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统计信息工作计划(整理2篇)
卫健委统计信息工作计划范文篇1
一、医疗卫生资源增量提质工程
通过对卫生基础设施进行修缮、改造和提升,建设一批重大医疗基建项目;科学规划布局,多方争取卫生资源;创新机制路径,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与效益,加快提升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与资源配置水平,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增量提质。重点做好以下19项工作。
1.完成区三院(原__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地下室工程。(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2.推进区骨科医院新建工程,完成区骨科医院新建工程的施工招标。(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3.区中医院增开病床150张。(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4.区人民医院门诊楼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5.推进__中心医院内儿科楼修缮工程,完成施工招标。
6.完成区四院(原__人民医院)原址重建工程设计招标和过渡用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7.启动区二院(原__人民医院)业务用房改造立项。
8.启动区中医院特需病房(国际部)改造。
9.推动__医院二期用地整备工作。
10.开展区慢性病防治院精神病人日间照料中心前期工作。
(二)科学规划布局,多方争取卫生资源。
11.加大对医疗设备的投入,安排不少于1亿元资金更新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区政府民生实事)
12.结合区政府及市卫计委要求,完成《__区卫生事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13.积极向市卫计委争取将在__片区规划的原市肿瘤医院调整为综合医院,力争改变__片区无规划公立综合性医院的局面。
14.加大引入社会办医力度,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提请区政府出台《__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二级医院的指导意见》。
(三)创新机制路径,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与效益。
15.建成覆盖医院、社康和公共卫生机构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系统,实现医院、公共卫生机构、社康中心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16.全面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全区二级以上医院预约放号量超150万,预约服务量超30万人次,预约率达20%以上。(区政府民生实事)
17.稳步推开“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新增区人民医院和__人民医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区政府民生实事)
18.联合区政府采购中心,加强设备采购资源统筹;完善管理机制,加强设备采购的事前评估、规范采购与事后跟踪问效。
19.探索在__中心医院建设区影像集中阅片中心,解决基层医院阅片人员缺乏问题,提高阅片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打造国际医疗中心”的战略部署,以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建设为抓手,以PPP模式为驱动,大力培育和引进高端医疗服务资源,积极建设名医(名科)、名院、名诊所,提升高端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重点做好以下7项工作。
20.深入推进“三名工程”,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21.积极推进__大学、__医院、__集团利用计生服务中心大楼举办国际医疗中心项目,探索建立高端影像中心、开办国际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年内试运营。(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22.与__医院签订“__医院__消化病诊疗中心”合作协议并推进建设。
23.积极推进__大学、__医院、____公司与中心医院合作项目,力争签订合作协议。
24.力争__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加挂__市耳鼻咽喉科医院牌子;推动与香港大学牙学院合作。
25.推进区中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合作深化;力争将区中医院纳入__中医药大学与墨尔本大学生命健康学院__特色学院体系内;在区中医院设立院士工作站。
26.推进区妇幼保健院与华大基因联合建设华大基因__临床医学检测中心、杨焕明院士工作站、转化医学中心及__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平台,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为核心,大力开展医学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优势学科群体,着力构筑“医学高地”,为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重点做好以下8项工作。
27.推进各医院创等级医院、教学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工作。
28.借助市级重点学科开展结对共建、学科植入,建设与区内20个专科的学科联盟。(区委
区政府主要工作)
29.加强重点培育学科(实验室)、特色学科建设,开展区级医学学科评估,遴选重点培育学科(实验室)和区级特色学科,局、院两级设立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给予重点资助。
30.广泛开展科研协作项目,力争课题、基金、成果数进一步提升。
31.出台《__区医学重点学科五年建设规划》、《__区卫生系统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32.出台《__区公立医院临床(医技)科室主任选拔任用考核指导意见》,严格对科室主任的任职条件、业绩考核要求;完成各医院学科评估与科室主任换届。
33.出台《__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才办法》,采用成立名医工作室等形式多渠道柔性引才,吸引一批省市级名医、高层次人才加盟领衔,培养学科创新团队和人才梯队;积极引进高端、高层次和中青年技术骨干。
34.委托复旦大学举办第二期“__区医学学科管理提高班”(培养不少于100名学科带头人及职能科室管理骨干的后备人才)。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夯实网底,积极创新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力求为全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医疗服务,筑牢人民群众的“健康屏障”。重点做好以下14项工作。
35.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康中心的应用。(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36.做好急救工作,深入开展医疗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37.做好疾控工作,进一步健全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
38.落实社区老年人卫生保健优待政策,社康中心为户籍和持有居住证的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免费体检。(区政府民生实事)
39.落实医院专家定期下社康坐诊工作,提升社康中心诊疗水平。(市、区政府民生实事)
40.提高社区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覆盖面,2015年增加25家(累计建成58家),提供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测量,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区政府民生实事)
41.进一步理顺局机关与区社管中心之间、区社管中心与举办医院之间的管理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社康管理机制。
42.继续推进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抓好社康中心基本设备标准化配置项目市投资补助资金项目的落实。
43.推广南联社康中心财政投入体制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试点。
44.抓好社康中心流程再造试点工作,及时推广应用。抓好整合资源服务,建设社区全科医学技能培训中心和区社康心电图诊断中心。
45.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抓好慢性病防治和精神卫生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复评。
46.抓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对街道防保所职业卫生检测资质问题。
47.理顺基层公共卫生体制,推进街道防保所管理体制改革。
48.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培训演练,加强应急工作规范管理,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
五、人财物规范管理加强工程
以加强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完善内控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财务管理水平和资产管理水平,切实管好全区卫生计生系统的人、财、物。重点做好以下9项工作。
49.配合市对公立医院去行政化的工作部署,适时出台《__区区属公立医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规范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50.建立年度卫生和计生系统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完善局院、局所目标责任制考核,突出改革创新导向,确保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提升。
51.出台《__区卫生计生系统临聘人员管理办法》,规范临聘人员管理。
52.出台《__区卫生计生系统中层敏感岗位交流轮岗的指导意见》,对各敏感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内部交流、跨单位交流。
53.出台《__区卫生计生系统机构设置和干部人事权限管理办法》,规范机构设置和干部人事任免审批。
54.完成各事业单位换届空缺领导岗位选拔配备,完成各单位中层管理干部换届。
55.完善医疗机构内审机构设置,加强财务与审计工作;配合市卫计委工作部署,探索实施三级医院派驻总会计师制度。
56.加强与区政府采购中心的协调,推进医用耗材采购体制改革试点。
57.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继续抓好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
注重以人为本,从推动人口的发展着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强化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着力提升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水平。重点做好以下10项工作。
58.推进优生惠民工程科学育儿之启智摇篮项目,2015年建成60个场所,服务4000个学龄前家庭。(区政府民生实事)
59.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完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积极推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
60.开展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专项活动,突出解决计划生育“三难”问题,提高双查率和持证率,积极开展区域协作。
61.推进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服务,有序实施“再生育一胎子女”政策,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
62.重点做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深入推进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和生殖健康促进工作。
63.开展普法宣传,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着力遏制违法生育行为。
64.认真推进计划生育信息核验工作,提高计生办证效能。
65.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力度,严厉打击“两非”行为。
66.加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正面宣传,发挥舆论先导作用。
67.进一步推进卫生计生机构业务整合提升,提高服务质量与技术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法治理念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效果进一步显现,人民群众对依法行政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为目标,积极推进卫生计生依法行政各项工作。重点做好以下8项工作。
68.实施卫生监督员执法水平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69.全面开展学校、托幼机构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监督执法检查。
70.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强化重点企业和超标企业职业卫生检查。
71.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与工作,促进卫生计生依法行政质量有效提升。
72.以行政权责清单为依托,大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大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73.扎实做好行政许可服务工作,继续探索推行服务便民措施,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实现行政许可服务提速提效,大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加强相关业务科室的沟通协调,实现窗口单位与业务科室的良性互动。
卫健委统计信息工作计划范文篇2
2013年,河北省制定《河北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15)》(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了河北省卫生信息化2013-2015年阶段性工作重点与发展目标。在《规划》推广执行的过程中,得到了河北省广大医疗机构的积极配合,在各级医疗机构的不断努力下,整体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标杆医疗机构不断涌出,优秀的个性化服务系统层出不穷。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新医疗改革政策,不断加快推进河北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进程,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推动河北省信息惠民工程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开展,推动《规划》进一步实施,促进医疗卫生信息化技术、应用、经验的交流与合作,近日,由河北省卫生计生委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北省卫生信息中心与河北省卫生信息协会共同主办的河北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交流会暨河北省健康信息网络第二届第四次会议在石家庄市河北世纪大饭店召开。
专家云集规格高端
河北省健康信息网络会议已经成功连续举办两届,本次会议围绕河北省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技术支撑、新技术在卫生行业的应用等议题展开。本次大会受到来自国家卫计委相关领导与专家、河北省卫计委相关领导以及来自河北省医疗卫生行业及卫生信息化建设业内人士、行业内技术专家学者、相关媒体等400余人共同关注与参与。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朱会宾首先为大会致开场辞,对医疗卫生系统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做了深入解读。他指出:“医疗卫生系统要紧密围绕深化医改和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大局,适应卫生计生资源整合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标准规范、能力储备及科学化管理。主要包括:持续推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推行居民健康卡工程进展,解决远程医疗存在的问题。”
随后,国家卫计委人口健康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总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傅证发言,他对河北省卫生信息化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对未来的建设发展同时寄予了希望。
他指出:“河北省的卫生系统、深化医改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设、信息化建设都有显著的进展和成绩,也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密切关注、指导考察,业界也很注意河北省的卫生信息化发展。”作为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资深专家,他也对各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各级医疗机构在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时,要紧跟政策步伐,制定完备的相关标准与细致的规划,并严格遵循,逐步稳进地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还有重要的一项是信息化带头人也就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主管,要有很高的管理与技术方面的素养,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持续的推进医疗改革,更好的进行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新技术支撑医疗IT发展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发展,为全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撑与动力,作为传统行业,医疗卫生也在新技术浪潮下积极谋求自身转型发展。本次大会演讲嘉宾也大多围绕医疗健康云、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在卫生行业的应用作为议题展开讨论。其中对于区域医疗平台的建设与移动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在本次会议中被多次提及,已经成为整个医疗卫生行业建设的重点。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讨论的技术专家,大多具有很深的医疗IT从业背景,对技术与行业都有很深的理解,其中来自芯联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杨宏桥总裁即为具备多年三甲医院信息主管经验的资深HIT专家,他为大会带来的主题为《下一代移动通信――i呼》的演讲,从行业背景与技术前沿等多方面介绍了当下移动技术为医疗卫生行业所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心医国际、医惠科技、H3C、飞塔、华为等多家服务商的技术专家也相继介绍了自身在医疗行业领域里的特色产品,这些前沿技术为与会嘉宾带来了思路启迪,同时也将为医疗机构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提供重要支撑。
下午的论坛环节,总医院原医务部主任陈运奇、福州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于管理科教授高级工程师陈金雄、河北省工业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树强、河北省儿童医院主任周连茹等专家都分别就医院信息化反思与机遇、区域医疗信息化验收与评价标准、京津冀医疗健康一体化发展机会与医院等级评审与信息化等方面主题作了分享。
领导们的政策解读,专家们的技术分享与案例剖析,得到了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本次大会的召开为推动信息惠民工程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的开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提供了更多方案和思考。
相关链接
河北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