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套管(收集5篇)
防水套管篇1
关键词:筛管;割缝筛管;“STARS”星孔筛管
中图分类号:TE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5-0132-02
随着油田开发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完井工艺技术及技术应用与油田生产中,筛管完井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一种水平井完井方式,在生产水平段下入筛管,它可以支撑井壁,避免坍塌。对于水平井的不出砂的储层,如灰岩储层,普遍采用打孔管完井,出砂不严重,普遍采用割缝筛管防砂完井,出砂严重的地层,普遍采用防砂筛管完井,先期砾石充填完井主要用于地层易坍塌的软储层,埋藏较浅,而压裂砾石充填完井是固完井后,在管内进行高压砾石防砂充填作业,主要用于埋藏较深,地层较稳定的储层,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几种筛管的特点与性能,还介绍STARS星孔筛管现场应用情况。
1筛管种类及特点
1.1精密微孔复合防砂管
精密微孔复合防砂管是由基管、带侧流孔的保护套和复合防砂过滤层组成。
1.1.1精密微孔复合防砂管技术特点
具体的特点为:(1)用标准套管或油管作基管,过滤层为优质不锈钢材料,抗腐蚀能力强,适应酸化作业。对于一般要求,基管采用API标准套管油管,材质为J55、N80等钢级,防砂过滤套和外保护套采用优质不锈钢材料。对于含H2S、CO2、高Cl-井的特殊要求,基管采用抗腐蚀套管或油管,甚至采用不锈钢管,防砂过滤套和外保护套均采用优质不锈钢材料,抗酸、碱、盐腐蚀;(2)保护套保护防砂过滤层,便于现场施工;(3)在生产过程中,带侧流孔的保护套可防止流体对防砂网的直接冲蚀破坏;(4)采用多层316L不锈钢精密微孔复合过滤层,防砂能力强;(5)复合防砂过滤层抗挤压变形、抗弯曲变形能力强,适合水平井使用;(6)过滤面积大,流动阻力小。
1.2割缝筛管
割缝筛管以石油套管为基管,以机械割刀或激光方式根据设计参数在基管上切割成缝,形成油气渗流通道。根据防砂的特殊要求,割缝筛管的缝型有直缝和梯形缝。目前两种筛管在国内油田仍在使用。
割缝筛管的特点:(1)其适用的地质条件为产层坚固,不准备实施生产压裂;产层只有一层、产层横向均质,无气顶、无底水或有底水、有气顶;井眼不稳定,可能发生井眼坍塌,不需要实施生产措施;天然裂缝性碳酸盐岩或硬质砂岩油层。(2)最大限度的油层,增大泄油面积;在厚油层中上部布水平井,利于油层均衡出力,增强开采效果;(3)避免了固井水泥滤液对油层的污染;(4)便于实施完井酸洗作业,改善泄油通道;(5)节省了水平段油层昂贵的射孔费用,完井成本低;(6)筛管能对井壁坍塌起到有效的支撑。
1.3“STARS”星孔筛管
“STARS”星孔筛管多用于直井、定向井、水平井及分支水平井的筛管完井,“STARS”优质星孔筛管是以单层厚壁优质无缝钢管做基管,也可以直接用单层厚壁油管或套管做基管,基管上钻有若干个阶梯孔,滤砂件采用SS304、SS316材料制作,通过螺纹旋接在管孔中,整体结构与油管或套管相似。
“STARS”星孔筛管的特点为:(1)以石油套管为基管,外径不增大,内径与套管通径;(2)防砂能力与复合滤砂管基本相当;(3)星孔筛管外径与常用套管相同,重量基本不变,容易下入;(4)适用于定向井、水平井、侧钻井等大曲率井防砂;(5)星孔滤砂层流通摩阻小,单元渗透率高;(6)采取正循环酸洗作业时,泵压有所限制,孔眼填充防砂部件有被冲掉的可能;(7)价格相对较高,与复合滤砂管相当。
2“STARS”星孔筛管现场应用
因筛管表面设计出各种筛孔,因此筛管本体强度较低,为保证现场筛管连接质量,应采取一些技术措施。
2.1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为:(1)“STARS”筛管在运输中和施工前做好保护摸,施工中才可去除保护摸,防止灰尘和沙粒进入筛孔,导致筛管失去作用;(2)当起吊“STARS”筛管时,应缓慢和平稳,防止磕坏筛管;(3)“STARS”筛管的螺纹应均匀涂抹Catts101高级螺纹密封脂;(4)使用套管钳或油管钳对“STARS”筛管进行机械紧扣施工,套管钳或油管钳不应夹持筛管孔部位,防止拧坏筛管孔;(5)“STARS”筛管在现场连接时应使用扭矩仪,控制上扣扭矩在规定范围内,防止扭矩过大拧憋套管,扭矩过小,筛管螺纹过松,造成筛管柱落井事故。
2.2现场施工情况介绍
2010年,“STARS”筛管在埕海二区的张海27-26的水平分支井中应用,该井设计井深为4100米.其主井眼为Φ241.3mm,水平段下入Φ114mm“STARS”筛管600m,筛管钢级为N80,该井采取在Φ177.8套管上悬挂Φ114mm“STARS”筛管的完井方式,满足求产和防砂要求。此次筛管施工由专业套管队伍负责现场施工,并配备扭矩监控仪对筛管的上扣扭矩进行控制,从而保证STARS筛管的连接质量。
2003年,“STARS”筛管在Phillips中国公司PL19-3油田Penglai19-3wellA-1、wellA-19、wellA-13井中采用Φ177.8mmSTARS筛管完井,取得预期的效果。
2005年,STARS”筛管在渤海湾地区中国自营区块旅大10-1油田旅大LD10-1-A11井应用,采用在Φ244.5mm套管上悬挂Φ177.8mmSTARS筛管的完井方式。
3结论与建议
第一,水平井完井技术是作为油藏工程和钻井工程、采油工程的桥梁。这几种工程结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平井实施效果的成败。而水平井完井技术是这些工程的关键技术。它是为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技术实现的效果的结果。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二,为了实现保护油气层效果,我们建议采用油层专打实现钻井工程,即把技术套管下到油层顶部,然后采用与地层匹配的完井工作液打开油气层,再根据油层的出砂情况选择完井套管,实现完井作业。
参考文献
[1]石仁薄.现代完井工程(第2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防水套管篇2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安装工程施工技术防渗漏
1前言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规定,把房屋建筑单位工程九个分部中的后五个分部(即: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智能建筑,通风与空调,电梯)工程归属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的范畴。从分部工程设置可见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在整个房屋建筑单位工程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2实物观感质量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1)管道管件连接后明装的接口处尚能做到外露油麻清根,露出的螺纹进行防腐处理。但安装在吊顶内的管道连接后,既不清除外露的油麻,也不对外露的螺纹进行防腐处理。
(2)透气管高度由于与土建隔热层配合不好,出现高度不够、不统一,(GB50242-2002)规范第5.2.10条规定:“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顶上,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m,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屋顶有隔热层应从隔热层板面算起”。
(3)管道穿墙(楼板)设置套管的缺陷与不足较为普遍。有的虽然加了套管,穿越楼板与楼板面齐平或嵌入楼板,有的穿越墙面,比饰面多出20-50mm,有的没有设套管或预埋套管偏位,干脆用水泥圈(楼面)塑料圈(墙面)护(粘)住,掩人耳目,有的套管比管道只大一个规格,有的大三至五个规格,套管与管道间隙有的用泡沫、油麻堵塞等等套管的设置应按(GB50242-2002)规范第3.3.13规定:“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4)有的镀锌钢管采用焊接,违反(GB50242-2002)规范第4.1.3条的规定: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套丝扣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的螺纹部分应做防腐处理;管径大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法兰或卡套式专用管件连接,镀锌钢管与法兰的焊接处应二次镀锌。
(5)有的卫生器具整体外观不平正,有松动现象,容易引起管道连接零件损坏或漏水。卫生器具及给水配件的安装高度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GB50242-2002)规范中第7.1.3条及第7.1.4条的有关规定。地漏应安装在楼地面最低处,其篦子顶应低于地面5mm,在工程复查中,这一部分缺陷较为普遍,有的低于楼地面10-40mm,有的高出楼地面1O-20mm,影响集水效果。
3给排水安装工程成品保护
3.1给水管道
(1)安装好的管道不得用做支撑或放脚手板,不得踏压,其支托卡架不得做为其它用途的受力点。
(2)管道试压、吹扫时与设备、仪表接I=1必须断开,以防异物进入设备、仪表体内。
3.2铸铁排水管
(1)预留管口的I临时管堵不得随意打开,以防掉进杂物造成管道堵塞。
(2)预制好的管道要码放整齐,垫平、垫牢、不许用脚踩或物压,也不得双层平放。
(3)不许在安装好的托、吊管道上搭设架子或拴吊物品。
3.3卫生洁具
(1)注意做好与土建装饰的施工配合工作,最好能先配合做好样板间,确定施工各方的交叉配合施工顺序,明确对洁具和土建砌体、墙面、楼板的保护措施。
(2)洁具在搬运和安装时要防止磕碰。稳装后洁具排水口应用防护用品堵好,镀铬零件用纸包好,以免堵塞或损坏。
(3)通水试验前应检查地漏是否畅通,分户阀门是否关好,然后按层段分房间逐一进行通水试验,以免漏水使装修工程受损。
4给排水安装工程中的防渗漏措施
4.1地下室穿墙管线防渗漏措施
地下室出墙管道由于外皮不洁净、油污、锈迹未除净,致使与砼粘结不良,出现缝隙漏水,施工时管道周围砼浇捣不密实,形成蜂窝、孔洞,特别是大直径管道底部或者群管之间的狭小空隙更不易捣实,因此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产生渗漏现象。
(1)套管加焊止水环法
在管道穿过防水砼结构处,预埋套管,套管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应与套管满焊严密,以延长渗水通路,增强阻水效能,并兼有锚固管道的作用,止水环数量应保证施工质量。安装穿墙管道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套管.按设计要求将位置尺寸找准,予以临时固定,然后一端以封口钢板将套管及穿墙管焊牢,再从另一端将套管与穿墙管之间的缝隙以防水材料(沥青玛王帝脂,防水油膏等)填满后,用封口钢板封堵严密。
(2)群管穿墙、防水作法
在群管穿墙处预留孔洞,洞口四周预埋角钢固定在砼中,封口钢板焊在角钢上,要四周满焊严密。然后将群管逐根穿过两端封口钢板上的预留孔。再将每根管与封口钢板沿管壁四周满焊严密(焊接时宜用对称方法或间隔时间施焊,以防封口钢板变形),从封口钢板上的灌注孔向孔洞内灌注沥青,灌满后将预留的沥青灌注孔焊接封严。
(3)大直径管道防水处理
对于单管或群管除按以上处理方法外,尚可在管道底部开设浇筑振捣孔,待其底部砼浇捣密实后,再将孔封严。
4.2卫生间防渗漏措施
(1)砌筑厕所、浴室、管道井隔墙时,地坪以上先浇捣120mm高C30混凝土反梁。
(2)管道安装后,应清除四周垃圾,支撑好底模,并洒水湿润洞壁,先铺抹一层15ram左右的水泥砂浆,再用C40细石混凝土将管道封堵其高度的1/3;7天后进行渗水试验,合格后再封堵其2/3;待达到强度后进行泼、蓄水试验,存水时间不少于24小时,不渗不漏后做地坪。
(3)对穿越楼板管道有套管时,套管应高出地面20ram。
(4)做地坪时,泛水应坡向地漏。地漏应相应于地面落低5―10ram。作成盘子型:同时必须在管子四周粉出高于地坪30ram以上的“馒头”。
4.3管道安装的防渗措施
(1)管道安装时应对零配件作外观检查和试安装,对有砂眼或偏松的零件应调换或退货。
(2)管子套丝扣应正确调整绞板网络,并防止丝扣根部无坍拨,丝扣间断性缺牙或烂牙过多(不超过10%)。
(3)法兰等附件,对接应平行,严密;垫片不允许垫多片。
(4)管道安装后,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管道强度压力试验,试压后lOmin内压力将不大于0.5Mpa,而后进行工作压力试验,作外观检查,所有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5)塑料管道安装要控制螺栓紧牙程度,不松牙、滑牙,不叠牙,不漏放垫圈。
(6)水管道安装后,进行通球试验,防止管道堵塞。
4.4卫生器具安装防渗措施
(1)水盘排水栓安装时,表面垃圾应清除干净,格条与栓口之间的填料要密实、饱满。
(2)安装坐式大便器时,排水甩口高度应适合并高出地坪5ram。
(3)浴缸排水管接口不准抹口。浴缸就位、安装要同时进行,且在其侧面封闭前完成。
(4)卫生器具安装后,要严格按照沪建质(9O)第025号文件及适用建筑工程安装40条规定进行不少于24小时盛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防水套管篇3
关键词:水暖套管安装技术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水暖管道穿过建筑物墙体或楼板时,都要设置套管,套管长度要根据墙、板的厚度以及套管外露长度确定。但由于在施工中对套管安装技术重视程度不够,常常导致施工质量产生严重的问题,可见,施工技术的掌握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1.防水套管
防水措施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刚性防水套管,另一种为柔性防水套管。选型时应注意:刚性防水套管适用于饮用水水池防水套管的安装,在石棉水泥填打完毕以后进行,填嵌密封膏时,应保证缝内各接触面无锈蚀,漆皮,污物,且干净,干燥。
1.1在施工时按设计要求选择防水钢套管,一般是大于穿过的管道2号。制作套管时要按标准图选择材料,并按要求做好防水翼环。制作和安装时焊接是质量的要点,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弧坑和气孑L等缺陷。密封材料填塞应密实,柔性套管压兰紧固松紧适度并做好防腐。
1.2套管安装好后,在浇筑墙体之前要全数检查,要进行隐蔽验收检查,填写隐蔽检查记录;应对照图纸,看是不是符合图纸标出的位置,是否符合柔性和刚性防水套管的制作、安装方法,焊缝是否符合要求、套管断面和管内璧的防腐情况是否良好;要检查套管安装坡度是否和所要穿过的管道的坡度相一致,特别是针对污水排水管道穿外墙时的场合。
2.穿室内楼板及墙体套管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时,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一般在穿越卫生间和厨房楼板时应采用金属套管。预埋刚管时,套管不能直接和主筋焊接,应采取附加筋形式,附加筋再和主筋焊接,套管内表面及两端口需做防腐处理,断口平整;在管道穿墙体施工时,随管道一起后施工的套管可以采用塑料套管,但在凝土墙体预埋塑料套管时,对塑料套管要要用铁丝绑扎牢固,定位准确。
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安装在其他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面2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管道穿过墙体时,最好是预留洞,因为预埋在墙体内的套管,只能做到与结构墙体面平齐,应该随管道施工安装时,根据结构墙体的厚度以及墙体两面装饰面的厚度来确定套管的长度,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
管道穿越梁体时,应预埋钢套管,严禁预留洞。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端面也应光滑。管道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套管的管径应比所穿的管道大2号,但对于所穿管道管径大于80mm的管道,其套管大于所穿管道1号即可。管道穿套管时,应放置在套管中心,周围填料缝隙应均匀。
3.设置套管时的原则
3.1污水铸铁管道的套管安装
立管以及托吊支管穿楼板的地方比较多,我们关注的是要保证各甩口能和器具排水口正确连接,还要保证不会因管道穿楼板而漏水,加上管道表面比较粗糙,所以在安装时要做到甩口位置正确,和楼板接触严密即可。也就是说,污水铸铁排水管道穿楼板时不用安装套管;穿墙体时,因为不存在热伸缩,所以也不必考虑套管的安装问题。
3.2污水塑料排水管道的套管安装
在安装塑料排水管道时我们要考虑管道本身的热伸缩问题,还要考虑穿楼板的防水问题。对于穿楼板的托吊支管因为其长度比较短,可以不考虑其伸缩问题,因此做好穿楼板处的接触严密,不漏水即可,可以不安装套管。对于立管和导管的安装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把楼板和墙体作为固定点时,可以不加套管,在穿楼板和墙体处进行固定;二是固定支架安装在其他地方,在穿楼板和墙体时一定要安装套管。
3.3给水管道的套管安装
给水管道穿墙体和楼板时,根据不同的管材而定是否安装套管。
镀锌钢管穿卫生间和厨房楼板时,安装钢套管;穿管井楼板以及穿墙体时可以不加套管,但穿过有瓷砖的墙体时应安装套管;钢塑复合管穿楼板和墙体时,安装套管的要求同镀锌钢管;铝塑复合管以及塑料管道穿墙体和楼板时都要安装套管。穿卫生间和厨房楼板时安装钢套管,穿没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和墙体时可以安装硬质塑料套管;铜管作为给水管道时,穿楼板和墙体时均应加套管。最好安装硬质塑料套管,也可以安装钢管套,但必须保证铜管和套管之间有足够的缝隙并在套管的中心位置,以保证铜管和钢套管不接触。
3.4热水管道及采暖管道的套管安装
热水管道以及采暖管道安装时,穿墙和楼板时均应安装钢套管。套管直径应比管径大两号,若管路保温,套管直径=管路直径+2×(保温层厚度+外缠保护层厚度)。穿墙套管长度应等于墙体厚度;穿楼板套管长度应为楼板厚度加20mm,厨卫间加50mm。安装管路时套入套管。穿楼板时套管上端应高出地面20mm,厨卫间应高出地面50mm,穿墙套管与墙面齐平。用钢筋捆绑以铅丝临时固定,待管路安装校正无误后调整位置,随后固定。安装防水套管时,将加工好的防水套管在浇注混凝土前按设计部位固定好,校对合格后一次浇注,待管道安装完毕后填料塞紧、捣实。
4.套管安装及质量要求:
套管安装应在干管、立管和支管安装时同时套入,安放于指定位置,过楼板处的套管采用钢筋棍或铁线临时固定,在干管、立管安装校正合格后,再将套管按位置、间隙予以固定和堵洞封固;穿楼板的套管应在套管与穿管之间的空隙处,采用油麻或防水油膏填实封闭;穿墙套管可用石棉绳、毛毡条等填实;过楼板套管顶部,高出地面不少于20mm;底部与顶棚下平面齐平;过墙壁的套管两端与饰面齐平;过基础的套管两端各伸出墙面30mm以上,管顶上部应留出净空余量;套管固定要求牢固、管口平齐、环缝间隙均匀,油麻填实,封闭严密。
5.结束语
水暖套管安装施工技术涉及工程质量形成的重要环节,施工技术的掌握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防水套管篇4
关键词:暖通空调;水系统;施工
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机电安装施工是很关键的环节,机电安装质量直接影响了整个建筑性能的发挥。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机电安装必不可少的环节,对空调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安装处理决定了建筑室内生活或工作环境的优越性。在暖通空调工程中,控制水系统的功能及施工安装技术措施,是暖通工程质量的保证。
1、套管的制作与安装技术
当水管在穿越基础、楼板和墙体时应加套管,套管的作用是确保水管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自由伸缩,以满足管道热胀冷缩的需求,避免对建筑物造成损坏。套管的预埋工作应配合土建施工进行。
1.1套管类型:常用套管可分为防水套管和一般填料套管。防水套管按结构形式分为柔性防水套管、刚性防水套管和刚性防水翼环三种类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对于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柔性防水套管适用于有地震设防要求的地区,管道穿墙处承受振动和管道伸缩变形,或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
1.2套管制作与安装要求:防水套管的尺寸要求可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一般填料套管的管径应比所穿管道大1―2号。穿过楼板的套管,套管顶部应高出装饰面20mm,套管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
2、水管的支架与吊架的安装技术
目前在暖通空调工程施工中,仅有少部分管道支架由设计决定,其余大多数支架需要由施工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依据施工经验和施工验收规定自行确定。
2.1水管支、吊架的设置要求:管道不允许有任何位移的部位,要设置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必须牢固地固定在可靠的结构上。在管道无垂直位移或垂直位移很小的地方,可装设活动支架。活动支架的形式,要根据对管道摩擦的不同程度来选择,对摩擦产生的作用力无严格限制时,可采用滑动支架;当要求减少管道轴向摩擦作用力时,采用滚动支架。
2.2支、吊架的间距确定:水平管道支架位置的确定。水平管道支架位置应根据设计要求,先确定固定支架和补偿器的位置,而后确定活动支架的位置。水平管道活动支架位置的确定,实际工程施工中,应首先确定有特殊要求的支架位置和标高,然后再按顺序依次将特定位置支架之间的支架进行排列定位。排列定位时,应根据管道直径、管材种类、管内介质性质、系统是否保温等因素确定活动支架的最大间距,然后由最大间距、管道长度推算出活动支架数量以及活动支架安装位置。
2.3支、吊架的安装高度:支、吊架标高要正确。对有坡度的管道,支吊架的标高应满足管道坡度的需求。往往施工图中只给出管道一端的中心标高,而管道另一端的标高需要根据管段的长度、坡度和坡向,计算出管道两端点的标高差,从而来确定管道另一端的标高。
2.4支、吊架安装有关规定:在暖通空调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是滑动支架和悬吊支架。
2.5支、吊架安装施工的质量要求管道支、吊架的安装,应符合位置正确,对有坡度的管道,支架的标高应满足管道坡度的需求。导向支架和滑动支架的滑动面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安装过程中,尽量不使用临时支、吊架。如必须使用时也应有明显的标记,并不得与正式的支、吊架位置冲突。待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应立即拆除。
3、管道的安装技术
3.1管道安装的一般原则
①管道相遇避让原则。布置室内管道时,应对采暖管道、给排水管道、消防管道、空调通风管道、电缆等所有管道进行全盘规划。管道安装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核对施工图纸,特别是管道之间是否存在“打架”的现象。②沿建筑物敷设的管道应考虑不挡门、窗。室外埋地管道的埋深受地面荷载和冻土深度的影响,其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敷设深度应在冷冻线200mm以下。③管道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带法兰不保温管道的管间距,应按其凸出部分净空不小于50mm;不带法兰不保温、不带法兰保温、不带法兰保冷管道的管间距,按其凸出部分(包括保温、保冷层)之间的净空不小于80mm;管子的最凸出部分(包括管件、阀件、其他附件、保温及保冷层等)与墙壁、柱边的距离均不应小于100mm。
3.2管道的连接
①管道连接方式。在暖通空调工程中,一般情况下焊接钢管的连接方式是当管径小于或等于32mm,采用螺纹联接;当管径大于32mm,采用焊接。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钢管采用螺纹联接,套螺纹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做防腐处理;管径大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法兰或卡套式专用管件连接,镀锌钢管与法兰的焊接处应二次镀锌。穿墙套管或其他隐蔽的地方不应设置焊缝和法兰等。管道的对接焊缝和法兰等接头,一般应离开支架100mm左右。在管道的纵向焊缝和对接焊缝处不宜开孔或连接支管。②熔接连接管道的结合面应有一均匀的熔接圈,不得出现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匀现象。
4、管道的试压和保温及其保护措施
4.1管道试压:管道试压包括隐蔽工程的水压试验和整个水系统的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管道及其附件机械性能的强度和检查系统连接部位的严密性。隐蔽工程的水压试验主要指暗装铺设和保温(或保冷)的采暖水管和空调水管在隐蔽或保温(或保冷)前应做的水压试验。整个水系统的综合试压应在管道和设备全部安装完成以及各分区管道与系统主、干管全部连通后进行。对于大型或高层建筑垂直位差较大的采暖管道、冷(热)媒水、冷却水管道系统宜采用分区、分层试压和系统试压相结合的方法。分段分层进行水压试验时,应用盲板(堵板)将试验管段与其他部分临时隔开。空调系统各类耐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工作压力为1.15倍的设计工作压力。水压试验时,将试压设备与系统相连,打开水压试验管路中的阀门,开始向系统注水。注水时,打开试压管段高处各排气阀;综合试压时,开启系统中各高处的排气阀,使管道及设备边注水边排空气。
4.2充水试验:凝结水系统采用充水试验,应以不渗漏为合格。
4.3管道保温和保护:一般管道保温应在水压试验合格,防腐已完成后方可施工。室内水管常用绝热材料有橡塑保温(或保冷)壳、岩棉管壳、超细玻璃棉管壳、憎水珍珠岩管壳等。绝热层外常用的保护材料有玻璃布保护层、铝箔玻璃布或铝箔牛皮纸保护层等。水管绝热层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而定,绝热材料厚度的确定方法。
5、结语
总之,暖通空调是现代物业大厦,宾馆商场不可缺少的设施,它能给人们带来四季如春,温馨舒适的每一天,对暖通空调水系统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执行,不但能够为社会上交合格工程,更为重要的是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大大加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姜湘山;暖通空调工程施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防水套管篇5
[关键词]水力排砂采油;出砂井;套损井
中图分类号:TE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350-01
一、水力排砂采油机理
水力排砂采油是指在油井举升工艺上采用水力排砂泵,以喷射水动力混合液为驱动力的采油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近井地带及地层出砂,用动力液携带出井筒,达到排砂采油的目的。水力排砂泵具有较强的排砂能力,在油井产出液含砂量小于10%的条件下能够正常生产;混合液可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不用采取辅助降粘措施;携砂采油可防止生产过程中砂埋油层。
二、水力排砂采油治理热采出砂井
位于储层边部的热采井经过多轮次吞吐后,因受地层细粉砂和粘土颗粒堵塞严重影响,防砂有效期短、周期产能递减大。而传统的治理方式以防砂为主,一般采用机械防砂、化学防砂和复合防砂,这三种防砂方式对于一些易出砂油藏往往均不适用。于是我们转变思路,采用水力排砂采油技g,由“防砂”转向“排砂”,把近井地带及地层砂排出井筒,实现效益化开发。目前,应用水力排砂采油治理热采出砂井在王庄油田郑41-斜2井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郑41-斜2井区现状
王庄油田郑41-斜2井区位于山东省利津县王庄乡王庄油田南部,构造上处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为凸起边缘地层超覆油藏。郑41-斜2井区油层为沙一段1组,含油面积2.2km2,地质储量100×104t,油藏埋深-1210~1250米,地层倾角1°-2°。主力含油层系为河流相沉积。岩性以浅灰色含砾、砾状砂岩及粉细砂为主。储层高孔、高渗,孔隙度20.9-42.9%,平均34.4%,渗透率610-3200×10-3m2,平均1780×10-3m2,其中主力小层物性较好,渗透率为1970×10-3m2,非主力小层物性较差,渗透率平均800×10-3m2。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渗透率变异系数0.6-2.3。层内物性夹层发育,多为油干间互层。综合来说,郑41-斜2井区沙一段油层受岩性与构造控制,油藏类型为常温、常压、中高渗透、薄层层状强水敏特稠油油藏。
郑41-斜2井区于2009年投入开发,一直采用一套层系283×200m的反九点井网蒸汽吞吐开发模式。该区块因储层出砂严重、防砂后近井地带容易堵塞等问题,造成开井数少,日产油能力低。
影响该块开发的主要问题是地层出砂严重,防砂有效期短,造成低效井和长停井多。经过对比两次防砂油井的生产情况,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出现了油井防砂后第一周期生产情况最好,周期产油最多,周期平均单井日油和油汽比最高,经济效益最好。二是油井每次防砂后,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生产效果越来越差,生产天数、周期产油、周期平均日产油能力和油汽比逐渐下降。由于油井出砂严重,直接制约了该井区的效益开发。
(二)造成郑41-斜2井区低效的主要原因
1、地层砂粒度细,且出砂量大。因此对防砂工艺要求高,防砂难度大,同时也很易造成粉细砂岩的聚集导致地层堵塞。
2、油层胶结疏松。由于油层埋藏浅,结构疏松,原油粘度高,携砂能力强,导致生产过程中细粉砂运移,并堆积镶嵌在防砂滤管上造成堵塞。
3、粘土含量高。由于该块粘土含量较高,并且粘土矿物中蒙脱石呈膜状或片状充填,遇水膨胀破坏后对储层孔渗的伤害最大。
4、高温高压蒸汽对地层出砂的影响。
5、二次运移。在注汽过程中地层砂的二次运移也增加了地层出砂的程度。
(三)水力排砂采油治理出砂井效果
针对郑41-斜2井区地层细粉砂运移堵塞严重特点,采用水力排砂采油技术将近井地带的粉细砂排出,增加近井地带的渗透率,提高效益。
该项措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排砂能力,在不进行机械防砂的油井产出液含砂量小于10%的条件下能够保障其正常生产。二是混合液可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不用采取辅助降粘措施。三是携砂采油可防止生产过程中砂埋油层,生产周期内能实现携砂采油生产,并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益。
在郑41-斜2井区,已实施水力排砂泵采油治理出砂井8井次,目前已结束周期井共4口。对比治理前后效果,阶段增油4294吨,平均单井周期增油1074吨,使低效、无效井转化为高效井,提高了区块整体开发效益。
三、水力排砂采油治理套损井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油井多采用射孔完井,其套管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油井能否正常生产。而油井套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套管变形、腐蚀、破陋、错断等,我们统称为套损井。尤其是热采井,经过多轮次吞吐后,油层套管受热胀冷缩和地应力的挤压影响,更易造成套管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统计王庄油田套损井共有63口,其中2015年新增套损井9口,单井影响周期日油7.6吨;2016年新增7口,单井影响周期日油4.3吨。套损井的不断增多,也是制约王庄油田开发提效的主要瓶颈。
以往,针对油层段套损严重、影响生产的井的治理措施主要是套补贴、下小套管或油井更新,投入费用较高。且套补贴或下小套管后的井,因治理段内径较小,无法进行机械防砂(化学防砂在王庄油田不适用),治理有效期短,效益差。
2016年,在王庄油田油层段套损井中采用水力排砂泵尝试恢复生产,以“排砂”代替“防砂”,有效节约了下小套或大修侧钻等常规措施的高成本投入,确保了油井的正常生产。
水力排砂采油治理套损井有两个优势,一是水力泵尺寸外径较小,能顺利下入到套损井的油层附近,二是水力排砂采油不需要防砂,解决了油井套损后不能正常防砂导致油井停产局面。
目前,实施水力排砂采油治理油层段套损井2井次(郑36-20-22和郑36-10-斜7),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郑36-20-22井为例,该井原生产层段为ES114-5,射开13.8米,共4个小层。共生产9周期,累产油2.44万吨,累产水2.45万吨。2015年转周打捞防砂管后发现套管严重弯曲,从40臂测井图可以看出在1207.5米处修套无进尺,出现严重套损,导致停产。2016年2月,因该井生产层顶部套管严重弯曲变形,实施ES114补孔措施,共射开4个小层6.5米,和原层段合采,采用水力排砂采油工艺。
该井于2016年3月22日治理后开井,生产第10周。通过治理前后同期生产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治理后日液、日油明显高于治理前,含水也出现大幅度下降,已实现周期净增油688吨,平均日增油量达4.7吨。50美元下,创造效益296万元,取得显著的治理效果。
四、结论与认识
1、采用水力排砂采油技术治理出砂井,转变了防砂治理思路,由“防砂”转向“排砂”。能把近井地带及地层砂排出井筒,可以使因出砂严重导致的低效、无效井升级为高效井,开发效益提升显著。
2、采用水力排砂采油技术治理油层段套损井,解决了套损井治理和防砂的两大难题,节省了成本和盘活了存量资产,是低成本开发技术应用的典型范例之一,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