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工商管理必修课(整理2篇)

来源: 时间:2024-08-18 手机浏览

工商管理必修课范文篇1

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文科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管理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高等教育中存在学与用脱节、理论多实践少[1]、课程设置模式单一等现象[2],成为工商管理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力图以美国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特点为例,分析说明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重要经验,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提供借鉴。托利多大学是美国俄亥俄州13所州立大学之一,成立于1872年。2006年7月与俄亥俄医学院合并后,成为俄亥俄州近百所高等院校中财政预算排名第三的公立大学,目前有10个学院,230个本、硕、博专业,其专业广泛性位居美国第十七位。全校学生对教员的比率为19∶1,8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是全球高校中5%获得AACSB(TheAssociationtoAdvanceCol-legiateSchoolsofBusiness)认证的大学之一,其工商管理和信息技术科学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获得了该认证。AACSB提供世界最权威的商学院本科及研究生工商管理及会计学科的认证。在我国大陆地区通过AACSB的学院只有三所,分别是中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因此,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专业设置和教学特色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信息技术科学、应用组织技术等学士学位。其中工商管理包括会计、电子商务、家族企业创业、金融、金融理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市场学、运作与供应链管理、组织领导与管理、销售等专业。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共修课程包括工商管理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职业发展、专业沟通等课程。各专业还有各自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市场学专业为例,市场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顾客行为和关系营销、市场研究与数据库管理、营销分析与决策等共计12学分的课程,然后从模块一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再从模块一和模块二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其中模块一包括国际营销、网络营销、营销沟通原理、企业营销、实习、销售。模块二包括供应链管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广告战略、直接营销、销售渠道管理、国际采购物流与运输、高级营销分析、产品价格管理、专题、购买与企业关系管理、销售领导力[3]。在表1中,多数专业方向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家族企业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的课程以必修课为主。

2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美国托利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通识教育基础雄厚,专业教育目标明确,课程关联相互支撑三个显著特征。

2.1共修课程教育基础雄厚

如前所述,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共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而雄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基础,形成了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的框架。在四年制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在这些课程中,大学写作、报告写作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能力学习的平台;微机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商务应用数学、商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统计数据工具基础;财务会计信息、决策会计、财务管理原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财务分析基础工具;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商务概论、市场营销、生产与服务、宏观经济学、经营环境、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等课程将工商管理的各类要素和相互关系整体呈现给学生,从工商企业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的管理过程,从企业产品的生产到企业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给学生呈现了清晰的学科内容。同时,托利多大学在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中贯穿了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具备学习知识同时思考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

2.2专业方向教育目标明确

托利多大学为进入商学院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了明确而清晰的职业定向,并用与工商管理实践紧密相联系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教育目标。例如,销售专业是托利多大学获得AACSB认证的第一个重要专业,获得了美国国家级的荣誉和大学销售专业的领导地位。所有销售专业的班级被设计成真实的企业,学生未来可以成为企业销售领域的领导者。销售专业要求学生必修商务营销、购买与商务关系管理、销售、会计与区域管理、销售领导力、高级销售、销售实习共计21学分课程,同时需要的人文科学课程分必修和校级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或者社会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任选一门,个体沟通(校级核心必修课)、批判思考(人文社科领域)和逻辑学初步(自然科学领域)任选一门。在沟通原理与实践、公共演讲、群体沟通、劝说理论、非语言沟通等课程中选择两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培养学生出色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聪慧的关系管理和科学推理能力、审慎的决策和领导能力提供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托利多销售专业的教育目标。再如电子商务专业是AACSB的特色项目。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两种职业轨迹,一种是让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同时辅修市场营销、信息系统、金融、国际商务或者创业等其他专业方向,成为在这些专业领域中有电子商务专长的人;另一种是学生成为专业电子商务技术人员。这两种职业轨迹可以使他们将来成为管理者、企业家、经理人才和网络开发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学院要求该专业学生必修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网站设计和商务传播、商务智能管理、电子商务模型和计划管理课程,同时选修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网络营销、财务营销和制度、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等课程,并积极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方向课程。

2.3课程关联相互支撑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撑促进了学生对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较快融合。所设课程之间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以工商公共必修课程(第一层次)为例,图1显示出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微机在商务领域的应用课程是信息技术管理课程的先修课程,财务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和决策会计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课程的先修课程,工商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课程是职业发展Ⅰ和职业发展Ⅱ课程的先修课程,职业发展Ⅰ是职业发展Ⅱ的先修课程,商务初步是各管理类课程的先修课程,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是生产与服务系统原理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先修课程[4],在以上课程先修的基础上,才能进入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的课程。这些课程之间形成的先后关联,使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均学有所用,并随着课程的进展反复应用所学理论并不断深化。同时,如图1中虚线框所示,在公共类必修课中,分为信息技术类、财会工具类、数据分析类、职业方向类和管理核心类五大类课程。其中信息技术类课程为数据分析类、财会工具类和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最先进的手段,数据分析类课程为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缜密的分析工具,财会工具类课程为管理核心课程提供理解工商企业信息的专业技术。而职业发展类课程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管理核心课程中不断调整职业心理预期,在职业选择调整中不断增强学习信念和能力。在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第二层次)中,需要在以上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入特定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和实践。

3教学手段及其资源特色

在科学合理配置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选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3.1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商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新教学楼中的每个阶梯教室里,所有课桌都安装电源和网络插口,这为学生提供了同时上网、与教师同步进行对网络信息资源操作的机会。教室中多媒体设备齐备,面积较大的阶梯教室中甚至设有三个屏幕装置,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或幻灯片切换都非常方便。另外,商学院学生有利用学院机房资源免费打印课程资料的权利,学生自由打印课程学习资料。

3.2教师发挥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托利多大学的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角色和引导角色交替进行。学生随时在课堂提问,教师立即解释和引导学生讨论。每名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尽相同,选择的商务模拟系统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教师通过固定答疑时间、电邮、网站等交流方式与学生在课外积极沟通。同时,商学院教师大多数具有企业背景和经历,结合案例内容指导学生到企业调研或在公共企业数据库查阅资料完成各种调查或研究报告。

3.3网络模拟和视听教学资源的选用

在商学院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教室里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实践对接。例如,商务初步是一年级新生在第一个春季学期就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在旁听该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Capsim公司开发的企业模拟系统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公司管理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公司,当课程进行到管理各项职能的介绍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新产品市场预测、进行生产决策等。教师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及时了解学生课下对自己公司的运作情况。为了让学生理解公司发展中创业者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教师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了Film计划,加入苹果电脑公司成立的影片,并组织讨论。

3.4以应用为第一要素选择教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中,教师选择教材考虑的重要环节是是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能否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应用价值。以统计学为例,我国国内的统计学教材内容涵盖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内容,虽然很多教材中也注重各章节后面加入案例内容和Excel、Spss等软件应用内容,但大学本科教材基本涵盖描述统计、概率、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体系等内容,并以理论阐述、例题的数学推导类课程模式阐述统计学的内容。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将统计技能课程分为商务数据分析和统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两门课。前者教材主要以贯穿案例的形式阐述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后者教材以企业决策案例的形式阐述推断统计学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实用的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使用统计软件根据模拟或实际的企业数据完成作业或报告。

3.5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受到学校网络资源的人性化支持。例如,在教师方面,学校网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电子图书、电子视频等资料,而且专门设计了软教学资源模块,包括做教学计划的技巧、做多媒体可见的技巧和素材资源推荐、各种情境下的教学技巧推荐等信息,这些软资源帮助教师职业发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非常具有人性化特征。同时,在学生方面,商学院为了辅助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在学校网站上特别设计了RealConnection模块,主要作用是收集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信息,帮助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历设计,与企业联系帮助学生搜寻就业信息。这不仅成为商学院职业发展课程的主要工具,也直接帮助了各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和就业。因此,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对教师更好教学、学生及时学到求职技能起到了“授人以渔”的功效。

工商管理必修课范文篇2

[关[:请记住我站域名/]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教育;中国;美国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电子商务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出现出优良的发展态势,但是也呈现了不容躲避的问题。1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材,据《人民日报》报导,未来一0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人材缺口将高达二00万。另外一方面,依据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委员会(中国)研发中心对于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截至二00四年六月一五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二0%,远远低于上年同期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面对于电子商务人材的供求矛盾,有必要鉴戒以及学习国外展开电子商务教育的胜利经验。本文以电子商务教育为钻研对于象,深刻考察中美电子商务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况,并对于二者进行比较,从中患上出1些启示。

一培育目标的比较

1般而言,中国高校对于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培育方向就是培育从事现代商务管理,掌握电子商务相干信息技术的高档复合型专门人材_二_。而美国就其培育目标来讲是培育商务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利用人材。中美两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培育目标的描写可以用1个2维表的情势表现(如表一所示)。

从表一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培育目标的异同点:

首先,两国对于电子商务本科阶段的教育都是培育利用型人材。电子商务以技术为手腕,但核心依然是商务。所以,两国都认为电子商务人材实际上是综合利用管理、商务和信息技术的人材。

其次,两国对于电子商务本科阶段的培育目标的着重点不同。尽管两国培育的都是复合型人材,都强调对于信息技术以及商务知识的掌握,但中国高校的培育方向是管理型人材,因而尤其强调对于管理知识的请求,更为重视管理理论知识的培育,而美国高校更为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利用能力,更为着重技术能力的培育。

二专业设置的比较

中国高校基本上是在管理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院里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或者者在这些学院中的经济或者管理相干学科开设电子商务相干课程。虽然这些高校有良多在经济学院或者计算机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但更多的是在管理类学院开设。值患上注意的是,有些高校在不同的院系都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从不同角度以及重点来培育电子商务人材。如,浙大以及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同时在管理学院以及经济学院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

美国的大学很早就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并且也有良多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钻研所,可是把电子商务作为专业开设的情况却很少。从澳斯坦汀患上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钻研所查到的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情况看:美国的计算机学院以及商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占绝大多数,特别是在有名大学的商学院,普遍展开电子商务教育,如范德比尔特大学欧文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坦普商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等。此外,有良多经济类的小专业1般会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或者辅修电子商务专业,比如说市场营销类、信息管理类等。

从科类结构看,两个国家对于电子商务所属的科类基本认同,都是在经济类、管理类以及计算机技术类院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但是,因为两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培育目标的着重点不同,中国主要培育管理利用型人材,而美国则是技术利用型人材。因而,中国大部份高校选择管理类的院系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而美国大可能是在计算机学院以及商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

三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国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时大致可以分为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两大部份。其中专业课又分为专业必修课以及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主要包含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几率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工具,和电子商务分支方向的基础课程,如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计算机程序语言以及数据库原理一六一。专业必修课的主要课程是在二00二年四月召开的首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联席会议上CECT提出的一0门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就目前的状态来讲,是比较混杂的。从对于某些学校课程规划的调查来看,可以说专业选修课开设的内容多种多样,凡是以及电子商务有联络的领域,基本上都开设了相干的课程。与中国高校相似的是,美国的高校在支配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时,也分为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两大部份。专业课一样分为必修课以及选修课。然而在必修课中又按课程的类型进行分类,例如商业类、技术类等。从整体上看,美国的课程组织结构是基础课1专业基础课1专业课。

因为课程组织结构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而,咱们分别从两个国家当选取有代表性的课程支配来进1步比较两个国家的课程设置中学科之间的统合瓜葛(如表

二、三所示)。

三.一对于于必修课的比较

中国以及美国对于课程的组织都分为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方向课。从学科基础课的内容上看,这两个国家都属于“加法的”课程组织结构以及“抽样的”课程组织结构,即认为电子商务是管理、经济、技术等学科的综合。因而,在学科基础当选择了与之相干的基础课程,然而没有提供各个分支领域的深层次的课程,因而缺少各门学科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完全性。从专业课的内容上看,中国属于“关联的”课程组织结构,采用的是融会情势,把不同的学科合并或者融会为1门新的课程。例如,咱们把管理学与信息系统论融会为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把计算机技术以及会计学融会为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等。而美国属于“总体的”课程组织结构,采取的是相干情势,强调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理论的新利用。比如,网络环境下的营销、网络商务软件等。

三.二对于于选修课的比较

在选修课方面,中国对于选修课的内容进行了必定程度的分类,学生在选择时仍是被规定每一1类课程都需要选择若干学分。因而,这样的课程结构其实不能使学生对于电子商务某个分支进行深刻学习,培育出来的学生也不能马上具备电子商务专业人材的知识水平。

美国的选修课没有进行分类,只请求学生在其提供的课程当选择几门自己感兴致的课程,因而,美国在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分支的深刻学习是在选修课进程中由学生自己选择的。例如,在上面表格中提供的选修课程中请求学生选择两门课程,如果1位学生选择了电子商务技术与系统分析以及设计,那末这个学生其实是在深刻学习电子商务系统方面的知识。

四师资气力的比较

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气力薄弱。许多学校在申请设立电子商务专业时,并无足足数量的、达

到必定教学水平的以及能够完成教学规划规定的全体课程的师资队伍。许多教师是从计算机、通讯、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转而讲解电子商务课程,懂技术的不懂商务,懂商务的不懂技术,根本没法胜任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进程中,尽管制订了教学规划以及教学大纲,但因教师缺少,只能是有甚么样的教师开甚么样的课,教师会甚么就教甚么。这类情况致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美,知识内容不公道。

美国高校大可能是在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市场营销等专业下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着重讲授与本专业相干的电子商务知识,教师专业特点浓厚,对于某些课程的钻研无比深刻。比如,由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讲解网络营销等课程。此外,美国高校时常聘用1些电子商务钻研机构、公司的知名人士到学校来兼职从事教学工作,他们有着丰厚的实践经验及很强的事务处理能力。

五教学手腕的比较

电子商务是1个交叉学科,理论性以及实践性请求都很强。电子商务专业培育的是复合型人材,既有商务以及管理的内容,又有相干技术的内容,拥有很强的操作性,需要理论以及实践的紧密结合,因而,迫切需要丰厚的实践教学。从中国高校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学校仅仅设立了1个简单的电子商务试验室,安装了1套简单的摹拟试验系统,部份学校尚无试验室,乃至不具备上网的前提。大部份学校缺少必要的实习基地,学生没法亲自体验以及实际操作,理论以及实践难以结合,培育的学生只会动口,不会动手,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美国高校充沛应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网络的作用来丰厚教学内容以及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他们还注重试验室的建设,不管是硬件仍是软件都很先进,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优胜的前提。此外,美国高校特别重视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通过自建或者与电子商务企业联建等方式树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介入电子商务的实际流动,体会电子商务的运营情况,将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材的比较

面对于电子商务教育的普及热潮,虽然教育部最近几年来加强了1批“105”、“1015”电子商务系列教材的编写,但各高校使用的电子商务教材依然参差不齐。目前,电子商务教程遮天蔽日,其中大部份很难知足教学请求,有的直译国外的教材,不合适中国学生的语言习气,有的是从网上搜集资料拼凑而成,不仅体系不好,而且内容也很枯燥。尤为凸起的是,教材的编写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后进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尽管是系列教材,但其实不系统以及完全,互相之间有重复以及冲突,不同系列教材之间的重复以及冲突更为严重,各高校在教材的选择上难度较大。

与中国相比,美国高校所使用的电子商务教材强调实践性以及实时性。美国的电子商务教材大多采取经典案例教学。比如,最近几年来,美国学者编写了《电子商务——管理视角》、《电子商务管理者指南》、《电子商务经济学》等教材。这些教材采取了大量最新的真实案例,并对于这些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有机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1,因此教材内容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七总结以及建议

笔者认为,中国电子商务教育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需鉴戒以及学习美国展开电子商务教育的胜利经验。具体来讲,当前中国高校应采用如下措施:

(一)明确培育目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高校要结合各自学校的优势以及市场需求状态来制订电子商务教育的培育目标,而不应互相模仿。目前,全国已经有二七五所本科院校以及四00多所高职院校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未来的电子商务人材供应市场的竞争将会白热化。各高校只有明确目标,恰当定位,才能充沛施展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点,知足市场的需求。

(二)提高培育层次:电子商务教育不但需要利用型人材,而且需要管理型人材。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主要是培育利用型人材,而对于管理型人材的培育注重不够。因而,咱们要在加强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上,踊跃展开电子商务钻研生教育,重点培育管理型以及钻研型复合人材,以适应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需要。

(三)优化课程体系:各高校在鉴戒教育部高校电子商务建设协作组推出的各门课程标准体系的同时,也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更公道的课程体系。高校应依据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体系划分教学内容模块,公道肯定需要开设的课程和各门课程之间的瓜葛。同时,也要对于各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整合,防止知识重复、冲突以及遗漏。

(四)加强师资培训:针对于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气力薄弱的情况,各高校应加强师资培育,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水平。有前提的高校可以派教师到国外高校深造学习,学习国外最前沿的理论动态以及先进的实践经验。同时,可以请企业界的电子商务专家兼任该学科某门课程的教师,这些处在电子商务实践第1线的专家拥有丰厚的商务经验以及最新的技术,掌握着电子商务最前沿的信息。这样,既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会后进于时期发展,也保证了学生毕业后不会感到自己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

(五)改良教学手腕:在课堂上,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们应当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子,不能1味地讲授理论,而应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应激励学生参加实践流动,例如,可将学生分成多个项目小组,通太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某项功课,让学员感遭到真正的工作环境以及竞争的压力,培育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充沛运用多媒体以及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教学装备,使教学更直观、生动,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踊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