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种植技术(整理2篇)
白术种植技术范文篇1
土壤水分是影响萝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肉质根形成期,若土壤干旱,气候炎热,肉质根膨大受阻,皮粗糙,辣味增强,糖和维生素含量降低,易糠心,品质下降。若土壤含水量偏高,则土壤通气不良,肉质根皮孔加大,影响商品品质。肉质根生长盛期,土壤含水量稳定在20%左右较为适宜。若土壤干、湿骤变,则易造成肉质根裂口。
(一)栽培季节秋冬萝卜生长期80-100天。北方地区适于萝卜生长的季节较短。后期降温快,上冻早,所以对播种期要求比较严格。华北和西北的温暖地区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
(二)整地播种萝卜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整地,要求做到深耕、平整、疏松,这样才能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结合整地,应施足基肥,且基肥量应占总肥量的70%左右,即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厩肥4000-5000kg、草本灰50kg、过磷酸钙25-30kg。萝卜作畦方式因品种、气候、土质等条件而异。大型品种多起垄栽培,垄高10-15cm;中、小型品种多采用平畦栽培。播种量和播种方式也因品种而不同。大型品种多采用穴播或条播,穴播每亩用种0.3-0.5kg,条播0.5-1kg;中型品种多采用条播方式,每亩用种0.75-1kg;小型品种可用条播或撒播方式,每亩用种1-1.5kg。
种植密度,大型品种行距45-55cm,株距20-30cm;中型品种行距35-40cm,株距15-20cm;小型品种可保持8-10cm见方。
(三)田间管理
1.幼苗期管理幼苗期以幼苗叶生长为主。于第一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防止拥挤使幼苗细弱徒长。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每穴可留苗2-3株。5-6片叶时,可根据品种特性按一定的株距定苗。此外,如气温高而土壤干旱,应用时小水勤浇并配合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定苗后,筐亩可追施硫酸铵10-15kg,追肥后浇水,并要用时防治菜螟和蚜虫。东北地区萝卜蝇在秋季为害严重,可于成虫期喷2次敌百虫800-1000倍液,以消灭萝卜蝇成虫。
2.肉质根生长前期的管理此期的管理目标是:一方面促进叶片的旺盛生长,形成强大的莲座叶丛,保持强大的同化能力,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叶片徒长,以免影响肉质根的膨大。第一次追肥后,可浇水1-3次,当第五叶环多数叶展出时,应适当控制浇水,促进值株用时转入以肉质根旺盛生长为主的时期,此时,还要用时喷药防治蚜虫和霜霉病。露肩后,可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追施复合肥25-30kg。
3.肉质根生长盛期的管理此期是萝卜产品器官形成的主要时期,需肥水较多,第二次追肥后需及时浇水,以后每3-5天浇水1次,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若土壤缺水,肉质根生长受阻,此粗糙,辣味重,降低产量和品质。一般于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
(四)栽培技术与萝卜品质的关系萝卜在不良的环境与栽培条件下,常有畸形根、裂根、黑皮、黑心、糠心及苦味、辣味等现象发生,使产量和品质降低。
1.畸形根在栽培过程中,若灌水太多,土壤板结,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厩肥中含有尿素过多,土壤耕层太浅或土中有石块、瓦砾等,都有易引起畸形根的发生。
2.裂根裂根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供应不均匀所致。如土壤长期干旱,肉质根生长暂时停顿,突然降雨或灌水,根又迅速生长,易发生裂根。
3.黑皮和黑心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或施用新鲜厩肥,土壤微生物活动强烈,消耗氧气过多等,都容易造成根部窒息,部分组织缺氧
白术种植技术范文篇2
论文摘要介绍了大白菜春季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适期播种、育苗与苗期管理、整地施肥、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枞阳县地处长江北岸、安庆东边,西北有大别山阻挡,境内有大别山余脉东西盘桓,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我县冬季端低温远高于省内其他地市,早春终霜期也大大提前,为冬春季露地蔬菜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2005年开始推广大白菜早春栽培技术,现已发展到66.67hm2。现将大白菜早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早春大白菜栽培品种选择非常重要,一定要选冬性强、耐抽薹、耐寒、生长快、品质好的早中熟品种、如菊绵、盛春及近年新推出的品种春珍白6号、高春黄、改良京春绿、津白56等。收获期如果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的春大白菜等,一定要选择耐抽薹、耐热性强、品质好的的早中熟品种,如科润公司的津夏3号、小杂56、小杂60以及郑州蔬菜研究所的优选早熟五号等。
2适期播种
大白菜属易春化型作物,低温时间过长或苗过大,都易发生抽薹现象,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保证苗期温度高于10℃是避免春化抽薹、获得早熟高产的关键。我县简易大棚加小拱棚育苗的播种期一般不早于1月15日。每隔15d播种一批,以利于均衡上市。
3育苗与苗期管理
3.1育苗
早春大白菜栽培一定要大营养钵育苗;延长苗期在大棚内的生长时间,以利于苗期保温,减少春化抽薹。
(1)营养土配制。配方为:火烧土1m3+腐熟浓人畜粪100kg+优质三元复合肥1.0kg。配制方法:复合肥加适量水溶解后,对人畜粪与火烧土,拌匀,调配水分含量后,堆成堆。堆外用透明农膜盖严,堆制2个月左右,让有机肥充分腐熟。
(2)制钵播种。苗床耕翻整平,调节好水分;将已经熟化的营养土在苗床上铺10cm左右,调节好水分,用6~8cm棉花制钵器制营养钵,将营养钵排列整齐,浇足底水,每钵播1~2粒种子,盖细土、覆膜。
3.2苗期管理
(1)温度管理。子叶出土前保持一定的高温,最好达到25~28℃,子叶出土展平后,将棚温控制在15~20℃即可。整个育苗期内,防止棚内出现接近10℃的低温。育苗后期15~20d,提高棚温促进苗的生长;移栽前5~7d,逐渐降温,加大通风、炼苗。但要注意棚外温度不要低于15℃。
(2)水分管理。子叶出土后,少浇或不浇水,控制水分和生长速度,中后期4~5片真叶展开后,适当浇水,配合棚升温,促苗生长。苗龄30~35d、有6~8片真叶时,3月上中旬选择冷尾暖头移栽。
4整地施肥
春大白菜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我县砂土和黏性较强的土壤,均有种植。但春季生育期短,根系分布浅,需肥多,且春季土壤温度低;硝化反应慢,对整地施肥要求高。
4.1整地晒垡
提前2~3个月将土地耕翻晒垡。选择墒情好时,平整耙碎、做畦。畦包沟宽100cm,沟宽40cm,沟深30cm,畦面宽60cm左右。
4.2施基肥
畦中开沟,按优质三元复合肥600kg/hm2,菜籽饼1500kg/hm2,持力硼15.0~22.5kg/hm2,撒施沟中拌匀、覆沟,平整畦面,畦面均匀撒施尿素150kg/hm2。
4.3盖地膜
施好基肥的畦面,用平锹拍平,喷洒禾耐斯除草剂;有条件的畦面中央铺一根微喷塑料软管,以备定植后追肥、浇水用。最后,覆盖高透明地膜,四周盖严,以利土壤增温。经过1~2个月地膜增温,化肥溶解、硝化。春大白菜定植后,则水肥充足、生长迅速,能获高产。
5定植
早春大白菜一般为早、中熟品种,定植密度稍大,包沟宽100cm的畦,每畦栽2行,株距30~40cm,定植5.25~6.00万株/hm2。3月上中旬,根据天气趋势,选择冷尾暖头定植。定植时,用原制钵器在地膜上打孔;定植后,浇足定根水,用细土将定植孔封严实。
6大田管理
春大白菜定植后,大田管理以促为主,早追肥,重追速效肥。定植8~10d,可用尿素150kg/hm2,加氯化钾或硫酸钾150kg/hm2溶于水后,用软管膜下喷溉。莲座期用三元复合肥225kg/hm2,于植株插穴施入。包心初中期用尿素150kg/hm2+硫酸钾225kg/hm2,溶于水,用软管膜下灌溉。至此,大白菜总施肥量约为氮素273.0kg/hm2、五氧化二磷115.5kg/hm2、氧化钾367.5kg/hm2,比例较合理。进入包心中期特别注意加强水分灌溉,这时大白菜生产迅速,耕水量大,而且气温上升速度快,容易出现水分供应不足。要勤灌水,最好是膜下灌溉,既防止土壤板结,又可充足供水。在莲座中期至包心中期,可喷多元素微肥2~3次,同时用0.5%~0.7%硝酸钙加萘乙酸50mg/L,喷2~3次,以防止干浇心。
7病虫害防治
春大白菜病虫害较多,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虫害有蛴螬、地老虎、菜青虫、小菜蛾和蚜虫。苗期在大棚内,温湿度较高,主要防治蚜虫和病毒病。用吡虫啉防治蚜虫,用病毒A+微肥防治病毒病1~2次,软腐病用新植霉素、氯霉素防治,霜霉病用瑞毒霉素、百菌清防治,蛴螬、地老虎用敌百虫制成毒土均匀撒在畦面、畦沟防治。