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果树种植栽培技术(整理2篇)

来源: 时间:2024-12-11 手机浏览

果树种植栽培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栽培管理;意义;措施;技术要点

正是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农林业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果树栽培种植管理项目运行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结合农业发展的相关要求,提高农林业的管理力度和控制机制,建构系统化的运行维度,升级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措施,进一步落实其科学性以及权威性,实现整体管理维度的综合性优化。

一、果树栽培管理措施分析

1.优化提升果树选址栽培管理机制

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和现场地质条件,建立健全系统化控制措施,确保栽培环境能得到有效处理,整体管理效果和管理水平符合一般标准。要想有效落实规范化种植项目,就要结合实际需求,强化果树的栽培环境要素。果树栽培地区一定要选择距离污染环境较远的地方,减少果树受到污染水的影响,从而有效避免果树成活率降低的问题。基于此,果树栽培管理人员在实际选址操作过程中,要对区域内的水质和土壤进行多元化分析和集中考量,并且升级栽培机制的有效落实,实现整体管理效果的升级。

2.优化提升苗木选择栽培管理机制

对于果树品种的管理,要结合实际管理需求进行集中控制,积极落实有效的栽培机制,确保因地制宜的有效升级,由于种植区域要保证光照强度以及雨水充足,这就需要栽种喜阳且需水量较大的种子,在选中项目进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和管理模型,系统化的升级控制维度,并且对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只有保证管理效果的有效落实,才能提高管理维度和管控效果。另外,种植人员在对苗木进行综合控制管理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其综合价值进行统筹分析,也要对果树后期生长条件以及产量和质量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和信息整合。

3.优化提升果实套袋栽培管理机制

在果实套袋处理过程中,要从其管理目标出发,保护没有生长成熟的果实,从而减少病虫害对于果树的影响。由于果树生长期间会遭遇大风天气和大雨天气,就需要种植项目管理人员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控制,确保处理效果的最优化,并且升级处理效果和运行维度,升级树木处理效果的同时。利用相应措施减少刮擦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果树产果的优质率。

二、果树栽培种植技术

1.果树栽培种植技术之果树选址

在选址项目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管理要求进行集中控制,升级管理系统的有效性,选址操作要结合地区的地质特征,保证种植基地符合标准,提高水源的处理效果。因正是基于此,在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保证果园选址远离一切污染源。其中,要对污染源进行集中界定,确保主要管理参数和控制维度符合标准,果树生长和果品发育息息相关。

2.果树栽培种植技术之果实套袋

在管理机制建立后,要结合市场需求,对果品质量进行综合防护和处理,并且要积极践行更加有效的系统化处理机制,因此,要对套袋操作提高重视程度,从根本上保障果品的安全价值和整体水平。对适于套袋的大果型品种,种植管理人员要进行及时性的套袋,不仅仅能有效促进果实着色,也能有效增加果面的光洁度。在套袋处理后,能有效减少果实表面的煤污斑块和药害斑块,提高果面的光洁的,升级种植效果,也为整体管理效果和管控措施优化提供坚实基础。另外,在实际种植项目中,利用套袋处理,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入侵,套袋操作能对果面害虫进行有效处理和控制。其中,主要是对桃小食心虫、叶螨类、木虱类、蝽象类昆虫进行有效防护。对轮纹病、黑星病、炭疽病等病害进行系统化处理,也能提高整体预防效果,一般而言,套袋前要进行3次到5次喷药处理,降低果品农药残留量。例如,套袋后果实的残留量中,每公斤为0.045mg,若是不套袋,则果实农药残留量会达到每公斤0.24mg。

3.果树栽培种植技术之土肥管理

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系统化分析,确保控制措施和种植效果的最优化,从根本上提高果树栽培种植技术的应用情况,并且保证整体肥料使用效果符合预期标准。其中,若是要生产绿色安全果品,在选择肥料方面,要结合实际需求和控制要求,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处理机制,对肥料的选择也有较为明确的标注。第一,主要是农家肥以及绿肥,肥料来源于农家肥,或者是利用厩肥、牛羊粪以及鸡粪等,能有效提升整体肥料的使用效果,升级管理措施的实效性,为种植效果的优化奠定坚实基础。另外,果园绿肥中小冠花、三叶草以及田菁等禾本科草类也能有效改良土壤,优化生态平衡项目的控制机制和管理措施,保证清洁安全的肥料施加效果。第二,非化学合成的商品肥。目前,较为常见的就是腐植酸和微生物肥料,种植人员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集中处理,并且保证处理效果符合预期,主要包括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种植人员要将其和有机肥混合应用,其中氮元素比例为1:1。亦或是和微生物肥进行综合配合,提高管理效果和管理要求的实效性,保证最后1次追肥时间的控制效果,约为30天前。

总而言之,在果树栽培种植项目中,要结合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提高选址项目的有效性,并且提升控制效果的有效性。对于农药残留问题以及重金属超标处理问题要进行统筹分析和集中处理,对种植培育项目的处理效果进行统筹控制,进一步优化果品生产效果和种植稳定性,从而优化果品效果,也为果树栽培种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霞.北方果树栽培管理措施及种植技术[J].吉林农业,2016,29(21):103-104.

果树种植栽培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富士系苹果;三优一体;矮化;栽培技术;伊犁河谷

中图分类号S661.1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9-0086-02

三优一体栽培技术是河北农业大学技术专家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创建出的一种栽培模式,该成果所创建的栽培技术新体系适宜苹果栽培的广大地区。所选育的优良品种(品系)、矮化砧木及栽培技术新体系已在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2011年,伊犁州林科院由河北农业大学引入该项技术,在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建立三优一体苹果示范园13.33hm2,经过精心管理,示范园园貌整齐,树势良好,成为目前伊犁州第1个立架栽培三优一体苹果示范园。

示范园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少,蒸发量大,全年有效光照时数2810.8h,年平均温度8.6℃;平均无霜期146d。近30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是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10℃有效积温、>35℃的天数、最冷月平均气温、1月中旬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提高或增加,严寒天数减少,有利于果树安全越冬,具有栽培三优富士苹果的优良气候条件。现将富士系苹果三优一体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1品种选择

选择野苹果苗作为基砧;嫁接矮化中间砧GM256培育矮化中间砧苗;嫁接适宜当地生长的工藤富士等富士系苹果优良品种[1-2]。

2建园

2.1苗木选择

选用健壮、根系发达、无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质大苗建园,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为1∶4或1∶5。

2.2栽植密度

设置株行距为2m×4m或2m×5m。

2.3栽植时间

秋栽时苗木从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栽植,此时土壤温度和墒情较好,栽后根系伤口愈合快,栽植成活率高,缓苗期短,萌芽早,生长快。在寒冷地区,栽后埋土,可提高成活率。

春栽在土壤解冻后到萌芽前进行,与秋栽苗相比,缓苗期长,萌芽迟,生长慢。冬季寒冷易抽条地区,多采用春栽。

3栽植前准备

3.1苗木准备

栽植前,对苗木根系进行修整,然后用清水浸泡12~24h,为了促进生根,保证成活率,栽植前蘸ABT生根粉和泥浆。

3.2挖定植坑

根据设定的株行距,挖定植坑,长60cm,宽60cm,深40~50cm,将表土与心土分别放在坑的两侧。栽植完成后,先填入10~20cm厚表土,结合回填,穴施有机肥25~30kg,表土与底肥混合,然后填入剩余的表土,回填后,灌足底水。

4定植

4.1定植时期

一般在4月初进行苗木定植。

4.2定植

在定植坑内挖30~40cm见方的定植穴,苗木接芽冲向当地主要风向,将苗木直立在穴的中央部位进行埋土,一边埋土一边轻轻提苗一边踩压,让根系伸展,距干周围不要踩得太实,以利于水分下渗。栽植深度以嫁接口和地面相平为宜。

4.3灌定植水

苗木栽植后立即浇透水1次(24h之内)。当水下渗后覆1层细干土,及时扶苗,间隔10~15d再灌1次水。

4.4覆盖地膜

苗木定植后,在树盘下覆盖1m的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实,以利于保温保湿。

4.5立架

在果树株间每10m立1根铁柱,用2层铁丝连接固定,第1层距地面1m,第2层距地面2.5m,铁柱长3m,埋入地下0.5m,地上留2.5m。竹竿立于铁柱之间,每株果树旁插1根竹竿,竹竿长4m、粗1cm,果树与竹竿用麻绳进行捆绑,确保树干笔直向上生长[3]。

5栽后管理

5.1定干

按苗木质量进行定干,在品种枝段以上80~120cm处定干。剪口涂保护剂,整形带套薄膜袋,等苗木发芽后除去。

5.2抹芽

萌芽后及时抹去中间砧和基砧上的萌芽,保证接芽有充足的营养。

5.3间作

行间可以合理安排间种,如间作花生、黄豆、西甜瓜等矮杆作物,不允许间作如玉米、谷子、向日葵等高杆作物。保证离树盘有1m的距离,以免影响苗木生长。实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既保证了前期收入,又为幼树提前结果打下基础。

5.4病虫害防治

5月初喷灭幼脲3号1500倍液,以有效防治卷叶蛾。9月下旬至10月底喷药防治大青叶蝉。落叶后进行枝干涂白,以利苗木安全越冬。

5.5施肥

5.5.1秋施基肥。9月底至11月初施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用量根据树龄、树势确定。一般一至二年生施有机肥50kg/株,三至四年生施有机肥100kg/株。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施入适量缓控肥,确保树体营养平衡。

5.5.2追肥。当苗木新梢长到15~20cm时可追施少量速效性氮肥,第1次追肥在新梢长至10cm时施入。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生长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一般施尿素0.1kg/株;5―7月喷施0.3%尿素2~3次,促进枝叶生长;8月中旬喷0.3%~0.5%磷酸二氢钾,促进枝条停长、充实,提高树体抗寒能力。追肥方法采用多点穴施法。

5.5.3叶面喷肥。幼树因根系欠发达,吸收能力较差,7月底以前以喷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5月中旬至7月上旬多次均匀喷布0.3%尿素,7月中旬以后多次叶面喷布0.3%~0.5%磷酸二氢钾,及时供应苗木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促进生长[4-6]。

5.6中耕除草

及时清除杂草可减少对水分与养分的竞争,还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微生物活动。

5.7灌水

灌水时期主要是发芽前后、新梢生长期及越冬水。要保证果树在未受到缺水影响之前进行灌水。

6整形修剪

6.1树形选择

根据栽植密度选择适合的树形,常用的树形有自由纺锤形、细长纺锤形。

自由纺锤形干高80~100cm,树高3.0~3.5m,主干上着生主枝10~15个,每个主枝间距20cm左右,主枝与主干的粗度比为1∶3,呈螺旋上升排列,同侧主枝间距60cm以上,主枝单轴延伸,珠帘式结果枝组。

细长纺锤形树高3m,冠径1.5~2.0m,中心干直立强健,均匀着生实力相近、水平、细长的20个左右分枝,不分层、不留侧枝,下部的长1m,中部的长70~80cm,上部的长50~60cm为宜。主干延长枝和分枝自然延伸。全树细长,树冠下大上小,呈细长纺锤形。

6.2选留延长枝和竞争枝

处理萌芽后,若剪口下第1芽枝生长旺盛,抹掉第2芽竞争枝;若第1芽枝过弱,可剪掉第1芽枝,用第2芽枝作延长枝。

6.3开张基角

当侧生新梢长到15~20cm时,用“S”形铁丝或牙签进行开张角度,枝条拉至水平状,可促进花芽的形成,提早进入结果期。

7参考文献

[1]高树锋,王欣.矮化砧苹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5):88.

[2]原永兵,刘成连,王永章,等.现代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研究[J].落叶果树,2011(6):1-6.

[3]弓桂花,杨廷桢,王骞,等.苹果矮化砧木Y-1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山西农业科学,2015(6):664-667.

[4]舜杰,王书增,任冬焕,等.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7(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