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厂区安全工作计划(收集5篇)

来源: 时间:2025-06-30 手机浏览

厂区安全工作计划篇1

第一条为了有计划地改善工厂企业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生产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发〔1978〕67号)和国务院《批转国家劳动总局、卫生部关于加强厂矿企业防尘防毒工作的报告》(国发〔1979〕100号)的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全民所有制和区、县、局属集体所有制工厂企业(含矿山、交通运输、建设施工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由工厂企业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贯彻执行,市、区(县)劳动部门会同工会组织和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监督实施。

第四条工厂企业应按年编制以改善劳动条件为目的的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以实现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第五条编制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应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别轻重缓急进行综合平衡,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安全健康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工厂企业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是生产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领导下,由生产计划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安全部门督促执行。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应与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同样考核。

第二章计划的依据与范围

第七条工厂企业编制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依据是:

(一)国家的劳动保护法规、标准和指示,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二)针对发生工伤和职业病的主要原因和安全卫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三)生产发展和工艺、设备改革后需要相应设置的安全卫生设施;

(四)职工代表大会有关改善劳动条件的决议和群众合理化建议。

第八条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的范围包括:

(一)以防止工伤、火灾、爆炸事故为目的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以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为目的的卫生技术措施;

(三)劳动安全卫生检测仪器和试验设备;

(四)劳动保护科研和宣传教育设施;

(五)女工保护设施;

(六)减轻劳动强度等其他劳动保护技术措施。

第九条工厂企业基本建设和挖潜、革新、改造工程项目的安全卫生措施,不属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范围,按《上海市工厂企业生产建设工程安全卫生设施管理试行办法》规定执行。

第三章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第十条劳动保护技术措施项目由车间或职能部门根据存在问题,组织工人、技术人员和有关人员讨论,提出初步方案,经安全部门核实,生产计划部门进行编制,由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会同厂工会,组织安全、生产计划、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审定。

第十一条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范围或申请上级拨款补助的劳动保护技术措施项目,工厂企业应按上级规定先办好审批手续,再列入计划。撤销或调整已经上级批准的措施项目,应按同样手续办理。

第十二条工厂企业应在每年年终前编制出下一年度的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说明项目名称、措施内容、投资金额、资金来源、所需材料设备、预期效果、完成期限等,并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三条劳动保护技术措施项目经批准列入计划后,应在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主持下,分别指定责任部门,明确任务,认真执行。对重大项目,还应会同厂工会,组织安全、生产计划、技术等部门进行设计审查,并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作出决定,发动群众监督实施。

第十四条安全部门应定期检查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执行情况,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汇报,以便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计划按时完成。

第四章经费管理

第十五条工厂企业一般应在当年留用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资金中提取百分之十以上(矿山、化工、金属冶炼企业以及危险性大、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应提取百分之二十以上),作为劳动保护技术措施专款,用于改善劳动条件,不得挪用。

第十六条工厂企业编制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除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范围办理外,对工艺改革等生产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技术措施两者难以分清主次的项目,由安全、生产计划、技术、财务等部门共同确定使用不同投资渠道的比例,按审批权限报领导批准。

第十七条工厂企业应于年终将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执行情况报送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企业如当年有未竣工或计划内未施工的项目,应提出理由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结转列入次年计划。凡未经审查同意结转或当年未列项目使用的劳动保护技术措施专款,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的安全部门会同生产计划、财务部门于次年集中收缴,用于解决本系统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十八条工厂企业改善劳动条件任务繁重,劳动保护技术措施专款不够使用,自筹资金确有困难的,可提出措施项目的具体方案,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平衡,给予补助。

第十九条消除固定资产设备带病运转的措施,属大修理费用开支;设置不属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属生产费用开支;均不得使用劳动保护技术措施专款。

第五章验收与考核

第二十条工厂企业劳动保护技术措施项目竣工,经试运转基本正常后二个月内,在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领导下,由生产计划、技术、安全等部门会同所在车间或部门,按设计要求组织验收,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总投资在十万元以上的措施项目还应由企业或上级主管部门邀请市、区(县)劳动部门以及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参加验收。

第二十一条劳动保护技术措施经验收合格正常投产后,车间或部门应组织操作人员学会操作,制订操作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并由设备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按生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考核管理,确保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第六章附则

厂区安全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给水工程;设计;配水厂

中图分类号:TU821文献标识码:A

1规划设计方案

某市新城给水工程设计以某市规划设计院所编制的《某市新城总体规划》和《某市新城给水工程专项规划》为依据,工程设计结合某市新城近、远期发展进程,通过现场实地踏勘了解某市新城供水现状,并对新城需水情况进行预测,以确保新城的建设和发展所需的水量、水质。使工程建设与新区发展相协调,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工程近期建设10万m3/d规模的配水厂一座(第一配水厂),远期再建设10万m3/d规模的配水厂一座,并完善整个某市新城配水管网建设。

2建设规模

工程远期2023年新建设计规模为两座10万m3/d配水厂。近期根据某市新城发展状况,结合2013年全运会,拟新建配水厂一座(第一配水厂)。配水管网按20万m3/d设计,结合新城道路建设进程,同步实施。

3技术材料设备选择

(1)水源选择

大伙房输水工程东、西部净水厂供水能力均可以满足规划区用水要求,可以作为本工程水源。大伙房西部净水厂位于某市新城区域内,而东部净水厂位于某市新城的东部,距离15km左右,所以从东部净水厂调水方案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上,与西部净水厂供水相比,都是不可行的,故优先考虑以西水厂做为某市新城的供水水源。而东部净水厂可以考虑作为第二配水厂的水源。

大伙房西部净水厂位于某市新城东部,桃仙大街以西,全运北路北侧第一条规划以北,4号路以南地块内。

西部净水厂:设计规模120万m3/d,分两期实施,近期(2010年)工程建设规模50万m3/d,远期(2023年)工程建设规模70万m3/d。

(2)配水厂数量选择

某市新城总规划面积57.5平方公里,最高日需水量为20万m3/d,若只设一座配水厂,则存在配水厂出口管径较大(经计算出口管径为DN1500),考虑到某市新城占地面积较大,需水量较大的特点,而作为本项目首选水源的大伙房西部净水厂位于某市新城偏东地块,这样势必带来整个配水管网管径普遍偏大的情况。同时对于某市新城,实施单水源供水,还存在供水安全性差的问题。

综上,结合某市新城给水工程实际情况,设置两座配水厂一方面保障供水安全,另一方面也确保了本项目实施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通过本可研对新城配水管网平差计算也可以看出,按两座配水厂的水源供水方案,管径、流速、水压等技术参数都是较为合理的。故本可研推荐《某市新城给水工程专项规划》的方案,在某市新城建设两座配水厂。

(3)配水厂位置选择

在大伙房西部净水厂东北角块内建设

拟建配水厂位置:位于大伙房西部净水厂东北角地块内,与西部净水厂一墙之隔。

优点:

①可将西部净水厂净水车间出水直接引入配水厂清水池内,减少一级提升,节约能耗。

②净水厂与配水厂一墙之隔,便于维护及运行管理。

缺点:

需调整给水专项规划,同时需取得规划部门、建设方及相关单位的同意,方可实施。

4消毒方式

综合考虑本项目的工程规模(10万m3/d)及多年运行管理经验,本工程建议采用液氯消毒。液氯消毒中氯的灭菌作用主要是次氯酸,因为它是体积很小的中性分子,能扩散到带有负电荷的细菌表面,具有较强的渗透力,能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菌内部。氯对细菌的作用是破坏其酶系统,导致细菌死亡。而氯对病毒的作用,主要是对核酸破坏的致死性作用。自从二十世纪初,氯化法就广泛地应用于水消毒工艺。目前,氯化法消毒仍是应用最广的化学消毒方法。

优点:(1)处理水量较大时,单位水体的处理费用较低;(2)水体氯消毒后能长时间地保持一定数量的余氯,从而具有持续消毒能力;(3)氯消毒历史较长,经验较多,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消毒方法。

缺点:(1)消毒能力没有二氧化氯消毒强;(2)附属设备多。

5配水管道管材的选择

选择管材的原则:首先满足配水安全的前提下,本着节省资金、方便供货、易于施工的原则,结合国内已建类似配水管道工程管材的使用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地形、地质和气候特点的管材?——离心球墨铸铁管。

离心球墨铸铁管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供水行业比较整理的管材,它具有可同钢管相媲美的机械性能,因此球墨铸铁管一出现就得到迅速的推广,广泛应用于给排水及输油输气管网等诸多行业领域。中城市的应用比例在80%以上。欧美、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即开始应用离心球墨铸管,如法国、日本等国家的离心球墨铸管应用比例在85%以上。

球墨铸铁管作为传统管材的升级换代产品,拥有其他管材不可比拟的优点:

(1)球墨铸铁管具有铁的本质,钢的性能:延伸率大于10,硬度小于等于230HB,抗拉强度大于420MPa,具有与钢管媲美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弹性系数;

(2)防腐性好:球墨铸铁管采用内衬水泥或各种树脂,外喷锌涂沥青进行内外防腐,从根本上解决了灰铁管和钢管无法解决的内外防腐问题,使用单位无需采用任何防腐措施,并从根本上杜绝了水质的二次污染;

(3)柔性接口形式,适应性强:球墨铸铁管的连接方式采用承插式或压兰式机械接口加橡胶密封圈,有良好的密封性、延伸性,具有较大的偏转角3—5度,能吸收因地基沉降而产生的应力,避免管道破裂。

(4)安装省时省力:该管材施工十分方便,不受天气影响,不需要复杂设备,土方工程量小,无需工人具有高深的专业技术,安装省时省力,节省了大量的安装费用。

6配水管道单、双管比较

城市配水管道通常沿现状或规划道路布置,主要有沿道路某一侧或双侧布置给水管两种形式。单管布置和双管布置优缺点如下:

单管布置:

优点:

①一次性投资较小。

②施工周期短。

缺点:

需设较多的过街管,由于新区建设的不确定性,故过街管的位置及数量很难有针对性。

供水安全性较差。

双管布置:

优点:

①无远期破路顾虑,分期建设时,可只考虑主要路口预留接口。

②增加供水安全性

缺点:

①一次性投资大。

②施工周期长。

遵照《某市新城给水工程专项规划》中对某市新城配水管网布置的规定,本次设计对于断面大于40米的道路,采取道路双侧布管的形式;对于断面小于40米的道路,采取道路单侧布管。

结语

水量预测选取较高的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某市新城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水源地与配水厂一墙之隔,可自流进入配水厂,节省能耗。

设两座配水厂,减小配水管网管径,降低管网一次性投资,保障供水安全。

选取经济、成熟的消毒方法液氯消毒。

选取经济可靠的给水管材-球墨铸铁管。

配水管网沿道路两侧双侧布管,避免日后随新区发展铺设管路时,破坏道路。

参考文献

[1]严煦世,范瑾初.给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S].

[3]GB/T50265-97,泵站设计规范[S].

厂区安全工作计划篇3

一、第一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008)建设进展情况

1、松涛灌区西干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下达资金计划283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70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566万元,市级配套资金56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完成灌区主要干、支渠渠道防渗硬化及配套附属建筑物,目前已完成松涛西干渠9.42km,大成分干渠5km,红旗坝左岸干渠12.5km,西华支渠10.3km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任务。中央、省、市资金全部到位,完成工程投资2510.5万元。

2、儋州海头防潮(洪)堤加固工程第四期工程

下达资金计划155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516万元,省级配套资金723万元,市配套资金311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堤防2.1km及下海口、台阶工程,中央、省配套资金及市配套资金全部到位,目前为止完成工程投资1239万元,市政府配套资金311万元正在建设实施中。

3、儋州市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

下达资金计划112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56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80万元,市配套资金28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治理鹧鸪岭、蚂蝗岭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8km2,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中央、省、市资金全部到位。完成工程投资840万元,市政府配套资金正在组织招标。

4、儋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下达资金计划48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325万元,省级配套资金95万元,市配套资金64万元。主要建设项目为东成水厂续建工程及村级供水工程等12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建水塔5座,打机井1眼,配套管网27713米,目前已完成饮水安全工程12宗,解决20672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中央及省配套、市配套资金全部到位,完成工程总投资484万元,工程竣工。

5、重点防护林工程

项目总投资114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0万元,省级配套588万元,市配套252万元。中央、省、市资金全部到位,完成育苗670万株,完成造林30000万,完成投资1140万元。项目已完成。

二、第二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总投资378.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86.78万元,省级配套资金91.72万元。主要建设项目为白马井水厂、新州长塘水厂、东成水厂管网延伸及村级供水工程等14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建大口井5座,无塔供水设备6套,配套管网23537米,完成11宗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0319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剩余3

宗村级饮水安全工程由于在资金下达前已完成,故我市已发文到省发改委及省水务厅,要求将该部分资金安排到我市饮水困难的村庄实施,正等待批复。中央及省配套资金全部到位,实际完成工程总投资344万元。

2、儋州市那大城区污水处理厂及污水主干管项目

新建日处理1.5万吨的处理厂2座,项目总投资1195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377万元,省级配套4887万元,市级配套1037万元。(2009年新增中央投资1800万元,省级配套400万元,市级配套400万元。全部到位。)至目前,两厂厂区土建工程均完成80%,设备采购合同已签订。管网工程已完成铺设700米,正开挖铺设600米,累计完成投资7547万元。

三、第三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项目总投资539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337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02万元。主要建设项目为光村水厂及村级供水工程等6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建水厂一座,水塔2座,打机井2眼,配套管网10580米,目前已开工安全饮水工程5宗,解决10750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剩余光村水厂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并已报省水务厅审批,正在进入招投标阶段,预计将于11月20日之前开工。中央、省资金全部到位,完成工程总投资94万元。

2、海南西部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项目

总投资7350万元。目前完成项目的选址、测绘、规划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立项审批等工作前期工作,完成征地100亩,“三通一平”已完成一平和已通路;累计完成投资614.67万元。

四、第四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儋州市松涛灌区西干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下达资金计划8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48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60万元,市配套资金160万元。中央、省、市资金全部到位,主要建设内容为完成干、支渠防渗硬化7.5km及配套附属建筑物,目前工程已进入到招投标阶段,但由于渠道还未停水,预计将于11月25日开工。

2、儋州市光村热带水果基地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下达资金计划2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配套建设1200亩果树基地微喷灌工程。中央资金已到位。目前建设单位自筹资金部分已动工,完成投资10万元,中央投资部分正在开展招标前期工作。

3、重点防护林工程

项目总投资32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60万元,省级配套112万元,市配套48万元。中央、省、市资金全部到位,完成育苗120万株,完成造林1200亩,完成投资30万元。

厂区安全工作计划篇4

建国以来,各地民政部门根据优抚、救济工作的需要,办了一些社会福利工厂,安置家居城市的贫困烈军属和盲人、聋哑人,使他们自食其力,解决了他们部分生活困难,并为社会创造了一些财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部题。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目前情况,最近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确定:今后民政部门应当是办盲人、聋哑人工厂和少数假肢厂、助听器厂、火葬机厂。关于这些生产单位的生产安排问题,国家计委、内务部已于一九年一月十三日发出了“关于民政部门领导的社会福利生产单位纳入地方计划的通知”,各地要继续贯彻执行,切实解决销问题。但是由于这些工厂的任务主要是安置盲人、聋哑人,和制造为盲人、聋哑人、残缺者服务的产品,不同于一般企业,他们的劳动工资计划应当根据其特点进行管理。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民政部门所办的这些工厂,是全民所有制的地方国营企业。工厂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口粮、日用必需品和劳动保护用品等供应,与当地同行业同工种地方国营企业职工相同。

二、这些工厂的劳动工资计划由民政部门自行管理。具体办法是:每年由市(县)民政部门编制劳动工资计划,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批准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直属工厂的劳动工资计划由民政厅、局批准执行。经过批准的计划均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备案,并抄送各同级劳动部门和抄报内务部。盲人、聋哑人工厂今后吸收的对象,主要是家居城市、生活困难、有劳动能力而在其他方面不能安排就业的盲人、聋哑人,以及扶助他们进行生产的健全人。吸收健全人,要严格控制,并与同级劳动部门协商,逐步做到盲人、聋哑人和残缺者占全厂生产人员的多数。

劳动部门在汇总劳动计划时,对这些工厂增加的人数单独表现。

厂区安全工作计划篇5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苏关系不断恶化,苏联派重兵进驻中苏、中蒙边境地区,我国北部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对越南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越南战争升级,我国南部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盘踞在台湾的当局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断进行军事骚扰,企图“”,我国东部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印边界战争也日趋严重,我国西部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与此同时,与我国毗邻的日本、南朝鲜(又称韩国、南韩)等国对我国也持敌视态度。面对上述严峻的国际环境,“备战”,已经成为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后期最为关注的头等大事。曾多次指出:“要准备打仗”,除“第一线和第二线,要搞第三线”,“沿海各省市都要搞点小三线,属于地方军工厂”,“三线建设要抓紧”。根据多次有关讲话精神,1964年8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专门召开讨论三线建设问题的会议。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新建项目都要摆在三线;一线能搬的项目要搬迁,短期不能见效的续建项目一律缩小建设规模;在不妨碍生产的条件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一线。①

根据中共中央和关于战备工作和三线建设问题的指示精神,广东省委按照中南局第一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指示的原则,加紧对国防工作和三线备战工作进行研究,着手进行规划。1964年10月18日,广东省委向中共中央和中南局提出《关于广东国防工业和三线备战工作的请示报告》。报告主要内容是:第一,加速地方军事工业的建设,计划于短期间内,在我省后方(连县、连山、连南一带)建立六个军工厂:(1)小型枪厂;(2)子弹厂;(3)手榴弹厂、地雷厂;(4)炸药厂;(5)在海南建一个地雷厂和手榴弹厂;(6)在海南建一个合成氨(平时生产化肥,战时生产硝铵炸药)。此外,其余各专区各建立一个军械修配厂和手榴弹厂、地雷厂,子弹翻修厂。第二,为了加强三线建设,除考虑建设部分必要的原材料、燃料工业外,拟从广州等前沿城市中迁建部分民用工业。迁建的工业应该是“少而精”、“小而全”、机动灵活,平时既能立足并有力地支援三线生产建设,战时又能迅速投入军需品生产。同时,后方的电力工业要有相应的发展。第三,交通、通讯方面,主要是国防公路和国防通讯网的建设。第四,加强物资储备和仓库建设。第五,加速后方农业和山区经济的发展。第六,适当加强文教、卫生建设。①

10月22日,看到广东省委的报告,十分赞同地批请刘少奇、、邓小平、彭真和罗瑞卿传阅,并写了以下批语:“广东省是动起来了,请总理约请瑞卿谈一下,或者周、罗和邓、彭一起谈一下,是否可以将此报告转发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省,叫他们也讨论一下自己的第三线问题,并向中央提出一个合乎他们具体情况的报告。无非是增加一批建设经费,全国大约需十五亿左右,分两、三年支付,可以解决一个长远的战略性的大问题,现在不为,后悔莫及。”②10月29日,、罗瑞卿联名起草了《关于一二两线各省、市、区建设自己后方和备战工作的报告》。报告说,讨论中大家同意把广东省委的报告和的指示转发一线、二线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请他们根据具体情况,尽快于12月提出明年和今后3年加强后方建设和战备工作的具体规

划。③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一、二线的后方建设和战备工作的指示》,并转发了广东省委10月18日报告和10月22日批语,要求各地“抓紧执行”④。

在中共中央统一部署下,为了加强对战备工作和三线建设的领导,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指挥机构纷纷筹建。1964年11月,广东省委成立了以省委书记处书记林李明为组长的广东省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全省战备方面的综合工作和组织三线建设。国防工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工作由省经济工作委员会第四处负责。1965年6月又在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省人民政府)设立军工局(对外称广东省第二机械工业局),统管全省三线建设和军工企业、事业生产和建设。

广东小三线建设正式上马的时间是1965年,主要活动在“三・五”(1966―1970)和“四・五”(1971―1975)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前后历时十余年。

从1965年夏天起,广东小三线建设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并在1965年至1966年形成第一次高潮。1965年8月,全国搬迁工作会议召开,确定立足于战争,搬迁项目实行大分散、小集中原则,国防尖端项目的建设则实行靠山、分散、隐蔽,有的还要进洞,即“山、散、洞”原则。⑤按照这一战略部署,广东省计划委员会根据广东省“三・五”计划提出的任务⑥,从立足战争出发,并结合各部门、各地区对战备工作提出的意见,于9月9日向广东省委上报了关于当前和1965年三线建设工作的初步方案,提出了如下规划:第一,加速地方军事工业的建设。计划在短时间内在广东后方连县、连南、连山一带建立小型枪厂、子弹厂、手榴弹厂、地雷厂、炸药厂。第二,为了加强三线建设,除考虑必要的原材料、燃料工业外,拟从广州等前线沿海城市迁建部分民用企业。迁建地点:分散于韶关区的连县、连山、阳山、乐昌、乳源、仁化、南雄、始兴和肇庆区的封开、怀集、广宁一带。①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一些对支援战备必需的民用企业整体或部分纷纷迁往韶关等山区发展。如广州黄埔吉山水力发电设备厂迁往韶关,建成韶关水轮机厂;广州黄埔吉山油泵油嘴厂迁往韶关,建成韶关油泵油嘴厂;梅县汽车配件厂一个车间迁往韶关,建成韶关齿轮厂;佛山动力机械厂迁往韶关,建成韶关柴油机厂;汕头蓄电池厂迁往怀集,建成怀集蓄电池厂等。广州市则以从化山区为小三线基地,将钢锋配件厂、珠江汽车配件厂、远程汽车电器厂、轴承厂等搬迁或在从化办分厂;各地区也设有“小三线”基地,迁进一批工厂。②

同时,按照“山、散、洞”的建设方针,广东在粤北、海南五指山地区共安排了44个小三线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8278.55万元。③其中,地方军工10项:计划投资2918.41万元,主要建设项目有980厂、946厂、9665厂、9671厂、596厂、806厂、9675厂、9655厂、海南雷管导火索车间等;配套12项:计划投资2355.64万元,主要建设项目有通什水电站、海南氮肥厂硝铵车间、连县氮肥厂硝铵车间、海南铸造厂、海南木工厂、谭岭水电厂、星光工卡模具厂、毛丹电站、连南医院、粤北材料周转库、海口材料周转库等;公路11项:计划投资2324.5万元,主要建设项目有乳源坪溪至阳山岭背、佛冈前所至英德青塘、连县新浦至湖南江华、东兴防城至白龙尾、仁化至翁源新江、封开江口至广西梧州、德庆莫村至怀集诗洞、翁源坝子至始兴司前、怀集岗坪至广西信都、海南乐东番阳至琼中毛阳等;通讯11项:计划投资680万元,主要建设项目有海南那大至通什三路载波及无线电工程、广州二站、韶关邮电修配所、连县至湖南邵阳三路载波工程、韶关迁站、连县至怀集至肇庆载波工程(包括肇庆迁站)、广州至始兴至连县三路载波工程等。一些工程项目战胜种种困难,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到1966年初就基本建成投产。有的工厂还创造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的奇迹。

但是,1966年“”开始后,政治运动压倒了经济建设,经济秩序完全被打乱。从中央到地方,负责三线建设的各级领导大多难逃厄运,被批判打倒的不计其数,三线建设难以正常进行。广东省“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经济管理机构都受到严重冲击,省计划委员会、省经济工作委员会及一些业务部门、职能部门都被撤销”,“大批工人、干部和部分农民离开岗位,卷入了漩涡”,“许多企业停工停产”,④广东小三线建设受到了严重干扰。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69年,虽然每年有一些项目还能按计划搬迁、扩建和新建,但被迫放慢了在建项目的进展。

1969年3月,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事件后,中共中央决定加快三线建设步伐。从1969年底开始,广东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工业建设突出小三线建设,实行“山、散、洞”战略疏散,在韶关、梅县、肇庆和海南等山区新建和迁建了一批小三线企业。在广东省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全省小三线建设再次全面铺开。机械行业先后内迁韶关地区的企业有“省农机二厂、省有色金属冶金厂、水轮机厂、柴油机厂、油泵油嘴厂、齿轮厂等”,同时“新建和扩建了机床厂、挖掘机厂、轴承厂、工具厂、仪表厂、拖拉机厂、铸锻总厂等一批机械企业”⑤。电子行业方面,1969年将“广州无线电元件二厂迁往连县,改名为东方红机械厂(又称8532厂);随后又在连山县永和镇和连县郊区分别建立红权电器厂(又称8500厂)、先锋机械厂(又称8571厂)。”⑥广东工学院也在这一时期搬迁到韶关山区腹地;这期间,韶关、梅县、肇庆等山区还兴建了一批小三线企业,如粤北新建了广东矿山整理机器厂、连南轴承厂等;1970年又在阳山县建立了北江钢铁厂;在韶关、梅县等地区兴建了韶关钢铁厂、大宝山矿、梅田矿务局、四望嶂矿物局等;此外,南水、泉水、长湖、潭岭等省骨干水电厂也陆续建成并网发电。①

1971年,经济建设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开始。广东小三线建设依然占据着显著位置,根据广东省“四・五”计划安排:全省的经济建设是继续狠抓战备,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后方。其主要特点是建立以粤北地区为中心的后方战略基地,建立比较独立的、平战结合的经济体系。广东“四・五”期间,“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60%以上(其中工业投资的70%以上)放在这些地方。”②在政府政策、资金的强力推动下,一大批小三线项目陆续在粤北山区建立。以连阳地区为例,“到1972年,连阳地区三线建设共建成军工厂15间及战备仓库2间。先后建起了明华机械厂、卫国机械厂、岭南工具厂、701厂、702厂、东方红厂、713厂、714厂、星光厂、利华厂、101厂、南方机械厂、南方修配厂、省半导体器件厂、红权电器厂、先锋机械厂等一批企业。”③

小三线建设的热潮也推动了山区工业的急速发展。小三线建设时期,韶关地区“先后建起了华明机械厂、岭南工具厂、卫国机械厂、南方机械厂、南方修配厂、红权电器厂、先锋机械厂、半导体器件厂、利民制药厂等一批小三线企业;水轮机厂、齿轮厂、油泵油嘴厂、柴油机厂、棉织厂、新华印刷厂等一批企业由广州等地内迁韶关;韶关冶炼厂、凡口铅锌矿、韶关钢铁厂、大宝山矿、大岭冶炼厂、广东综合塑料厂、745矿等一批中央、省属企业陆续建成投产;韶关第一棉纺厂、韶关工具厂、铸锻总厂、轴承厂、无线电厂等一批地方工业纷纷上马;各县的小化肥厂、小水电厂、小水泥厂、小煤窑等企业也发展起来。”④韶关工业初步形成了机电、机械、冶炼、化工、纺织、造纸、电子计算机、化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1973年后,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特别是中美关系的解冻,中苏两国紧张关系也有所缓和,加之国家经济能力的制约,广东的基本建设规划有了较大的改变,基本上没有再上马过新的较大的项目。广东小三线建设此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使在建工程尽快投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