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百合水栽培技术方法(整理2篇)

来源: 时间:2024-12-05 手机浏览

百合水栽培技术方法范文篇1

关键词野生百合;引种;栽培技术;贵州省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球根草本植物。百合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1,2]。我国的百合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收集、新品种的培育、产业化生产等方面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距。越来越多的百合种处于濒危的边缘,应当加强百合种质资源的保存和收集工作,建立濒危百合种保护区。百合种质创新已成为我国切花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瓶颈。而珍贵的野生百合种质资源搜集、评价和利用是种质创新的基础[3-6],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亟待加强。贵州百合属植物资源丰富,应加强对百合的了解和认识;建立百合属植物种质基因库,为选种、育种及深度开发做准备;加强对外宣传,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分区域地开展调查、收集、鉴定和评价,重视栽培繁育技术,建立科学系统的繁殖体系,为濒危种的繁衍发展创造新的可能性;建立长远的百合育种计划,开展有效的保护,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并对其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利用。现将贵州野生百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繁殖方法

1.1鳞片繁殖

对既不易获得种子,又不易产生株芽、子球的百合种类,可用母球的鳞片扦插繁殖。用小鳞茎繁殖虽然速度较快,但容易退化,球茎产量也会逐渐下降,因此进行鳞片扦插最为适宜。鳞片繁殖是常见的繁殖方式[7-9],方法简便,易掌握,繁殖系数最高。在秋季选择健壮无病植株,采挖鳞茎作繁殖材料,剥除鳞茎表面病枯鳞片,采用苗床扦插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生产期间注意追肥、管理,3年后鳞茎长成。

1.2子球繁殖

对不易获得种子的百合种类,可用其茎生子球繁殖。即利用植株地上茎基部及埋于土中茎节处长出的鳞茎进行繁殖。先适当深埋母球,待地上茎端出现花蕾时,及早除蕾,促进子球增多、变大。也可在植株开花后,将地上茎切成小段,平埋于湿沙中,露出叶片,约经30d,在叶腋处也能长出子球。在10月收百合时,把小鳞茎摘下,种在苗床上。苗床宜选在湿润、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土或腐殖土地段,整细,做到畦高、沟深。

1.3珠芽繁殖

珠芽繁殖是用叶腋间产生的珠芽于夏末成熟时采收,然后直接播种或湿润沙混合,贮藏在阴凉通风处,于9~10月在苗床上开沟3~4cm,点播行距10cm左右,株距6~8cm,覆细土盖草帘保温。待翌春揭除草帘追肥。出苗1周后即可将其移栽于苗床上,日常注意遮荫。到第3年秋季有一部分可达到种茎标准,较小者可再培养1年。

1.4种子繁殖

利用百合成熟的种子播种,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百合子球,供鳞茎生产和鲜切花培育用。百合种子发芽有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2种类型,前者播种后15~30d子叶顶端露出土表;后者种子在土中形成越冬小鳞茎,至翌年春季才由小鳞茎内长出第1片地上部的真叶[10,11]。播种用土可用2份肥土、2份粗沙和1份泥炭配制,同时加入少量磷肥。床内温度保持在15~25℃,10~15d出苗。

2选地整地

2009年3月,把引种的百合种植在贵州省植物园内。百合喜凉爽,较耐寒,喜干燥,怕水涝,适应范围广。百合栽培地选择在贵州省植物园内。贵州省植物园地处中亚热带,地理位置为北纬26°34′,东经106°42′,海拔高度1210~1411m,常年平均气温14℃。栽培地是肥沃的砂壤土,地势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选好地后,施足基肥。先撒施优质腐熟厩肥,耕翻25~30cm,耕细整平。整地成平畦,畦面宽120cm,长240cm,畦间距30cm。

3田间管理

百合在种植前进行田间除草,彻底清除土中草根等。在封垄前进行多次除草和中耕,中耕宜浅不宜深。在百合生长期进行适当除草,以不伤百合的根部为宜。百合比较喜肥,应适当追肥。百合休眠期在畦面上施1层腐熟厩肥。在生育期追施2次肥,第1次在百合苗高10cm左右,第2次约在6月中旬收获珠芽后。百合的水分管理主要是排水防涝。春末夏初,温度高,湿度大,应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7~8月,百合进入休眠应保持土壤疏松,以保持土壤湿润。

4病虫害防治

百合主要发生病毒病、茎腐病、疫病、立枯病、叶斑病等病害,在引种栽培过程中,发现严重病株,应及时拔出、烧毁。叶斑病用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喷1次,连喷3~4次。虫害主要是地蛆、蛴螬等,可用呋喃丹或乐果喷杀。

5采收及贮藏

试验引种的野生百合于2008年10月,在百合倒苗之后采收。引种季节与百合的生长周期相适应。种球采收后贮藏在温室内的珍珠岩中。贮藏采取堆藏法,贮藏第1层百合时根朝下,排列整齐后,再盖上约4cm的珍珠岩,然后上面再放1层百合,根系朝上,再盖1层珍珠岩。试验证明,此方法使百合种球能够安全越冬。

6参考文献

[1]赵小菊.麝香百合繁殖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5):50.

[2]刘瑰琦,刘影.百合繁殖及加工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8(2):55-56.

[3]方华舟,高明,翁凤宜.荆门野生百合繁殖栽培实验[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5.

[4]刘娇.食用百合繁殖技术[J].新农业,2003(4):42-43.

[5]杨淑艳,李桂娟,柴鑫健,等.百合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9(1):54.

[6]韩非.百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58-59.

[7]蔡宏涛,夏红梅,常艳.百合栽培特性及繁育技术[J].新疆林业,2002(6):32.

[8]孙伟.非洲百合的繁育与管理[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7):30.

[9]刘敏.非洲百合的繁殖方法比较[J].中国花卉园艺,2009(6):26-27.

百合水栽培技术方法范文篇2

关键词鲜食糯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鲜食糯玉米生产已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化种植,由传统生产方式发展到订单标准化生产栽培,为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1]。秀洲区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种植鲜食糯玉米,并形成一批鲜食玉米种植村、专业户。现将鲜食糯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用良种

选择美玉7号、美玉8号、美玉3号、都市丽人、苏玉糯1号、苏玉糯2号、浙凤糯2号、浙凤糯3号等鲜食糯玉米品种。

2播种

浙北地区2月中旬至7月底均可播种、育苗、移栽。一是2月中旬至3月初可采用小拱棚栽培;二是3月中、下旬可采用地膜栽培;三是在大麦、油菜等茬口后移栽,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7月下旬采收;四是在西瓜、青毛豆、嫩玉米等茬口后移栽或直播,一般在7月播种,9月中旬到10月中旬采收。按照前作茬口错开播期,合理间套,可延长摘青卖鲜供应期。大田用种量22.5kg/hm2或用种子6万粒/hm2。

3隔离种植

玉米属异花授粉作物,有花粉直感现象,串粉易影响粒色、甜度、糯性等品质性状,必须隔离种植。隔离方法如下:一是空间隔离。不同类型玉米地应间隔不少于300m;二是时间隔离。采取不同播种期,使不同玉米类型的开花、吐丝授粉期错开,从而达到相互隔离的目的,不同类型玉米的花期相差12d以上才能安全,一般应错开20d以上播种。

4育苗移栽

浙北地区春播一般提倡地膜覆盖加小拱棚保温育苗,育苗可采用以下2种方法[2]:一是苗床地育苗。选择土质好、土壤肥力高的熟地作苗床地,苗床畦宽150cm,稀播育壮苗,干籽撒播,1hm2大田播种约需45m长的畦,播后用铁钞轻拍一下,再用地松泥盖籽,然后喷1遍水,覆盖稻草和地膜,扣上塑料薄膜小拱棚。二是采用河塘泥育秧盘育苗。育秧盘放河塘泥磨平过一夜,每穴播1粒种子,撒地松泥、盖地膜后扣小拱棚,每个育秧盘351个洞,1hm2大田约需180~195盘。上述育苗方法,应在种子发芽顶土出苗后,立即揭去地膜,移栽前几天晴天揭膜炼苗,一般苗龄20~25d(二叶一心期)时带土移栽。大田畦宽125cm,沟宽25cm,每畦栽2行,株距25~27cm,每穴1株,约栽4.95万~5.40万株/hm2。

5合理施肥

大田基施土杂肥11.25t/hm2、进口复合肥375kg/hm2,畦中间开沟施入,移栽后当天用稀人粪尿浇施活棵肥。苗肥一般于移栽后7d,对水施尿素75~120kg/hm2,10~15d后,施长粗肥(叶龄在10叶左右)用尿素75kg/hm2。穗肥在大喇叭口期(13叶左右时)施尿素225kg/hm2。

6化学除草

大田在移栽前2d用草甘磷7.5kg/hm2对水750kg/hm2,抢晴天下午均匀喷雾。玉米苗高30~40cm以上时,如田间杂草严重,可用20%克无踪除草,喷雾时喷头应加保护罩,在行间进行定向喷雾,不能把药液喷到玉米上,以免引起药害。

7病虫防治

①地老虎(小地老虎和大地老虎)和蝼蛄[3]。地老虎幼虫3龄前,在出苗或移栽后1~2d,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喷雾防治;对地老虎4龄以上幼虫及蝼蛄用毒饵诱杀效果好,将90%敌百虫用热水溶解,配成20倍液,喷在炒香的麦麸或豆饼上,制成毒饵75kg/hm2撒施在玉米苗附近;杂草是地老虎成虫的产卵处,也是幼虫转移到玉米苗上的重要途径,在玉米出苗或移栽前清除杂草,可消灭草上卵和幼虫。②粘虫、斜纹夜蛾,在低龄幼虫时用20%杀灭菊脂乳油3000倍液防治。③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喷防1~2次。④玉米螟,可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2250mL/hm2加拌细土225kg/hm2配成颗粒剂,每株3~4g丢入喇叭口,或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灌雄穗,每株10mL防治。玉米生产中严禁使用呋喃丹、甲拌磷、氧化乐果等剧毒农药。采收期前10d禁用农药。

8适时收获

适时采收的鲜果穗籽粒淀粉积累较高,粘度好,皮薄渣少,口感佳,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品质及产量[4]。糯玉米鲜果穗一般在授粉后21~25d为采收适期,此时花丝干枯变黑褐色、籽粒饱满且掐破后有糊状物质流出。鲜果穗采收后应及时出售,以24h内上市为好。

9参考文献

[1]杨楠,王慧茹,班亚伟,等.玉米高产开发田间管理技术[J].种业导刊,2009,(8):21.

[2]孙凤,于占国,张凤.玉米大垅双行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