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专业(整理2篇)
竞技体育专业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电子竞技课程SWOT分析
1前言
电子竞技运动(E-sport)起源于单机版游戏,最早是人机(计算机)对战的电子游戏。但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游戏的不断发展,电子游戏已不再是简单的人机对抗,而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现代竞技体育内涵与精神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电子网络博弈运动,这项运动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竞技体育项目之一,而且受到越来越多人民的参与和喜爱。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宣布:电子竞技运动成为中国第99个体育运动项目。在高校开展电子竞技课程,对规范电子竞技市场、促进电子竞技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校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电子竞技运动概念及其在高校的可行性
2.1电子竞技概念
国家体育总局对电子竞技的定义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软硬件作为器械进行的、在体育规则下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性运动。
2.2高校开设电子竞技课程的可行性
湖北省体育局局长肖爱山认为:“高校引入电子竞技,开办电子竞技专业完全有可能。”随着电子竞技的发展,俱乐部、IT业和高校都可以培养电子竞技人才或相关人员。电子竞技是体育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事电子竞技,硬件上需要网络的支持,这些东西的购买、构建等都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或者技术支持的,这说明电子竞技项目能够带来很大的经济效应,并带动体育产业产值的增长,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引导更多的在校大学生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对电子竞技和网络游戏的健康、规范、合理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帮助。
3高校开设电子竞技课程可行性的SWOT分析
3.1优势(strength)
3.
1.1国家制度有利于电子竞技课程的开展
国家体育总局2003年把电子竞技纳入体育比赛和体育产业的管理轨道。并于2004年4月开始举办国家级的“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会”。这是个体制和赛制创新的运动会,选定目前我国主流的电子竞技运动项目,以正规体育比赛的模式进行,可见国家对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相当重视,同时为电子竞技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3.
1.2高校具备开展电子竞技课程的硬件设施
高等院校作为教学和科研单位,拥有专门从事体育教学和科研的师资队伍,有利于电子竞技课程在高校的开展,并能够对其发展进行引导和加以规范。其次,高校拥有较先进完善的教学和科研设施,完全具备开展电子竞技运动课程的物质条件。再次,在校大学生大都具备较为丰富的电脑软硬件知识。比较完善的计算机与网络设备以及相对较多的业余时间和充沛的精力,这些是参与电子竞技的一些必要条件。
3.
1.3高校具备开展电子竞技课程的软件
在我国已有超过4000万的竞技游戏玩家,而且95%的网络竞技游戏爱好者年龄在16到30岁之间,并且大多是在校大学生,可以说在校大学生是电子竞技的主要群体。随着个人电脑的不断普及和电子竞技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电子竞项目技在高校将拥有更多的爱好者和参与者。转贴于
3.2劣势(weakness)
3.2.1社会对电子竞技的偏见
在现实中,社会舆论有意无意地给人们灌输电子竞技有害论。一些媒体大量报道某些学生沉溺于游戏之中不能自拔,荒废青春和学业的事件,使电子竞技成为“人人喊打”的“电子海洛因”。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使得电子竞技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电子竞技比赛的电视转播禁令可谓当前社会歧视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典型。
3.2.2亟需知识产权支撑
由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电子竞技的游戏出版物匮乏,我国的电子竞技项目大部分是引进国外的产品,主要包括反恐精英、极品飞车、FIFA、魔兽等等,而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非常少。
3.2.3现有电子竞技专业的师资力量极为薄弱
现有电子竞技专业的师资力量极为薄弱,现有大专院校教师极少数接触过电子竞技,甚至不了解电子竞技为何物,所以大多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能满足该专业的需求。
3.3机会(opportunity)
3.3.1电子竞技产业化的发展
在国外,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在韩国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并被列为韩国三项最大体育竞技之一(足球、围棋、电子竞技),年产值相当于40亿元人民币。据北美最大的娱乐软件商会组织IDSA统计:2001-2004年全球电子竞技产业年均成长率持续高达15%,2003年北美电子竞技产值为100亿美元,2004年欧美的总产值达到490亿美元。
3.3.2电子竞技专业人才需求
高校开设电子竞技课程能够解决电子竞技运动的快速发展与电子竞技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电子竞技已经在中国发展近6年了,但其专业人才还是非常匮乏的,目前国内职业运动员、职业教练员、裁判员、市场营销及管理人员、相关平台及软件开发人员培养的体系还很不完善,这就给高校专业课程开设提供了巨大机会。
3.4威胁(threat)人们对电子竞技认识亟待消除误解。不少人把电子竞技等同为网络游戏,而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诸多负面影响,使电子竞技赛事及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首席专家、奥林匹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任海曾对电子竞技有过颇为残酷的定义,他认为,电子竞技不是体育项目,因为它缺乏肢体运动。
4结论
4.1当前多数高校已经具备开展电子竞技课程的软硬件设施,一方面拥有广泛的参与群体,另一方面具备开展这个课程的环境设施。
4.2广泛的就业前景为电子竞技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保障,社会上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高校就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开展电子竞技课程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4.3电子竞技课程走入高校需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符合时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永生.高校电子竞技商业化探讨.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4.
竞技体育专业范文篇2
电子竞技是何物?
电子竞技不仅仅是游戏,它是利用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通过运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从而培养团队精神。
电子竞技比赛也是一个体育项目,和棋艺等非电子游戏比赛类似。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改批为第78个正式体育竞赛项。
如今,在有关政策的支持下,电子竞技发展迅猛。电子竞技比赛是当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体育项目。
玩游戏也能上大学?
近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做好2017年高等职业学校拟招生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16年的13个增补专业,其中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属于教育与体育大类下的体育类专业。
电子竞技正成为新兴的行业,因此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嗅觉灵敏的高校开始培养电子竞技类媒体报道、赛事组织管理、运动员培养、俱乐部运营等专业人才。这次增补专业,不但是为电子竞技正名,更是为电子竞技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多家媒体认为,这意味着“电子竞技的春天”正式到来。因为在这之前,电子竞技一直不被主流社会接受和认可。
不过,对于准备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仍需要用一种理性的态度来看待此事。电子竞技有自身的职业合理性,是跟其他职业一样再正常不过的职业。而且,电子竞技行业并不只限于职业选手,还有其他诸如电竞管理运营、媒体内容制作、赛事策划执行等一系列的就业领域。另外,“能坐着打打游戏就轻松赚钱”并不现实,要想成为站在塔尖的人,同样需要天赋,并且付出常人所不能承受的努力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