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指导意见(整理2篇)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指导意见范文篇1
健康扶贫暖人心
2016年10月16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扶贫日减贫与发展论坛――健康扶贫论坛。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王乃坤,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赵炳礼等出席论坛并启动中国大病社会救助平台,为健康暖心扶贫基金捐赠单位颁发捐赠证书。
论坛回顾总结了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健康扶贫项目“健康暖心”工程实施情况,对2016年为健康暖心工程作出贡献的12家爱心单位进行了表彰和鸣谢,现场募集项目资金1.5亿元。截至2016年10月,“健康暖心”工程累计动员社会资源2.5亿元,实现公益支出2.1亿元,为22326人提供大病救助、医疗补助和先心病筛查,培训吕梁山片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培训医院管理和临床医生1000余名,为14个省区267家医疗机构捐赠70余种(类)1047台(套)医疗设备。
王培安、郑文凯、王乃坤、赵炳礼等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了“中国大病社会救助平台”和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分别组织实施的大病病种白内障、骨关节、语言康复、自闭症、脑瘫、心血管、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救助行动。这是落实《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搭建政府救助资源、社会组织救助项目与农村贫困人口救治需求对接的信息平台,引导慈善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等为患大病的贫困人口提供慈善救助”的实际举措,将有力推进健康扶贫工程的深入开展。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专员何锦国作了主旨发言。与会专家、社会组织、项目地区、企业紧紧围绕《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16〕26号)文件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作了主题交流。论坛从建立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机制、实施大病分类救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提升健康素养以及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扶贫五个方面为切入点,分享已探索服务模式的成效与不足,在加强制度衔接,发挥制度合力,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促进政策进一步向农村贫困人口倾斜,建立贫困人口的健康兜底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
国家卫生计生委各司局、国家卫生计生委直属和联系单位、委预算管理医院,宁夏、贵州省、四川、广西、内蒙古、陕西、河南和河北省(区)卫生计生委负责同志参加了本次论坛。
发言摘要
《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对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体现的核心理念是加强制度衔接,发挥制度合力,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政策进一步向农村贫困人口倾斜,逐步建立贫困人口的健康兜底保障机制。
――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顾雪非
2016年赣州市、于都县财政出资9455.23万元,为农村贫困人口购买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构筑起了新农合补偿、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使个人自负费用比例从近40%下降到了10%以内,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因贫返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调研后给予充分肯定。
――江西省赣州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廖伟
在健康扶贫上,湖北省红安县做了大胆探索,全县把健康扶贫作为关键一招,探索推行健康扶贫“4321”模式。即落实“四定”原则,定救助对象、定就诊机构、定兜底标准、定报账方式,让健康扶贫更精准;推行三大举措,入院不缴费、报账一站式、就诊一卡通,让健康扶贫更便捷;健全“两全”机制,健康全管理、就医全兜底,让健康扶贫更规范;围绕“绝不让一个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目标,让健康扶贫更有效。
――湖北省红安县卫生和计
划生育局副局长陈栩栩
在农村贫困大病救治方面,国家逐步推行帮扶措施。对“健康扶贫管理数据库”里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和经民政部门核实核准的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罹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等病的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对上述疾病实行单病种付费,控制费用总额,并明确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联动报销比例,降低患者实际自负费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处长李大川
疾病及其风险因素会加剧贫穷,而贫穷又导致疾病发生率上升,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对公共卫生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威胁。采用适宜卫生技术开展疾病防控对精准扶贫存在积极影响。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孔灵芝
光彩藏区行项目是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联合主办的民心工程。通过多支由医学专家等成员组成的宣传医疗服务队伍,深入县、乡、村,开展义诊咨询、临床带教等活动,为藏区人民带来健康福祉,得到藏区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巡视员王华宁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指导意见范文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集团公司《关于转发<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广网集通〔2018〕**号)文件精神以及《**州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发〔2017〕**号)文件要求,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广电网络集团**分公司以打赢脱贫攻坚为战略目标统揽全局,并结合扶贫攻坚工作的实际,制定如下精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确保到2023年**分公司挂钩扶贫对象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深化认识,明确目标,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的工作目标,**分公司结合实际,形成(队员驻村+帮扶干部每季度至少一次转走访)模式,选派出扶贫队员脱产驻村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出以下具体工作目标进行逐年分步实施。
(一)深化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全党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分公司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全分公司各挂钩扶贫点的脱贫攻坚工作。
(二)总体要求
以深入开展精准扶贫“6大专项行动”和“16个到村到户”为主要措施,以“两不愁、三保障”和“610”脱贫退出为标准,巩固脱贫成果。以严和实的作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确保到2023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三)目标明确
2018年,**分公司所辖挂钩的**县**镇的**村、**县**乡的**村、**县**镇的**村、**县**的**、**县**的**村、**县**乡**村、**县**乡的**村、**县**乡的**村和**县**乡的**村等共计578户贫困户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到2019年,**县**乡的千**村、**县**镇的**村和**县**镇的**村等条件相对落后的自然村贫困户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确保到2023年,**分公司挂包帮的57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
(四)具体措施
1.扎实推进产业脱贫。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特色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产业扶持原则,结合贫困村优势产业,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特色化、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确保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有1个以上产业增收项目。加快有条件贫困地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让贫困人口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支持贫困户通过土地(林地)流转和土地、资产、资金入股,以及托养、寄养、订单、代耕代种、务工等模式参与、融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到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都参加1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增加贫困户工资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在整合产业扶持资金上想办法、出主意,动员贫困户积极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扶持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的长效机制,变“输血”为“造血”。
2.着力推进转移就业脱贫。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抓手。以贫困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为目标,确保实现有条件贫困劳动力至少培训1次、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推荐1次以上就业岗位,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抓好组织动员,驻村扶贫工作队对贫困户外出务工就业宣传发动做到全覆盖;抓好教育培训,免费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针对性地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培训,定向输出;对初、高中毕业未能升学的贫困家庭学生实行100%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抓好转移就业,通过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输出一批、或由挂包干部牵线搭桥输出一批等多种形式,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3.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加固改造。认真落实搬迁群众后续发展,完善搬迁集中安置点的产业发展和就业规划,细化产业增收措施,逐户逐人做好脱贫规划,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搬迁任务,实现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加强农村危房加固改造,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的C、D级危房加固改造,确保贫困地区农民在农村居住房安全。
4.加快实施教育脱贫。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做到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全覆盖、关爱留守儿童全覆盖、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全覆盖。积极参与贫困地区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作,加大宣传动员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到适龄儿童有学上,确保义务教育辍学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接受优质职业教育,让其掌握1门以上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
5.积极参与健康脱贫。推进健康扶贫工程的实施,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加强对国家西部地区健康扶贫支持政策和《**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的宣传,确保国家和省州各项医保、补偿落地,积极参与挂包贫困村的重点疾病防控、提高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四项工作”,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少生病”不再成为口号,努力让贫困群众不因病致贫返贫。
6.扎实推进生态建设脱贫。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对有生态资源优势的贫困村,积极协调和争取项目,参与生态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积极协助当地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林业合作组织,带动和吸纳贫困人口参与发展林产业、造林、抚育管护,促进贫困户林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增加财产性收入。
7.做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社会保障兜底是精准脱贫的最后一道屏障。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政策的宣传,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引导多缴多补、长缴多得,确保参保人持续缴费不断保。
8.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贫困地区整体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带动贫困户个体实现稳定脱贫。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做好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这些地区的广播电视、宽带覆盖率不低于国家标准。通过现代信息的输入,改变村民原有的思维模式和生活观念,实现与外界信息的互联互通,缩小与时代的鸿沟,真正驶入脱贫“快车道”。积极参与推进贫困地区路网、水网、电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人居环境。
9.大力推进科技扶贫。牢固树立科技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动力的理念,积极帮助挂包贫困村引进科技人才和科技项目,让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在贫困地区转让转化和推广,提升科技帮扶力量。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提升贫困地区公民科学素质,搭建扶贫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提升贫困户致富技能,深入推进“科技入**”工程向贫困地区延伸,到2023年,实现科技服务在贫困村全覆盖,贫困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大幅提高。
三、响应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分公司将按照《**州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发挥优势、科学安排、强化考核和监督问效,响应全面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定点扶贫、扶贫协作“五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
(一)充分发挥专项扶贫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全州脱贫攻坚,切实抓好扶贫成效督查考核和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二)充分发挥职能和专业优势,把扶贫项目和资金,优先纳入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确保脱贫目标实现。
(三)充分发挥定点扶贫的包保作用,进一步抓实定点“挂包帮”工作,实行挂包帮扶单位对定点帮扶脱贫负责。
(四)科学安排,积极争取,做到贫困户户户有帮扶责任人,分公司各挂包帮扶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
(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贫困村实际,与村组分析致贫原因,研究制定脱贫致富思路,从政策上、措施上、项目上给予帮助和支持,在精准脱贫上见实效。
(六)对挂包村不能按时脱贫出列的挂包帮扶单位,年度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对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一律取消当年各级各类评先评优资格,对工作队员进行问责处理,贫困户脱不了贫的对挂包责任干部进行追责问责。
(七)充分发挥扶贫协作的助推作用,切实把扶贫协作工作作为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机遇抓紧抓好,提高扶贫协作工作水平。
四、切实加强脱贫攻坚保障保,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
分公司各级各部门要把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增强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建立落实台账,压实脱贫责任,加大问责问效力度。制定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按照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集团党委、集团公司决策部署,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举措,并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分公司党委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工作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挂包干部要遍访贫困村、贫困户。以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带头转变作风,接地气、查实情,了解贫困群体实际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突出矛盾,解决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