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整理2篇)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结合全县上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机,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强化食品安全的法律意识,推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和消费维权,提高师生员工自我保护能力,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活动主题
2014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主题为:“尚德守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14年6月10日至22日。
四、宣传内容
(一)紧扣宣传周活动主题,加强宣传贯彻学习和经验交流,推动各校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科学监管体系。
(二)宣传遵法守信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及从业行为,进一步推进食品行业社会公德建设,巩固强化食品经营者的主体责任与品牌声誉、经济效益相联系的价值传导机制,弘扬尚德守法的行业风气。
(三)宣传市场在食品行业资源配置、行业约束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形成更多自发的食品安全市场监管和调节手段。
(四)深入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普及辨别假冒伪劣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基本知识、食物中毒预防与应急处理常识等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树立科学、理性的食品消费观念。强化道德观念教育,倡导诚信从业风气,普及信用文化知识,着力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形成主体责任和道德诚信意识。
(五)突出抓好食品经营、管理者的教育培训。各校要定期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班,对食堂、小卖部、营养餐的从业及管理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等内容的培训,不断强化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使依法、规范经营成为从业人员的自觉行为。不断提高食品监管人员和食堂、小卖部、营养餐从业管理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促进食堂、小卖部、营养餐食品安全管控能力不断提高。
(六)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报道工作。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学、准确、全面地报道我县学校食品安全形势和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充分报道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查处违法生产经营案件取得的成效;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褒奖遵纪守法行为,曝光漠视食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五、宣传形式
1.举行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各校要在宣传周活动启动之际,组织举行本校的学校食品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动员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主动了解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争当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志愿者;号召校园商家根据自身实际参与食品安全宣传,弘扬尚德守法的行业风气。启动仪式前后可因地制宜安排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成果展示、资料发放、现场咨询等活动。
2.在校园媒体上开设学校食品安全宣传专栏。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橱窗、信息公布栏、班级黑板报等校园信息平台上开辟《食品安全知多少》、《食品安全小常识》等专题节目、专栏报道,通过食堂消费体验、小记者采访、专家点评等媒体表现手法,展现食品安全领域热点解析、谣言破解、热门常识等多元话题,建立食品安全正面宣传长效阵地。学校食堂、小卖部等食品消费集中场所要悬挂、张贴主题标语、海报,指导学校师生员工树立健康、节约的饮食理念,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应对风险的能力。
3.举办“学校食堂开放日”主题活动。邀请师生、家长、社会人士到学校食堂进行实地参观,宣传有关部门和学校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措施及成效,提升消费信心。
4.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科普教育。以校内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演讲、专题展览、组织咨询、印发科普读物、参观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教育。
5.开设专家讲座活动。主动邀请食品安全领域专家、管理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大讲堂”等讲座。为合法的社会公益组织进入校园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提供帮助。
6.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志愿者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文明窗口的示范作用和广大师生对家庭、社区、社会的联动影响效应,组织学校志愿者利用休息日深入村社、街道开展食品安全义务宣传活动。
7.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强化对学校伙食工作从业者、校内小卖部经营者等人员的食品安全教育,加强专项培训,完善管理措施,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
8.开展“校园商家承诺活动”,号召校内商家发起诚信倡议,签署经营承诺,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9.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检查活动。在本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期间,各学校要联系乡(镇)卫生院食品监管员组成检查组,对学校食品安全进行一次检查。一查校园内餐饮、食堂各项卫生制度是否落实;二查校园内食堂、小卖部等饮食场所是否规范;三查学校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是否落实到位。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校要严格按照中省市县食品安全工作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重大意义,由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靠前抓,要按照主题内容和要求,抓紧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食品安全宣传周各项宣传活动取得实效。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系列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化学校食堂、商超的食品安全管理,进一步增强学校食堂、商超食品安全意识,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加工制作行为,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使学校食堂、商超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确保学校广大师生的饮食健康,增强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举办“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关系到学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由市教育部门督促各学校领导和后勤部门统一思想,从维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完善学校后勤管理制度,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
方式:本次系列活动期间,各级各类大中小学校园要集中开展以下活动:
1、上一节以食品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课。每个班级均要在健康教育课任课教师或班主任的支持下,上一节以食品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课;
2、召开一次食品安全主题班会。班会的主题为:“关注食品安全,共建和谐校园”。采取同伴教育的形式,交流和分享食品安全的经验;
3、办一期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卫生与健康》宣传栏。同时,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形式,多渠道向广大学生介绍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如:在本校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或在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发有关食品安全的宣传口号等,达到广为传播的目的。
(二)了解学校现阶段食品安全状况
由卫生和工商部门负责全面推进校园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和校园放心店建设,构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净化学校周边的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环境,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结合随机抽查的形式,对校园饮食的设施设备、经营现状、卫生状况、人员素质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为进一步完善校园食品的整治规范措施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
(三)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重点落实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中国食品质量报社承办的主题为“安全饮食健康生活”的“首届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活动,采取“进社区、进学校、进食堂”的方式,深入学校开展,丰富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实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的基层普及。
(四)聘请一批校园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
为形成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人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启动“校园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项目。“校园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主要职责为督促学校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由教育部门商食品药品监管和卫生部门聘请。教育部门要聘请一批有责任心、热心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人员担任校园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
三、活动时间
2012年月至月
四、有关要求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食品药品监管、教育、卫生和工商部门要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督,食堂、商超自律与强化监管,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把校园食品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认真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督促学校切实承担餐饮服务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不留盲点、不留死角。同时做好系列活动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