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整理2篇)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范文篇1
深化与国内农业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建设一支拉动产业价值链条延伸的专业人才队伍,推动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持续发挥驻外人才联络服务站点作用,引领更多栗籍乡贤人才报效乡。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会议研讨心得感悟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乡村振兴会议研讨心得感悟一
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打造组织振兴的“江西样板。要建强乡村振兴“主心骨,在全省部署开展“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创建活动。上栗县将在连续两年开展村(社区)“红旗党支部创评的基础上,以举旗立标、示范引领为抓手,为推动乡村振兴打造“红色引擎。
持续开展“红旗党支部创评。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要以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年为契机,着力打造引领乡村振兴的基层战斗堡垒。将“红旗党支部创评方向划分为“党建+强村富民“党建+生态宜居“党建+乡风文明“党建+治理有效4种类别,分类制定创评标准,重点突出党建基础过硬、引领作用突出和工作成效明显等三个核心要素。其中,党建基础过硬作为村(社区)党组织创评“红旗党支部的首要条件。基于“跳一跳,能摘到的创建思路,每年评选20个“红旗党支部,对创评成功的奖励10万元工作经费,村党组织负责人优先列入评先评优对象,对村“两委干部进行绩效奖励。
持续擦亮“群众贴心人品牌。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岗位一份责。农村党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言一行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要引导农村党员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增收致富,带头美化家园,带头调处矛盾,以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持续擦亮“群众贴心人品牌,常态化推行“屋场贴心会工作制,通过当好贴心人、开好贴心会、办好贴心事,进一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要在村(社区)党员中全面推行“党员+身份认领制度,按照党员“双带能力、职业特长等,设定环境卫生维护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10种类别的身份,每个党员至少主动认领1个新身份,通过以身示范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当好乡村振兴的先锋队、排头兵。
持续实施“栗水英才行动计划。人才是第一资源,决定着推动乡村振兴的速度和成效。要深度结合“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选培计划,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力量。紧扣上栗花炮产业转型的县情实际,以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为契机,着力培养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队伍。以上栗县列为全国第三批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为契机,探索开展“雁归栗水返乡创新创业行动。以泉之源田园综合体、幕冲生态景区、斑竹山森林公园、鑫农兔业等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为依托,深化与国内农业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建设一支拉动产业价值链条延伸的专业人才队伍,推动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持续发挥驻外人才联络服务站点作用,引领更多栗籍乡贤人才报效乡梓。
乡村振兴会议研讨心得感悟二
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暨市县乡换届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围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打造组织振兴的‘江西样板’。组织部门作为党委重要职能部门,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向发力、深度融合。
一、提质增效,夯实基层组织这座“堡垒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明确今年是基层党建的“提质增效年,一是要强化思想引领。聚焦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积极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切实扛起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二是要强化政治功能。在组织领导上,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党建责任体系;在组织设置上,及时跟进抓好农村各类协会、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在组织优化上,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净化组织肌体。三是要强化制度执行。抓实“民主协商、民情家访、民事代办制度,规范村(社区)干部权力清单,健全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延伸村级组织活动功能触角,实现各类场所阵地由“建好到“用好转变。
二、选优育强,建强骨干队伍这块“基石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各级党组织应按照“尽锐出战的原则,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选优育强引领发展的“领头雁。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着力推动村(社区)“两委班子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文化程度更加优化,实现“两升一降;做实换届“后半篇文章,统筹实施好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二是培养壮大干事创业的“先锋队。积极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选培等工作,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延伸村(社区)“两委工作手臂。三是回引培优强村富民“田秀才。引导在外乡贤回乡创业,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土专家,不断壮大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支持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技术培训,选派科技特派员到乡村开展农业产业技术指导,引导人才向乡村一线集聚,向乡村振兴发力。
三、多措并举,激活集体经济这池“活水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农业县区应坚定不移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提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一是以产业为核心。根据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生态文化特点,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对交通优势明显的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对农业基础扎实的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对生态资源丰富的打造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二是以改革为动力。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在充分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前提下,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等资源资产。三是以机制为支撑。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作为村级班子年度和任期目标考核主要指标,与村干部绩效考核、报酬待遇等挂钩,推行“1+N+1的联村发展模式,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强村计划,力争实现各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乡村振兴会议研讨心得感悟三
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暨市县乡换届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换届后村(社区)“两委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能力培训。余江区将切实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的后半篇文章,重点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的教育管理,育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推动在乡村振兴这个新战场上积极作为。
聚焦锤炼政治担当,强化“敢为的意识。以党史学习教育“铸魂补钙,组织村级党组织书记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好“我心向党党史知识大赛和“党课开讲啦专题党课,引导村级党组织书记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持续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强化引领意识,引导村级党组织书记树牢党建工作理念,提高政治站位、敢于大胆履职,理直气壮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聚焦提升能力素质,提高“能为的本领。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采取“村校合作模式,大专院校开设行政管理专业,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依法治理等内容设置课程,进行在职教育,全面实现全区村级党组织书记学历水平达到专科及以上,促进能力素质的整体提升,提高抓基层党建工作能力和科学化水平。依托鹰潭红旗干部学院、党校,开展新一届村级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开设“乡村振兴大讲堂,采取“课堂教和“现场学相结合,“台下听和“台上讲相结合,“自己学和“研讨学相结合,让村级党组织书记由被动接受培训变为主动思考,实现学习与思考互动。
聚焦服务中心大局,找准“善为的路径。扎实做好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大文章,开展“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创建活动,明确建设标准,统筹资源力量,着力增强整体功能、生机和活力,建出品牌、建出特色、建出成效,使之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示范工程。深化“村事民办、民事村办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民事务理事会作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鼓励引导党员干部亮身份、践承诺,带头为民办实事、为村集体办实事,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让党旗在服务群众一线高高飘扬、熠熠生辉。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范文篇2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通篇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对明年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明年的经济工作,明确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我们要把中央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取得新成绩,迈出新步伐。
会议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要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我省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但也要看到,脱贫摘帽地区发展能力不足的现实尚未根本扭转,农村低收入人口防止返贫、稳定增收的任务依然艰巨。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这一明确要求既坚持了目标导向,也体现了底线思维。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摘帽县、退出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要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从长远看,要提高低收入人口发展能力,全生命周期巩固脱贫成果,年龄小的抓教育斩穷根,青壮年抓培训增技能,技能提升带动就业增收,年龄老的强保障防返贫。在落实好基本养老保险、农村低保等社会保障政策的同时,要组织实施好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从制度上解决老年人养老和返贫致贫问题。
会议指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一场种业翻身仗,这让我们科研工作者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好种子产量高、酿造产品品质好,既增加了种子企业的销售利润,也提升了酿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今后我们要更进一步,努力在种子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取得新突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给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指出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因此我们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会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