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校本课程研修报告(整理2篇)

来源: 时间:2025-08-31 手机浏览

校本课程研修报告范文篇1

关键词: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实验报告;修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71-02

植物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涉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植物解剖学实验是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植物解剖实验的内容包括:(1)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有丝分裂、组织的类型及植物各器官的结构等。(2)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形态描述,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正确操作仪器设备、加强观察分析、实验设计及对结果的分析总结能力。(2)通过完成实验报告,验证并理解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内容,达到对所学内容总结和巩固的目的。实验报告内容的科学设置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完成实验内容,将课堂内容与实验相结合,提高实验课程的效果。近几年,各高等院校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在实验设计、实验报告册的修编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4]。本文作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多年实验教学经验,在参考总结相关课程《实验报告册》修编成果[2]的基础上,修编了《植物解剖学实验报告册》,并且通过2年的试用,对《报告册》内容进行了完善。以下对本《报告册》特点及应用结果作简短报道,希望能为相关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植物解剖学课程是新疆农业大学农学、园林、草业及农业资源类专业的必修课,每年为相关专业25个左右班级的学生开设该课程,课程计划46学时,实验课20学时,分十次完成。该课程有统一的大纲、指导书[4]及完整的考核体系。通过多年的努力,该课程曾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但是,实验报告一直沿用传统的图画本或实验报告单方式,报告内容根据不同老师的要求而不同,主要是绘制结构图并注字。该实验报告单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不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不能将实验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2)学生将过多的时间投入到结构图的绘制,甚至出现有些学生在没有搞懂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参照挂图进行结构绘制,出现只要图画好了,植物学实验成绩就高的错误倾向,影响了实验课程的效果。(3)实验报形式单一不能够完整地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完成及总结情况,削弱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

二、修编《实验报告册》的特点及优势

1.实验报告册的形式及内容多样化。根据试验大纲的内容,本实验报告册设置了10个实验。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学生在了解实验目的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内容及实验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绘制结构简图并注字、完善结构简图的部分内容、根据实验内容完成表格、根据实验内容完成填空,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对课程关节内容进行总结等。该实验报告册形式多样化,解决了以往所使用实验报告单中报告形式单一的缺点,能够比较系统地总结和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状况,较好地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材料结构特点的实验态度,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结果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实验的效果。

2.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材料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本报告册实验报告内容及形式多样,如:在植物输导组织这个实验中,学生需反复地观察比较南瓜茎横切面和纵切面切片才能完成实验报告中所要求的(1)绘制所观察到的导管纵切面简图。(2)绘制筛管、伴胞横切面简图并注字。(3)完形填空等内容。新修编《报告册》,在保留传统的、以永久切片的观察为主的实验方式之外,采用了使用新鲜材料制作徒手切片为主的实验报告内容,如:在植物细胞及组织相关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使用西红柿、土豆、辣椒、洋葱等材料;在根、茎、叶结构相关的实验中,我们增加了以洋葱、豆芽、蒜台、芹菜、天竺葵等为实验材料。在制作切片、观察比较相关结构基础上,完成不同形式实验报告的内容。通过这一过程,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及实验设计能力。

3.利于资料保存,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以往的实验报告单,每个实验为一页报告纸,实验报告只记录了实验结果的内容,不便于保存,也不利于复习。修编后的报告册包括了实验内容、实验重点过程以及形式多样的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册最后附录了相关的习题,便于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做的实验内容进行预习,有目的地进入实验室,在实验老师对报告内容完成批改之后便于修改,同时,在年终考试之前,本报告册是学生复习的重要资料。因此,本报告册的修编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三、《实验报告册》的应用及评价效果

通过2014、2015年在11个班学生中试用及修改,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效果。2016年9月开始,我们将在我校其他班级中推广使用。3名使用《实验报告册》的教师认为:新报告册的使用,明显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时间的利用效率、师生互动及学生提问明显增加、学生动手能力显著提高、期末考试成绩有所提高。对2014、2015级117学生对《实验报告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1%以上的学生对本报告册各方面内容表示满意(见表1)。

实验教学不仅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年的试用证明,我们修编写的《实验报告册》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效果。本报告册的修编为我们继续修编“植物分类学实验报告册”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相关院校对相关专业实验报告册修编研究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熊英,李玲,王岚,等.以创新性、探索性实验深化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274-275.

[2]孟盈.细胞生物学实验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276-277.

[3]吉乃提汗・马木提,谭敦炎.新疆农林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植物学课程教学初探[J].高教学刊,2015,18:97-100.

[4]周桂玲.植物学实验指导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RevisionResearchonPlantAnatomyExperimentReportingAgriculturalUniversities

―TakingXinji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asanExample

AMANNULAYimingniyazi,DILIXIATIHasimu

(CollegeofPratacultur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Xinji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52,China)

校本课程研修报告范文篇2

一、基本概况与特点

“十一五”期间,我市共立项66项课题。其中国家级子课题3项:(二小、五中、一高);省级课题8项:省教科院1项(职教)、滚动课题3项(二小、三小、二高),省教育学会2项(阳光幼儿园、进修学校)、滚动2项(三中、石一小);州级课题18项:州科研所12项、滚动2项(三中、实小),州教育学会4项(二高谢明茹、先锋幼儿园、石二小、一高);市级课题37项:其中科研所课题5个(长中、月中、石二中、凉中、长小)、滚动1项(石一中),市教育学会滚动课题1项(凉小),市科研所个人课题30项。重点规划课题有4个:省学会进修学校课题、州教育学会一高中课题、州科研所朝鲜族幼儿园和三小课题。

通过这些课题的申报、立项和实施,基本上实现了全市校校有课题、人人都研究的局面。纵观这些课题,可以归纳出这样几个特点:

1.广泛性。全市66项课题,数量多,内容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承担学校既有高中、初中、小学,也有幼儿园、职业学校,既有科研、教学实力雄厚的市属学校,也有普通的乡镇学校,主持人既有科研主任,也有校长,还有普通的一线教师。这说明在图们课题研究已不是个别科研精英们的独脚戏,而是一台精彩纷呈的交响乐了。课题研究的广泛性也说明我市教育科研已不仅仅是“一把手工程”,而已向“全员性工程”发展了。

2.地方性。立项课题中有多项突出地方民族特色,比如朝鲜族幼儿园的重点规划课题《朝鲜族幼儿园双语教育模式研究》(YA06012)、二小《突出民族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FHB08047606)、五中《朝鲜族民族文化教育途径的尝试和探索》(FHB08047607)、一高中《继承朝鲜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行动研究》(FHB08047608)、实验小学《小班化教育策略研究》(立项编号YB09004)等课题,他们根植于图们这个边陲小镇、朝鲜民族聚居地。当然,其他立项课题中也有这方面的特色。

3.传承性。这些课题的申报并不是心血来潮,空穴来风,他们都是在“九五”、“十五”研究基础上的再挖掘、再深化、再提炼,如凉水小学的规划课题《以劳动生活体验为中心的孝道教育研究》(立项编号YB06007)课题经历了近十年(“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研究,二小的规划课题《教育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立项编号YB06041)也是基于“十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课题基础上的再度深化和提炼,其他学校也有类似情况,这一研究轨道反映了学校的成长履历,也清晰地展示了课题研究由浅入深的发展脉络。

4.交互性。课题研究的本质指向是为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这就决定了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课题研究必然有重叠、交叉、互为的相关性和匹配性。比如小班化教育的个性化教学研究与小班化教育策略研究、分层教学策略研究等等都有内在联系。又比如围绕“校本研修”,就有新课程环境下校本研训一体化实践研究、优化校本教研策略研究、实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等课题。

总之,这些课题比较耀眼的关键词、主题词有“文化”、“新课程”、“小班化”、“校本”、“有效性”等,这也是我们图们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课程改革锻造洗礼中的水到渠成、名至实归。

二、研究进程与做法

(一)进程

我市省教育学会课题2项:阳光幼儿园的科研规划课题《“相似性原理”在发掘和培养幼儿创造教育的应用》(立项编号JKY0026),教师进修学校的科研重点课题《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立项编号JKZ159)已结题;省教育科学院课题1项:市职业教育中心的科研规划课题《职业学校德育创新问题的研究》(立项编号GH0607)已结题;延边州教科办课题有12项:二高中的规划课题《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学生关系的研究》(立项编号YB06011)、四小的规划课题《新课程环境下校本研训一体化实践研究》(立项编号YB06008)、实验小学的规划课题《优化校本教研策略研究》(立项编号YB06010)、五中的规划课题《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立项编号YB06015)、凉水小学的规划课题《以劳动生活体验为中心的孝道教育研究》(立项编号YB06007)、二小的规划课题《教育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立项编号YB06041)、三小的重点规划课题《小学生学习困难类型、原因及对策研究》(YA06017)、一小的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立项编号YB06013)、市幼儿园的规划课题《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的科学化研究》(立项编号06009)、六中的规划课题《优秀班主任个案和工作规律研究》(YB06006)、石岘一小的规划课题《小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立项编号YB06005)、朝鲜族幼儿园的重点规划课题《朝鲜族幼儿园双语教育模式研究》(YA06012)全部顺利结题(2010.5);延边州教育学会课题4项:二高中的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四步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立项编号YJXH0615谢明茹校长个人课题)、先锋幼儿园的规划课题《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研究》(立项编号YJXH0616)、石岘二小的规划课题《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立项编号YJXH0617),市一高中的重点规划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的策略研究》(立项YJXH065编号)已通过专家组鉴定,全部结题;《构建朝鲜族中小学民族文化教育体系建设和有效实施的研究》国家级子课题3项(2009年5月立项):二小《突出民族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FHB08047606)、五中《朝鲜族民族文化教育途径的尝试和探索》(FHB08047607)、一高中《继承朝鲜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行动研究》(FHB08047608)在研究实施中,待结题;省教科办滚动课题3项(08年5月立项):市二高中《新课程下探索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的行动研究》(立项编号GH08338)、市二小《新课程背景下高素质教师队伍培训的研究》(立项编号GH08339)、市三小《小学学困生教育对策研究》(立项编号GH08340)已申请结题,并批准结题(结题证书未发);州教科办滚动课题2项:、市三中《新课程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立项编号YB08001,2008年4月立项)已上交结题材料,未结题;实验小学《小班化教育策略研究》(立项编号YB09004,2009年3月立项)已结题。市教科所课题5项,长安小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立项编号X09)、月晴中学《实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立项编号Z04)、长安中学《道德情感教育研究》(立项编号Z05)、凉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研究》(立项编号Z09)、石岘二中《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研究》(立项编号Z10),除月晴中学因校舍撤并未完成课题研究外,其余已全部结题;市教科所滚动课题1项:石岘一中《学生学习困难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立项编号Z11)因课题负责人退离教学岗位,提出放弃研究;市教育学会滚动课题1项:凉水小学《小班化教育的个性化教学研究》(立项编号X10)作为“十二五”的延伸课题继续研究;市科研所个人课题30项,其中有3人因工作调动和其他原因已确定放弃研究,其他已结题。

(二)做法

自课题申报、立项以来的几年中,我市各校课题组都在课题管理的基本要求下,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切实把课题研究做实。为了解决以往存在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的问题,我们扎实开展了“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征集评比这方面论文,带队全市科研骨干出去观摩珲春实验二小有效课堂教学活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大量的专业素养图书,供教师自学研修及时了解国内名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状况;开展了专题培训、邀请州科研所研究员来我市讲课、做报告,促使全市中小学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开阔了教学视野,“综合实践现场研讨会”、“小班化现场研讨会”、“学困生现场研讨会”、“校本研修现场研讨会”等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我们建议把省市级课题细化成一系列的小课题,让教师进行基于问题解决的“短小实快”型的校本研究,今后我们还要出台关于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意见,学期初组织小课题立项评审,学期中进行指导、培训和结题鉴定,学期末进行集中检查。举办小课题研究优秀成果推介会,展示各学校小课题研究优秀成果。我们一贯坚持“适度管理,自主创新,精细指导,定期检查,及时反馈”的做法。07,08年我们定期分批对全市各学校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量化记绩,列入考核,进行了评估并适时通报。

2.化大为小,精心研究,切实把课题研究工作做细。以往省州市级课题研究常常因题目大、内容多、研究难而最终导致搞形式、走过场、无实效。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们要求课题研究分解任务,明确内容,细化措施,使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分解任务,细化课题。我们着重抓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措施三个方面的“细化”。在研究内容上提炼细化到点上,使课题研究便于操作、易出成效。二是降低重心,贴近实践。坚持把课题与日常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既提高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又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三是深入实践,精细指导。课题主持人一般都具有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此我们还要深入基层帮助他们对实验教师进行过程性、精细化的指导,促使课题研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鼓励创新,倡导合作,切实把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多立足实际,自主创新,增强校际合作,互动研讨,倡导课题组开展互动式研讨,整合力量,交流经验,分享成果,提高研究实效。学科性的课题研究开展学校联谊结对、城乡对接、学科沙龙、送课下乡等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促进学校之间的研究合作,从整体上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校际之间交流各自的做法、措施和经验,就现实问题深入研究,“捆绑式”互动研讨使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和课题实验研究都得到了共同发展;总结反思,深化研究。不断总结反思是深化研究的有效方法。为此,我们要求各项课题每学期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查找存在的问题,制订改进的措施。我们每学期召开一次科研主任工作会,会上总结上一年工作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科研知识讲座,通过总结反思,对科研工作、课题研究内容和措施都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做的好的学校、有特色的学校我们必将发挥其在全市科研方面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总之,在看到我市课题研究成效的同时,也应清醒看到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题研究发展不均衡,有的课题研究措施得力、成效明显,有的课题进展迟缓、成效不大;二是课题研究开展的各项活动多处于教研层面,其科学含量不高,对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还要进行精细的加工;三是课题研究缺少与上级教研院所的联系,缺少专家的引领与指导,导致课题研究的层次不高,成效较小,推广借鉴的价值不大;四是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的质量不高,表现在:

1.形式上的弊端。课题总结报告=中期检查报告=课题立项报告;课题总结报告=课题立项报告+附件材料;课题总结报告“写”成了厚厚的一本书。

2.内容上的毛病。“浓妆艳抹”谈背景,“轻描淡写”说过程,只见“新论”相竞出,未见“香自苦寒来”,有关材料一大推,有用证据找不到;研究目标不明,内容不清,过程与目标、内容相脱节,目标、内容形同虚设,成果未达标(未达研究目标),成效不显著。

3.操作上的迷失。不是在“做课题”,而是在“做文章”,平时不注意积累,到时就东拼西凑,功夫花了不少,总结水平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