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习教案(收集3篇)
课题学习教案范文篇1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教学策略。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一)“学案导学”能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专业化成长;能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指导上,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走近学生,指导学法,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二)“学案导学”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究者,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实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学案编制的基本思路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要求,为指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练”的作用。
学案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自主学习为先导,问题探究是关键,知识整理是重点,阅读思考是特色,巩固练习是着力点。
由于课型、学科不同,学案的环节也会存在着不同,提倡各备课组突出特色、彰显个性,每个学案包括的内容可以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导学问题、学法指导、规律总结、达标训练、体系拓展等。
主要设计流程:课前预习导读——课堂探究导学——知识应用导练——体系拓展导思。
(一)课前预习导读
此部分学案设计内容应包括课题名称、授课时间、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方法、阅读提示、诊断补偿等。
此环节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自学、思考、探究,对教材进行预习,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提出困惑,完成第一次教学。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堂探究导学
此部分学案设计内容应包括导学问题、学法指导、规律总结、知识梳理等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完成第二次教学。主要可采取如下组织形式:
1.学生自学式。对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2.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对学生通过自学或生生互动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给以必要的启发、点拨和指导并给出结论。
(三)知识应用导练
1.当堂进行分阶段达标训练,根据反馈情况,解决问题,完成第三次教学。
①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题目。
②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③难度不可太大,以考查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为主。
2.作业设置要结合学情、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分层次、有梯度地设计,注意基础达标、能力提升和拓展探究等层次性内容的落实,注意照顾学生的差异性和发挥部分学生的个性优势。本内容不一定在学案中体现,可反应在教师的备课本上。
(四)体系拓展导思
1.学案是公开的、透明的,老师在课堂上反映出来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在课前可以看到,即便在课后仍然可以看到。可以根据此学案的要求、提示、安排,根据自己课堂上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把课堂学习继续下去。学生的学习时空得到延伸和拓展,学习方式得到改变。
2.分层设计与本节课有关的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问题,或知识的发散延伸、合作探究、搜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以便进一步理解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3.学案应留有余地,让学生在完成达标练习后及时反思本节学习状况,如主要方法、规律的总结,疑惑问题知识的整理和探究等,并独立构建章节、单元知识网络,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学案”使用的基本要求
学案教学就是把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分成几个板块,根据老师事先编制好的学案,让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讨论学案中的问题,深入理解和认识本板块要学的内容;也可以进行实验或某个活动,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讨论学案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然后,由小组选出的代表展示交流小组讨论探究的结果。在经过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补充与矫正,老师适时点拨、总结升华,使全体学生掌握该板块的内容。
(一)“学案导学”要重视教师个性的发挥。学案模式不是固化的,不是不可更改的,不是不可超越的,它只能是一种基本遵循的方案,使用时应提倡科学求实,反对机械、僵化。我们要做到有“模式”而不唯“模式”,要在基本模式下“百花齐放”。允许教师即时生成,灵活多样,在学案基础上生成自己的个性课堂。比如,新课的引入,研讨题的确定和使用,练习题使用的时机、数量,学案与其他教学辅助手段的结合等,这些都是体现教师教学个性的地方。
(二)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安排及学案内容继续加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学案不等于教案,使用学案上课,教师还需精心备课。教师备课应结合学案,围绕学案,做适当的增补,重点思考怎样达成学案上的目标,怎样把学案上体现的知识、技能训练等方面自然流畅、合理地呈现出来,还要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通过集体备课的交流来缩小差距,减少个人失误。
(三)教师要提前安排学生预习“学案”,以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握学习重点,查询疑惑知识。上课前,教师必须适量分层抽查学案,及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把握学情,更好的引导学生课上完成学习任务,将存在问题有效解决。使学案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四)课堂上,教师不但要与学生共用学案,还要组织好合作小组的合作学习,组织和调控好学生的展示。学案的使用可以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但必须对合作过程严加监控,以避免一些无意义的合作与讨论。同时,教师还要对学案从课前、课堂、课后全过程监控,真正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五)师生都要做好课后反思,建立学案反馈评价体系。下课后,学生要在学案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内容。教师也应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再一次阅读理解补充学案内容,及时整理学案使用中的体会,填写教后记(或教学心得),力争使下一节教学更加高效和优化。并且,教师还应该把“学案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在教研组或备课组进行交流,定期形成反馈意见,为学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帮助。
(六)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按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时段、不同课型适时调整,以适合教学实际需要。
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制定方案,拟定计划
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各教研组、学科组也要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保证“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规范有序地进行。
(二)强化研究,求实创新
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要重点加强五项研究。一要研究“学案导学”的思想内涵及实施策略,使教师尽快转变观念,从思想上、行动上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二要研究学校实际,正确处理“学案导学”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整合创新,构建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三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集中攻关;四要研究集体备课的形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促使集体备课的内容、重点及形式发生变化,要积极开展对集体备课的研究,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五要研究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导致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标准、形式的改革,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教师业务考核实施办法,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
(三)强化管理,抓实过程
1.强化管理。学校主要领导和业务领导要对“学案导学”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及时进行工作总结,每学期要分学科将“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各项资料整理归档。
2.抓实过程。一是抓好二次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课标要求、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学案内容、修订教学环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做到成竹在胸;二是抓好对学生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学案,熟悉“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重点掌握学案的预习、自学、互动交流等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抓好过程性培训。定期组织教师互听、互评,上公开课、研讨课,研讨交流“学案导学”操作的方法步骤,推进“学案导学”的优化;四是抓好学案的使用。课前保证两检查:学校安排业务领导(或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保证四到位:教师引导点拨到位;学生研讨交流到位;师生互动到位;巩固训练到位。课后保证两反馈:教师的自我反馈要落实到教案上,学生的自我反馈要落实在学案上。
课题学习教案范文篇2
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填空。
(1)百里位的左边是(
)位,右边是(
)位。
(2)一千里面有(
)个百,一百里有(
)个十。
(3)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
(4)从796开始,往后数5个数是(
)、(
)、
(
)、
(
)
、(
)。
(5)二百二百地数数,数到一千是:二百、(
)百、(
)百、(
)百、一千。
三百三百地数数,数到一千是:三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
(6)由6个百、3个十、2个一组成的数是(
)
(7)由5个百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
(8)由1个一、2个十、7个百组成的数是(
)
(9)由9个百、5个十、7个一组成的数是(
)
二、接着写出下列数。
678
679
700
(
)
(
)
(
)
(
)
(
)
706
(
)
200
(
)
400
(
)
(
)700
(
)
(
)
1000
三、接着写出下列数。
四百二十
、四百三十(
)(
)(
)(
)
(
)(
)(
)(
)(
)
答案:
一、(1)千
十
(2)1
10
(3)999
100
1000
(4)797
798
799
800
801
(5)四百
六百
八百
;六百
九百
一百
(6)632
(7)590
(8)721
(9)975
二、701
702
703
704
705
;100
300
500
600
800
900
三、四百四十
四百五十
四百六十
四百七十
四百八十
四百九十
五百
五百一十
五百二十
第二课时
千以内的读写
一、填空。
1、从(
)边起,第(
)位是(
)位,第(
)位是(
)位,
第(
)位是(
)位,第(
)位是(
)位。
2、下列各数表示什么。
400是由(
)百组成。
420是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的。
4个百、2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
一个千是(
)。五个白是(
)。
534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二、写出下面各数。
六百四十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百零六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百七十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百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百七十二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七百九十三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出下面各数。
627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503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0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
635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0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900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每个数中的“3”个表示多少?
573中的“3”表示(
)。
306中的“3”表示(
)。
230中的“3”表示(
)。
五、先读一读,再根据每组数的排列规律接着写。
(1)707
708
709
(
)
(
)。
(2)270
280
290
(
)
(
)。
(3)980
985
990
(
)
(
)。
(4)503
502
501
(
)
(
)。
答案:
一、(1)右
一,个,二,十,三,百,四,千(2)4,4,2,425,1000,500,5,3,4
二、640
406
870
900
572
793
三、六百二十七,五百零三,四百三十,
六百三十五,一千,九百
四、三个一
三个百
三个十
五、(1)710
712
(2)300
310
(3)995
1000
(4)500
499
第四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填空.
1、一个四位数,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零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
)
(1)只读一个零
(2)读两个零
(3)一个零也不
2、用2、0、0、8四个数字按要求组成数字:
(1)只读一个零(
)(
)(2)一个零也不读(
)
(3)最大的四位数(
)最小的四位数(
)
3、用3、0、5、9、四个数字可以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可以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
4、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它们相差(
)
5、十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6、一千里面有(
)个百,一万里面有(
)个千
7、八百五十这个数是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的。
8、2356是由(
)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二、这个数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它是由(
)个千、千
百
十
个
(
)个百和(
)个一
组成的。
三、相邻数、按要求数数。
1、与5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2、599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答案:
一、1、选(1)、(3)2、2008
2080
2008
9999
10000
3、9530
3059
4、999
1000
1
5、100
1000
10000
6、十
十
7、8
5
8、2
3
5
6
二、四,千,四,三,一。
三、1.
5998
6000
2.
598,600
第五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一、填空题。
1.407读作(
)2.五百零三
写作:________________
3.375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九百六十一写作:_______________
5.从996往后接着数5个数是()、()、(
)、(
)、(
).
二、选择题。
把下面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1、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的数是(
)
A、999
B、1000
C、1100
2、一个四位数,千位上和个位上都是1,其它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A、1010
B、1001
C、1100
3、读数时,中间有两个零(
)
A、都要读出来
B、都不读出来
C、只读一个零
4、与10000最近的数是(
)
A、9999
B、1000
C、9000
5、用两个0,两个4组成的四位数中,不读出0的是(
)
A、4400
B、4004
C、4040
三、判断题,在对的(
)里画“√”,错的画“×”。
1、五百零四,写作54。(
)
2、609读作六百九十。(
)
3、2010读作二千零一。(
)
4、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万位。(
)
5、读数时,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
6、从左边起万位在第四位。(
)
四、写、读出下面各数。
四千零五十
写作:
10000读作:
七千四百三十九
写作:
6003
读作:
四千零六写作:
2030
读作:
答案:
一、1、四百零六
2.503
3.
3,7,5
4.
96
1
5.
997,998,999,1000,1001
二、1.B
2.B
3.C
4.A
5.A
三、×
×
×
×
√
×
四、4050
7439
406
一万
六千零三
三千零三十
第六课时
数的大小比较
一、在里填上不同的数:
9
27>9563
9
27>9563
9
27>9563
9
27>9563
二、按顺序排列下面数字。
999
1080
10000
1290
2100
(
)
)
)
)
)
8880
888
8800
8080
(
)
(
)
(
)
(
)
7000
7099
7989
7899
(
)
>
(
)
>
(
)
>
(
)
三、9.在(
)里填上“>”、“<”或“=”.
1000()999
99()101
1111()9999
999()1001
1010()999+1
99()100-1
1001-1()999+1
四.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109010091100190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99989009990890910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写出个位上是0的所有两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个位上是5的所有两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6、7、8、9
二、999
888
7989>7899>7099>7000
三、>
>
﹦
﹦
四、(1)1909>1100>1090>1009
(2)10000>9999>9990>8909>8900
五、10;
15,25,35,45,55,65,75,85,95。
第七课时
准确数
近似数
一、写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398
897
9800
397
1021
5999
二、找出相应的近似数
577、980、603、967、9800、589、9789、608、9788
近似数是600的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似数是1000的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似数是10000的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并说明你的比较方法
1、899与923
297与1000
3578与789
1003与999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283
>2867
700>7240
646
>
62
49
>
413
21
>
201
4293
>
463
15+7
+7
20-20÷5
>
-20÷5
四、找规律,填一填。
(1)596、597、(
)、
(
)、(
)
(2)1720、1730、(
)、(
)、(
)
(3)5000、5100、(
)、(
)、(
)
(4)1360、2360、(
)、(
)、5360、(
)
(5)2130、3240、(
)、(
)、6570、(
)
(6)9999、8888、(
)
、(
)
、5555、(
)
答案:
一、400
900
1000
400
1000
6000
二、接近600的数是:577
603
589
608
接近1000的数是:980
967
接近10000的数是:9800
9789
10000
三、1.
899
297
3578>789
1003>999
2.
9
3
3
5
3
1
20
四、(1)598,599,600(2)1740,1750,1760(3)5200,5300,5400(4)3360,4360,6360(5)
4350
5460
7680
(6)7777
6666
4444
第八课时
整十
整百
整千数的加减法
一、填空。
1.70里面有(
)个十,260里面有(
)个十。
2.600里面有(
)个百,1200里面有(
)个百。
3.14个十是(
),14个百是(
)。
4.5个百加3个百是(
)个百;5个千加3个千是(
)个千。
5.16个百加2个百是(
)个百,写作(
)。
6.13个百减5个百是(
)个百,写作(
)。
二、口算下面各题。
400+500=
200+400=
3000+4000=
800-500=
4600+300=
1700-400=
7800-800=
3400-3000=
60+90=
180-80=
2600+4000=
700+800=
三、应用题。
1.养鸭场养鸭8000只,昨天上午卖出3000只,下午卖出4000只.还剩下多少只?
2.玩具厂要加工一批玩具,第一个星期加工了1600件,第二个星期加工了2000件,还
要加工3000件玩具才能完成任务。共要加工玩具多少件?
3、丹江口部级森林公园去年植树1000棵,今年比去年多植树500棵。一共植树多少棵?
答案:
一、1.
7
26
2.
6
12
3.
14
140
4.
8
8
5.
18
1800
6.
8
800
二、900
600
7000
300
4900
1300
7000
400
150
100
6600
1500
三、1.
8000-(3000+4000)=1000(只)
2.1600+2000+300=3900(件)
3.1000+500+1000=2500(棵)
第九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
一、计算。
1、口算。
300+200=
700-300=
900+1000=
800-500=
600+300=
1500-700=
700+200=
2200-600=
800+200=
7020-200=
2、计算。
80-37=
45÷9=
60÷7=
45÷7=
二、填一填。
1.
妈妈买了一台电脑花了4995元,约是(
)元。
2.
欣欣小学有608人,约是(
)人。
3.
果园里有1298棵果树,约是(
)棵。
三、解决问题。
1、收费站昨天通过7006辆车,今天通过4203辆车,收费站昨天比今天通过的车大约多几千辆?
2、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来参加活动,能坐下吗?
答案:
一、1、500
400
1900
300
900
800
900
1600
1000
6820
2、23
5
8......4
6......3
二、1.
5000
2.
600
3.
1300
三、1、7006辆≈70000辆
4203辆≈4200辆
7200-4200=2800(辆)
2、800×3=2400(名)
课题学习教案范文篇3
关键词:数学学案;课堂教学;编制;使用;效率
1.问题的提出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人们一直关注与研究的课题,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关键则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正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斯丁格勒教授指出的:“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前提和中心必须是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学案教学是针对于如何改进学生“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因为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讲为主、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也是形成高效率教与学行为的有效策略。但实践的过程中,数学学案教学并没有达到它的效果,这主要是学案的编制和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2.学案的相关概述
“学案”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指教师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材的编撰原则和知识体系,按照新课标、教材与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后,所设计的供师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便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导学方案。学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学习课题、内容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学习评价与学习链接。根据学案的形成过程、基本含义及其构成要素,学案具有整合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引导性等特点。
“数学学案”是数学教师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将数学知识问题化,将学生的数学能力过程化,将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它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3.目前学案编制和使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学案”实为“习题案”。学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化”不等于“习题化”,学习的过程更不是单纯做习题的过程。“学案”全部都是习题的形式,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没有起到“导”的作用。
(2)学案实为教材内容简单重复。学案并不是简单重复教学内容,更不是简单罗列知识点。学案为学生较快进入“最近发展区”,链接所学知识和相关知识经验以及知识的进一步学习等方面提供了适当的着力点和帮助。
(3)“学案”实为“定义、定理记忆”。数学学案在其编制新授课时,往往会将一些概念、定理的结论直接给出,或是以填空、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没有加深对概念与公理的理解,更没有从抽象、逻辑上理解,仅流于直观化、表面化。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一些公式的推导过程,这些都是数学思维过程的较好范例。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不仅要获取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得到思维训练,在编制数学学案时应该体现这一点。
(4)“学案形式化”。数学教师仅在公开课或参赛课使用学案,并没有在普通课堂上使用,使得学案只是一种形式。从教师角度来分析上述现象,教师承认学案对教学很有帮助,但是编制学案比较繁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究其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学案对教学的重要性。
4.数学学案编制及使用策略
数学学案是进行学案教学的有效载体,编制出一份高质量的数学学案是学案教学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针对数学学案存在的问题和数学教学的特点,阐述数学学案编制及使用策略如下:
4.1学案的编制要以课标作为指南
重视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以课标为学案编制的指南。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和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标准,对教学起着无可替代的具体指导作用。课标提供了课程编写的基本思路,学案编制的基本思路也如此。教材在内容、编排体系、呈现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编排体系以探究式的方式呈现,这也是为什么强调在学案的编制上要体现探究性、情境性原则的依据。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内容的目标要求,这也是学案编制中的学习目标的具体指导。课标提出了实施的建议,这为学案编制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4.2学案编制前要先研究学生实际情况。
学案编制前要先研究学生实际情况。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学案编制特别强调学情研究和分析,几乎贯穿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课前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有利于新知识学习的旧知识,课中要分析学生使用学案遇到的问题,课后要了解学生使用效果。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育活动。另外要注意那些与新知识有紧密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那些没有形成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给予关注。
4.3根据数学的不同课型特点编制数学学案
数学不同课型的学习流程不同,学案在构成上会有差异,其侧重点也不同,根据数学课的不同课型的特点编制学案是必要的。数学的课型主要分为:新授课(概念课、定理课等)、习题课、复习课等。
4.3.1新受课(概念课)的学案编制
概念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数学思维的节点,因而在数学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概念学习一般经过三个过程:概念引入(揭示研究的必要性),概念的获得(概念学习的具体过程),概念巩固与运用(了解概念的运用,在运用中巩固概念)。
对于概念课学案的编写主要帮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概念的本质、构建概念的知识体系、形成概念运用的基本活动经验。教学中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明晰概念的定义,促进学生获得概念。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概念的获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概念的同化和概念的形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本质,这种学习方式称为概念的同化。在教学条件下,从大量具体例子出发,从学生实际经验的肯定例证中,以归纳的方法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获得之后,自然是概念的巩固与运用了,力图通过相关活动,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概念巩固与应用阶段,一般可设计为概念的辨析和概念的泛化。
4.3.2习题课的学案编制
数学学习离不开解决问题,教学中例习题教学、具体实际问题的建模等都是典型的习题课。习题课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概念、命题有关知识的一个实时检验,又是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对于习题课学案的编制,主要是对例习题的配置、编排。配置例习题应与教学目标一致、具有代表性,要与学生学力的相适应,还要注意针对性和差异性。在例习题的编排上,一般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常见的习题课编排方式有:递进式,按照知识内容要求的不断提高进行排列。分类式,将某个内容的问题分成各种不同类型进行编排;同一题干式,将相关问题纳入一个大的背景之下,形成同一题干若干小题的题干式;一题多变式,从一个题目出发,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改变其中的条件或结论,形成若干个相关题目组成的题组。
通过对习题课的分析总结出习题课学案编制的大致过程可以如下:(1)分析本课时任务和学生学力状况,确定本课时的学习目标;(2)选择某个典型而具有较大拓展变化空间的问题;(3)多向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可能的困难,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产生的各种变式,并估计这些变式的困难;(4)根据班级学生的状况,选择本课时所有学生都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和部分学生可以拓展的内容,确定学习流程;(5)在上述这些工作基础上,整理形成学案。
4.3.3复习课学案编制
数学学习离不开复习,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其内容相对已经比较丰富,我们需要把这些孤立的、零碎的知识进行梳理,找出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它们形成某种组块,便于学生整体认知;使得相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单元复习课学案编制需要完成的任务:(1)对本章节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回顾,从而再现本单元的相关知识与方法等;(2)对本章节的知识方法进行适度的梳理、重组,从而形成相关知识的网络;(3)设计丰富多样、难道恰当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4制作学案模板
针对教师使用学案的形式化,制作各类学案模板可以解决教师编制学案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问题。根据数学的不同课型制作相应的学案模板,教师可以根据模板快速编制学案。如新授课概念课模板如下:
4.5学案编制应设有“使用说明”
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用过学案,对于他们来说是初次使用学案,在学案中明确设置“使用说明”是必要的,它主要是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知道哪个过程用时多少,需要干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使用说明”主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说明使用学案学生的基本情况,说明学案适合什么样程度的学生使用;特别是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学校和班级,如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或者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差别。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任课教师该怎样处理,尽量做到让每位学生都能使用。
(2)说明本次学案学习中要用到的教具,如量角器、直尺、三角板、铅笔、等工具。
(3)说明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和要进行的活动,如“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概念进行点评”。
(4)说明教学操作的流程及时间安排。
5.小结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学案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存在这些问题原因。针对其问题和数学教学的特点,提出有效的学案编制策略。文章提出的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普遍性,希望读者阅读本文后对编制学案有一定帮助。希望能够帮助数学教师快捷的编制出高质量的数学学案,提高教师对学案使用的意识。通过教师对学案的普遍使用,发挥学案的功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学生提升学习和探究的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张琼.初中数学学案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
[2]李荣.高中文科数学学案教学模式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黄干群.对初中数学导学案的认识[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
[4]汪盛忠.“导学案”制误区及对策[J].学苑教育,2014,(2).
[5]章飞.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初中数学学案设计与案例赏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