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出差工作汇报(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4-11-20 手机浏览

出差工作汇报范文篇1

「关键词非法交易;国际收支平衡表;误差与遗漏

一国对国际经济交易的各种限制会引起一系列的非法交易。传统的非法交易是指为逃避关税而进行的走私活动,它不反映在一国的国际收支中。当前,非法交易主要指为了逃避资本管制而经由合法渠道所进行的非法贸易[1],如商品贸易中伪造票据和假报货值、直接投资中的假投资等,这些交易将以不准确或错误的分录出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由于我国实行数量控制型外汇管理制度,出于用汇的灵活性及化解汇率风险的目的,不少企业和机构以各种合法名义将其外汇收入留在境外。这些非法交易活动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各项目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非法交易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1、对货物和服务项目的影响

在货物和服务项目中,进出口谎报是以外贸方式进行非法交易的重要渠道。进出口谎报有两种情况:

第一,伪造货到付款、信用证及托收项下的假合同和假进口单据,骗购外汇汇往国外,即通常所说的“假进口真融资”。

例1:国内A企业伪造其从美国进口760万美元货物的发票,随后向外汇指定银行购汇并汇往国外①。

例1中,由于企业伪造发票,当其从外汇指定银行购汇时,在银行处留下记录,发生了760万美元的流出,使得本国对国外负债增加760万美元,因此在贷方记入760万。但由于实际上并没有760万美元货物的进入,该交易并未在海关留下记录,所以其借方为0,使得借贷双方不等。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其差额必然反映在“误差与遗漏”项目借方,具体如下:

借(-):误差与遗漏760

贷(+):其它投资(对外国负债增加)760

(括号内为借贷原则,下同)

与进出口贸易相似,转口贸易中也存在利用假票据或制造无真实贸易基础的进出口单据套取资金的情况,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影响与本例相同。

第二,假报货值,包括“进口高报”和“出口低报”两种情况。进口高报中,本国企业与外商串通,在进口设备和原材料时高报进口价格,由外商开出高于实际价值的发票,国内进口商向银行申请售汇并汇往国外,再从外商手中拿回多付的差额存入其国外账户。出口低报则与之相反,由国内出口企业开出低于实际货值的发票,国外进口商将应付差额存入其国外账户[2].

例2:本国B企业向国外X企业出口一批价值950万美元的设备。A、B两企业约定,A企业向B企业开出850万美元的发票,剩下的100万美元差额由B企业存入A在国外的账户。

在本例中,本国海关根据B企业开出的发票记录了850万美元的商品出口,而B企业在收到X企业以信用证方式支付的850万美元货款后存入本国的外汇指定银行。该外汇指定银行记录了850万美元的外汇流入,借贷双方相等,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作如下记录:

借(-):其它投资(对外国负债减少)850

贷(+):商品出口850

可以看出,B企业通过非法交易所获得的100万美元的资金非法流出,并未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对于某项国际收支交易,如果借贷双方都没有登录或者借贷双方都记录着错误的金额,并且数额相等,那么,就不可能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产生“统计误差”,也就不会反映在“误差与遗漏”项目中。假报货值就属于这种情况。

除通过贸易方式外,私人也可以因私出境用汇为名向外汇指定银行购汇。目前我国允许境内个人携带8000美元出境。对于那些频繁出入境的人员来说,多次合法地携带资金也会是一个大数目,这种方式被称为“蚂蚁搬家”。这些活动反映在平衡表中的无形贸易(借方)和外汇储备(贷方),不会对误差与遗漏项目产生影响。

2、对收益项目的影响

收益项目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项,这两个项目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以各种方式流入流出,其中隐含着大量的非法交易。

第一,职工报酬中的非法交易。我国对来华外籍员工汇出其收入进行严格控制。外籍员工欲汇回所得必须将其收入到外汇指定银行兑付,并由银行收取一定费用。部分外籍员工为了节省这部分费用而采取一些非法手段将收入转移到国外[3].

例3:某外籍员工C希望把他在我国的收入汇到国外,他把826万元人民币(价值1万美元)存入X组织在我国的机构,在确认付款后,该组织在国外的机构在此人的外国银行账户中存入等值的1万美元,兑换汇率和公开汇率的差异就是该组织的收益。

由于该员工并没有在外汇指定银行售汇,因此外汇指定银行并没有记录1万美元的流出,所以其借方职工报酬为0,而外国X组织在本国的机构在我国的存款是以本币记账,并没有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显示。所以这笔非法交易造成的资金非法外流不会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显示,也不会影响误差与遗漏项目。

这种有组织的非法资金转移的方式被称为“地下银行”模式。更重要的是,“地下银行”极其隐蔽,它已经与洗黑钱、走私、腐败、贪污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可以说,只要有非法交易,就有“地下银行”参与其中[4].

出差工作汇报范文篇2

关键词:外币报表折算合并财务报表时态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投资业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对跨国公司财务会计问题的研究显得越发重要。作为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前提的外币报表折算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31号-现金流量表、第19号-外币折算相关规定,母公司需要统一境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币种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部分企业为加强对境外子公司的监管、及时关注境外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要求境外子公司按月报送财务报表,并按照国内财务报表的项目进行报表折算。在财务报表折算过程中,因国内财务报表项目较多、勾稽关系严密,往往出现现金流量、其他附表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不衔接或者附表本身勾稽关系不成立情况。本文结合工作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会计操作实务探讨。

一、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具体含义

从技术操作层面上看,外币报表折算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用什么汇率,二是外币报表折算所致的差异如何处理。

1、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因此应该选用时点性质的汇率(如历史汇率、现行汇率)进行折算。收益表是动态报表,因此应该选用时期性质的汇率进行折算。所谓的时期性质的汇率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鉴于收益表各项目数据实际上是不同时点发生的收入或费用的总和,所以以平均汇率(加权平均的或简均的历史汇率)来代表一段时期的汇率水平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2、所有权权益变动表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项目均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简而言之就是期初数据延续上期期末数据,当期发生额按照业务发生时的汇率进行折算,计算得出期末余额。未分配利润项目期初数延续上期期末数据,当期经营积累按照利润表数据取数,其他提取盈余公积、利润分派等变动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计算得出期末未分配利润数据。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单独列示,期末余额按照前述资产负债项目、所有者变动项目差额得出,当期变动额为期初、期末余额之差额。

3、现金流量表。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第七条,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考虑到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高度相关,一般在实务操作中对于现金流量项目和利润表项目采用同样汇率,但对于个别特殊项目如取得/偿还借款可选用资产负债项目使用的汇率,以保持报表间的平衡关系。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应当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

4、对报表折算差额的处理,或者计入资产负债表,或者计入损益表。在计入资产负债表时,它一般作为所有者权益的调整项目单独列出;在计入损益表时,它一般列做税前利润的调整项目。

我们可以将历史汇率、现行汇率或平均汇率以及报表折算差异作损益处理或作所有者权益调整处理看做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方法要素。

二、附表、附注资料勾稽关系

按照财务报告的披露要求,集团公司在披露财务报告时除了主要报表尚需披露很多资产、负债变动资料,日常管理过程中,部分集团公司的内部管理报表也包含了很多资产、负债变动资料。而由于资产负债项目和利润、现金流量项目选用的汇率不一致,会造成部分附表、附注资料内在勾稽关系缺失。如,应付职工薪酬在列示项目变动时,期初、期末余额选用期初、期末即时汇率,当期提取和支付选用期初、期末的平均汇率,直接折算完毕后,一般会造成期初余额+本期提取-本期支付≠期末余额,这时集团公司需要选取合适方法保持对应关系,现有两种方法可供参考。

1、在编制附表、附注资料时充分汇率波动的影响,单独设置汇率变动影响项目,单独体现。

2、在编制附表、附注资料过程中,对于汇率波动引起的内在勾稽关系缺失合并至当期提取/摊销中列示,如前述举例中汇率变动的影响可合并计入本期提取。

在具体方法的选择上,公司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选择合适方法进行披露或者列报。

三、合并财务报表需注意事项

境外子公司可能和集团公司内部其他单位发生各种经济业务关系,包括采购、销售、投资等等,对于外币报表折算引起的双方数据不一致情况,可以参考如下方式处理。

1、购销类业务以销售方确认收入数据为基础抵消营业收入、成本,以销售方毛利情况确认未实现销售存货的利润。

2、境外子公司对境外子公司的股权投资业务,折算外币报表时如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报告期末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则需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按照业务发生时的汇率对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进行调整,按照调整后的数据进行合并抵消,以保证合并层面编制抵消分录时长期股权投资和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项目匹配。

出差工作汇报范文篇3

一、张家界市旅游外汇收支情况

我中心支局选取近3年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和新版国际收支监测系统中跨境旅游收支数据作为收、付汇数据,银行结售汇系统旅游数据作为结、售汇数据来对进行张家界市全辖旅游外汇收支情况统计分析。统计口径选择银行结售汇系统对旅游外汇结售汇的范畴,即包括跨境从事商务、探亲、留学、就医、观光、朝觐等活动的外汇收支。

(一)近3年旅游外汇收支基本情况

2005年-2008年1季度张家界市旅游外汇收支统计数据见下表。

张家界市近3年旅游项目外汇结汇、收汇和售汇、付汇额大幅增长,年结汇额从601万美元增长到2698万美元;年收汇额从27.3万美元增长到753.3万美元;年售汇额从17万美元增长到123万美元,年付汇额从9.7万美元增长到60.7万美元。2006年与2005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68%、991%和188%、77%;2007年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7%、153%和151%、253%。2008年1季度的结汇、收汇和售汇、付汇形势与2007年同期相比有所萎缩。从2005年到2007年,收结汇额均远大于售付汇额。

(二)近3年旅游外汇收支构成

2005年-2008年1季度张家界市旅游外汇收支结构见下表。

从银行结售汇情况来看(注:由于2005年的银行结售汇统计系统没有区分交易主体,因此无法获得个人、机构的独立统计数据),近3年来,旅游项下,结汇额远高于售汇额,结汇业务占绝对优势;个人结汇额高于机构结汇额,但二者的比例从2006年的81:19降至2008年1季度的54:46,渐趋平衡。

从国际收支跨境收付汇数据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交易项目归属来看,近3年来,张家界市的旅游外汇收汇全部为对公收汇交易,而张家界市的对私收汇中九成以上为工人汇款、侨汇和捐赠收入等非旅游项目收汇;旅游外汇付汇全部为对私付汇交易;而对公支出以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利润汇出等非旅游项目付汇为主,占到八成以上。

可见,张家界旅游项下银行结售汇统计数据与国际收支收付汇数据明显不一致。

(三)近3年旅游外汇收支变化

2005年-2007年旅游外汇收支变化情况见下面2个变化图。

图12005-2007年度张家界市旅游外汇收支变化图

从图1可见,张家界市近3年的旅游外汇收结汇和售付汇情况呈上升变化趋势,尤其是结汇形势上升幅度很大。而且结汇额远高于收汇额,售汇额高于付汇额。

图22005-2007年度张家界市旅游外汇收结汇率、售付汇率变化图

从图2可见,张家界市近3年的旅游外汇收结汇率和售付汇率呈下降变化趋势,尤其是收结汇率下降幅度很大,说明旅游外汇收结汇差额和售付汇差额在逐渐缩小。收结汇率高于售付汇率,但差距缩小,渐趋平衡一致。

二、旅游外汇收支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旅游外汇收支逐年大幅增长,结收汇和售付汇形势趋好

一方面,张家界市作为著名旅游城市,拥有特别丰厚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如全市瞩目的“四路”改造工程正式完工和其沿线“穿衣戴帽”工程的启动,城市换上美丽新颜,张家界市境外游客量不断增长,全市国际旅行社以及非居民的旅游外汇收结汇形势较好;另一方面,随着我市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增长,其出境旅游求学的意愿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二)旅游外汇结售汇显著高于旅游外汇收付汇

表1显示每年张家界市的旅游外汇结汇、售汇额比收汇、付汇额高2倍以上。

从旅游结汇、收汇来分析,结汇额远高于收汇额说明:一方面,张家界市是国际、国内旅游热点地区,随着境外游客的大量增加,大量非居民携带入境的旅行支票、外币现钞等外汇不断流入我市办理外币兑换业务。而汇兑业务不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因而这部分由汇兑产生的结汇没有计入国际收支跨境收汇统计申报数据,使得结汇额显著高于收汇额;另一方面,张家界市有部分旅游外汇结汇没有以旅游外汇收汇的交易项目进入境内,例如上面分析中提到张家界市没有旅游项目对私收入,九成以上的跨境对私收入为工人汇款、侨汇和捐赠收入等非旅游项目收汇,这些跨境收入里有相当大一部分实际为旅游项目收入。这是由于受现行接待入境旅游团组业务资格限制,实际上这些为个人接待入境旅游团组取得的旅游外汇收入,不能按照对公涉外收入通过“因私旅游”申报,只能按照对私涉外收入通过“侨汇”或“捐赠”申报。

从表3中可以看出,按照现行国际收支统计的对公单位和对私旅游外汇收入,加上包含了无法按照对公涉外收入通过“因私旅游”申报的个人接待入境旅游团组取得的旅游外汇收入,再加上不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外汇兑换人民币收入,3项总额其实都超过了旅游结汇,因此,实际情况并不像表1统计数据显示出的结果,张家界市的旅游外汇结汇不一定高于跨境旅游收汇,应该是比较接近实际跨境旅游收入的。

从旅游售汇、付汇来分析,售汇额高于付汇额说明:一方面,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出境旅游、留学的意愿逐渐增强,办理了出境旅游或留学等旅游项下人民币兑换外汇业务,同样由于汇兑业务不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因而这部分由汇兑产生的售汇没有计入国际收支跨境付汇统计申报数据,使得售汇额高于付汇额。2005-2007年,张家界市旅游付汇数据(见表1)加上人民币兑换外汇数据分别为23.45万美元、43.74万美元和107.57万美元,和2005-2007年的旅游售汇数据很接近,明显说明了这一现象;另一方面,张家界市有小部分旅游外汇售汇后并没有汇出境外,而是保留在其账户中。由于我国逐渐提高个人用汇额度,简便相关手续,尤其是2006年底《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的出台,促使居民购买外汇的意愿比以往大大增强。他们购买了外汇却并非都出境使用或汇出境外,而是保留在账户中或者提取持有部分外币现钞,是因为认为一些外国货币比人民币存储的收益更高而选择了外汇存储,另外,由于可以更方便的购买外汇而收藏不同外币满足好奇好玩的心理,他们购买持有少量的外币现钞或存储在账户中。

(三)旅游外汇收结汇率和售付汇率逐渐下降

数据说明旅游外汇收结汇差额和售付汇差额逐渐缩小,渐趋平衡一致,图2很直观的表现了这个趋势。

旅游外汇收结汇率逐渐下降,收结汇差额逐渐缩小,这是因为我中心支局大力创新改善旅游外汇管理工作产生了积极显著的效果。我中心支局2007年出台和实施了《加强张家界市旅游外汇管理和服务工作,促进世界旅游精品建设的十条意见》,不仅大力协调外汇指定银行和资信优良的国际旅行社之间加强信贷合作,发挥金融对国际旅行社的信贷支持作用;而且积极支持外汇指定银行在国际旅行社旅游外汇账户下设分户,力争国际旅行社下属承包部门收取的外汇团款进入银行结售汇体系。这些举措对张家界市的旅游外汇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旅游外汇售付汇率逐渐下降,售付汇差额逐渐缩小,这是因为受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的影响,人们选择人民币作为储蓄投资的意愿增强。因此,更多的人选择需要用汇时才购买外汇,而不是购买外汇后保留在账户中因汇率贬值而受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人接待入境旅游团组取得的旅游外汇收入无法通过旅游外汇收入途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不利于对其实施相关的外汇监管

我中心支局在对国际旅行社的检查中发现,国际旅行社的旅游外汇收入绝大部分是通过居民个人外汇账户进行收支的,这部分旅游外汇收入大部分通过居民个人以侨汇、捐赠等名义收汇。由于直接接待境外团组形成的旅游外汇收入通过个人外汇账户汇入,在外汇管理政策上没有配套的相关的处理措施,个人外汇收入在结汇、存取、提现等方面管理比较宽松,导致外汇指定银行、外汇管理部门不能对个人旅游外汇收入进行有效的监管,带来诸多不良后果。第一是不能真实反映外汇收支的性质,影响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的准确性。第二是外汇管理部门只能按照因私外汇业务对其进行监测,不能按照公司外汇业务对其实施必要的外汇监管,导致这部分外汇收入基本游离于必要的外汇监管之外。第三,这部分外汇收入成为了外汇黑市交易人员重点关注的对象。按照个人储蓄有关规定,这部分外汇能随时以现钞方式从银行流出进入黑市交易渠道,给外汇市场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

(二)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国际旅行社产生不利影响

经过调查,我中心支局了解到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张家界市国际旅行社主要产生了以下3个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直接降低了国际旅行社接待境外游客的数量。据统计,张家界市2007年接待境外游客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二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直接降低了国际旅行社接待境外游客的经营利润。人民币汇率升值给国际旅行社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降低了其经营利润空间,对国际旅行社的竞争力和从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产生了一定压力。三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减少了国外游客在旅游风景区内的休闲、购物等直接消费额。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外国游客随身携带的外币现钞、旅行支票、信用卡等在国内兑换成人民币时要承担汇率调整后的汇兑损失,因此境外游客为规避物价上涨和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选择应该消费的少消费,可消费可不消费的不消费,以减少汇率损失。

四、对策建议

(一)调整完善相关旅游外汇管理政策

一是建议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对接待入境旅游团组业务资格限制规则进行相应调整,适应完全市场条件下国际旅行社以及个人承包经营管理模式的需要。二是国家应进一步调整现行旅游外汇收支管理政策,严格规范旅行社及个人接待外联团组入境旅游的合同文本,确保旅游外汇来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尽快出台个人接待入境旅游团组旅游外汇收支管理办法。四是进一步规范个人旅游外汇收支国际收支的统计申报,在现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中增设相应的统计项目归属科目,真实反映个人旅游外汇收支的本来面貌。五是允许居民个人开立入境旅游外汇专用账户,为其提供安全、便捷的旅游收汇资金运行通道。

(二)提高企业应对汇率影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