的,是为了对农作物进行保护。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一般采取其他的方法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比如生物防治、化学调控、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等。为了使得农作物达到绿色、健康的标准,也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如今,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已经面向全国各地开展了关于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示范工作,要求农户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3.2小麦绿色防控技术的主要措施

3.2.1物理防治

该种防控措施是按照害虫特有的趋光特性来充分吸引害虫,再借助高压电网来击晕害虫,将害虫装入袋子里,然后借助一些化学药剂来杀灭这些害虫。在这个过程中,开灯和关灯的时间都需要根据实际状况来进行调整。要从小麦成虫的始盛期开始进行防治,借助病虫适宜的生存温度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温度产生变化后,可以减少一些病虫害。

3.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一般是按照生物物种之间存在的关系,借助一种生物来抑制另一种生物的生存。在对青菜虫进行防治时,一般采用赤眼蜂。而在对蚜虫等进行防治的时候,一般采用七星瓢虫等。不仅如此,也可以借助青蛙来对害虫进行捕食,或者是利用虫类的性外激素,来对害虫进行引诱和消灭,该方式可以对害虫的产生控制,避免害虫过度地进行繁殖,从而防止病虫害。

3.2.3农业防治

科学的轮作制度可以切断寡食性害虫和单食性害虫的食物链,最终使得害虫不能进行觅食,因此被消灭。在防治害虫的时候,还需要及时对农作物的病残体进行清理和扫除,防止产生病原体的污染。在秋季需要对耕地进行深翻,避免虫源越冬。不仅如此,也要及时进行除草,促使耕地中的虫卵被消除掉,从根源上防治虫害。

3.2.4营养防治

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喷洒一些叶面肥,从而使得小麦的防病虫能力得到提高。要合理的选择叶面肥,采用一些质量高的微肥品种。从而避免因为小麦缺乏微量元素而产生一系列病害,及时补充小麦作物中的钙肥。通过对小麦增施各种肥料,可以提高小麦作物的抗虫害能力,使得作物可以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为农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2.5不期的防治

小麦在各个不同的生长周期,会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威胁。比如在小麦的抽穗期、灌浆期,麦田内存在的病虫对于小麦的成长威胁是最大的。在这个时期内,对于病虫害的防控,要选择各种不一样的药剂来进行。

4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所起到的效果

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能够防治病虫害,还能提高小麦等农作的质量和产量。因为绿色防控技术所采用的药剂量小,毒性不大,残留量很低,所以能蛱岣咝÷笞魑锏纳态效益。绿色防控模式一般以靶标作为主线,所采用的是诱虫灯、赤眼蜂等结合起来的方式,害虫的杀灭度达到了75%以上,效果非常好。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小麦,比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控的小麦,产量大约提高了8%左右。因此,这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5总结与体会

通过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农药对环境和农作物产生污染。既提高了产量和质量,也达到了消灭虫害的目的。因此,必须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使用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来防治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