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种植方法与技术(收集5篇)
草莓的种植方法与技术篇1
关键词: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花药;消毒方式;愈伤组织
中图分类号:S6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7-1364-02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7.042
EffectsofDifferentSterilizationMethodsonProtectedStrawberryAntherCallusInduction
WUPeng-fei1,WANGLi-juan1,LIUZhao1,KIRRIIWAYoshikazu2
(1.DepartmentofHorticulture,TianjinAgriculturalCollege,Tianjin300384,China;
2.FacultyofAgriculture,ShizuokaUniversity,Shizuoka4228529,Japan)
Abstract:Usingvarietiesof“Jingzangxiang”strawberry(FragariaananassaDuch.)anther(mononuclearside)asmaterials,75%alcoholasareference,thefivedifferentcombinationwaysofdisinfectioneffectonstrawberryanthercallusinductionwerestudied.TheexperimentalresultsshowedthatthetreatmentT1afterTween-80disinfectiondisinfectedwith75%alcoholcouldeffectivelycontrolthepollutionofanther,atthesametimeitalsoreducedthebrowningrateofanther.T3couldreducepollution,butthebrowningrateisslightlyhigherthantheT1,T0(CK)andT2havedifferentdegreesofpollution,T4browningwasthemostserious.
Keywords:strawberry(FragariaananassaDuch.);anther;disinfectionmethod;callus
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榍巨笨撇葺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中国各地及欧洲等地广为栽培。草莓是高度杂合的多倍体植物,育种上可利用草莓花药组织培养进而获得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形成纯合二倍体[1,2],为研究草莓遗传育种提供借鉴。研究表明草莓通过花药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脱毒率可达到100%,部分经染色体鉴定后的植株可直接用于生产[3,4]。然而不同的消毒方式对草莓花药的组织培养具有一定影响,不同的消毒试剂、消毒时间等都直接影响草莓花药组织培养,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5种不同组合消毒方式对草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期获得最适宜草莓花药组织培养的消毒方式。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及预处理
以生产上广泛栽培的京藏香草莓花药为试验材料,于2015年12月份采集无病虫害植株的第一花絮的草莓花苞,置于LeicaDM4000B正置显微镜下进行镜检,选择单核靠边期的草莓花药于4℃冰箱预处理48h[5]。
1.2方法
1.2.1花药消毒花药消毒设置5个处理(表1):用洗衣粉对花苞进行表面清洗处理,自来水冲洗20min。对照组T0(CK),将冲洗好的花苞置于超净工作台中用75%乙醇消毒30s,无菌水冲洗4次;处理1(T1),将表面处理过的花苞加入一滴Tween-80摇匀静止5min,然后自来水冲洗20min,转入超净工作台中用75%乙醇消毒30s,无菌水冲洗4次;处理2(T2),将冲洗好的花苞置于超净工作台中用75%乙醇消毒30s,无菌水冲洗4次,加入0.1%HgCl2消毒5min,无菌水冲洗4次;处理3(T3),用Tween-80对花苞进行消毒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中用75%乙醇消毒30s,无菌水冲洗4次,加入0.1%HgCl2消毒5min,无菌水冲洗4次;处理4(T4),将冲洗好的花苞置于超净工作台中用75%乙醇消毒30s,无菌水冲洗4次,加入2%NaClO消毒5min,无菌水冲洗4次。
1.2.2培养基与培养条件选择饱满的花药(完全去除花丝)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MS+1.5mg/L6-BA+0.2mg/LNAA,培养基中蔗糖30g/L,琼脂粉7g/L,pH5.8。将接种花药置于(25±1)℃下暗培养3d[6],转至光照培养箱,光照时间16h/d,光照度2500lx,湿度65%。
1.3数据统计
每个处理接种30瓶,每瓶接种10个花药,重复3次,即每个处理共接种300个花药。在接种后每3d统计一次污染数(若有污染转接至备用培养基),30d后统计各处理污染数、褐化数及出愈数。将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污染率=污染的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总数×100%;褐化率=(褐化的外植体总数+污染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总数×100%;出愈率=出愈伤的外植体总数/接种外植体总数×100%。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消毒处理对草莓花药组织培养污染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消毒处理对草莓花药组织进行消毒后,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组织培养中的污染率,其中T1、T3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污染率,其次是T2、T4,T0(CK)处理效果最差。
2.2不同消毒处理对草莓花药组织培养褐化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T1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草莓花药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率,其次是T2、T3,其中T3处理污染率最低,但是随着加入0.1%HgCl2进行消毒会增加花药的褐化率;在各处理中T0(CK)、T4褐化最严重。
2.3不同消毒处理对草莓花药组织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由表4可知,T1处理草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T0(CK)、T2、T3、T4较T1处理愈伤组织诱导率低,其中T0(CK)处理只用75%乙醇进行表面处理不能彻底消毒;在进行花药预处理的过程中,花苞会有不程度开放,此时75%乙醇进行消毒后继续用0.1%HgCl2、2%NaClO消毒会增加草莓花的褐化率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率[7]。
3小结与讨论
通过花药组织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对诱变育种和突变遗传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单倍体材料能在植株上较充分地显现重组的配子类型,可以为育种生产提供新的遗传材料。提高草莓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除了对草莓花药进行不同发育期的选择、低温预处理、不同培养基的筛选外,如何对草莓花药进行有效地表面消毒直接关系到愈伤组织诱导率[8,9]。本试验对5种消毒试剂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发现,T1处理中使用Tween-80进行清洗后,加入75%乙醇消毒可以显著降低花药的污染率,而且能够降低草莓花药的褐化率;T2、T3、T4经75%乙醇消毒后分别用0.1%HgCl2、2%NaClO进行处理可以显著减少污染的发生[10,11],但是随着花药预处理过程中花苞的不同程度开放,继续使用HgCl2和NaClO消毒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草莓花药诱导的褐化率。
结果表明,用洗衣粉对花苞进行表面清洗后,用Tween-80浸泡冲洗后加入75%乙醇灭菌30s能够降低草莓花药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率和褐化率,该试验结果可以为草莓花药组织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永钦,吴新新,郑禾,等.草莓‘甜查理’和‘章姬’花药培养及单倍体植株的获得[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5):39-45.
[2]OWENHR,MILLERAR.HaploidplantregenerationfromantherculturesofthreenorthAmericancultivarsofstrawberry(FragriaananassaDuch.)[J].PlantCellReports,1996,15:905-909.
[3]乔奇,张振臣,靳秀兰.草莓花药培养脱毒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2):26-27.
[4]周厚成,何水涛.草莓病毒病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03,20(5):421-426.
[5]NAH,KIMD,CHUNC.Effectsofcoldpretreatmentandmediumcompositiononanothercultureinitiationinstrawberry[J].KoreanJourofHortSciandTech,2011,29(5):488-493.
[6]孟志卿.草莓花药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40-441.
[7]张玉君,彭兴龙,张哲民,等.草莓组织培养与脱毒技术[J].河南林业科技,2009,29(11):73-75.
[8]范淑芳.不同消毒方式对华中枸骨组织培养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6):5007-5008.
[9]晁慧娟,刘敏,姬谦龙,等.“甜查理”草莓花药培养脱毒技术[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0,25(2):18-21.
草莓的种植方法与技术篇2
关键词:草莓;育苗;产业;关键技术
浙江省建德市近年来创新和拓展草莓产业发展思路,草莓种苗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草莓产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年育苗突破5亿株,产值1.5亿元以上,成为全国“红颊”草莓苗主要供应地,以发展草莓苗产业来“再造一个草莓产业”的目标有了实现的基础。
1生产现状
建德市通过科技创新,突破红颊草莓育苗炭疽病发病重的难题,试验示范集成育苗关键技术,把草莓育苗产业培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重要门路。2009年以前,草莓育苗面积稳定在133hm2左右,基本维持本市自给。由于种植红颊草莓效益高,育苗难度大,全国草莓种植区纷纷来建德调运种苗,每株种苗高达0.8元,促进了农民育苗的积极性。2010年红颊草莓育苗面积迅速增加了1倍,达287hm2,每株苗销价0.6元,每667m2效益3万元以上。2011年全市草莓育苗面积增加到433hm2,每株苗销价0.3~0.55元,平均每株0.45元,每667m2效益仍能保持在3万元左右。
2012年全市草莓育苗面积约在1000hm2,较2011年猛增1倍以上,新增育苗户15%左右。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草莓品种仍以红颊为主,其他为章姬、法兰弟,丰香品种已基本淘汰。二是草莓育苗基地集中。与草莓种植基地不同,草莓育苗基地实行异地育苗及水旱轮作,病害相对较轻,以寿昌、大同、乾潭、航头、更楼等非草莓种植的乡镇街道为主,其他乡镇为辅。三是培育形成了一批规模化育苗主体。育苗基地较以前更为连片集中,一般是几个大户租用面积6.7~33hm2不等的土地,实行季节性流转,雇佣大量劳动力,专门从事草莓育苗生产,成为草莓育苗专业户,如建德老黄草莓专业合作社等,年产值可达几百万元不等。
由于2012年5-6月长期阴雨,7月高温、暴雨,对繁育“红颊”草莓品种秧苗极为不利。与常年同期相比,草莓繁育子苗普遍数量少、质量差、发病较重(炭疽病较往常早发20d左右),有少数育苗地管理不善的已废园,约有33hm2,损失750万元。当地农业部门强化技术辅导,指导草莓育苗户加强草莓育苗后期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疏苗、抑制徒长等管理,防治炭疽病的发生,确保草莓育苗数量、质量,并做好当年草莓苗贩销的宣传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草莓苗顺畅销售、育苗户增产增收。至9月中旬,建德市草莓苗已基本销售结束,由于容量过大,造成价格持续下跌,今年平均价在每株0.25元左右,仅为上年的一半左右,扣除成本,667m2的效益已大幅降低,但规模育苗户仍取得不错的效益。而少部分个体散户所繁育的草莓苗因种苗来源问题、炭疽病发生、销路不广等因素,不能全部售完而留地老化,呈亏本状况,需引起高度重视。
2发展经验
总结建德市草莓种苗产业发展的经验,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的重视。一是重视贩销队伍培育。依托草莓产业规模、品牌优势,在大量繁育自产自用种苗的基础上转入专业化生产商品种苗,并引导一批完成原始积累、具有较强实力的贩销队伍,转身投入到草莓苗的生产和营销行列(上半年贩鲜草莓,下半年代卖草莓苗),带动规模经营,使草莓育苗产业逐步壮大。二是实行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组培脱毒和新品种引进筛选,建立三级种苗繁育圃,尤其是对种苗的选择、子苗繁育期限、控制苗的生长和繁育、防病药剂的选择等一系列的试验摸索,得出一套完整的红颊、章姬草莓育苗的技术规程,通过“前促中控后稳”措施,控制炭疽病危害,草莓苗的繁育数量和质量得到保证,每667m2可繁育5~6万株,且苗粗壮。通过脱毒组培和温室驯化成为原种苗,然后建立一代种苗繁育基地,培育良种母苗供应给草莓专业合作社和大户进行良种苗的繁育。三是优质的售后服务。该市销售草莓苗的合作社已基本做到产业化,实行订苗、销售、后期管理一条龙服务,代办运输托运,并进行栽培技术辅导。由于售后管理到位和草莓苗本身的优质,草莓苗成活率均在95%以上,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3关键技术
3.1异地育苗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未种植过草莓的地块,以远离草莓生产园地的山区水稻田育苗较为理想,曾繁育过草莓苗的地块必须先进行土壤消毒处理[1,2]。
3.2繁苗母株定植
宜选用二代脱毒专用苗,或上年预留的无病健壮育苗专用母株。用生产株作繁苗母株的必须选取无病虫害、生长势强的植株,也可采用生产株培育的匍匐茎苗。繁苗母株的定植时间以3月下旬-4月中旬为宜,带土移栽,可在畦两侧双行或畦的中间一行定植,株距60~80cm,一般每667m2栽500~800株[1,3,4]。
3.3母株定植后的管理
3.3.1肥水管理
繁苗母株定植后,用促根剂连续浇根2次,间隔7d。母株成活后,必须保持土壤湿润,以促发匍匐茎。每间隔15~20d浇施1次农巧施1000倍液,每株浇水量500mL左右。在匍匐茎大量发生季节(一般5月下旬-6月上旬),撒施45%硫酸钾复合肥10~15kg。梅雨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涝,7-8月高温干旱季节必须注意抗高温干旱保苗。8月中旬以后停止施肥。
3.3.2植株管理
匍匐茎发生初期(一般5月中上旬),可喷施赤霉素(浓度为每克含量75%的赤霉素对水7.5~15kg),每株5~10mL,间隔7d1次,连喷2次[2,4]。及时摘除花茎和老叶,抽发匍匐茎后,把匍匐茎理匀。及时拔草,出现无根苗时,应及时重新培土。当每667m2苗数在3万株左右时,可将匍匐茎剪除。经常摘除老叶、病叶及后期发生的匍匐茎,一般10~15d左右摘叶1次,每株苗留3~3.5叶为宜,到8月20日止。并采取“控氮施磷钾,降温促分化”措施,喷施叶面肥、覆盖遮阳网,促进花芽分化[5]。
3.4控制密度,促进老熟
田间子苗繁育至目标数量时,及时拔除繁苗母株,防止苗田秧苗过密,促进通风透光。红颊和章姬草莓对炭疽病敏感,7月以后是发病高峰,当苗长势太旺、太嫩和细长时,要及时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控制秧苗长势,促使秧苗矮壮老熟,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药剂可选用75%戊唑醇·肟菌酯(拿敌稳)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43%戊唑醇(好力克)悬浮剂5000倍液,或12.5%烯唑醇2000倍液,或15%多效唑粉剂1200倍液,或20%三唑酮1000倍液等,每隔10~15d连续喷雾2~3次。
3.5做好炭疽病的防治
草莓受淹或突遇高温天气极易发生炭疽病,要在雨停间歇期,选用25%硅唑·咪鲜胺可溶液剂1200倍液,或20%苯醚甲环唑(炭伏)微乳剂1500倍液,或40%克菌·戊唑醇1000倍液,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百泰)水分散粒剂800倍液等喷施预防。
当发现有炭疽病时,应用25%吡唑醚菌酯(凯润)乳油1500~2000倍液,或32.5%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悬浮剂1500倍液,或75%戊唑醇·肟菌酯(拿敌稳)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43%戊唑醇(好力克)悬浮剂4000倍液等进行防治,做到雨后一防,或每3~5d喷雾1次,连续防治3~5次[4]。
4存在问题
品种结构方面,目前以红颊草莓品种为主角,且繁苗基地一般是老基地,土壤连作障碍严重,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种苗繁育基地。受草莓苗利益驱动,育苗面积有过快发展的趋势,超出市场需求容量的危机时刻潜伏,一旦销售不畅,必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由于草莓苗生产准入门槛低,销售组织上主要依托草莓商品果的贩销户,育苗散户多,分散经验,组织化程度低,使得部分草莓苗良莠不齐,在销售方面又互相压级压价,草莓苗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必将损害信誉。由于草莓属于无性繁殖,实际上还未真正纳入农作物种子管理范畴,目前在草莓种苗的管理上基本处于空白,大多草莓苗贩销企业不具备种子经营资格,容易引起种苗质量方面的纠纷。另外,在病虫害检疫等方面也亟待加强。
5对策建议
在培育草莓育苗新型产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培育有规模、上档次的专业化草莓苗生产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旱涝保收的种苗生产基地。同时,加强管理和引导,根据合理分析判断市场容量,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扩大订单规模,确保产品质量,实行贩销准入门槛,严格调运的病虫害检疫,规范生产,做大做强品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5.1加大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扶持力度
培育开发新的育苗基地,提高良种繁育率;探索扩大异地育苗、冬季蔬菜—草莓苗轮作高效模式及高山育苗规模,加大对草莓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建成区域化草莓主产区的工厂化种苗繁育中心,引进开发草莓新品种,及早开发更新替代“红颊”的新一代草莓优良品种;配备草莓及草莓苗运送的冷藏车、冷库,不但可有效防止草莓苗烧苗,还可促进花芽分化,提早上市。
5.2完善种苗生产技术体系
与科研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农科院)加强合作,建立三级种苗繁育圃,通过脱毒组培和温室驯化成为原种苗,然后建立一代种苗繁育基地,培育良种母苗供应给草莓专业合作社和大户进行优良种苗的繁育体系,形成一套草莓种苗繁育过程中病害防治、提高种苗质量和产量的关键技术规程。采用高山育苗措施,提高草莓苗质量,促进花芽分化,实现草莓提前上市。
5.3加强草莓种苗贩销监管
制定相关标准(质量标准、包装运输等),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建议贩销大户申请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建立种苗繁育备案制度。一方面便于加强技术辅导和检验检疫工作,帮助贩销,避免检疫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防止草莓苗质量纠纷事故发生。
5.4提高种苗繁育产业组织化程度
通过培育壮大草莓育苗专业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并建立草莓苗销售网站,利用政府搭建的合作交流平台,扩大市场知名度,促进草莓苗销售。加强草莓种苗的售后服务,做到订苗、销售、后期管理一条龙服务,尤其是确保新发展草莓基地提高草莓苗成活率,赢得市场声誉,做大做强草莓种苗产业。
参考文献
[1]仇保玲.草莓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24.
[2]王法格,曾光辉.温州草莓育苗技术规程[J].温州农业科技,2009(2):25-26.
[3]程晋玲.长丰地区草莓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59.
草莓的种植方法与技术篇3
见到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维国,他一脸笑容。“合作社的草莓在元旦期间就成熟了,这一个月草莓采摘和销售不错,一个月的销售额有300万元。社员家里种的草莓价格不错,比去年的销售价格高了一倍,效益好得很!”
成立于2008年3月的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果品生产、销售以及观光、采摘、垂钓、餐饮于一体的股份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时只有5户社员。短短几年时间,现在入社会员达到了243户,辐射带动草莓种植户超过400户,发展成为百家北京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崔维国介绍,合作社拥有525亩优质果园,提供大桃、柿子、杏、李子、京白梨、沙果等四季水果采摘;按照无公害生产模式利用日光温室棚间空地进行蔬菜生产,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节省资源,还能提高经济效益;合作社内建有3个标准化鱼塘,提供垂钓服务;利用45亩果园进行柴鸡散养,原生态的散养方式。发展至今,合作社已累计投入各项资金500余万元,2011年销售肥料520吨,农药7250公斤,种子500公斤,农膜3500公斤,培训成员820人。
谈到合作社的发展秘诀,崔维国笑着说:“我种草莓有十几年了,当初成立合作社一方面是为了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最主要的是利用我多年的技术、管理、销售优势,让身边的这些种植户都富起来,‘共富’是我的目的。”
崔维国介绍,草莓种植户普遍都是一两个温室,规模小,技术跟不上,销售也靠个人“单打独斗”,发展起来很困难。合作社采取了多种手段扶持社员发展。“销售是最让种植户头疼的事,我也是先从销售入手,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崔维国说。合作社采取帮销的产品销售模式,协助社员寻求销售渠道,在社员出现销售困难的情况下,帮助销售,提高收入,减少因销售渠道不通造成的损失。同时,为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合作社积极与大型超市合作,在草莓销售滞后阶段,与大型社区建立农产品进社区的销售平台,将合作社内的优质农产品带进社区,促进销售。为了促进合作社内各社员采摘业务的均衡发展,合作社根据采摘团队的大小来划分,50人以上的团队,采取分户、分片采摘,由合作社统一价格,统一管理;50人以下的团队,根据顾客需求选择种植面积、果品质量来分配采摘。去年,合作社为农户安排采摘销售80余次,实现收入20万元,促进了合作社和社员共同增收致富。
“向草莓要高效益,就是要把好技术关,达到增产提质。”崔维国介绍,合作社主动与区农委、区经管站、区农服中心等部门进行联系,寻求技术上的指导帮助。在草莓种植的关键时期,如土壤消毒、起垄、草莓定植、田间管理等阶段,请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服务,并将指导内容无保留地转达给社员,为社内成员的共同发展起到很大作用。2008年,合作社组织合作社社员参加昌平区农服中心组织的赴西班牙草莓研修团,远赴西班牙取经,学习草莓生产大国的生产理念。“俗话说,‘水大肥勤,不用问人’,这是传统种植方法,现在看是不正确的,还得科学种田。”研修团成员、北京市昌平区农服中心张宇说。学成归来,合作社代表把学到的技术和理念无条件向社员公开,适时组织社员观摩学习,并针对重点问题,如病虫害防治等,带社员到温室中进行免费技术辅导。合作社不少社员都说:“长见识,还是得科学种草莓!”
“种植是要算成本的,单个种植户在农资购买上都是自己管自己,没有形成‘团购’,增加了种植户的种植成本。”崔维国说,为了帮助合作社内外农户发展精品草莓产业,合作社积极建立与冠县现代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的合作关系,在草莓种植期,以出厂价为广大农户供应大棚棚膜,合作社支付相应车费等将棚膜送至农户手中,累计销售农膜达3500公斤。在草莓花授粉的重要阶段,积极帮助农户购买优质价低的蜂箱,累计帮助农户近300家。另外,由于合作社农户较多,尤其是一些零散农户,不便于前往定点农资站购买,合作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区农业服务中心的协助指导下,在合作社院内成立了鑫城缘农资供应站,为农户购买农资提供了便利,并且可以享受昌平区的补助政策。2011年,合作社累计帮助近500多农户。
2011年6月,崔维国的脑子里又有了新想法,通过农信机的便捷服务把信息传给社员。“其实很简单,利用电脑的群发功能,把一些种植相关信息发到种植户的手机上,这样技术人员和种植户不用来回跑,方便、快捷。”崔维国说。
农信机服务主要包括平均每周向社员户和带动农户发送2-4条栽培技术信息,提供草莓、果树、蔬菜栽培技术推广服务;恶劣天气、天气骤变时,向农户发送天气预报,以注意农业操作;在草莓种植的适当时期,向农户发送订购棚膜、地膜、蜂箱等信息,方便农户咨询;合作社自繁草莓种苗,在种苗销售及种苗定植期,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在技术人员入户的基础上以短信的形式发送技术要点。
草莓的种植方法与技术篇4
关键词甜瓜;草莓;套种;栽培模式
中图分类号S652;S6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2-0082-01
AbstractTheoptimuminterplantingcultivationmodelofmuskmelonandstrawberrywasstudiedbyrandomblockarrangementmethod.Theresultsshowedthat,comparedwiththesinglevinedoublefruit,singlevinesinglefruitcouldimprovetheyieldandqualityofmuskmelon,incomeincreased67344yuan/hm2.
Keywordsmuskmelon;strawberry;interplanting;cultivationmodel
套种能够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耕地产出率和土地利用率,进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目的,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方式之一。前人研究表明,草莓与玉米、葡萄、蔬菜等作物套种[1-3]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草莓属于北京特色经济作物,在丰富菜篮子品种、拓展农业休闲观光采摘等功能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4]。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本地草莓生产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本试验以本地经济作物甜瓜与草莓套种,旨在摸索一种高效的草莓种植模式。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验甜瓜材料选用哈密瓜类江淮蜜甜瓜。栽培设施为日光温室。
1.2试验设计
9月初定植草莓,翌年3月21日草莓生长后期套种甜瓜,5月22日草莓采收结束时移除草莓植株。在草莓种植垄上以40cm株距定植甜瓜,单行种植。甜瓜采取2种留果方式,分别为单蔓单果、单蔓双果,管理按照生产上常用的方式进行。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3次重复。
1.3调查内容与方法
在甜瓜成熟期测量每个处理甜瓜果实的纵径、横径、腔纵径、腔横径、肉厚、中心含糖量和单瓜重,统计草莓和甜瓜的产量、产值。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留果方式对甜瓜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单蔓单果处理下的甜瓜果实纵径、横径、腔纵径、平均单瓜重、中心含糖量较大,并与单蔓双果处理的显著差异,说明单蔓单果处理下的甜瓜在只有1个果实的情况下,果实吸收营养物质较多,重量较大,中心含糖量高,品质好于单蔓双果处理,但产量低于单蔓双果处理,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2.2草莓套种甜瓜效益分析
北京消费者对甜瓜口感比较关注[5-6],即对品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单蔓单果种植下的甜瓜中心含糖量较高,更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对单蔓单果甜瓜与草莓套种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基地单独种植草莓,产量为29805kg/hm2,产值596100元/hm2;在套种模式下,草莓产量降至26595kg/hm2,产值为531900元/hm2,采取单蔓单果留果方式的甜瓜产量为31320kg/hm2,产值131544元/hm2,套种的总产值较单独种植草莓增加67344元/hm2。
3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单蔓单果处理下的甜瓜果实纵径、横径、平均单瓜重、中心含糖量较大,并与单蔓双果处理的显著差异,说明单蔓单果处理的在单瓜重、品质等方面优势明显,符合北京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消费需求。虽然套种模式下单蔓单果处理的甜瓜产量低于单蔓双果处理,但是品质好,在市场上更受消费者欢迎。
套种后草莓的产量降低了3210kg/hm2,主要是由于甜瓜植株生长与其竞争营养物质和对草莓遮荫等原因造成的,但通过在单蔓单果甜瓜与草莓套种的情况下两者经济效益分析可以看出,套种的总产值较单独种植草莓增加67344元/hm2,可以说明套种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在草莓生产上,可以对草莓套种单蔓单果甜瓜这种高效的种植模式进一步示范推广,既节约利用土地,又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4参考文献
[1]邵美红,陈合云,阮关海,等.大棚草莓套种技术在糯玉米制种中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06(4):432-433.
[2]张芸莉.连栋大棚草莓套种葡萄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0):86.
[3]李源华.大棚草莓套种丝瓜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4(6):55-57.
[4]宗静,任荣.北京草莓采着吃[J].北京农I,2013(7):12-16.
草莓的种植方法与技术篇5
关键词:大棚草莓;畸形果;坐果期脱节;测土配方
中图分类号:S6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12-1
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大棚草莓种植面积已超过50万亩,然而大棚草莓栽培的土地固定性,使得草莓生产中畸形果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据调查统计,因畸形果导致减产的数量,轻的在20-30%,重的达40%以上,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大大降低了草莓的经济效益,更挫伤了莓农的积极性。因此,解决或减少大棚草莓畸形果问题,对促进草莓在浙江省的种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1引发畸形果的原因
1.1不当施肥
不当施肥是引起畸形果的主要原因。一是施肥量过大,尤其氮素肥料用量过大,干扰了草莓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平衡;二是施用有机肥时随意性较大,包括在有机肥品种的选择、用量、品质等方面,同时有机肥施用深度不足、离根区较近等,或施用未腐熟的、酸碱度严重偏离的有机肥,结果导致草莓植株腋芽、叶缘、花芽受到伤害。
1.2低温伤害大棚
草莓生长过程中的低温时段,主要为12月至翌年2月,这一时段正值草莓开花坐果盛期,因此,也决定了草莓的经济效益。在浙江省多数地区,这3个月内,气温基本在-5℃至7℃之间。有研究表明[1],花蕾经受1h的-2℃低温以后,花粉的发芽即受阻;草莓花凋落前2-3d内,遭遇-2℃的低温达1h,雌蕊就有可能变黑;若在成果7d内经受-2℃达3h或-5℃达1h,果实变黑可能性大大增加,多数会形成无效果。也就是说,在浙江省范围内,种植草莓极有可能会因低温导致冻害,最终产生一批畸形果。
1.3光合作用不足
花粉萌发时需要一定的淀粉,草莓植株中淀粉蓄积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花粉萌发率,若在草莓开花2周前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偏弱,会减少植株中淀粉,进而影响授粉受精与果实的发育。
1.4棚内过于潮湿
草莓大棚内空气湿度过高或过低均有可能导致草莓花粉萌发率降低,花药开裂的空气湿度以30-50%为宜,柱头受精和花粉萌发时的最适湿度为50-60%;湿度过高,大棚膜上易形成水滴,从而增加了花器柱头因水滴冲刷受损的概率。
1.5喷洒方法或时机不合理
大棚草莓生长过程中需要喷洒多次农药、叶面肥料,若在开花期间喷洒,一方面药水可能会冲刷到花器柱头,同时也可能会因喷洒液体的浓度过高,影响授粉受精,最终致使畸形果和无效果增多,坐果率下降,草莓浆果小且品质差。
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
从概念上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指土壤测试分析、肥料配方研究、配方肥生产、施肥技术指导等。笔者认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涉及具体某种作物时,其技术则覆盖了该作物种植区域的土壤、肥料、水分、温度、昆虫等,是贯穿整个栽培过程的综合技术。因此,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减少大棚草莓畸形果和坐果期间断脱节问题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1选项测土
移栽前应及时取土,分析土中钙、镁、硫、锌、铁、硅等元素有效态的含量,根据测定结果,结合草莓生长特性及需肥特点,拟定整体施肥方案。
2.2科学配方
施肥一是确定有机肥种类、用量、用法。有机肥要巧用,可以兼收施肥、消毒效果。6月底7月初,将有机肥,最好是新鲜、尚未发酵腐熟的有机肥,翻入土中,盖上废弃的旧薄膜,1个月后掀去薄膜,翻耕整理土地,喷洒竹醋液或木柞液。这一过程,具有三个作用:首先是完成了有机肥的施入;其次是利用有机肥发酵产生的高温对土壤进行了消毒;第三是喷洒竹醋液或木柞液,既调整了土壤酸碱度,又对土壤进行了消毒。二是确定复混肥、化肥种类及氮、磷、钾三大元素的施用比例。追肥也得讲究一个“巧”字,促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间平衡。浙江莓农习惯施肥往往在基肥中施入相当数量的复混肥或化肥,而近几年的种植经验表明,因基肥过足导致草莓生长初期出现徒长的现象远远多于因营养不良导致的植株矮小现象。
因此,笔者建议:减少基肥中化肥的添加量,而在追肥上学会看苗看天巧施肥。苗壮、温高、光照强,则要减少施肥次数、降低施肥强度;苗弱、温低、雨水多,则要适当增加施肥量;追肥方法,以滴管施肥为好;追肥原则,少量多次、氮钾并重,磷肥控制用量。三是选择合适的叶面肥料。叶面施肥是追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棚草莓来说是必不可缺的。选择叶面肥料时,应侧重选择能与土样检测结果相对应的含中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含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四是巧用秸秆,调控棚内空气湿度。沟内铺垫一定厚度的稻草等秸秆,一方面可以吸收水分,起到调节湿度的作用;另一方面部分铺垫物处于缓慢发酵腐熟过程,也在缓慢释放养分,对提高土温有一定作用,有助于根系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