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整理2篇)

来源: 时间:2024-12-01 手机浏览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范文篇1

一、智慧旅游产生的背景

智慧旅游来源于“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200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IBM)首先推出了“智慧地球”的商业计划。智慧旅游是将服务对象由城市居民向外来游客的内涵式延伸,也是数字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

二、智慧旅游的定义

“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

三、智慧旅游的应用体系

应用层:实现智慧的旅游政务、智慧的景区、智慧的旅行社、智慧的交通、智慧的酒店等智慧旅游行业应用。网络层: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为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实时数据安全、高效的传输。感知层:通过各类数据采集和感知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和储存,为整个智慧旅游的应用体系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撑。

四、杭州市智慧旅游的建设现状

(一)首个旅游应用软件正式上线――杭州“智慧旅游”手机APP

“杭州智慧旅游”手机APP应用里清晰的条目分类和图标让使用者一目了然。游客只需登录APPStore等各大应用电子市场,下载使用杭州智慧旅游手机APP,就可以轻松玩,实现定位、信息、交通、景区导览、语音讲解、导购服务等功能的及时掌握。

(二)搭建了首个智慧旅游网络平台――西湖游览网

“西湖游览网”(),首期推出西湖概况、门票预订、自助游(景区套票)、餐饮预订、驴友服务版块,住宿预订、休闲娱乐、杭州特产服务版块也将在年底前陆续推出。

(三)改造了首个顶级智慧酒店――黄龙智慧酒店

2009年6月,杭州黄龙饭店与IBM合作以全方位的酒店管理系统与RFID等智能体系启动了中国首家“智慧酒店”建设。

(四)规划了首个智慧景区的建设试点――智慧西溪景区

智慧西溪景区的提升方案目前已在规划中,在完善电子商务、自助导游等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研究设计西溪湿地智慧旅游系统,达到构建“大西溪智能管理平台”的目标。

(五)批支撑智慧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已投入使用

①萧山“物流e通”:通过配货平台和智能手机整合物流货源信息,为物流司机、物流中介和货源企业三方提供智能化应用。②智慧交通信息平台――出行宝:“基于无线数字电视的智能交通导航系统”经过五年的努力,已经研发成功。通过安卓系统的手机下载“出行宝”客户端进行免费体验。③智慧公共自行车服务――公交智能便民服务亭:准备将公共自行车亭升级为公交智能便民服务亭。除了能查公共自行车租还记录,还能24小时售卖食品、饮料,支持银行转账,还具备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游戏充值、机票预订等多项功能。未来两至三年,争取建成2000-3000个智能便民服务亭,形成遍布杭州的“智慧公交点”网络。④免费WIFI覆盖全城――i-hangzhou

五、杭州市智慧旅游主体建设

(一)智慧景区

1、景区智慧导览:1)景区应设有广告栏或多媒体服务终端机旅游资讯,且布放合理,显示醒目。应能在自助导游终端旅游资讯。能以短信、彩信等形式向游客的手机中发送信息。2)景区应建有多媒体展示系统,主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和现代多媒体等多种技术,运用高科技手段,利用声光电来展示包括景区景观、自然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古文物再现等。2、景区智慧导购:支持在线预订购买门票,并采用电子门票的形式,配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或立式电子门禁,实现对门票的自动识别检票。此外,景区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应也能实现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3、景区智慧管理:1)视频监控全面覆盖景区,监视界面图像在各种显示设备上显示,并能进行各类操作,如具备闯入告警功能。2)实现入口人流技术统计管理、出口人流技术管理、游客总量实时统计、游客滞留热点地区统计与监控、流量超限自动报警等人流监控功能。

(二)智慧酒店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饭店内各类旅游信息的自动感知、即是传送和数据挖掘分析,实现饭店“食、住、行、游、购、娱”旅游溜达要素的电子话、信息化和智能化。

杭州市智慧酒店建设应以黄龙饭店为指导,参考借鉴《北京智慧饭店建设规范》的详细评分标准,从杭州市旅游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杭州市智慧酒店建设总体规划》,明确杭州市酒店的未来发展方向,使其规划建设具有前瞻性。

(三)智慧旅行社

1、信息收集与资源采购:实现对旅游资源供应商的统一在线管理,包括供应商基本信息、要素价格、合同记录及财务信息等。旅游资源供应商主要包括景区、饭店、交通工具以及旅游保险等。2、产品销售:实现旅游产品的在线广告宣传、在线展示与查询、在线预订及在线交易,实现多渠道同步和销售,建议提供电子咨询单和预定单;推荐实现电子合同管理。3、游客服务:应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呼叫中心服务,通过建设各类问题数据库,提供标准的信息咨询,接受意见反馈,并可提供游客关怀。推荐直接实现业务预定处理。

(四)智慧公共服务

1、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数据服务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有效的旅游公共服务数据资源共享和分级管理机制。2、开发新型游客体验终端,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研发新型游客体验终端,并将终端与杭州市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实现实时互动,第一时间播报旅游相关资讯、查询相关信息。3、旅游执法E通:智慧旅游中的“旅游执法信息管理移动终端查询系统”业务是基于移动网络,适用于普通智能型手机的移动终端所搭建的支持旅游管理需求的应用系统。执法人员在执法现场只要利用一部3G手机,就能查询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等信息,现场拍摄“取证照片”,录制“取证录音”,并将数据资料传送回后台的数据库中备案。

六、结论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范文篇2

1智慧旅游系统的建设内容和重要意义

智慧旅游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融合,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使旅游资源和旅游信息得到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应用,并服务于游客、企业和政府的旅游信息化的新阶段。包括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服务和智慧旅游营销三大体系。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旅游企业、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游客三类,实质是面向游客需求的旅游信息化的应用开发,目标是提升旅游服务、创新旅游管理、改善旅游体验、优化旅游资源利用、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

通过智慧旅游系统的应用,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实现与相关涉旅部门的旅游数据整合共享,创新传统旅游管理、服务和营销模式,提高旅游市场监管、应急指挥调度和公共服务水平;旅游企业可以优化内部运作流程和营销策略,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为游客提供咨询、预定、支付等专业化旅游服务;作为游客,通过智慧旅游系统的使用,可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提升旅游的体验。通过智慧旅游体系的建设,在完善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目的地旅游品牌形象,形成良好的口碑宣传效应,从而促进目的地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一个地区的旅游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2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旺盛和支持政策的出台,很多地方政府对智慧旅游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智慧旅游建设在全国方兴未艾。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目前智慧旅游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2.1智慧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专业化人才匮乏

智慧旅游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省、市、县、企业(景区)四级联动,共同推进。目前基层旅游信息化管理部门缺失,职责不明,专业人才匮乏,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旅游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不健全。以四川为例,现有的旅游信息化队伍中,76.5%是兼职,47.1%是非信息化专业人才,41.2%没有参加过系统培训。体制机制的欠缺和人才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智慧旅游的发展。

2.2旅游行业信息化应用整体水平不高

旅游行业中,除酒店、航空、高等级景区等行业信息化应用程度较高外,其他如旅行社、景区、乡村旅游以及旅游管理部门等,信息化应用水平并不高。如四川很多4A级景区,连基本的景区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都没有配置,基本处于传统管理阶段。基层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缺位,造成智慧旅游系统缺乏有效的底层支撑,系统应用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2.3旅游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利用困难

旅游信息类型多、数量大、涉及面广,分散在不同的涉旅部门、企业、机构中。面对游客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现状,旅游部门需与相关部门、单位建立涉旅信息共享交换机制,通过多元信息的整合开发利用,以解决跨部门之间旅游信息综合应用问题,为游客提供更全面及时实用的信息服务。而目前跨部门、企业、景区的信息共享交换难仍是制约智慧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智慧旅游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策略

3.1强化规划引领

为避免各地智慧旅游盲目上马,仓促建设,形成新的信息孤岛,需要对各地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和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做好顶层规划设计,统筹有序发展。四川省在推动全省智慧旅游建设之初,就制定了《全省“十二五”旅游信息化发展纲要》、《G5高速及大九寨环线智慧旅游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同时考虑到与上级、同级其他部门信息化规划的衔接,将智慧旅游规划纳入当地智慧城市规划之中。国家应制定统一的智慧旅游建设标准,指导各地规范建设,以便后期实现整合。各地在智慧旅游建设实践中,可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要求,指导推进当地企业、景区智慧旅游有序规范建设。

3.2完善机制保障

应建立协调高效的旅游信息共享交换机制。一是由当地政府牵头,建立旅游与公安、交通、气象、环保、测绘、林业、国土、文化等涉旅部门信息共享交换机制。二是建立省-市-县-企业(景区)四级联动的信息共享机制。政府通过资金奖励、项目支持、政策引导等,推动旅游行业不同层级间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对接、整合利用,以便更好地?橛慰汀⑵笠堤峁?务。

3.3抓好示范试点

通过建立和推广示范项目、试点项目、试点景区、试点城市等手段,摸索经验,以点带面,提升全行业对智慧旅游的认识和建设能力,加快推进基层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和应用。四川从2014年开始,陆续推进13个试点城市和33个试点景区智慧旅游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4加强人才培训

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和完善的关键是人才支撑。每年应分层分级对旅游行业信息化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应采取理论和实践、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自身技术能力。

3.5重视信息安全

做好智慧旅游系统的信息安全体系构建,时刻关注智慧旅游平台的信息数据,对涉及游客隐私信息的数据要做好保密性工作。尤其是智慧旅游系统的信息服务平台,对信息的安全性能要求更高。借助云计算工具提供全方位服务,定时分析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对异常现象及时处理,做好保障措施。定期检查和更新智慧旅游系统,不断革新完善信息服务平台,有效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促进服务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