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足球训练教学设计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5-07-30 手机浏览

足球训练教学设计范文

1.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对高中足球运动的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体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是促进足球项目良性发展的保障。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做好梯队建设才能保证这项运动的持续发展。做好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足球队建设,抓好足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审批以及日常管理,以此来促进中学生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中小学足球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1)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在对中小学足球运动管理中缺乏足够的重视。(2)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任何体育运动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才是该项目良性发展的保证。(3)缺少对教练员定期进行必要的再教育。教练员执教水平的优良直接关系到一支队伍竞技水平的高低。这也是造成中学生足球竞技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

2.教练员工作强度大,待遇低,缺乏有针对性的考核管理制度。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待遇低可能是各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教练员一天的训练报酬和其他文化课老师一节45分钟的自习课都没有可比性,对教练员的考核也没有具体方案与制度,缺少合理的激励制度,只是同工不同酬,这也势必造成每个教练员一贯采用传统的训练手段去训练,很少有教练员去主动学习或研究如何才能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各学校基本都是以提高升学率为准绳,开展应试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只能是称为“兴趣活动”。在中央《七号文件》中很大的篇幅都叙述了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问题,强调体育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其他文化课老师。但在很多校领导面前,此文件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3.选材方法死板、低效传统的训练手段和简单的运动员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实效的训练和合理的选材”是决定竞技能力发展的要素,选拔有潜力的运动员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基础。科学选材是任何竞技项目训练的基础,它不仅是选拔一个优秀的运动后备力量的程序,又是对运动的培养和提高足球竞技能力中的关键环节。

4.没有系统、完善的训练计划管理制度。训练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内容、有组织地在教练员的辅导下,使运动员的认知和技能得到提高。从训练的教育学名词概念中可以看出,训练必须是在教练员有计划的辅导下进行,训练如果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训练就不能够很好地使学生获得技术与技能,这种训练也只能称为是活动。高中足球队训练,部分学校教练训练的随意性大,训练没有内容,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时效性差,缺少系统性与计划性的指导,使训练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以至于在各级各类的足球比赛中失去竞争力。

5.缺乏系统的竞赛制度和完善的激励制度。在对中小学足球运动的管理中,各级主管部门缺乏建立一个系统的竞赛制度和完善的激励制度。最基本的中小学年度足球赛都不能够正常举行,战术训练缺少检验的渠道,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在管理中,更缺少激励制度,优秀的运动队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一旦有失误,各种批评就会纷至沓来,这样势必会打击教练员与运动员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提高高中足球队在自治区中学生足球比赛中的竞争力,建立系统的竞赛制度和完善的激励制度是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提高高中足球队管理水平的对策

1.建立系统的训练梯队、设立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加大经费投入。足球梯队建设与管理,是一支队伍长期保持较高竞技水平的保障。后备梯队的质量是各级足球队伍持续发展和保持优异竞技成绩的关键。在足球传统项目的设立与经费投入都能到位的情况下,缺乏日常的督促与管理。因此,近几年传统项目学校基本是徒有虚名。

2.教练员教学与训练分离、聘请专业教练员、制定教练员的考核制度。教学与训练分离就是学校体育组应设立独立的训练机构,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或聘请专业教练员,并有完善的教练员管理和考核制度。内蒙古师范大学肖东君教授提出“教学与训练分离可以很好地协调教师教学和训练间的矛盾,更有利于教练员提高训练与教学的实效,便于领导的督促和管理,充分发挥教练队伍的能动作用”。

足球训练教学设计范文篇2

一、组织领导

1.落实国家政策。学校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有关规定开展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工作。

2.纳入发展规划。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

3.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在校长领导下,学校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本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

4.完善规章制度。学校制定有校园足球工作组织实施、招生、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且不断完善。

二、条件保障

1.配齐配强体育师资。在核定编制总量内配齐体育教师,能满足教学工作需求,并至少有一名足球专项体育教师。每年能提供一次体育师资参加培训机会,学校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

2.落实体育教师待遇。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和活动要计入工作量。保证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3.场地设施建设完备。场地设施、器械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体育工作的需求,不断得到补充,并建设有适合学校条件的足球场地,足球及基本训练竞赛器材数量充足。

4.体育经费保障充足。设立有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原则上年生均体育教育经费不低于10%,保证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为学生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为学生新增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

三、教育教学

1.教学理念先进。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坚持健康第一,把足球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保证体育时间。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高中阶段学校开设足球选修课;足球运动纳入大课间或课外活动。

3.开发足球课程资源。根据国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因地制宜,开发和编制足球校本教材,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和课外活动。

4.营造校园足球文化。经常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摄影、绘画、征文、演讲等)。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

四、训练与竞赛

1.成立足球组织。学校有足球俱乐部或兴趣小组,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小学三年级以上建有班级、年级代表队,学校建有校级男、女足球代表队;学生基本达到全员参与足球。

2.开展科学训练。学校制订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注重提高训练效益,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定期邀请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

足球训练教学设计范文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足球设施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青岛青春足球场是省市两级重点建设项目,将承担2023亚洲杯足球赛办赛重任。按照“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工作要求,集中最强力量、采取最优举措,克服疫情防控、极端天气、工人留青过年等不利因素,加快施工进度。目前,已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7月底主体结构封顶,年底完成钢结构施工。亚洲杯中国组委会先后2次来我区考察指导工作,对我区顶格谋划,推进场馆建设,实现建设进度从“落后位次”到“不断赶超”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全力推进中国足球学院青岛分院暨白沙湾足球基地配套综合体项目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地下施工,预计7月底完成正负零施工,年底完成主体施工。

(二)足球训练水平全面提高。建成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改善精英队训练条件,形成学习、训练、生活“三集中”培养模式。制定校园足球训练工作计划,通过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强化教练员考核等方式,加强对校园足球训练工作的督导考核,提高校园足球训练水平。1月份,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前提下,开展500余人大规模“满天星”训练营选拔,在全市率先启动12支精英队集中训练,获得“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8个组别中的6个冠军,获得四年一度的第五届市运会足球赛6个组别中的3个冠军、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得沙滩足球项目男女组别双冠军,竞技成绩全市领先。青少年校园足球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2019—2022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冬令营暨年度总结表彰活动中,我区获评全国优秀特色学校2所、全国优秀特色学校校长1名、全国优秀校园足球教师2名、全国优秀校园足球教练员1名和全国校园足球未来之星1名(青岛市9项,城阳区7项);4名学生入选校园足球国家队(青岛市7名),获奖数量居全市首位。

(三)足球品牌赛事持续不断。坚持足球赛事不间断、活动常态化,围绕线上与线下、专业与业余、成人与青少年相结合的办赛思路,统筹制定全年赛事计划。今年以来,成功举办第二届“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线上赛、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暨第十四届学运会足球项目测试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组)高水平组男子超级联赛、第11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五人制聋人足球比赛、“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青岛市足协杯等品牌专业赛事以及“阳光城阳杯”市民运动会足球赛、“城阳足协杯”等传统业余赛事3000余场,足球成为彰显阳光城阳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的“活力素”。

成功举办第二届“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线上赛,吸引了中国、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20个国家,2000余名运动员参赛,累计打榜近两万次,吸引200余万网民点赞关注,保持了这一国际品牌赛事的延续性。

高质量承办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足球赛,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国字号”学生体育赛事,其中参赛规模最大的足球比赛由我区承办。我们高度重视赛事筹办工作,成立由区政府任主任,23个部门共同组成的竞委会,全面精心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为参赛球队、教练员、裁判员提供了高水准、全方位、无缝隙的服务保障,赢得了全国校园足球办公室领导和球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

(四)足球名城资源聚集共享效应全面放大。随着打造青少年足球名城步伐不断加快,高端足球设施不断增加、品牌足球赛事活动精彩不断,我们主动加强与国家、省市教育、体育主管部门沟通联系,推介青少年足球名城优质资源和建设成果,争取赛事、项目支持,形成了各级各类足球、体育赛事活动“强磁场”,足球、排球、羽毛球等项目“国字号”足球赛事落户,山东省社区运动会(试点)暨青岛市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首届社区运动会在我区启动。教育部体卫艺司、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省体育局有关领导多次来我区调研指导,我区优良的办赛条件、出色的办赛能力得到高度评价。

围绕服务全区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大局,主动把青少年足球优势资源导入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实现了青少年足球对口精准帮扶,山海两地共筑足球梦想。今年以来,选派4名高水平专业足球教练员赴关岭县开展为期6个月的校园足球支教活动,为当地校园足球系统化训练、专业化师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与桑珠孜区建立校园足球战略合作,设立阳光助梦—足球少年教育专项基金1000万元,定向、定点支持当地校园足球发展。7月下旬,来自桑珠孜区的42名师生代表,来我区开展足球集训夏令营活动。下一步,将选派优秀足球教练员赴西藏继续带队指导,组织开展寒假集训营,为援藏工作贡献足球力量。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精心做好亚洲杯足球赛筹办工作。

围绕高标准建设专业足球场、高水平承办足球赛事这一中心任务,加快推进场馆建设,以及足球场核心区1平方公里环境提升、产业综合配套和交通路网升级。在2023年亚足联中国亚洲杯青岛赛区组委会领导下,充实完善组织体系,调集精干力量,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精心做好各项赛事筹办工作,为举办一届圆满精彩、安全有序的足球盛会奠定坚实基础。超前谋划场馆运营思路,深入研究主赛场周边产业发展,积极引进职业足球俱乐部、足球培训、电子竞技、足球创意、智慧场馆、主题商业等领域的国际、国内品牌企业落户,打造体育产业“城市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